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文广集团副总裁

文广集团副总裁

发布时间:2022-12-13 19:50:01

Ⅰ 郭宇的简介

1997年,郭宇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1992年任上海戏剧学院团委书记、导演系教师。1999年任上海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2001年任上海东方电视台戏剧频道总监,2005年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副总监。2007年任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兼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编室副主任。
2011年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附属戏曲学校校长、青年京昆剧团团长。2012年7月起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Ⅱ 厦门马拉松健康跑有奖牌吗


马拉松报名网讯,12月11日上午10时,2021建发厦门马拉松赛暨福建省路跑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厦门召开。

厦门市体育局局长阮敦梁、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岚、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副总裁林洪美、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吴飞腾、厦门文广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郭韦宏、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花云以及厦门马拉松赛赞助商、跑者代表、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锐意创新18载,永不止步铸丰碑。疫情当下,“全球开年金标第一跑”如期而至,2021建发厦门马拉松赛“一马当先”,开启新年新赛程,献礼中国建党100周年,与广大跑者相约一起跑“厦”去。

2021建发厦门马拉松赛将于2021年1月3日7:30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鸣枪开跑,现已完成报名工作。本届赛事规模为12000人,有效预报名人数共计72501人,中签率约11.95%。根据目前报名情况显示,成绩在2小时30分以内男子选手超过50人,成绩在3小时以内的女子选手超过30人。届时,将在厦马赛场再现国内优秀选手“群雄逐鹭、一绝高下”的比赛盛况。

Ⅲ 上海文广集团董事长是什么级别

党委副书记。根据查询上海文广集团简介显示,上海文广集团董事长是党委副书记级别,集团是以文化广播影视为主业的新闻文化集团,兼营旅游,宾馆,演出,会展等相关产业。拥有重要的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宽频电视,互动电视。

Ⅳ 陈浩源的个人简介

陈浩源,马来西亚华裔,祖籍广东清远,2岁随父母从吉隆坡南迁到新山定居。1977年进入宽柔二小就读,1983年进入宽柔中学开始六年中学生活;1988年任宽柔中学合唱团指挥,与首席男高音,亦为 马来西亚多个文化活动主题曲两岸,九舞,长青宽柔等原唱者。1989年赴台湾就读外国语文学系本科就读,毕业后考上英美文学研究所硕士班继续进修;主修文化研究与媒体研究,1997年任职台中大千广播电台负责谈话性节目主持人与节目组兼信息组组长。
1999年陈浩源赴上海受聘于多来米中文网任总经理一职,成功将Myrice塑造成中国前五大门户网站并于2001年以1200万美金卖给新加坡电信与美国来科斯网络集团合资的来科斯亚洲网络集团。2003年回到台湾以多来米中文网期间的创业经验,获聘为中兴大学创新育成中心(企业孵化器)担任专案经理,大学创业指导职务。辅导台湾新创企业超过100余家,并于2005年荣获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颁发年度孵化器最佳经理人,在中兴大学育成中心工作期间带领该中心连续3年取得台湾年度最佳大学孵化器,同时完成中兴大学科技与创新管理硕士(MBA)学位。
2006年陈浩源被风险基金维众创业投资集团延揽,于当年11月加盟商务SNS(社会关系网络服务)若邻网担任CEO兼总裁一职。此间应用哈佛创新大师克里斯丁廷生“情境需求”理论,一边拓展公司业务,一边笔耕于上海文化广播集团旗下第一财经日报担任特约专栏作家,在2007年4月被中国媒体评为中国网络Web 2.0企业最具影响力的十五人其中一员。多次到上海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传播“情境创新”理念,并被上海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聘为校外顾问。
2008年8月,陈浩源正式加入上海文广旗下百视通BesTV,担任公司副总裁。

Ⅳ 李亦非是谁

李亦非,1964年生于北京;1977年获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后参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等3部影片的拍摄。198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后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维科市贝勒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曾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负责制作电视广播节目并担任主播,任职于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美国博雅公关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美国维亚康姆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及执行副总裁。2008年7月,任高雷GLG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之一阳狮集团大中华区主席。

中文名: 李亦非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北京
出生日期: 1964年
职业: 企业家
毕业院校: 外交学院,维科市贝勒大学

1964年生于北京,1977年,13岁获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后参加《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等3部影片的拍摄。 李亦非生活照(10张) 198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后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维科市贝勒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1987年,进入了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公共信息部,负责制作电视广播节目《联合国呼唤亚洲》并担任主播。 1990年,任职于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并代表其中国客户参与最惠国待遇和贸易政策的游说工作。 1994年,任职美国博雅公关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开始为英国石油公司、英特尔公司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等知名跨国企业设计在中国市场上的形象。 1999年3月,任职美国维亚康姆公司,出任MTV音乐电视频道的中国区总裁。 2009年8月,任全球最大的广告与传播公司之一阳狮集团大中华区主席。[1]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
李亦个人写真(7张)??非2001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25位全球商业领袖新生代,并成为当期《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之后,又入选《财富》杂志年度50位国际商界女强人。2005年和2006年,李亦非连续两年当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十位商业女性。[2] 梦想
编辑本段梦想
[2]
武林高手
[3]李亦非曾经想当武林高手,曾获得1977年全国青少年太极拳武术冠军。她还参与了《火烧圆明园》、《神秘的大佛》等电影的拍摄。 [3]
外交家
她曾经想当外交家,所以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毕业后,她于1985年赴美深造,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并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共信息部任职。
爱上性感品牌
而她现在的理想是使中国更多的年轻人爱上MTV这个以音乐和年轻人的时尚文化为标志的性感品牌,它已经覆盖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电视家庭用户。 (财富人生)李亦非:中国功夫
和其他职业经理人相比,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而在她履历表上的最新一栏写着的是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维亚康姆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 在这个位置上的出色表现使她成为第一个登上《财富》杂志封面的中国女性。而这一切,都是从1999年那天她第一次走进维亚康姆中国公司简陋的办事处开始的。她是一个信奉3F的女人。
编辑本段维亚康姆(中国)总裁
身怀绝技
出席各种活动(20张)李亦非的另一个身份是身怀绝技的女侠。1977年,13岁的李亦非获得全国武术青少年组冠军,1980年代参演了《神秘的大佛》等三部武侠片。之后赴美读书,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90年,李亦非任职于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代表其中国客户参与最惠国待遇和贸易政策的游说工作。加盟维亚康姆前,在美国博雅公关公司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总裁
作为跨国公司的中国总裁,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如果私下去问,“游说”肯定排名十分靠前,当然也有人称之为“政府关系”或“公共关系”——总之,就是面对政府或处于垄断地位的甲方的游说能力。 李亦非是其中公认的高手。中国政府对于涉及意识形态类的产业控制严格,国外资本进入的门槛甚高。但看看李亦非的成绩;
成绩
2003年4月,维亚康姆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正式通过广东省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广东人可以在增补39频道看到24小时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也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获得落地权的国际媒体品牌; 2004年3月,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访问中国,宣布与上海文广集团成立合资制作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影视制作公司; 2005年4月,MTV电视网与中国移动签署阶段性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手机音乐市场; 2005年5月,MTV电视网下属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成立了上海哈哈尼克电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维亚康姆还积极抢占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其旗下的维亚康姆户外公司于2005年9月收购摩奇创意公司70%的股份达成协议,并表示可选择在5年后收购其余30%的股份。这是维亚康姆户外公司在中国的第一项收购交易。12月,维亚康姆户外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该公司拥有北京巴士股份(爱股,行情,资讯)公司全部约5000辆公交车的广告发布权。
特点
在一群男性中工作,并且得到信任,女性高管的专业性都无需怀疑,但我们从李亦非身上看到的女性力量在商业中的崛起并不等同于女权主义的崛起。她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比男性显示出更多的耐心和韧性,也更加兼顾理性与感情。
追求时尚
李亦非没有因为统率全球第一大传媒公司的中国区业务,就放弃喜欢打扮、追求时尚这些女性该有的特质。1999年以来,她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绝没有一张是素面朝天,李亦非坦率地承认喜欢精致的妆容,据说她甚至会在每次前往不同国家时,都跑去做一个当地最流行的发型。 一回到家里,李亦非就变成抱着儿子、带女儿写作业的好妈妈,以及给老公做饭擦皮鞋的好妻子。“家庭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衡。”她说,“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工作压力真的会把我逼疯。”
思维方式
女性的思维方式使她们更胜任复杂的环境中的协调工作。如果把男性的思维方式比喻成十字路口,女性思维更像是立交桥,要是不从医学或是心理学的角度上去较真,相信这个比喻一定能得到很多人认可。
“媒婆”工作
对于工作,李亦非认为自己其实做的是“媒婆”的工作——寻找到中国强势的传媒机构并使之成为维亚康姆的合作者。这个媒婆肯定不容易当,要促成中移动、央视等垄断巨头同意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既需要政策破冰,也需要合作者求同存异。李亦非必须拥有足够的韧性。她曾对自己的工作比喻到:“就像是夫妻两个人吵架,各说各话。然后丈夫和妻子分别跑到你面前哭诉。听完双方的理由,你觉得其实这事很简单,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说合一下就行了。但是,当你在说合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跟丈夫还是跟妻子说,两人都不接受。于是一遍、两遍、三遍……如果两个人合好了,你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两个人最后还是分手了,你会有一种浓重的挫败感。” 耐心和韧性,对于李亦非的“媒婆”工作帮助最大。维亚康姆的主要竞争对手新闻集团与青海卫视的合作被叫停后,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公开承认,新闻集团在中国发展业务的尝试“碰壁”。李亦非则骄傲地说: “传媒领域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性子太急,但好在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让中国政府、运营商和维亚康姆的董事们互相了解、理解,李亦非应该是个擅长化解误会、消弭冲突的人。她曾表示,在维亚康姆的中国策略推进过程中,美国老板也会提出质疑、怀疑,对她的市场战略发展有意见,“但他的方式是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他不会说你应该这么办。他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责任
李亦非认为,这时作为女性和高管,自己的责任是向老板提供真实的方案。“跟你有不同的想法你可以说服他,如果在最后说服过程中你没有达到目标,必须接受他的决策。这是你的专业和职业素养的问题。”她说。 求同存异的基础是李亦非对于自己的清醒定位:你要懂得一点,谁是给你面包抹黄油的人。“事实上,商业社会中没有永远独赢的故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需要通过妥协获得更大价值。”她说。异曲同工的是,她眼中女性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善解人意,“其他一切美好都从此衍生”。 李亦非小时候的理想是做外交官,实际上,她已经做到了。在驾驶维亚康姆在中国蓝海游弋的同时,她把中西文化间的大使角色做得游刃有余。
编辑本段人物特写

信念
(Faith) 1999年,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只是位于中粮广场一间房里的小办事处,员工仅6人。李第一次去看到的景象是:过期的报纸在办公桌上堆积如山,垃圾桶无人倒,没有负责人,没有制作部门,没有发行部门,没有广告部门。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但她在1999年4月来MTV后,一个月后就拿到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批文,MTV的品牌能和中央电视台联系在一起,这对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当李亦非打电话汇报时,亚太区的总裁从电话那边传来了一连十几声表示极度兴奋的感叹词。在此之后,维亚康姆连续4年成功地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CCTV-MTV音乐盛典。 李亦非认为MTV是一个通过音乐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她称自己是一个兼职的“文化参赞”。 2003年2月,她组织中国民族交响乐团在美国进行了四场世界级水平的演出,并且维亚康姆公司帮助中央9套在美国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底特律、纽约、华盛顿等十大城市高档商业酒店实现了落地,这是一个向美国商业、政治、娱乐圈的具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介绍中国的一个方法。而从2003年4月26日开始,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也正式通过广东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 2003年6月5日,李亦非接到了提升的通知:由于策划并促成了4月份MTV广东24小时音乐频道的落地和播出,她被提升为MTV全球音乐电视网亚洲部资深副总裁。
风趣
(Fun) 现在,搬进北京国贸大厦的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已经变了模样——门口是漂亮的电视墙,办公室里张贴着各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派拉蒙电影公司等出品影片的大幅海报,在阵阵音乐声中,染了发的员工穿着露脚趾的凉鞋走来走去。李亦非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维亚康姆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提倡FUN。”她的办公室里也摆放着粉紫色的沙发、粉色的玫瑰、黄色的百合和许多她喜爱的照片,包括她在今年MTV音乐盛典上和谢霆锋的合影——李亦非像个孩子一样灿烂地笑着,而谢霆锋依旧在摆酷。 “MTV是一个年轻人的品牌,一定要在你的工作、你的目标、以及给你的客户提供的产品中体现有趣,要好玩,让他们喜欢。”李亦非认真地说。 这件听起来很有趣的事情其实很难,1960年代出生的李亦非要面对的是一群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生人、染着黄头发身上贴着水晶亮片的年轻人,为他们引导并创造最前沿的潮流文化。 回想从1995年回国后8年来,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年轻人的变化之大。 她印象最深的,是台湾歌坛小天王周杰伦在中国第一场演唱会。这次演唱会是李亦非带领MTV频道在上海做的。演出当天,李亦非应该去做开场讲话,然后开始正式表演。结果来到现场门口一看,她顿时惊呆了——门口大约有数千狂热的年轻人,把演出地点的玻璃门都挤破了,冲进去。“他们非常敢于表达自我。我们小的时候,特别压抑,就好像有什么事情或者情感,都是不能够轻易流露的,”李深有感触。 李亦非开玩笑说,公司除了她最“老”以外,其他的都是非常年轻,非常时尚,非常酷。但员工说,她才是最fun的老板,这不仅仅是风趣、幽默,更是一种快乐、开心的状态。
韵味
(Feminine) 李亦非喜欢读《易经》,她将《易经》里的两句话作为座右铭。一句叫“潜龙勿用”,李亦非相信当人没有准备妥当的时候,不要过激地去争取。第二句是“亢龙有悔”,就是做事不能做满,如果让任何事做到极致,要小心负面作用。她一旦到了一个兴奋点,就经常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得意过度,这是她从小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平衡意识。 1995年回国后,李亦非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博雅公关公司,负责政府关系和公众事务,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很多跨国公司,尤其是财富500强的企业,在中国做一些政策性的调研或者游说,包括建议、咨询等等。她1996年刚到博雅时只不过是个经理,仅仅一年半之后,就被升为总监,又过了一年半,她升为董事总经理—这是公司在中国区的最高级别,这个提升速度在这个公司是前所未有的,在李亦非之后他们也没有再提升本土的总经理。 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也是她当时的客户之一。默多克一定没有想到,李亦非通过接待他,获得了解传媒行业的一个机会,“我帮助客户在中国政策或者思维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建议,但是同时他们也反过来教会了我很多行业性的知识。” 因为在博雅积累了深厚的传媒行业知识和经验,所以仅仅与”VIACOM“亚太区的高级副总裁只谈了几小时话,那个高级副总裁回到酒店就忍不住给她打来电话: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公司?” 李亦非是个懂得韵味的女人。这种韵味在于懂得进取,也懂得适时妥协。当年上了《财富》封面以后,她一下子从一个推出明星制造明星的的媒体人物变成了被媒体追逐的明星,但她说:“我自己是谁,我的过去,我的未来,我对人生的很多想法和追求,都没有任何改变。” 对她来说,其实抓住身边的幸福就已经足够了。她有美满的家庭,聪慧可爱的一儿一女。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先生汪潮涌找段充裕的时间,不是去以往度假的地中海、瑞士、夏威夷,而是穿上球鞋、破牛仔裤,然后背上大包,像两个大学生一样把中国所有的名山爬一遍,来个痛痛快快的野游。
编辑本段人物专访
新闻人物:你认为互联网对传统的电视频道有冲击吗 李亦非:毫无冲击,完全是相辅相成的。像YouTube这样的模式,它的流量很大,也上传了很多东西,但毕竟还是一种“草根式”的经营,商业模式还有待于考查。在中国,首先版权问题需要解决,而且政策的空间还没有完全放开。 新闻人物:MTV在新媒体领域有什么举措 李亦非:我们在新媒体上有很多突破,包括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提供MTV音乐频道的内容,和网络合作网上视频内容的共享。不管从商业模式、还是内容整合,都做到了双方合作价值最大优化。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月访问量超过上千万,都是15岁到24岁年轻的音乐爱好者,另外跟A8、新浪、搜狐、TOM、QQ全都有合作。 新闻人物:中国传媒市场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李亦非:中国传媒产业还只是婴儿阶段,美国是个2000多亿美元的市场,中国是几百亿,这个市场还有待于开发。中国传媒的问题在于市场细分不够,例如,一说做娱乐节目,全国所有的电视台都做娱乐,全都成了娱乐频道,不像美国有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高尔夫频道、纯音乐频道,音乐频道有黑人音乐、乡村音乐、中国音乐,非常细化,每个人拿着遥控器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频道。现在在中国搜索10个电视台,可能都在放电视剧,而且3家电视台在放同一部电视剧;再搜索另外10个频道,都是在PK。可能100家电视台做的事只能分为5大类:新闻、体育、财经、娱乐、影视。非常单一、资源浪费、缺乏特色、缺乏创新。 新闻人物:你怎样看待财富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李亦非 高雷GLG全球资产管理公司
李亦非: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终目的。我可以说至今已经满足了全部个人基本需求,将来的财富在后面加零,也只是对奋斗的一种认可方式。我现在就做着自己想做的人,将来也不排除个人创业,像我先生那样,正如前惠普CEO奥菲丽娜所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剔除枝叶,走向主干的过程”,成就自己,拥有爱,是我今生的目标,我的野心太大了么 新闻人物:你怎么看待自己经历丰富的人生 李亦非:如果说练武术、拍电影都纯属偶然的话,那么考外交学院、出国深造、到联合国工作,直到进入博雅、维亚康姆公司,则一路随心所向。记得上初一的第一天,我的英语老师给我们教ABC,第一次听到“Sun”这个词,我就觉得美极了,beautiful language!从此我疯狂地爱上了英语。我跟爸爸说,我需要国外最好的语言教材。每天中午,我骑20分钟车返家,独自听上半个小时的"灵格风"磁带,吃完饭再骑车返校,风雨无阻。初中统考,我以全市前十名成绩进入北京外语学校,我对知识的饥渴简直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记得拍《神秘的大佛》这部片子是在乐山,我的手里从不离书,三个月后回来数学考试得了99分,其间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也饱读了不少。 新闻人物:你认为自己的魅力来源于什么 李亦非:尼采说人生的愿望不外有三:健康的身体、通过劳动获得富裕和看上去优雅美丽。有一本书叫《漂亮者生存》,我很同意其中的观点。漂亮不仅仅是纯粹的美,它包括知识、自信、幽默感、谈吐的优雅程度,是一种整体的生命状态。我认为我个人的最大魅力来源于我的沟通能力。沟通的成败可以直接导致一件事情的成败。我就常常跟上司讲中国成语故事,什么是"抛砖引玉"、"树倒猢狲散"、"对牛弹琴"等等,他也是个非常高智商的人,我们在工作中的沟通常常伴随着大声的笑,我以我的方式描述中国政治、经济,说明它对我们的意义在哪儿,应该怎么决策,我们的合作称得上愉快而默契。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我从来不偷懒。你可以说我做得还不够完美,但你不能说我没有尽力。不去尝试,机会是零;去努力了,就有50%成功的机会。人生就是由每一天、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危机的处理和每一个销售的业绩组成的。如果你在小事情上苟且,那么你在大事上和你的一生中,一定是一个苟且的人。 新闻人物:职业女性与家庭的完美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平衡点,你怎样兼顾两者的角色? 李亦非:感谢我的童年和少年。我在北体业余体校练武术的时候,天天花去四五个小时,而拍电影、交功课几乎都是交叉进行的,这培养了我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也锻炼了我同时驾驭几件事情的能力。我每天上班会列出十件事情,前三件是最重要的,分清轻重缓急是其中的关键。比如我女儿病了住医院,那世界上就没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而我女儿很好的话,同时我又有一个重要会议,那我可能会取消本来要回家吃饭的计划。至于与先生交流,我永远都有时间,我们有说不完的话。 新闻人物:你对同样留学归来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有什么忠告 李亦非:对于刚刚归国和正在归国的留学生,我有两个忠告:第一,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害怕从零开始;第二,一定要回归社会,融入现实环境,不能总是把自己孤立成一个外来者。 新闻人物:你一天正常的工作状态是什么 李亦非:比如今天,凌晨2点才睡,7点起床,上午接受你们杂志、外交学院、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下午全球公司视频会议,接下来还有关节目制作的会议,晚上有个商务晚餐,8、9点结束。 新闻人物:你怎么评价老板雷石东 李亦非:他是个非常睿智、思路极为敏捷的人,已经83岁了,他在有生之年打造了这样一个传媒帝国,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个非常没有耐心的人,和他相处聊天是对自己沟通能力、反应能力的挑战,是一次脑力激荡。他的问话,问一半你就要听懂,你的回答,答一半他就明白了,问题像连珠炮一样发射,回答要精确、直接到位,不能绕圈子。我觉得是对智力的刺激和挑战。他经常只说很短的一两句话,非常精辟,例如前段时间他要减肥,他就只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一点,瘦老鼠都活得长。”一下子就点出了他减肥的所有原因。 新闻人物:你怎么评价自己 李亦非:我觉得我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有敬业精神、勤奋、不断学习,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热情的一个职业经理人。
编辑本段相关
李亦非简历 中国女人《财富》破零 本月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富》杂志的封面上,是一个中国女人灿烂的微笑。这微笑属于37岁的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经理李亦非。《财富》杂志刚刚选出了25位全球企业新星,认为他们在未来10年内要协助塑造商业世界的面貌,李亦非在其中名列榜首,是惟一获此殊荣的亚洲女性。 李亦非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亚洲新一代人才正在崛起,他们是未来十年推动亚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4]李亦非生于北京,曾获1977年全国武术比赛青少年组武当剑冠军,出演影片《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于1985年赴美深造,她曾被美国《财富》杂志及CNN评选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并应邀在2000年10月参加由《财富》和CNN联合举办的“亚洲商界女性精英”高峰会并发表演讲。

Ⅵ CEO李亦非的财富梦想:简约的幸福

CEO李亦非的财富梦想:简约的幸福

曾经梦想当武林高手

李亦非曾经想当武林高手,曾获得1977年全国青少年太极拳武术冠军。她还参与了《火烧圆明园》、《神秘的大佛》等电影的拍摄。她曾经是当外交家,在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毕业后,她于1985年赴美深造,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并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共信息部任职。

曾任维亚康姆(中国)总裁

1990年,李亦非任职于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负责开展中国业务,代表其中国客户参与最惠国待遇和贸易政策的游说工作。加盟维亚康姆前,在美国博雅公关公司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作为跨国公司的中国总裁,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如果私下去问,“游说”肯定排名十分靠前,当然也有人称之为“政府关系”或“公共关系”——总之,就是面对政府或处于垄断地位的甲方的游说能力。李亦非是其中公认的高手。中国政府对于涉及意识形态类的产业控制严格,国外资本进入的门槛甚高。但看看李亦非的成绩;

2003年4月,维亚康姆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正式通过广东省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广东人可以在增补39频道看到24小时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也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获得落地权的国际媒体品牌;

2004年3月,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访问中国,宣布与上海文广集团成立合资制作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影视制作公司;

2005年4月,MTV电视网与中国移动签署阶段性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手机音乐市场;

2005年5月,MTV电视网下属的尼克罗迪恩儿童频道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成立了上海哈哈尼克电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李亦非:两个CEO和两个孩子

男人眼里的李亦非,是商界名流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上过美国《财富》封面,被评为全球商界50位女强人之一;女人眼里的李亦非,则拥有童话一样的爱情和婚姻——1991年9月28日,时任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中国业务顾问的李亦非,遇到摩根士丹利亚洲副总裁汪潮涌,彼此一见倾心。一年后,他们结婚了,华尔街对两人结合的评语是:“来自中国的两个优秀青年的完美结合。”

今天,丈夫归国创立信中利投资公司,任董事长兼CEO;妻子从博雅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做到全球第二大传媒和娱乐集团维亚康姆的中国区总裁。生育后代,是每个女人的心愿和使命。作为事业型女性,李亦非也不会放弃孩子作为完美家庭的一部分。

李亦非刚与丈夫回国创业时,怀上了第一个孩子,许多公司都担心生孩子会对工作产生太大影响而不敢***她。朋友奉劝她,不如调整心态做个全职太太,毕竟丈夫已经非常成功了。但她一口拒绝,挺着大肚子继续找。最终,博雅公司答应产后接受她直接上班。

现在的李亦非有了两个孩子,却丝毫没有耽误工作,相反做得有声有色。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些因为生育影响事业、甚至就此放弃生育的人,只要你执著于自己的追求,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

他们每天在办公室工作都是满负荷的,经常要忙到晚上7点甚至更晚。但他们有个原则:尽量谢绝应酬,回家和家人一起用晚餐。利用一切时间同家人在一起,享受家庭生活,是李亦非和丈夫最大的追求。

李亦非有一个习惯,每天要给丈夫擦皮鞋;她还喜欢做饭,每天下班换上大背心,往灶台前一站,整个人才彻底轻松下来。一家人吃完饭,夫妇俩总会一起散步,边走边聊,在两人言语的碰撞中经常会蹦出一些闪光的点子,很多工作上的好创意就从这里产生。

李亦非喜欢读政治学、经济学的英文原版书,哪怕在飞机上,也能一路从北京看到纽约。她家中的三层楼里分布了三个书房,藏书上万,内容涉及文史哲、生活、时尚、财经等诸多门类。因为家庭成员(包括父母)都有读书的习惯,大家经常看完后一起讨论,交流意见。

李亦非一家每年都会度假,按照欧美模式,在每年七八月份和元旦前后都会出游,短则一周,长则半月。她是一个信奉3F的女人

信念(Faith)

1999年,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只是位于中粮广场一间房里的小办事处,员工仅6人。李第一次去看到的景象是:过期的报纸在办公桌上堆积如山,垃圾桶无人倒,没有负责人,没有制作部门,没有发行部门,没有广告部门。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但她在1999年4月来MTV后,一个月后就拿到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批文,MTV的品牌能和中央电视台联系在一起,这对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当李亦非打电话汇报时,亚太区的总裁从电话那边传来了一连十几声表示极度兴奋的感叹词。在此之后,维亚康姆连续多年成功地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CCTV-MTV音乐盛典。

李亦非认为MTV是一个通过音乐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她称自己是一个兼职的“文化参赞”。

2003年2月,她组织中国民族交响团在美国进行了四场世界级水平的演出,并且维亚康姆公司帮助中央9套在美国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底特律、纽约、华盛顿等十大城市高档商业酒店实现了落地,这是一个向美国商业、政治、娱乐圈的具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介绍中国的一个方法。而从2003年4月26日开始,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MTV音乐电视频道也正式通过广东有线电视网进入广东的100万户家庭。

2003年6月5日,李亦非接到了提升的通知:由于策划并促成了4月份MTV广东24小时音乐频道的落地和播出,她被提升为MTV全球音乐电视网亚洲部资深副总裁。

风趣(Fun)

现在,搬进北京国贸大厦的维亚康姆中国公司已经变了模样——门口是漂亮的电视墙,办公室里张贴着各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派拉蒙电影公司等出品影片的大幅海报,在阵阵音乐声中,染了发的'员工穿着露脚趾的凉鞋走来走去。李亦非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维亚康姆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提倡FUN。”她的办公室里也摆放着粉紫色的沙发、粉色的玫瑰、黄色的百合和许多她喜爱的照片,包括她在今年MTV音乐盛典上和谢霆锋的合影——李亦非像个孩子一样灿烂地笑着,而谢霆锋依旧在摆酷。

Ⅶ 胡劲军的工作经历

1990年7月起,历任解放日报社编辑、记者、评论员和社团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副处长、宣传处副处长(正处级),新民晚报社驻美国记者,上海卫星电视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副总编辑。作品曾获上海新闻一等奖。其间,兼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2000年4月起,任上海东方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总编辑。完成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上海APEC浦江两岸大型焰火灯光音乐表演《今宵如此美丽》、大型原创京剧《大唐贵妃》、大型原创舞剧《野斑马》、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为中国喝彩》等节目制作。
2001年8月起,历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副总裁,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和党委副书记、社长等职。其间,兼任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完成《霸王别姬》、《红楼梦》、《花木兰》、《茶》、杂技芭蕾《天鹅湖》等多部舞品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
2006年11月起,兼任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党组成员,上海世博局副局长。被评选为上海市互联网舆论宣传领军人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候选人。当选为全国青联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新闻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理事、全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
2010年7月起,任上海申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参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和运营,负责吉祥物和会歌征集、开闭幕式、中国国家馆日等重大活动,组织2万多场世界各国、全国各地文化演艺活动策划、制作和运营。继中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之后获波兰最高文化勋章。
2011年12月起,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文物局局长。2012年2月起,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订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大力培育多元文化主体,打造上海市民文化节和共艺文化资源三级配送体系,推动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化、社会化改革,参与上海自贸区文化领域政策制订,研究出台上海繁荣发展电影产业政策,推进文化与科技、教育、旅游、商业、金融、贸易、信息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提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培训人才、为高端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好环境等一系列工作思路和举措。
2015年9月起,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上海市文物局局长。

Ⅷ 杨宇平的介绍

杨宇平,女,上海文广集团 第一财经频道 (含宁夏卫视、东方财经)节目主持人,主持过 “中国经济新闻”、“市场零距离”等新闻节目。

Ⅸ 上海马巍

马巍,男,生于1967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社会行为学、性别心理学专家。资深广播电视撰稿人。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员,郑州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兼职讲师,高级记者、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东方电台特约撰稿人、郑州电台城市广播特约撰稿人主持人、电视专题片《中原女杰》总撰稿人,总编导、河南电视台《进程》总制片人、《车行天下》、《一线报告》栏目执行制片人。河南海燕集团副总裁,河南中海文化执行总裁。河南新进程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艺术总监。
个人概况

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上海附中。服役于武警上海总队政治部文工团,199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谭冰若教授。2003年在北京大学获科学决策与管理硕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哲学系社会行为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权益研究会常务副主任。
早先曾经连续获得华东六省一市作文比赛冠军。1990年后,将流行音乐的研究发展作为主要工作.1993年来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的研究和实践。主持或参与了上海文广前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台及东方电视台各类栏目和活动、其中广播节目《相伴到黎明》获1999年广电部门优秀节目奖,与高原,董卿合作的《亲亲百家人》获得国家五个一贡献奖。
2000年,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在科学决策与管理学科独树一帜,修完硕士研究生课程后,培养本学科硕士生2人、博士生1人。对于妇女地位,女性维权方面的问题著有《女性社会行为和心理》,《中原崛起中的女性问题》等专著。并得社会科学院授予的优秀专家称号。

主要经历
1)1981年,获得上海市江苏省中学生语文听,说,读,写邀请赛第一名,
2)1983年,参加电影《中学生守则》的拍摄;与王志文,单佩利,陆剑民同在一摄制组,并担任主角
3)1985年,武警上海总队政治部文工团特招兵;其间,获三等功一次,嘉奖3次。
4)1989年退出现役,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
5)1992年参加亚洲先锋杯音乐大赛,获得大陆赛区亚军,香港总决赛冠军。
6)1992年首届全国流行音乐大赛创作二等奖,演唱二等奖,作品《藤秧》。
7)1993年,首张合集《东方红》由上海有声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8)1997年,进入上海文广集团前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文艺部主任助理。
9)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科学决策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并发表《女性权益研究》等著作,同年,在《中原文化上海行》后,进入河南传媒业,并创建上海典藏文化传媒。
10)2004年,推出国内首张禁毒单曲《跨越》。
11)2005年,与河南电视台合作《中原女杰》,完成制播分离的完整过程。
12 )2007年,出任河南海燕集团副总裁,河南中海文化传媒执行总裁,河南电视台《德行天下》制片人,总编导。
13)2008年,兼职于郑州大学社会行为学讲师,硕士生导师。
13)2008年,与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合作,推出反映河南改革开放30年成败得失,经验教训,探讨中原崛起,文化当先理念的电视片《进程》。

Ⅹ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怎么样具体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简称“上视”,是一所专门从事传播研究和设计研究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筹建于2001年,2005年正式开学,前身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脱离副部级复旦大学隶属关系,从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改制为普通民办高校,并更名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学校位于松江大学园区,占地面积近千亩。校园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逾6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41840平方米。现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民办艺术类本科院校。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原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3年4月,经教育部《关于同意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函》(教发函[2013]81号)批准, 同意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学校代码为13632;同时撤销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建制。[1]
学校位于松江大学园区,占地面积近千亩。到目前为止,校园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逾6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41840平方米。学校现有设计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美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演艺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七个专业学院;院务部、教务部、科研部、产业发展部四个管理部门;实训管理中心、图文信息中心和国家艺术交流中心三个业务中心;共有教职工284人(不含兼职教师),四届在校学生3725余人。
为适应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需要,学校确立了“努力建设以创意为灵魂,以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合为特色,面向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视觉艺术学院”的办学定位。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十六字方针,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参照本市和国内同类院校专业布局状况,以“原创性、艺术性、实践性、前瞻性”四性统一的办学理念,对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域,来确定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尤其是重点、特色学科和专业的设置。
现今学校已开设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绘画”、“文化产业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广告学”、“摄影”、“动画”、“雕塑”、“表演”、“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13个艺术类专业,共26个专业方向。在上述专业方向中,确立了“包装传播设计”、“室内与景观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玻璃与陶瓷设计”、“文物修复”和“文化产业管理与策划”等7个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方向,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明确了办学重点和办学特色。
建校至今,学校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2007年12月,教育部下文同意学校从2008年开始参照国内31所独立设置艺术院校专业招生办法执行,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唯一一家。近几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多项专业赛事,并获得了多项奖项。现今,学校已培养出三届毕业生,2009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2010年和2011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超过97和99%。另外,此地还作为电视剧,《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拍摄地之一。
学校积极发挥校董事单位及关联产业的资源优势,促进产业、教学、研发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多渠道的教学实习实训机会,也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广阔的选择领域。
1、 新媒体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2006年7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摄影、动画专业分别从原传媒影视与传达设计学院中划分出来,与新媒体专业合并,创建了“新媒体艺术学院”。从市场的需求和整个学校的专业及学科布局的大局出发而进行的一项重大调整,不但适应了局势,还更好的发挥了自己办学的特色,这刚好符合了资源整合的原则。
新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以来,对教学思想和办学模式进行反复的探索与改革,目的是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以及尽可能满足未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实践中,学院逐步建立了“著重艺术创新,具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从艺术、技术、创意、策划、制作以及学术研究多方面培养社会急需、市场覆盖面大的影视娱乐、网络媒体等业界,具有国际视野和开创精神的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有专业课程的开设重在计算机技术和视觉、听觉等艺术的融合,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复合,适应数字媒体、网络娱乐对文化娱乐产品和创作、制作人才的变化与要求。
学院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改变过去关门教学,与社会脱节的状况,发挥上海人才高地优势,与业界共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基于学院下设的工作室的整体优势建立校内学生实践基地,以形成多样化的学生实习模式。
2、 设计学院

设计学院
设计学院
设计学院于2009年8月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由原空间与工业设计学院和传达设计学院新组建而成。 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充分发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多学科的支撑作用,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体现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专业生产基地、设施设备及其专业技术队伍,以产学研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体现办学特色。
学院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先导,在二维和三维设计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原创型高级设计人才。全面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过硬、创意思维敏锐、开拓能力深厚的专业设计师的素养。注重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项目运作和控制的实际把握,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和市场动态、工艺设备与技术、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法规、国内外同行业发展现状等背景知识,为社会输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产品设计、室内和景观设计、包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会展策划与设计、演出空间艺术设计等方向的设计人才。
学院汇聚了国内外设计界有学术影响力的教授、学者等,均以丰富的设计实践、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设计教学经验任教,并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知名人士担任客座教师,以国际化的设计教育思想和培养体系施教,与国际著名的设计师、设计事务所、大学等保持密切的联系,注重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深化课程内容的教学改革。随着学院的发展,还将继续面向国际招聘顶级学术大师、著名设计师及管理专家,从而形成代表国内较高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促进国内外艺术设计教育共同发展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3、 时尚设计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时尚设计学院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学院融汇了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和时代生活方式,动态的艺术源泉、灵敏的时尚触角、完善的资源供给、先进的工艺与技术,确立了一年预科与工作室、项目制相结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工作室和项目制之间的紧密联结,能有效从多元角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潜能,完成从创作到成品的一体化进程。
学院形成了服装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时尚设计与传播、珠宝与饰品设计等专业方向的教育培养体系和研发基地。
师资由国内外有学术影响力的专家教授领衔,凝聚了一群富有才华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邀请具有产业运作实践经验的行业名人客座教学,以国际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培育体系施教,紧密结合行业研究开发实践,打造具有专业性、创造性、风格化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设计师和行业人才。
4、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筹办于2010年末,2011年3月正式成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领导果断决策,将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升格为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既是调整和完善学校建制的需要,也是顺应国家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需要,能够定位更准确地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新学院的创办和建设,依托上海市文广集团等多家实力雄厚的文化产业实体,并与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共建,充分体现了“需学研产”一体化的特色,办学模式先进,独具体制优势。
贯彻校领导关于“尽快创建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学科及人才培养特色,从众多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的指示,学院按照基础通识、现场见习、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四个模块建构的新的课程框架,旨在改变单纯理论灌输的偏颇,融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于一体,致力于创意与策划、实施与管理、公关与推广等能力的培养;密切同产业发展及市场需要的联系,引领学生进入工作领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更好适应今后从业的需要。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学院的师资团队具有多元组合、优势互补、各展其能、产学研一体化的特点:旅美传播学博士俞璟璐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品推广及大型文化商务活动,她最先受聘领衔,担任“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科负责人,为专业的建设和拓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吸引一批中青年教师加盟,把参与广播影视制作、舞台美术设计、文化产品行销、企业品牌推广、影视节庆活动策划、新媒体与流行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经验融汇于专业教学和实务指导;学院兼职教师队伍中还包括了许多业界精英,他们身处前沿、亲历产业运作的创新思维和实战案例,给大学课堂带来了鲜活气息和富于实践操作的示范效应。学院采用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建模式,特聘在国家和区域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具有话语权的高级顾问以及在人文、社科领域术有专攻的诸多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这些都足以为青年学子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有助于他们深造、修炼、成才。
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上,2011学年新开辟公共文化服务专业方向,一体两翼,珠联璧合,展现了专业创新、国内领先的良好势头。学院的发展目标是:紧密围绕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本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整合业界、学界各种优质资源,朝着“专业领先、师资优秀、教学创新、科研推进、院企联手、开门办学”的方向,谋发展,创一流,为社会输送务实致用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经过3—5年的努力,建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文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发挥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项目的集聚中心作用以及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理论创新平台的作用,使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咨询研发一体化,在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争取走在国内同类高校的前列!
5、 美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是一所以美术为主干学科的美术学府。学院设有:文物修复专业;绘画专业。学院依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综合优势,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做到精英与大众、传统与当代、研究与应用的良好结合。其教学平台是以工作室为主体,以学分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出人才,出精品,出理论,引领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造型艺术实践、创作研究等时代特色的专门人才。并且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为上海区域经济及国家建设服务。
6、表演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外影视合作更趋频繁。近几年中国文化演艺产业方兴未艾,中国更成为文化演艺产业的重要市场,行业和市场的成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演艺术学院和演艺中心,这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学院整合上海文化产业的丰厚资源和高端人才,依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科资源和百年教学管理经验,广泛利用董事单位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公司下属的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剧院、演出机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下属的报刊、杂志等丰富资源,并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媒体合作,突出学院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
学院适应我国演艺产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度专业化和创新意识兼具的高层次人才为己任,积极利用上海中外文化交流窗口的有利地形,立足高起点,风云际会,吐纳生息,以求拓宽学生视野,并为学生开拓展示创意和能力的广阔舞台。学院与市场完全接轨,力求为市场培养具备完全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打破高校培养半成品人才的现状,加大专业与实践结合的力度,进一步推进项目制教学。同时,演艺中心还将充分利用文广系统演艺资源,吸引和召集社会上的演艺人才加盟,并开设演艺培训班,开展演艺人员培训活动,打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演艺中心。
学院现今开设有两个专业:表演专业、时尚表演与推广专业。学院由上海大型文艺活动专家,上海文化广播影视局艺术总监,上海市文广传媒集团副总裁,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刘文国担任院长。

阅读全文

与文广集团副总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付款码 浏览:759
国际bot融资 浏览:900
股权激励融资业务 浏览:276
外汇交易现状 浏览:517
国通信托雷 浏览:592
平安信托财富怎么样 浏览:698
现金流量表融资 浏览:352
人工智能自动化交易 浏览:164
ec获融资 浏览:260
磁共振融资 浏览:862
日元1100折合人民币 浏览:866
安全的货币基金公司 浏览:687
600470资金流向 浏览:501
巨人理财跑路 浏览:32
原油下跌油气基金 浏览:535
中欧基金地址 浏览:520
货币基金赎回限额 浏览:158
平安期货在哪绑定银行卡 浏览:828
美元汇率人民币买入 浏览:392
2013民间融资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