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易见股份独角兽天树

易见股份独角兽天树

发布时间:2022-11-03 18:15:50

㈠ 「产业」漫谈公路客运的业务转型

背景

自2014年开始,随着高铁的竞争加剧及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公路客运行业开始从高峰回落,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这个局面形成,表面上或在一定程度上有外部竞争的影响,但本质上还是市场的供需矛盾所引发。面对日益碎片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出行市场,传统的以站场为核心的公路客运体系已然落后于时代——无论形式还是内容。

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等互联网出行模式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大众对出行服务的品质要求,一方面也更加彰显了传统模式的不足与落后。因此,行业转型与升级成为摆在公路客运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015年起,无论是企业、还是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尝试和摸索。为了给企业松绑,交通运输部先是就“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印发了指导意见,又于2016年,2020年对《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进行修改,重新发布。《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变革力度不可谓不大,政策扶持也不可谓不到位。

一时间,我们都在谈论定制化服务,谈论 旅游 集散、谈论多元化发展。可是,几年过去了,有几家企业真正转型成功,有几家企业真正获益?我们讨论“互联网+”,可是互联网+道路客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有多少人能说清楚?时至今日,整个道路客运产业,莫说反弹,就连驻底这一目标都是通过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而促成的。可以说,目前行业内对转型升级的所进行的研究和 探索 ,已实施的措施和手段都远远谈不上成功。

“破”是“破”了,但“立”还是无从说起。所有从业者对顺风车、黑车所引发的恶性竞争和公共安全风险深恶痛决,可是从用户角度,却只能在便利性、安全性之间做二选一的取舍。

问题出在哪里

个人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思维定势问题

转型不是简单的开车转向,转型本身就是一次思想体系的重塑过程。以往区域性垄断的市场格局,多年苦心经营才树立的政策壁垒和话语权柄,已经使众多运输企业习惯了的坐地等客的经营模式。要完全切换到放低身位、迎合市场、主动出击的找客模式,从姿态调整、思维转换、到适应执行都极具挑战性,都需要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至少就目前而言,这个过程远未结束。


二、人才储备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大背景下,无论是定制客运、网约车、还是 旅游 集散,究其本质已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传统业务,而应该纳入互联网大生态。任何的转型升级,离开互联网,离开数字技术都是开 历史 倒车,市场不会接受,也不可能成功。

可问题就在于——互联网的人才,我们传统企业有吗?互联网的运营、推广的经验思维,我们有吗?


三、左手还是右手

目前行业内,很多企业都是站场+车队二元经营体系,利用站场从其他企业承运中抽成,利用车辆与其他站场分利,一直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而今,企业一方面对站场长期亏损的经营负担苦不堪言,但另一方面,又对其本身固定资产的属性所带来的估值和经营便利性恋恋不舍。

于是,便产生一个左手和右手的问题,真的要(或者只能)左手打右手?弃站场于不顾,全力扶持车辆的定制服务?面对辛苦几十年打下的一片江山,几代人多年心血积累的动辄以亿计的有形、无形资产,恐怕不是轻松一句转型就能割舍得下。

理智与 情感 的矛盾、目标与习惯的差异、守成与转型的冲突,这些都存在一个左手还是右手的命题。

四、产业属性的限制

在我国,公路出行由于天然自带公共服务的属性,所以,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所有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是行业主管部门的阿喀琉斯之踵。不同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思维和政府有限责任制,中国的国情、 社会 主义体制决定了政府对公共安全的无限责任。在这一点上,主管部门退无可退,也无处可退。

作为当下供需求矛盾中心的客运站,虽然其局限性显而易见,但作为以往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窗口,却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车辆日常安全检查、从业人员的资格核验、乘车危险品的排查等,客运站被弱化、客运站的这部分功能该由谁替代、如何替代?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

新客规的出台给企业松了绑,却增加了监管的负担,带来执行上的模棱两可和事后追责的不确定性。所以,能否给用户、主管部门一个可靠的安全保障,决定了转型之路能走多远,走多顺。我们应该不只一次听说过,某某城市,刚刚开始推行定制客运,因为一次安全事故就不得不全面叫停。

五、流量平台之殇

我一直认为,公路客运转型之路之所以如此波折,之所以在之前的一波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没有像网约车一样产生一两家颠覆性的互联网独角兽,部分原因是金融资本界、BAT等大流量平台没有深度参与。是他们不感兴趣?不是,衣、食、住、行四大刚需,千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BAT们不可能没有兴趣。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行业整体处于下行趋势,前景不明;二是因为公路出行无法像其他互联网服务(如网约车)一样,直接用一种简单的产品、商业模式就可以包打天下。

面对日益碎片化的市场需求,就意味着碎片式的产品、服务和运营,而出行服务的品质保障又必须是供应链级别的。

因此,简单的链接、撮合行不通。而深层次的OTO就需要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企业(线下业务)在产品、业务上的深度融合。

公路客运就现在的情况就是,大流量平台想下沉却无从落脚,而传统企业想出去,却不知道门应该开在哪里,甚至连自己究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好,都莫衷一是,更妄谈如何与这大流量平台对接了。

只有先找到问题,才能真正找到解决方法。

(待续)

㈡ 陈根:从追赶到超越,中国抢占人工智能高地

文/陈根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美两国竞争的着力点

作为一种变革性技术,人工智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具有推动产业革新、提升经济效益和促进 社会 发展的巨大潜力。正是由于具备主导技术发展和推动 社会 形态转变的基本潜质, 因此,人工智能不仅被视为未来创新范式的“技术基底”,更是被世界各国视为推动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纵观 历史 ,每一次 科技 革命、产业革命及军事变革的耦合与互动,都深刻影响乃至重塑了全球竞争格局。在人工智能的全球博弈中,中美两国作为领先大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最为瞩目的两个国家。而中美两国对于人工智能高地的抢占,更关系着未来国际格局的重塑和全球人工智能的治理。

美国领先,中国跟进

2019年,美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的数据创新中心曾发布百页研究报告《谁将在人工智能角逐中胜出:中国、欧盟或美国?》。报告对中、美、欧人工智能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测算—— 美国以44.2分领先,中国以32.3分位居第二,欧盟则以23.5分位居第三 。美国的人工智能领先地位彰显无疑,而中国则以追赶之势跟进。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够占据人工智能全球领先地位,与人工智能在美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1956年,人工智能正式在美国诞生。卡内基梅隆天学、麻省理工学院、IBM公司成为美国最初的3个核心人工智能研究机构。

60年代至90年代初,美国人工智能相关程序设计语言、专家系统等已取得重大进展,产品化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比如,1983年,世界第一家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电脑的公司诞生。并且,美国开始尝试应用Al研究成果,比如,利用矿藏勘探专家系统PROSPECTOR在华盛顿发现一处矿藏。

而同期的中国,人工智能才刚进入萌芽阶段 。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事业思想解放,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同年,“智能模拟”被纳入国家研究计划,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正式发展。

从研究成果来看,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全球最大的引文数据库Scopus的检索结果,2018年美国共发表了16233篇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同行评审论文。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发生在2013年之后,5年内增长了2.7倍。

尽管同期中国和欧盟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也有类似的快速增长,并且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超过美国。 但是,就论文质量而言,美国人工智能论文的质量一直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地区。 2018年,美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为2.23次,而中国为1.36 次。美国每个作者被引用的次数也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 40%。

尤其是在深度学习领域,美国的发表论文数量远超过其他国家。2015至2018 年,美国共在预印本文库网站arXiv发表了3078篇相关论文,是中国同期的两倍。 近几年,美国每年取得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更是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左右,专利引证数量占到全球的 60%

在关键技术上,美国的研究成果依旧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比如,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谷歌公司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的 Noisy Student方法对图片进行分类的Top-1准确率达到 88.4%,比6年前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云基础设施上训练大型图像分类系统所需的时间,已经从2017年的3个小时减少到 2019年的88 秒,训练费用也从 1112美元下降到12.6美元。

从产业发展来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2019Q1)》研究报告, 截至2019年3月底,全球活跃人工智能企业注达5386家。仅美国就多达2169家,数量远超过其他国家 。中国大陆达1189家,排名第三的英国则为404家。

而从企业 历史 统计来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也早于中国5年。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最早从1991年萌芽,1998进入发展期,2005后开始高速成长期,2013后发展趋稳。而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则诞生于1996年,2003年产业进入发展期,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期。

美国公司在专利和主导性人工智能收购方面表现更为强劲 。比如,在15个机器学习子类别中,微软和IBM在8个子类别中申请了比其他任何实体公司都更多的专利,包括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类。美国公司在20个领域中的12个领域的专利申请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农业(迪尔公司)、安全(IBM公司)以及个人设备、计算机和人机互动(微软公司)。

人才储备是美国在人工智能得以领先的又一关键原因。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可以说,就是人才和知识储备的竞争。 只有投入更多的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才会获得更多的智能技术

根据 MacroPolo 智库的研究,在报告所圈定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才中,59% 在美国工作,中国占了 11%,与美国有四五倍的差距。剩下的人工智能人才则分布在欧洲、加拿大和英国,人才差异显而易见。

中美角逐,追赶和超越

尽管美国在研究成果和人才储备上具有先发优势,但中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政策的引导和宽松的环境下,正以追赶之势加快跟进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 不论是顶层的设计还是研发资源的投入,亦或是产业的发展,都呈加快追赶的态势,甚至在部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已可与美国比肩。尽管欲见成效仍需时日,但中美两国对于人工智能高地的抢占,已经开始。

从顶层设计来看,中美有近乎相仿的重视程度。 美国和中国政府都已经把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出台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推进

早在2016 年 10 月,奥巴马政府就发布了两份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关的重要文件,即《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和《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准备》。中国政府也在2017年3月,将“人工智能”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并于同年7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

美国人工智能报告体现了美国政府对新时代维持自身领先优势的战略导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战略引导和项目实施上做了整体规划和部署。并且,美国和中国都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发促进机制,整体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从研发资源的投入来看,美国政府对研发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纵向来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联邦政府用于研发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从1964年的1.86%下降到2018年的0.7%。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年度财政赤字已超过1万亿美元,累积的政府债务相当于 GDP的107%。 这些因素都会限制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基础研究的长期资金投入。

横向上看,美国政府对研发的投入正在被中国和欧盟追赶 。美国在全球研发投入中所占的份额从1960年的69%下降到2016年的28%。2000-2015年,美国只占全球研发投入增长的 19%,而中国占到了31%。

2019年8月 31日,上海宣布设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仅首期就投入了100亿元人民币,最终规模将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美国联邦政府的投资则是相形见绌。

从产业发展来看,尽管中国AI产业基础层整体实力较弱,少有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但各大厂商正加快布局追赶,包括网络、阿里、腾讯及华为等厂商在基础层软硬件的加快布局 。

对于技术层来说,中国企业则发展势头良好。 网络、阿里、腾讯和华为等综合型厂商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领域均有布局,同时创业独角兽在垂直领域迅速发展。

应用层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多样,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在教育、医疗、新零售等领域实现广泛布局,而金融、医疗、零售、安防、教育、机器人等行业亦有为数较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参与竞争。

着眼未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优势, 包括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丰富的技术应用场景、完善的创新生态链、企业数量的规模优势,以及我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优势。

此外,大数据优势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有大量的数据积累进行训练。中国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在数据积累方面优势明显。

人工智能的未来难以预测,但可以看到的是,世界的竞争格局将因人工智能而改变。在巨变的环境里,只有通过创新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战略前沿技术,成为新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竞赛领域的重要主导者、新竞赛范式的重要引领者,才能制胜未来而不是尾随未来。

㈢ 从身价15万到身价15亿,胡玮炜只用了3年的时间,她是如何做到的

2018年9月,曾今风光无限的ofo小黄车因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导致亿万用户的押金无法退回。

作为创始人的戴威,在短短几个月内,从亿万富翁变成老赖,还被法院 “限制消费”,堪称年度最惨的富豪。

当戴威身陷债务危机时,同样是做共享单车的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却过得相当舒服,因为早在当年的4月份,她就把摩拜单车卖给了美团,并从中套现了15个亿。

胡玮炜,这个曾经月薪只有3000的北漂族,是如何在短短3年内把摩拜单车做成独角兽?又为何能在共享单车行业出现问题前及时抽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982年,胡玮炜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农忙时,父母在家务农,农闲时则在东阳周边跑,做流动的木雕生意。

从小到大,胡玮炜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普通。普通的家境,普通的外貌以及普通的成绩。

自打懂事起,胡玮炜就懂得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但遗憾的是,因为学习能力一般,任凭胡玮炜如何用功,成绩始终停留在班级中等水平。

2001年,胡玮炜考上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的是新闻专业。

这是一所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政府合办的独立院校,2012年才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胡玮炜就读的时候,它还只是一所大专院校。

虽然胡玮炜的学习成绩一般,但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作文,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写得非常好,高中时还曾被当作范文在班里传阅,而这也是她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

由于语文成绩比较好,加上自己又感兴趣,大学期间,胡玮炜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专业的学习中,成绩自然也不错。

2004年,胡玮炜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毕业文凭。毕业之后,她并没有选择留在杭州发展,而是北上,选择成为一名北漂。

后来,虽然胡玮炜曾先后跳槽到《新京报》《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等公司就职,但可以看出,她始终都没有离开新闻媒体这个行业,而且前后整整干了十年。

十年磨一剑,在行业深耕的过程中,胡玮炜无形之中练就了独到犀利的眼光,结识了 科技 圈的一批“大佬”,这为之后她创办摩拜单车积累了人脉。

在胡玮炜所有的人脉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蔚来 汽车 的创始人李斌 。

2014年,北漂十年的胡玮炜房子、户口和车子都没落着。显而易见,如果想继续留在北京,在北京扎根,靠“打工”是不可能实现的。

经过一番思考,32岁的胡玮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出仅有的15万存款,创办 科技 媒体《极客 汽车 》。

创业之初,因为资金有限,胡玮炜便把办公场地就租在胡同的民房里,虽然条件简陋,但地理位置还可以。

白天,胡玮炜就用做办公,晚上,她便在小院子里举办沙龙,邀请 汽车 领域的大佬一起聊 科技 、聊未来的智能 汽车 。

在一次沙龙中,胡玮炜请来了“轻客”智能自行车设计主管陈腾蛟。陈腾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专业,曾在英菲尼迪做 汽车 设计师,是智能设计领域的专家。

在聊天的过程中,陈腾蛟表示自己在设计一款智能自行车,问胡玮炜有没兴趣加入一起做。

胡玮炜听了之后,觉得还蛮有意思的,于是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李斌。李斌觉得智能自行车不是不可以做,但从商业角度而言,他觉得就算做成功了,规模也不会很大,毕竟智能 汽车 才是主流。

聊天的过程中,李斌突然问胡玮炜有没兴趣做共享单车。关于这一想法,李斌之前也和圈子里的其他朋友聊过,但没有人对此真正的感兴趣。

唯有胡玮炜,听了之后,立即就被打动了,觉得可行。而胡玮炜之所以被打动,则是源于自己的真实经历。

一次回杭州参加一个活动,胡玮炜想骑自行车,希望能租一辆公共单车,但办卡小岗亭关门,想法落空。

在上海出差,她也见到了政府部门提供的自行车,但使用率并不高,一是办卡麻烦,需要到相关管理部门办理,二是只能停在指定的位置,而由于投放点少,使用之后,想要到指定位置归还自行车就非常费劲。

所以,当李斌提出共享单车这一商业模式后,胡玮炜便非常的认同,当即表示要和李斌一起做这件事。

看着胡玮炜那坚定的眼神,李斌笑着说,品牌名字我都想好了,叫mobile bike,中文名字是摩拜。

不过,当时李斌正忙着另一件事,做新能源 汽车 ,所以他告诉胡玮炜,不是你和我一起做共享单车,而是我和你一起做。

或许是怕胡玮炜信心不足,李斌补充道:“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找我,我帮你解决” 。

人们常说,圈子很重要。对于胡玮炜而言,其人生转变的起点,确实是得益于 结识 了像李斌这样优质的人脉资源。

当然,关于共享单车的想法,在告诉胡玮炜之前,李斌已经和很多人提及过,但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由此可见,具有独到的眼光是何等的重要。

胡玮炜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做事 雷厉风行、说干就干。2015年1月,确定做摩拜之后,她拿着李斌投资的146万元,成立了“摩拜 科技 有限公司”。

既然是做共享单车,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要先生产出产品——自行车。可生产什么样的自行车呢?

和李斌讨论一番,胡玮炜认为,除了要安装智能锁和卫星定位装置外,还必须保证自行车不爆胎、不掉漆、不掉链子,保证4年内免维护。

这样做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投入市场的摩拜单车不易出现故障,进而做到既减少维护成本,又能提升客户体验效果。

得知设计要求如此之高,当时一起加入项目,担任设计师的 陈腾蛟便打退堂鼓,离开了摩拜。

好在胡玮炜在 汽车 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认识不少牛掰的设计师,开云 汽车 创始人王超便是其中之一。

得知邀请自己去设计自行车,王超表示兴趣不大,毕竟自己主要是搞 汽车 设计的,但当他得知 陈腾蛟不敢干这件事时,他乐了,当即应允。所以,邀请 王超的加入,胡玮炜并没有费太大的劲。

王超加入之后,他又拉来了从日本回国的工程师徐洪军和前摩托罗拉工程师杨众杰。三人相互合作, 历史 半年,到2015年底,最终设计出了第一代摩拜单车。

产品出来之后,胡玮炜激动不已。可高兴没多久,另一个难题又出现了,符合要求的单车造价比预估的制造成本高出了近3倍,高达2000元。

很明显,如此高的造价,李斌投的一百多万是不够了,可自己手头又没钱,把胡玮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李斌又出现了,他拉来了愉悦资本的刘二海。刘二海与李斌关系很好,得知李斌 投了钱,他也没含糊,大手笔一挥,投了300万美元。

钱到位后,首批200辆摩拜单车很快便制造完成,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正式上线,并在上海投入运营。

运营的结果比想象中的理想,投放的200辆车,当天便都被骑走了,短短一天,用户从0变成几十,再到几百。

第2天, 胡玮炜和团队赶紧通知工厂加快单车生产速度,等一生产好,便立即投放到市场。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摩拜单车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

随着摩拜单车数量的不断增多,问题也随之涌现。比如,用户骑完车后,发现智能锁关不上,客服电话又打不通。还有,扫码之后,发现车子无法使用,哪怕是立马锁上,仍需支付费用。

王晓峰是曾担任过uber上海的总经理,腾讯集团副总经理等职位,管理经验丰富。他的加入,摩拜单车的运用管理问题很快就的得到了解决。

在王晓峰的加持下,摩拜单车成功“吃”下上海市场后,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然后再借助这一模式,用短短2年时间内,占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当然,当时的摩拜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随着共享经济越来越热,后起之秀小黄车和哈罗单车在资本的加持下,不断吞噬着市场份额。

对此,胡玮炜的压力越来越大,好在正当她纠结摩拜下一步该如何走的时候,美团的王兴找上了门。

王兴之所以对摩拜单车感兴趣,原因很简单,当时美团正准备上市,王兴想通过收购摩拜单车把饼画大。

面对王兴的收购邀约,胡玮炜心动了。可摩拜内部,除了她,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尤其是首席执行官王晓峰,那是一百个不愿意。

如果把摩拜单车比作孩子,那么创始人胡玮炜无疑是母亲,而王晓峰则是抚养孩子的奶爸,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摩拜单车奶大,突然说要卖了,换谁都接受不了。

不过,胡玮炜占有的份额最多,话语权也最重,只有她能决定摩拜单车的去留,他人不接受也得接受。

结果大家都清楚,2018年4月4日,胡玮炜大手笔一挥,以185亿元的价格将摩拜单车卖给了美团。

而按照持股份额,在这笔交易中,胡玮炜成功套现15亿,一夜之间成为福布斯最年轻的女富豪之一。

有人说,短短3年时间,胡玮炜的身价从15万飙升到15亿,运气真的太好了。尤其是后来随着ofo单车的破产,人们更是觉得她运气爆棚,能够及时地把摩拜单车“脱手”。

不可否认,胡玮炜“一夜暴富”,确实有很大的运气成份。但正如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中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除运气,更重要的她自身善于利用资源以及懂得审时度势。

纵观胡玮炜的发家史,虽然也就短短3年,但她之所以能够选择这一赛道,并最终取得成功,离不开其在 汽车 科技 领域十年的深耕。

我们都知道,春笋从破土而出到长成6米高的竹子只要短短两个月,而它之所以能够长得如此之快,得益于竹鞭长时间默默地在土里生长,积蓄着能量。

同样的道理,对于我们而言,与其为了涨薪而频繁的跳槽,不如静下心来,在某一领域沉淀,积累 社会 资源,厚积薄发,再找准时机做一番事业。

-END-

作者:江湖笑笑生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1999年江苏小伙勇救落水女,拒绝酬谢,一年后状告被救女索赔26万

“神仙道长”徒手通电治病,7天学费36000,骗3万弟子,下场如何

㈣ 职场小白,应该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打拼

我觉得职场小白最好还是先进入大公司打拼,理由有以下几点:

1. 大公司稳定,小公司不稳定

大公司实力雄厚,在行业发展势头不是太良好的情况下,还会比较稳定。但小公司呢,他的资金储备不是很足,一旦出现问题,那么等待它的结果可能就是破产。另外,在行业势头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小公司未必能够熬过。那么,作为一名职场小白,如果进入小公司,那就有可能在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积累足够经验的时候,可能就要面临失业。

另外,大公司的工资和福利发放你无需担心。但是小公司工资和福利能不能稳定发放就不是太确定了。

作为职场新人,前期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你在大公司呆几年,多学习点技能,多多积累,再考虑去小公司。

㈤ 独角兽企业为什么要回归A股

近年来,看着美股三大股指屡创新高,国内的投资者心里那个酸味就别提了。不过,随着证监会推出流失在美股市场的国内独角兽公司可以借助“CDR”的春风回归A股,这对于今年的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多了一个可供炒作的题材。

《号外财经》活在当下,当你随机问一下国内股市的投资者,想不想买入在美股上市的国内独角兽公司的股票时,那答案绝对是惊人地一致:买买买。

这也难怪,近年来,远隔万里之外的美股市场上,牛气哄哄,代表着美股投资风向标的三大股指也是屡创新高,让天天盯着国内死水一潭的股市投资者心里那个别扭啊。

有趣的是,借助着美股市场的涨势连连,赴美上市的中概股股价自然而然也是水涨船高,特别是像阿里巴巴、网络、京东等这样绝对符合独角兽标准的中国公司股价也是牛气冲天,不仅让持有这些中概股的国内投资者心里喜洋洋的,也让无法参与美股市场投资的国内投资者心里酸溜溜的。很多投资者不禁发出了悲呼:为什么中国的投资者无法分享到中概股的红利。

《号外财经》或许是国内投资者对于无法参与中概股投资的悲呼起到了作用,或许是监管部门根据国内资本市场的变化重新审视了中概股的内在投资价值,就在这个春天,证监会终于发出来《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份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也就是说,传说之中的CDR终于落地了。

CDR是一个什么样的东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落地,它的落地对于A股市场到底是喜是悲,这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投资者的心头,那么,就让我们揭开CDR的神秘面纱,看看CDR能够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什么?

CDR的前世今生
《号外财经》CDR的全名叫“中国预托凭证”(China Depository
Receipt)。我们知道,对于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来说,他们上市的模式一般是这样的:主要是业务经营实体在国内,上市实体在境外,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VIE架构)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经营实体,通过VIE架构在境外上市。

就中概股而言,如果想回归A股,必须经过私有化收回在外流通的股份,拆除VIE架构,赎回海外机构投资者股份,再进行国内的IPO审核上市。倘若这样操作的话,时间周期会相对较长,中间运作的波折较多。而CDR的出现,相当于为想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独角兽中概股提供了一个转换器,免除了很多麻烦。

举个例子来说,网络在美股上市多年,现在网络想回国募集资金参与A股市场的话,我们可以和中国银行商量,把10000股网络的美股放到中国银行“托管”,然后中国银行以这些托管的股权发行同等数量10000股的CDR,境内投资者就可以买卖这种CDR来交易,以此参与到对于网络的投资之中。

《号外财经》看了上述这个例子,可能对于CDR了解不多的投资者还有很多问题要问,其中最为关心的话题则是通过购买CDR有着什么样的好处和弊端,这里笔者就要和你好好说道说道了。

如果你在A股市场买股票,你就是股东。如果你买入股票的金额足够大,你就拥有话语权换掉那些对于公司经营不力看不顺眼的人。但是如果你是购买CDR就不同了,CDR的持有人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分红,但不参与投票(投票权由托管银行掌控),也就是不参与决策,只享受投资收益(当然还包括承受损失)。简单的说,CDR就证明你有权利买入这支海外的股票(实质上类似认股权证)。

更为要命的是,CDR毕竟不是股票,没有股票市场那么大的交易规模和市场容量,其价格波动比个股股价波动大的多,而且因为有时差的关系(中美股市交易时间大致相差9个小时),其交易并不连贯,这对于习惯了国内股市连续性交易的投资者来说,恐怕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号外财经》既然通过购买CDR方式如此的麻烦,那么国内监管部门在此次吸引海外独角兽公司回归A股市场时,为啥要用CDR的形式而不直接让这些独角兽公司直接挂牌融资?其原因不外乎省心、省事。

说起省心,美国股市对于公司上市和退市的要求相对简单,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这一点与国内A股市场截然不同,很多国内的独角兽公司为什么选择大老远去美国上市,就是因为没法满足A股IPO的条件。譬如说A股市场对于打算IPO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盈利能力都有严格要求,诸多独角兽公司很难满足其要求,只好舍近求远赴美上市了。但是已经赴美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如果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回归A股市场,手续相对简单,还能达到从A股市场募集资金的目的。

说起省事。从前中概股回归A股时,必须先在美股私有化之后再退市,然后在A股重新上市,就像此前360回归那样。如果这样回归的话时间周期会很长,像360回归A股市场大致用了20个月时间。但是如果通过CDR方式回归的话,公司不用拆除VIE(可变利益实体,在国外上市与国内经营分离的一种协议模式)结构,没有改变上市公司的主体结构,这样就省去了很多时间和麻烦的手续,会实现迅速上市。

引入CDR之后的投资前景
《号外财经》引入CDR之后,对于国内股市的投资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也是投资者十分关心的话题。毕竟来说,中美两国的资本市场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证券法》的差异和交易制度的差异,另外还有时差的差异,层面上来说还会涉及相关法律条款的调整,两国的监管部门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显而易见,引入CDR之后国内股市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人民币不用出境就可以买美股了。近年来,美国股市的暴涨,让众多国内投资者心里痒痒的。但是由于缺乏投资美股的通道,加上人民币兑换美元也有年度指标的限制,使得众多土豪不得不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去美国换身份炒美股,特别是美股中的中概股。这也难怪,这些土豪们对于美股公司也是不甚了解,所以只能是购买中概股了,这样相对靠谱些,只是来回转换身份的成本太高了。

《号外财经》引入CDR之后国内股市的第二个好处就是有效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知道,如今国内的投资市场上缺乏亮点,股市死气沉沉,楼市遭遇政策重压,大量资金正在寻找新的投资出处。CDR的引入,无疑会吸引这些资本关注的目光,尤其是很多全球业绩优异的公司通过CDR发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好处之后,肯定会加大CDR的发行规模,这无疑将有效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加大国内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引入CDR之后国内股市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加快国内股市优胜劣汰的步伐。长期以来,国内股市的退市机制一直饱受投资者诟病,很多业绩巨亏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勉强度日的上市公司就是赖在股市里边死活不退市。引入CDR之后,由于主力资金的眼光聚焦于业绩优异的上市公司,这些业绩大幅亏损的上市公司自然而然不受人待见,只能是自生自灭了。

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购买CDR可以快速分享境外上市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增值。但是需要提醒广大投资者的是,凡事有利有弊,在买入CDR时,一定要注意买入的价位和时机,千万别上了老外的当。

㈥ 烧光百亿融资后,有人倒闭有人停运,万亿市场养不活一家母婴电商

撰文/ 《 财经 天下》周刊作者 李丹

编辑/ 陈芳

又一个垂直电商倒下了。

近日,母婴电商独角兽蜜芽关停APP的消息一出,令外界震惊不已。至此,许久无人问津的母婴电商行业,算是彻底以败局告终了。

蜜芽已是活得较久的母婴电商平台,这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企业,在坚持了11年后,还是选择说再见。对于关停的原因,蜜芽在公告里解释说,是因为用户的购物习惯改变了,他们最终做出2022年9月10日停止运营APP的决定。

事实上,过去一两年蜜芽创始人刘楠的精力早就没放在电商上,她已经换了赛道,全心全力在做兔头妈妈,这是一个面向儿童人群的洗护品牌,刘楠将其称为自己的“二次创业”。

不光蜜芽,在母婴电商行业掘金失败的企业还有很多,名单能列成一长串,如贝贝网、辣妈帮、母婴之家、荷花亲子等,这些曾经的资本宠儿无一例外都成了资本弃儿,最终宣告失败。

从规模层面看,母婴用品市场规模很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母婴市场规模达4.8万亿元,为何如此庞大的市场却养不活一家母婴电商?

看到“蜜芽APP发布停运公告”上热搜时,消费者徐霖开始在记忆里搜寻,她记起来,自己2016年左右用过这个母婴类APP,“这家性价比一般,产品更新也不及时,久而久之就不用了”。

再翻看词条下面的评论,徐霖发现,大家的反馈都差不多,有同样感慨“以前一直用来着,一晃都好几年了”的,有记起“这家创始人还上过《奇葩说》,说比米未市值高”的,也有调侃“直到停运了才知道这家公司”的。

通过这些零零碎碎的评论,大体能够拼凑出这家曾经站上风口的母婴电商独角兽的轮廓。

2017年,刘楠以蜜芽CEO的身份参加了《奇葩说》第四季。在节目里,刘楠讲述了自己进入垂直电商领域的契机、竞争和感悟。她说,孩子出生后,她会常常焦虑,会较真地拿出做毕业论文的劲儿去研究各种母婴产品,甚至给产品的美国官网邮箱写邮件询问。之后,她还会把资料整理出来,分享给妈妈们。

慢慢地,刘楠萌生出做母婴电商的想法,开了家淘宝母婴店,两年卖了3000万。再之后,刘楠又通过北大校友会联系上真格基金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拿到投资,正式做起母婴电商的生意。彼时,她把公司调性定为进口母婴电商。

那是2014年前后,正值80、85后一代结婚生子的那几年。那一批妈妈们有一个特点,消费能力提升,对高端母婴用品的需求水涨船高。于是,一大批国外的高端母婴用品品牌顺着海淘的路子进入中国,还一度带动跨境电商创下年均30%以上的增速。刘楠就是瞅准这个市场,准备把蜜芽宝贝(蜜芽的前身)打造成正规军,一举代替一直以来海外代购的散兵游勇。

为了打开市场局面,刘楠选择用简单粗暴的价格战。2015年3月,蜜芽挑起了母婴电商的价格战。当时,已经完成三轮融资的蜜芽不差钱,硬是把纸尿裤的价格从128元拉低到了50多元。“电商领域只有老大,没有老二和老三。”时任蜜芽CFO的孙伟说,为了迅速把规模做上去,拿到更大的市场份额,总会有人跳出来打价格战,蜜芽只是顺势而为。

蜜芽疯狂烧钱,使得纸尿裤的价格一路走低,从99元,到79元、66元,再到50多元。但效果也显而易见,蜜芽GMV成倍数增长。价格战之前,蜜芽每个月的GMV大概是2000多万,价格战的那几个月,GMV做到了5个亿。

在那之后,秀完“肌肉”的蜜芽成功拿到了雀巢、亨氏、达能、惠氏、美赞臣、herobaby等国际母婴品牌的授权。到了2016年,蜜芽已经完成5轮融资,估值接近百亿。彼时,春风得意的刘楠在接受采访时畅想公司5年后的场景。

但在现实世界里,5年之后,蜜芽不仅关掉了所有线下门店,还即将放弃APP这个阵地。根据蜜芽官网的公告,从2022年9月10日开始,蜜芽将停止APP服务,之后,要购物的会员可以去微信有赞小程序,保留了最后的体面。

(图/蜜芽官网截图)

从高处跌落的不仅只有蜜芽,倒在母婴电商路上的企业名单能列出一长串,荷花亲子、辣妈帮、母婴之家等。但此次蜜芽关停APP,也意味着,当年的母婴电商三杰(蜜芽、贝贝、宝宝树)已经悉数败下阵来。

曾经的贝贝网很风光,“单季度订单突破一亿”、“MAU月活千亿”、“天价融资”标签层出不穷。甚至于,还差一个IPO,贝贝网创始人张良伦就能兑现几十亿身家了。但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2021年,数百家供应商围攻贝贝集团讨债的新闻被曝出。据称,当时贝贝集团旗下的贝店,涉及拖欠1400多家供应商的账款,总欠款超过1.4亿元。

与刘楠的体面不同,张良伦当时跑路了,贝贝集团被传破产。

做母婴社区的宝宝树也不好过,好不容易闯关上市却惨遭投资人抛弃,股价长期在1港元以下徘徊,总市值只剩7亿多港元。投资人不满意,核心原因还是宝宝树业绩不行,被认定没有未来。宝宝树2021年的营收只有2018年的三分之一,仅为2.82亿元,净利润更是连年亏损,三年共亏掉了13.51亿元。

和刘楠一样,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也换了赛道,开始进行二次创业,这次他不再做儿童生意,彻底改行做起了中老年的生意,卖舒适鞋给中老年人,品牌名叫响午。

大母婴电商不好过,小母婴电商更难。某电商圈内人士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蜜芽的困境是整个行业的缩影,“身边那些母婴电商老板没一个不艰难”。

母婴电商曾经也是个香饽饽。

2014年,互联网江湖暗潮涌动。阿里巴巴成为美国 历史 上最大一笔IPO,3Q大战以腾讯胜诉收尾,美团、饿了么烧钱酣战,滴滴、快的日均烧钱过亿......在时代的映衬下,母婴电商行业也热闹非凡。

当年1月,宝宝树获得好未来1.5亿元战略投资,正式拉开行业融资序幕。随后,辣妈帮、蜜芽宝贝、贝贝网、小荷特卖等母婴电商网先后宣布融资。2015年年初,贝贝网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直接将战势推向高潮。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到2016年三年间,蜜芽共获得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红杉中国、H Capital、网络等,总融资金额近20亿元。贝贝网先后拿下今日资本、高瓴资本、IDG资本、高榕资本等共计超23亿元融资。网经社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9年,我国母婴电商共计融资133.1亿元,其中贝贝网和蜜芽拿下了大头。

(图/蜜芽官网)

没想到曾经的资本宠儿,最终却成了资本弃儿。蜜芽最后一轮融资发生在2016年,六年来再无融资;贝贝网靠社交电商贝店的续命,稍微晚一点,最后一轮融资发生在2019年,但在出事之前也有两年没有获得新融资;辣妈帮的融资纪录停在了2017年,在今年出事之前,有5年没有获得新融资……

2016年年底,有网友匿名表示,蜜芽资金很紧张,再融不到钱就要出大事了。在这条内容下面,有网友附和,公司的资金链的确出了问题。在此之后,蜜芽试图自我造血,但都无济于事。

蜜芽造血的第一次尝试是招募城市合伙人,布局线下市场。当时成为蜜芽城市合伙人的方璐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根据合同,合伙人要先交90万元,取得合伙资格,就能用蜜芽的牌子,自行在省内推动线下加盟店。彼时,蜜芽承诺她,公司会上市,到时候给她算干股。

但事情的走向并不像蜜芽承诺的那样。方璐回忆,加盟后,她从蜜芽那里进了数十万的货,囤了一堆纸尿裤、驱蚊液等,没想到却被坑了,后来蜜芽在自家APP上搞低价促销,价格比她当时的拿货价低不少。

“蜜芽这样做,导致我们线下门店的货根本卖不出去。”方璐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她曾经多次找到刘楠,但对方不听劝。到最后,她不仅没有享受到蜜芽的干股,还损失惨重。

除此之外,2017年9月,蜜芽还推出了plus会员制自救,想走社交电商的路子,吸收新的用户。根据介绍,蜜芽的会员体系分plus会员、铂金培训师和钻石服务商三个级别,要想升级,必须完成一定数额的业绩指标和拉新指标。

具体来说,要想成为铂金培训师,需要达到6万的业绩,还得直接邀请至少20个人、间接邀请80个人。当然,完成拉新指标,公司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当时,不少社交平台上都有“蜜芽会员让你轻松月入过万”的“致富经”,公司也屡次被质疑打传销擦边球。这和曾经的贝贝集团何其相似。

2020年7月,有微博大V爆料:内部消息,贝贝集团旗下会员制折扣商城贝店涉嫌传销,被湖北荆门市场监管局处以3000万元罚款。很快,这条微博内容被删除,但仍有网友截图保存了下来。而贝贝被质疑的传销行为,则是张良伦提出的拉新法子:让老会员拉新会员进店,给予双方一定的优惠力度。

无论是蜜芽还是贝贝,其不顾后果的自救、拉新,背后都是自身增长乏力,遭遇资本抛弃的窘迫。

宝宝树商业合伙人魏小巍曾说,在2015年,行业里有人犯了一些错误,比如大促一个月之后还没发货,比如深陷假货风波,原因就是融资后,资本逼着公司不断做大GMV。只有GMV快速增长才能融到下一轮钱,如此反复。但很显然,依靠前期的资本和价格补贴,母婴电商已经触及了天花板。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母婴市场研究报告》,2014年,母婴电商市场规模的增长率达到了111.4%。随后,从2015年到2020年,该数值逐年降低,从98.5%、38.9%、27.3%、17.2%降到了2020年的8.6%。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对于垂直电商而言,只有增速远远快于阿里、京东这样的综合电商巨头,才有可能熬下去。

可惜的是,所有垂直电商都没能做到,奢侈品电商、美妆电商等不仅量比不上综合电商,增速也比不上,毫无竞争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母婴电商也不例外。

事实上,蜜芽、贝贝们并不是第一批倒下的母婴电商。其先例是2004年上线的红孩子。

2004年,这家以电商结合目录销售的母婴用品网站上线。巅峰时期,红孩子在全国发行了超过百万份母婴产品目录,其销售额甚至超过了当时当当和亚马逊之和。与此同时,作为行业标杆,红孩子也颇受资本垂青,先后引进4轮融资,总额达8000万美元。

随后,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红孩子开始走向衰落。当年,1号店率先开通母婴频道,紧接着,亚马逊、淘宝、京东、当当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先后入局,抢占市场。2017年,亏损严重、无力抵抗的红孩子卖身苏宁,母婴电商行业落入冰点。

垂直电商和综合电商之争,由来已久,且均以垂直电商战败告终,红孩子、凡客、当当、聚美优品、酒仙网皆如此。庄帅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想跑赢综合电商巨头,必须保证超高速增长,“头两年增速要在1000%到2000%,第三年得保证200%,之后几年不能低于60%到70%”。

而到了母婴电商领域,受困于奶粉、纸尿裤等行业标品日益透明且平价化,想要获得高增长只能打价格战。

(图/视觉中国)

孙伟说,即便不打价格战,按照之前纸尿裤15%的毛利,再刨去履约成本,企业也挣不到钱。这么来看,还不如打价格战,通过战略性亏损引流,再通过非标品(婴儿车、儿童床品等)获取毛利。

久而久之,母婴行业又陷入一个新怪圈。用母婴电商宝贝格子CEO张天天的话来说,母婴电商不打价格战是死,打价格战也是死。各大母婴电商的销量全靠烧钱促销,促销一停,数据立马暴跌。

业内人士说,母婴电商自身没有造血能力,早期可以靠资本输血谋求高速发展,但当资本转头不再继续支持后,相当于外部输血断了,如果自己又找不到自救的方法,出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贝贝网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曾坦然,如果要在行业里混得好,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标准,其一,市场份额要达到两三成;其二,要领先同行两倍。这在综合电商巨头林立的母婴行业,显然不成立。有数据显示,在母婴电商市场,阿里、京东的份额加起来常年保持在70%左右。

存量优势用尽,摆在母婴电商面前的路似乎只剩下一条:回归商业本质,到线下去做服务。

孕婴童全渠道服务商乐友的执行总裁董刚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乐友1999年起家于线上,当年,生孩子的几乎不上网,上网的年轻人又还没生孩子,不得已,“被逼到了线下”。2014年前后,拿到融资的母婴电商们开始挤压线下连锁店的生存空间,本就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乐友又开始自建APP,作为门店的延伸。发展到今天,乐友已经升级为“直营+加盟+全渠道电商”模式的玩家。

“在母婴领域,纯线上的商业模式不再能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董刚坦言。究其原因,母婴行业的便利性、专业性、安全性都得依托线下门店来完成。

线上加线下,这似乎成了行业共识。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在零售战火从线上向线下蔓延的大背景下,母婴电商品牌开始布局线下渠道, 探索 渠道下沉。与此同时,阿里、京东也相继完成对几十万中小母婴门店的整合。

母婴电商的终点,是线下还是灭亡?庄帅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即便母婴电商品牌转而布局线下,也得和不差钱的巨头正面刚,相比于线上,线下对于资金的要求更高。

庄帅坦言,在电商领域,垂直电商从出现到衰落的脚本,他已经见证了4轮。此次蜜芽关停APP,预示着这一波母婴电商的集体落幕,其还是没能逃过垂直电商的宿命。

(文中徐霖、方璐为化名)

㈦ 否认“滴滴并购”传言、引入周航,曹操出行到底有何计划

否认“滴滴并购”传言、引入周航,曹操出行到底有何计划?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据统计,曹操出行及有关合作者紧紧围绕着“新能源技术汽车的换电出行”已合理布局一段时间。曹操出行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露,曹操出行的协作汽车企业是吉利汽车(00175.HK)集团旗下的睿蓝汽汽车品牌。曹操出行的第一款换电新能源技术汽车为睿蓝汽车集团旗下的枫叶80V车系;睿蓝汽车集团旗下全新的换电车系枫叶60S也会先根据曹操出行的网站实现经营。此车型很有可能在营运的一起为引向民用型销售市场积累经验和数据信息。

睿蓝汽车是吉利和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的合资公司重庆睿蓝汽车发布的“换电出行知名品牌”,该公司已在2022年1月24日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办理手续。

而曹操出行的智能化换电站合作者是吉利科技(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截止到2022年3月底,吉利科智力技能智能化换电站已在重庆、杭州、济南、淄博等地逐渐落地式,在全国各地签订的换电站超出1000座。

不难看出,曹操出行在换电行业的布置与吉利控投正努力打造的出行闭环控制生态链紧密联系。实际上,早在2017年,吉利汽车就逐渐资金投入到了换电方式的产品研发,其研发人员超上千人,开展了超出3千次的有关试验,有着超出一千多件专利权。2020年9月16日,吉利首先在再次两江新区落地式了第一个换电站,在其中单站每日可服务项目1000班次。到目前为止,吉利科技集团早已在全国各地签订了超出1000座换电站,方案到2025年,达到在全世界经营5000座智能化换电站的总体目标。

但迫不得已提的是,新能源技术汽车在换电行业现阶段并未施行国家标准,其难题取决于储能电池领域的技术性升级速率比较快且每家公司的充电电池规范品种繁多,难以结合出通用性的换电服务平台。

2022年3月18日,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在新能源技术汽车层面,将加快建设健全电动式汽车充换电质量标准体系,推动纯电动车汽车车载式换电系统软件、换电通用性服务平台、换电电池包等规范制订。

从而,可以预料的是换电行业的领域结合也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而曹操出行在吉利的闭环控制绿色生态中担负着有关汽车企业生产制造生产能力的关键出入口人物角色。

㈧ 深陷泥沼的营销,何以营销美好


基于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 社会 主要矛盾新发展的科学论断,《销售与市场》2018年新年发刊词首倡“美好营销”,并寄望“中国营销下一个10年,走向美好新时代”。这是一个多么令企业界、营销界感到振奋和温暖的营销愿景!然而,三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尤其互联网企业的营销实践似乎离“美好”相去甚远,甚至更坏了。2019年以来,笔者多次在《销售与市场》刊文呼吁“构建企业品牌伦理”“防止大企业作恶”,站在这个风云突变、波诡云谲的时间节点,当时与“新商业模式”“新营销范式”相悖的那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如今竟一语成谶。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名言:“人们的品行有的好像建筑在坚硬的岩石上,有的好像建筑在泥沼里,不过超过一定的限度,我就不在乎它建在什么之上了。”借用这一比喻,时下多少占据眼球、把持风口的营销的品行,仿佛真是建立在泥沼里。


1.广告。 如今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创意恶俗都似乎已经过时了,直接开启“恶霸”和“骗子”模式。


“恶霸”模式:如某乎、某宝、某游、某直聘、某婚纱……重复播放、歇斯底里地喊出品牌名字,简单、直接、粗暴。而且,这类广告往往投放在电梯间。广告主可谓深谙封闭式媒介渠道的强制性!


“骗子”模式:如“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再精打细算也要给女儿一个像模像样的生日。”“我害怕的,是我的世界,只有两点一线。”“用我请客做东有面子,轻轻松松下月还。”这最大的骗术,就是构造一个伪平等感,为此不惜摧毁整个 社会 的道德价值和稳定基石。


2.促销。 在所谓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下,“低价”“免费”“倒贴”似乎成了促销活动的必杀技。首先,不惜代价,培养用户购买或者使用习惯;其次,是改变用户的行为和心理认知;再次,摧毁原有行业的运作模式,建立新的“赢家通吃”的 游戏 规则;最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从前几年的打车软件、杀毒软件、外卖软件到惦记“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社区团购,它们促销的最终目的,不是卖货,而是成为行业的垄断者。这一底层逻辑,概莫能外。


3.公关。 公关活动,作为建立和管理企业与公众的一种 社会 关系过程,一般来说,必须遵循公序良俗,兼顾攸关方利益等原则。但是,互联网巨头们裹挟巨大资源的公关活动,不仅在造神,还在输出“价值观”。譬如“996是福报”“2000元是出于人道主义”“你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这是堂而皇之的伪善与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反应迅速”“态度正确”“响应公众”等传统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在资本的傲慢面前显得迂腐、多余。


4.推销。 推销的本意是激活顾客需求,并用适宜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但现在的很多推销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套路”。譬如预订预售、长租、分期、办卡、套餐……据说,有些会员制的机构,如美容、健身房,会员卡都办到2025年了,先收割了再说!一旦“爆雷”,消费者追讨押金的路途遥遥无期。2021年第一天,某长租公寓“爆雷”,SOHO创始人潘石屹评价:这就是庞氏骗局的一个变种。




发人深省的是,上述营销行为的发生,不仅缺少从营销品行或品牌伦理的角度,发出质疑和反思的声音,反而在利益力量的怂恿下,被冠以各种名头的“创新”予以鼓吹。


当共享单车的品牌多到只能以颜色区分时,没有人评估大量低端制造所消耗的钢铁、橡胶等资源成本,没有人质询废弃的单车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反而鼓吹“分时租赁”模式创新,共享经济绿色环保。


当P2P网贷金融业务高峰时已发展近3500家时,不仅没有人拉起警报,还被包装成“自助式”互联网金融创新。2020年6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开透露,网贷平台“还有出借人的8000多亿元没有回收”。2020年底,我国网贷运营平台数量完全归零。一地鸡毛的背后,是这个投资领域的超级绞肉机给几亿中国人上的一堂道德课和 财经 课。


当精准营销大行其道,大数据、用户画像、千人千面、知识图谱、定向匹配等营销术语或“热词”成为营销技术化(“MarTech”)的成就时(尤其相比于传统营销的“用户洞察”“传播概念”而言),消费者实际上已变成了猎物,变成了互联网空间下毫无隐私可言的“裸奔”猎物。



然而,谁在乎呢?只要企业能够快速成长为10亿美元以上估值的“独角兽”,只要企业能够成功IPO,直到吞噬巨大资源,膨胀成一个“大而不倒”的怪兽,在新自由经济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巨大的负外部性溢出就能被一句“自由交易、自发调节”轻轻抹去。


更为严重的是,泥沼中的营销,产生了两个对 社会 影响极为深远的恶果:


1.语言的腐败


毫无疑问,广告语言对日常语言产生重要影响,而当下的广告语言给中文造成的更多的是破坏:消解约定俗成的文本原义;生造句式,更改字词;扭曲语法结构。而且,这种破坏,也是未经同意的强暴,即广告主/广告人作为当代文化中的一种特殊角色,具有不经共同体商量即可发布新的语式和表达式的特权。


更为重要的是,公众人物的话术,空洞无物、简单粗暴、缺乏诚意甚至虚伪欺诈,将导致“语言的腐败”。换言之,一旦语言变成纯粹的文字 游戏 ,目的在于操纵人心或者商业变现,即丧失了本来的交流功能,最终导致人们逻辑思考能力破坏、道德水平下降、价值观扭曲。语言,沦为实用主义至上的营销作恶工具。如“变现”这些充满了投机意味的词汇已经不经意间融入日常语言,成为了中性表达,人们在使用这类词汇时已经丧失反思和批判意识。


2.数字监禁


在做数字化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的圈子里,有一个挂在嘴边的行话,叫“投喂”,意思是精准分发给目标受众喜欢的内容,如同给圈养的宠物投喂食物一样。其实,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初,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预言了“the Daily Me”(我的日报)—一份完全个人化的报纸的出现。美国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非常认同“我的日报”的说法,并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进一步提炼为“信息茧房”概念,警示传播体系个人化所导致的信息偏食和信息封闭的后果。


如果商业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试图控制消费者所能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信息,进而控制消费者的思想、观念,那么消费者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设计好的“信息茧房”,被剥夺了知情权、选择权和发展的可能性,这无疑等同于宣判了消费者的数字监禁。




市场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外延式扩张,通过市场渗透,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争夺更多的消费者;二是内涵式扩张,通过技术创新,引导并操纵 时尚 ,人为地维持或扩大某类商品的市场需求,强迫“旧”产品“过时”,缩短产品的“ 社会 寿命”,从而强制性地淘汰“旧产品”,迫使消费者购买合乎 时尚 标准的“新产品”。


富起来的人们没有树立对财富正确的观念,表现欲强烈,这为消费主义的流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但是,除却生产力提高和国民心理因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供给过剩条件下企业的市场扩张冲动。


消费主义的危害,显而易见:


其一,资源匮乏之下的浪费。消费主义倡导不加节制的消费、一次性消费、“用过就扔”的消费,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是透支未来人类的生存空间。


其二,以幸福之名代替实现手段。在现代 社会 ,追求个人幸福本无可厚非,但在不计后果的消费之后,往往获得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例如,近年频发的在校大学生网贷购买名牌导致债台高筑事件。


其三,以短期视角取代长期视野。个人和 社会 若要取得持久、平衡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的是长期视野。消费主义及时行乐、只顾眼前的短视行为,会导致部分人贪图享受,惰性倍增。


其四,个人行为的自主性被削弱而受控性增强。在消费主义浪潮席卷之下,盲目追赶所谓的“ 时尚 ”和“时髦”,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一些忽视 社会 责任的企业则会千方百计地诱导消费者去满足那些被刺激出来的需求、被攀比出来的需求、为了“博眼球”而产生的需求,以此赚取高额利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消费主义,特别是鼓吹“ 时尚 ”的极端消费主义是一种由资本操纵的消费剥削机制。而且,这一剥削机制,是在消费者“自觉自愿”“合作共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是一种具有更大隐蔽性的剥削。提出“新穷人”概念的英国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在《被围困的 社会 》中指出:“资本主义发现,一旦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受到剥削,病态的 娱乐 冲动—有可能变成最大乃至取之不尽的利润源泉。”


深陷互联网无处不在的资讯时代,我们理性反思一下:谁让我们 娱乐 至死?




《销售与市场》寓意深刻的“美好营销”愿景,提出了“美好三问”:我们为何做不出好产品?那些具有未来感的美好产品(服务)应该如何描述?中国的产品、品牌、文化如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承载使命?笔者将之提炼为“营销的真、善、美”。


1.产品求真


好的产品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人服务的。溯源德国包豪斯设计的 历史 ,可获启发。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打破了手工艺品生产“设计—制作—销售”一体化的体系。设计、制造、销售三者分割,造成的弊端是:一味沉溺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产品粗制滥造和审美标准缺失。为矫正工业产品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包豪斯理念强调:1.生活重于艺术;2.少即是多(less is more);3.设计服务于功能。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使得工业产品的经济性(效率)、实用性(功能)和艺术性(审美)得到完美融合,艺术全面而整体地介入人类现代生活之中。包豪斯的思想和美学趣味深刻影响了包括MUJI、苹果等在内的诸多品牌。


近年来,在竞争最为激烈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家电行业,以美的集团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商,推出了凸现包豪斯设计理念的COLMO高端品牌家电产品,将产品功能与理性美学予以平衡、融合,代表了中国企业产品创新求真 探索 的新可能性。


2.传播求善


在一个合规的世界,营销传播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 社会 之间的善意而非相反。一方面,来自主管部门层面的政策取向表明,品牌内容监管将日渐规范、严格;另一方面,圈层觉醒也强化了民众监督的自发力量。这要求企业营销在内容输出时必须加强自律、自我监督,如在涉及地域、性别、收入、爱国、英雄等话题的创作上,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总之,内容传播必须以人为本,兼顾利益攸关方和 社会 公众关切,并从公司文化建设、制度机制设计等方面完善管理。


3.企业求美


彼得·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管理》中指出,企业是 社会 的器官。企业不是为它们自身而存在,而是为实现特定的 社会 目标而存在,为满足 社会 、社群以及个人的特定需求而存在。他强调,作为企业器官的管理职能仅有三项:经济绩效、员工发展与成就感、管理 社会 影响力和 社会 责任。企业作为 社会 细胞,必须是良性的,而非对 社会 肌体产生戕害的恶性细胞。一个具有更高道德尺度的要求是:伟大的企业必须具有在追逐利润之上服务国计民生的使命和初心。


晚清爱国企业家张謇,在国家危亡之际,投笔从商,实业救国,堪称楷模。1895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大生”二字源自《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寄托了张謇的理想—天地间最大之政治是国计民生,所弘扬的正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中华商道。




1. 社会 成本观


社会 成本指“产品”在企业(私人部门)经营成本之外因外部性而溢出、由 社会 承担的额外成本。最为典型的,如环境的 社会 成本、治理的 社会 成本等。同时, 社会 成本也可看作一种机会成本,即将 社会 的经济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该经济资源最有利可图的其他机会,譬如钢铁和橡胶不是消耗在生产自行车上而用于其他用途。长久以来,企业以“创新”之名而过度消耗的 社会 成本被极大地忽略了。


2.隐私保护


几年前,李彦宏备受争议的“隐私换方便论”,折射出大企业与用户之间在数据处置权上的巨大不对称地位。在高度警惕企业公权力无序扩张的今天,“隐私保护”将成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关键议题。诚然,用户无法控制其隐私数据, 社会 网络提供商可以全权访问用户数据,在技术上是无法规避的。但作为企业方,不能因此而将隐私观念淡薄和权益保护手段缺失当作一个商业机会,更不能以所谓人性“劣根性”为借口作恶。2020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剑指“大数据杀熟”等互联网平台顽疾,这意味着从法律层面已将消费者隐私保护和公平竞争放置于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可以预见,新监管政策必将敦促大型互联网平台从公司文化、战略和机制设计上进行规范与创新。


3.人的尊严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20年,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达到46.9小时,而奉行996工作制的企业职场人,其工作时长为日本的近两倍。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发展处于上升期,加班在所难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碰触法律底线或打“擦边球”。更有甚者,以加班时长为KPI考核、以加班与否为“表忠心”的态度等糟糕的企业文化盛行。堂而皇之将超长加班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予以鼓吹,不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是企业或资本对“人”本身作为一种价值的漠视。




作者: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新零售与品牌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校对:张珂

二审责任人:王深圳

㈨ 易见股份的股票,目前还有回涨的可能性吗

其实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多时候,对于生活中所发生的这些事情,我们也是不能够很好的预测,尤其是股票,相信大家对于股票的性质也都是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它的风险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有些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就是易见股份的股票目前还有回涨的可能性吗?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我个人看来,我觉得还是有的,而且现在人们都在做相应的补救,争取股东的支持,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人叶买股票是当然可以的,但是我们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因为股票大部分存在的风险性非常的大。所以对于那些买股票的人来说,他们每天都会非常关注自己的股票情况。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对于生活类的相关的事。

㈩ 车记餐创是骗子吗

车记餐创是骗子吗

车记餐创是骗子吗,作为经营者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且做好万全的准备,并且需要注意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很多的加盟店其实是非常的坑人的,骗局很多,那么车记餐创是骗子吗?

车记餐创是骗子吗1

车记餐创是不是骗子也不能十分肯定的说哦,因为有人真的学到东西,赚到钱了呢,但是也有人说是骗子呢,谨慎选择哦

一般来说熟悉行业规则的老手创业比新手要更有把握,也会少走更多的弯路。如果您是一位准备从事餐饮行业的新手,那么在开始创业之前一定要仔细考察,做足功课,“打有准备之仗”。

加盟一个品牌需要注意什么

一、商标授权

加盟总部必须是合法立案的公司或是行号,且代表签约的对象必须是公司的法定代理人。此外,加盟就是总部将品牌授权给加盟店使用,总部必然要先拥有这个品牌的商标权才能授权给加盟者。

二、加盟费用

一般而言,总部对加盟者收取三种费用,包括加盟金、权利金及保证金。所谓加盟金,系指部在开店前,帮助加盟者做整体的开店规划以及经营Know-How教育训练所付给总部的费用;

所谓权利金,系指加盟店使用总部的商标以及商誉所付给总部的费用,通常采年缴、季缴或月缴的方式为之;保证金系指总部为确保加盟者会确实履行合约,或为货款担保而所收的费用。

加盟金在签约后就无法退回,所以加盟者在签约前便要仔细货比三家。权利金最好采月缴方式,最好不要一次开出好几张支票,以免届时要终止加盟也要不回权利金。保证金额当然是越少对加盟者越有保障。

三、总部供货价格问题

一般加盟总部都会要求加盟店一定要跟总部进货,不得私下进货,而这点往往正是总部与加盟店纷争最多的地方。因为,加盟店往往会抱怨总部供货价格偏高

但总部为求连锁体系品质的一致性,又不得不要求加盟店一定要向总部采购。所以加盟者可要求加盟总部在签约时一并提供总部供货价格表,若其供货价格偏离市场行情得要求加注该类产品得自行进货。

四、商圈保障问题

通常加盟总部为保障同一体系加盟店不会互相争夺客源,都会设有商圈保障,也就是在这个商圈之内,不再开设第二家分店,所以加盟者对保障商圈的范围究竟有多广,加盟者一定得搞清楚。相对的保护范围越广,对于加盟者当然越有利。

五、竞业禁止条款

所谓竞业禁止,就是加盟总部为保护事业体的经营技术及相关关键技术不因加盟而外流出去,而要求加盟者在合约存续期间,或合约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和原加盟店相同行业之工作。

此一规范,旨在保护总部的智能财产权,公平交易委员会亦认为此举不致违法,但竞业禁止的年限究竟应该多长才算合理?如果时间太长,加盟者签约时不得不考虑清楚,以免影响日后生计,一般多为一到三年,当然竞业禁止条款的时限越短,对于加盟者是越有利的。

六、概括条款

加盟合约内容长短不一,但有许多的加盟合约中都会有「本合约未尽事宜,悉依总部管理规章办理」。

如果加盟者遇到这样的情形,最好要求总部将管理规章附在合约上,成为合约的附件,否则,管理规章是由总部订定,只要合约当中没有规定的,总部全部可以放在管理规章中,如此很可能造成加盟者许多的困扰。

七、违约金

加盟合约模板一般多由总部所拟定,当然对总部较为有利,所以在违反合约的罚责上,一般都只会列出对加盟者的部份,对总部违反合约的部份,往往只字未提。

因此,加盟者应可提出相对要求,对总部违反合约时亦应订定罚责,特别是规定总部应对加盟店提供那些服务及后勤支持等应明列,并以罚则要求总部应确实做到。

八、加盟纠纷之处理

一般加盟合约都会明列管辖之法院,而且通常以总部所在地之地方法院为管辖法院。就实际的案例来说,若加盟者与加盟总部发生纠纷,再向总部相关单位申诉无效,加盟者也可以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各县市消保官申诉。

九、加盟终止之处理

当加盟者想要终止加盟关系时应如何处理?对加盟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金要能顺利的取回,虽说每一个加盟者都想藉由加盟开启事业大门,但并不是每一个加盟案例都成功。

因此,对于如何圆满终止加盟关系也是不可以忽视,加盟者应该注意合约中对于加盟关系对于加盟关系终止之相关规定。

一般来说当加盟者要求终止加盟关系时,总部会检视加盟店是否有违反合约或积欠货款,同时,总部通常会要求加盟店自行将招牌拆下来,如果一切顺利且无积欠货款,总部即会退还保证金。

十、合约的解释与法院公证

在加盟关系中,加盟者往往是弱势,所以加盟者若是不了解加盟契约的内容,应要求总部提供影本,再将此合约交由懂法律的人解读,千万不要只听加盟总部人员一面之词。若确认合约内容无误后,加盟者应要求该契约到法院公证,此举对于加盟者会更有保障。

车记餐创是骗子吗2

加盟有哪些常见的坑呢?

1、品牌鱼目混珠,就以钢管厂为例,“钢管厂六区小郡肝”“钢管厂前门小郡肝”“钢管厂八区小郡肝”……让准备加盟的创业者不明所以,没有一双“火眼金睛”还真容易被带到山寨的坑里。

2、当对方成功引起你的注意时,就会邀请您去所以得“旗舰店”去考察体验,您就会看到店外排队的“盛况”,当你想进店体验或准备品尝时

马上会把准备提前准备好的说辞或者样品呈上,让你得到这个店确实受欢迎的结论。但你自己开店时,对方提供培训的水准并不能让您的店达到盟主展示的效果。

3、然后就到了签合同的步骤,盟主在最初宣传时,往往都是承诺给加盟者【自愿加盟】的利润、【委托加盟】的服务和管理支持,但是最后在合同中设置陷阱,简单培训收取高额加盟费

和培训费之后就对加盟者置之不理,或强制给加盟者提供远高于市场价格低于市场质量的原料。还会有巧立名目的附加费用,前期承诺加盟费只有3W,之后会以原料涨价、提供更好培训等理由继续收取费用。

4、附加条款是坑,如果您以为合同没问题就万事大吉就错了,后面还有附加条款的坑在等着您,比如利润多长时间内要达到多少多少,否则如何如何之类。都为加盟前景蒙上阴影,致命后招让人防不胜防。

5、亏损扶持,旧坑未填又挖新坑,当您加盟店有亏损,按照条款找盟主寻求补偿或援助时,总部就为您推出新的加盟“套餐”,就如股市中被“套牢”一般,一步步弥足深陷。

如何识别这些坑?

1、 在寻找项目之初,尽量寻求知名品牌进行加盟,有一定市场号召力,不要贪图便宜去找不知名品牌。

2、 在去店面调研时,不仅要“眼见为实”还要对其企业资质、经营水平、管理经验、原料渠道等全方位进行了解。

3、 在签订合同时,一定找专业人员来辨别条款漏洞和投资风险,防止“入坑”,在源头上掐断各种潜在问题。

但是,有这些坑,你也不要对餐饮加盟行业失去信心。加盟的本质就是“牺牲利益,降低风险”,无论从全球大盘还是中国来讲,加盟店的生存时间和盈利前景都要比自己单干要好。餐饮加盟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得到一个成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快速打开赚钱门路;

开店扶持,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个精力或者能力去搞定复杂的手续,以及具备选址/设计/装修经验的,这些,加盟品牌都可以给你带来好的经验模式;

技术培训,优质正品加盟品牌都有标准的制作流程,服务规范,这能够让你的店迅速变得更加专业;完善的供应链。上游货源稳定,不用你自己跑市场。并且有安全保障。经验,大型的优质正品加盟品牌,有大量赚钱的门店,供你学习模仿,更快赚钱。

数据证明,无论全球还是中国,餐饮加盟门店的平均生存时间,要比单干强得多。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统计,在开业第一年就失败的自营店铺比例高达30~35%,而采用加盟方式的`失败率仅为3~5%。

在国内,情况也是类似的,正规加盟品牌加盟门店平均一年存活率要比自己单干高34%。

机会存在,坑很多,所以在选择加盟品牌上需要你尤其慎重,不要掉进坑里。找到优质正品的加盟品牌,你的事业也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正在寻找优质正品的加盟品牌,小家也就举贤不避亲了,邀请你来加盟家看一看。加盟家对加盟品牌,进行严格筛选,其标准可以用四大维度来概括:

10项标准审查:加盟家总结了行业专家即数十位知名品牌创始人建议制定的10项加盟价值评价标准。他们包括:加盟费数量,直营店数量,开放加盟时间,资质完善程度,供应链成本优势,物流完善度,加盟商管理体系,新产品开发能力,盈利模型稳定度等。

专业口碑调研:知名餐饮品牌创始人对申请入驻品牌的专业评价。

线上信息检索:通过搜索引擎/天眼查等检索餐饮品牌是否存在负面新闻/法律风险,并审核处理结果。

创始人访谈:通过与品牌创始人交流,了解品牌现在与未来发展规划及对加盟商的管理和支持方式。

在这个标准下,加盟家截止目前只合作了80余个餐饮加盟品牌,而被没有通过严选的数量,是这个数字的六七倍。经过加盟家严选的优质正品加盟品牌,大部分都在这里了。

加盟家平台上,加盟品牌信息展示不是竞价排名,你可以放心点击;加盟家也不截流信息,你可以在加盟家平台上直接联系加盟品牌方。如果你对自己防骗能力不是很自信,那最好的方式还是做决定前,先来加盟家逛一逛。

车记餐创是骗子吗3

2022年最火的餐饮加盟3=

喜茶

所属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喜茶HEYTEA起源于广东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由于无法注册商标,故在2015年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

作为芝士现泡茶的先行者,喜茶在创立之初,就专注收集世界各地的优质茶品,给传统茶品注入了新生命。现今的茶品根据四季更替推出了不同系列产品,给予了饮用者独特的美味选择。

奈雪的茶

所属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隶属于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茶饮品牌。创新打造“茶+软欧包”的形式,以20-35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坚持茶底4小时一换,软欧包不过夜。

现今的奈雪已经遍布全国三十个城市,在2018年奈雪完成了A轮融资,成为我国茶饮行业首个独角兽。

1点点

所属公司: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点点创立于2010年,其品牌名称的灵感来源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点点融合了手摇茶饮的精髓,在发扬茶文化的同时也为其加入了生命力。

宫茶师

所属公司:深圳市嘉禧餐饮有限公司

宫茶师是中国新式茶饮的代表,品牌秉承着以古今文化“宫廷御茶”为品牌核心,源于国茶,匠心手作,旨为做一壶好茶经营理念,努力做到实现茶品牌传承东方文化的情怀,刷新了消费者对我国茶饮文化的认知,以专注“茶饮+小吃”的新式茶饮,成为了新式茶饮的后起之秀。

阅读全文

与易见股份独角兽天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达信缠论MACD指标公式 浏览:727
资金盘能提现吗 浏览:900
国有银行公积金贷款资格 浏览:140
什么是外汇清算 浏览:171
期货aa公司 浏览:214
2500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元 浏览:603
600383资金流入 浏览:333
58租房贷款 浏览:478
鲁银投资借壳最新 浏览:109
犇犇理财师 浏览:175
高逸投资 浏览:478
捷安特股票 浏览:594
中美三层次小交易 浏览:89
股票月线天量 浏览:728
最新创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914
7月取外汇 浏览:620
股票买单数字什么意思 浏览:675
000390基金现在多少钱 浏览:115
退休人员19年长工资金额 浏览:874
兰州无烟煤价格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