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度小度阿里巴巴跟谁合作造的新能源汽车小的mini啊
和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合作造新能源车,其中上汽集团投资53.99亿元,持有74.99%份额,张江高科投资约18亿元,持有其25%份额,恒旭资本投资100万元,持有0.014%份额。
㈡ 斑马网络签的是阿里合同么
是。
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重组斑马网络和YunOS(AliOS),YunOS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将注入斑马,阿里巴巴由此成为斑马网络第一大股东。
斑马网络是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两大巨头在车联网领域的合资公司。2015年3月,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各自出资10亿元成立互联网汽车产业基金,由该基金发起成立斑马网络。斑马基于AliOS开发车载系统方案斑马智行,据官方数据,斑马智行已经取得超70万台装机量,成为中国车联网行业的标杆项目之一。
㈢ 智己汽车是哪个公司的
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
IM智己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汽车品牌,秉承“我自 由我”的品牌主张。
2020年12月25日,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晓秋。最大股东为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72%,后者为上汽集团控股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8%,为第二大股东。
智己汽车的名字由来:
中文品牌名“智己”,取自《周易 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意在用智慧周全万物,勤奋探索,定义、创造、实现时代所驱、用户所需的智慧出行。
英文品牌名“IM”意为Intelligence in Motion, 是对智能汽车进化方向的理性思考: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协同创造、互相成就的整车深度智能化。
㈣ 阿里集团涉及汽车领域,对于阿里这样的巨头,做汽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汽车的市场容量很大,起码有上万亿的市场,而且汽车的下沉空间和用户量很大,商业价值无限。
㈤ 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张江高科联合注册智己汽车,你有何看法
据上海汽车报报道,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集团内部。
预计到今年年底,项目人数将达到300人,到明年年底预计成倍数增长。
未来,智己汽车的用户将成为企业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业务链的驱动者,
日常用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都将通过AI人工智能自动化处理,推动产品迭代、品牌塑造
不过,当前高端电动车市场中,特斯拉和蔚来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产品组合,
广汽埃安系列已初步打开市场,一汽、东风等都在推进高端电动品牌筹建,
这都对尚未有产品亮相的智己汽车构成不小挑战
最近新能源汽车的市值情况整体来看,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第三季度的营收相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受疫情和市场因素影响,汽车企业估值波动较大;
但是,围绕科技、智能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造车企业都迎来迅猛的市值增长。
特斯拉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蔚来达到700倍PE、小鹏汽车股价翻番增长……
一方认为,造车新势力估值不断创新高反映的是市场对其新盈利模式打造以及成长确定性的认可;
另一方认为,新能源汽车估值可能隐藏者巨大泡沫,风险在于投资者对新能源车的发展过于乐观以及新能源车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立即查看新能源汽车个股涨跌情况☆:
5天大涨40%,全球新能源汽车投资机会加速,踏空者可以上车了吗!_私募排排网www.simuwang.com
在特斯拉频繁降价压力下,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成本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此外,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车企虽在用户体验感方面有独特创新,
但在综合成本方面优势并不明显。
而且造车新势力盈利状况难言乐观,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
过去11个季度,蔚来汽车一共亏损248.49亿元,小鹏汽车亏损70.33亿元,理想汽车亏损42.29亿元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蔚来、小鹏、理想均实现了正向的现金流状态。
截至 2020 年第三季末,现金储备方面分别为 222 亿元(约33.72亿美元)、199.98 亿元(30.34亿美元)、189.16 亿元(28.74亿美元),均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上汽和阿里这时候进场,相必也是不得不做了,就算一直亏,
这么大一块蛋糕,谁不想啃一口呢?
而且在啃这口蛋糕之前,市场上也是有足够的钱给他们去烧的~
㈥ 汽车智能声控有哪些车
有智能声控的汽车:
长安in-Call
近年来长安一直致力于推进汽车智能化,在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in-Call”是长安与腾讯合作推出的智能车机系统,操作这套系统仅需对着空气说一声“小安你好”,不需要任何按键操作,避免了驾驶分神。
“InCall”智能行车系统是结合即时通讯技术、蓝牙及在线交互等最新的智能车载无线终端技术。它可以实现行车导航、车载通讯、影音娱乐、天气情况、生活服务、资讯服务、安全保障等七大项、二十六种功能。就类似于安吉星和G-BOOK。
它通过与联通“沃”3G的合作实现拨打电话、交换数据等功能,其拥有行车导航、安全保障、影音娱乐等七大项、共二十六种功能。并且其配备的SD卡卡槽和USB接口,更方便了多媒体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上汽斑马智行
斑马智行是上汽集团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基于AliOS操作系统联手打造的车机系统,荣威等大多数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均才采用斑马智行2.0系统,一块大屏包含了丰富的功能,可以为消费者带来非同一般的智能体验。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斑马网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智能汽车操作系统软件以及其他相关软件研发公司。斑马智行是斑马网络基于AliOS设计的智联网汽车开放平台,前身为2010年成立的阿里YunOS平台。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智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斑马网络。2021年7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锋基金等四大股东联合向斑马智行增资3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斑马智行已经覆盖上汽、一汽、大众等车企的近百车型。
吉利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
吉利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是吉利自主研发的车机系统,“GKUI”是“Geek User Interaction”的缩写,“Geek”代表“极客”, 象征吉利在各方面都力图做到极致。GKUI最早应用在吉利博瑞上,有不错的用户体验。
亿咖通科技(ECARX)是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科技创新企业,产品吉客智能生态系统GKUI已拥有超过100万用户,搭载在22款吉利车型上,全年语音交互次数超过7.2亿。
新发布的GKUI 19主要进行了4项升级,包括在云盘中加入了AI能力;桌面设计实现了控件交互,场景化推荐;账户ID升级为互联网生态账户;生态系统升级为开放者平台系统。
科大讯飞是语音识别行业内的佼佼者,吉利早在2015年展开合作,合作内容主要针对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车联网等等方面,GKUI系统可以对导航、收音机、空调等中控台功能进行操控。同时还能对开闭车窗、天窗、后备箱盖、控制座椅通风等车身部件进行控制。
北汽绅宝AI智能网联系统
北汽绅宝AI智能网联系统是基于车联网发展而来,是北汽绅宝根据当前安卓环境自主开发的一套车载系统,目前这套系统仅有智行搭载。北汽绅宝AI智能网联系统的语音控制功能可以通过“你好,小绅”,或者通过系统界面上的智能语音助理来激活。
㈦ 上汽、阿里打造“智己汽车”,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11月26日,上海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
上汽集团26日发公告称,为加快打造自主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公司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
公告还显示,该基金拟计划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含其指定的下属投资主体)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暂定名“智己汽车”)。
据上汽高层介绍,这个项目的创始轮融资已经达到了100亿元。
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集团正在着手推进一个代号为“L”的全新电动智能汽车项目,被上汽内部视为“一号工程”。
据悉,该项目筹备于两年前,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项目组由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副总裁兼CFO卫勇、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等高管也都为项目组成员。
此次,该项目被命名为“智己汽车”。据悉,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定位轿车。“预计今年年底将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我们就能在路上看见大批量跑的新车了。”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2020年传统车企的共识和主旋律。上汽集团今年3月份开始筹建软件中心,4月公开向社会招聘软件人才,7月21日宣布其软件中心命名为“零束软件分公司”。
上汽零束主要聚焦智能驾驶系统工程、软件架构、基础软件平台和数据工厂,包括SOA软件平台、新一代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云服务平台、算力芯片、汽车大数据平台、边缘人工智能应用、智能驾舱系统等。
零束的成立,可以看作是智己汽车的前奏。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始于2015年3月,双方各自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了斑马网络。
2016年7月,上汽推出第一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但2020年5月,斑马网络完成战略重组,上汽退出。
智己汽车的成立也将重新构建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关系。上汽与阿里都需要在智能汽车时代再次证明自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智己汽车背后 揭开阿里“造车”迷局
[汽车之家行业]?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联合推出“智己汽车”,落户张江智能园区。第二天,张江集团发了一篇新闻稿,标题是《中国“特斯拉”来了》。
“特斯拉中国”只有一家,“中国特斯拉”不下两位数。上汽、阿里第二次联手,智己汽车再次向这个称号发起“冲击”。
然而,“强强联合”背后,又有几分隐忧。
■主导权之争
智己甫一亮相,就遭到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暗讽”。11月28日,何小鹏在朋友圈发言称:“主导权之争所带来的体系、文化、路线、执行差异完全无法避免。那些广泛、深度且互补的战略合作,只是战术价值,战略反而是损失。”
话里的关键词是:主导权之争。
『大众vw.OS』
相关人士认为,一种可能,是阿里向后退了一步,未来操作系统由上汽主导,阿里主要负责云端、定位、支付、安全等应用类业务,相当于SaaS供应商;另一种可能是阿里向前进了一步,通过与上汽等头部车企深度绑定,承担整车研发软件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阿里在亲自下场造车。”
无论哪种方案,都不是阿里做平台,车企做载体。智能汽车时代,“主导权之争”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和5年前相比,互联网巨头也在调整自己的定位,这也是上汽、阿里再次联手的基础。
汽车行业分析师李建宇认为:“车联网企业不只要关注自身业务怎么做,更要考虑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要走通,和车企的关系要平衡好。
■结语
回看何小鹏对智己的质疑,其核心是在说“边界”问题。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今年华为再三强调自己“不造车”,其实也是向车企明确自己的“边界”,避免和车企抢夺利益。明确了边界,合作才比较顺畅。经历过斑马,阿里与上汽再次联手,应该不会重蹈覆辙。(文/汽车之家蒋平平)
㈨ 智己L7投产,很快,也很急
2月28日,上汽集团官方宣布,智己L7量产车在上汽集团临港智能工厂正式投产。 这也就意味着,在经历了多轮迭代升级之后,智己L7的硬件已经锁定。另外,这款承载着上汽集团品牌向上,以及阿里集团亲身入局 汽车 领域后打造的首款高端智能电动 汽车 预计将于3月29日正式上市,并且在4月份启动交付。
智己 汽车 在2020年12月25日才由上汽集团、阿里集团以及张江高科共同组建成立。 如果智己L7能够在4月份如期交付,那么智己 汽车 从公司成立到首款量产车交付只用了28个月。
要知道,在造车新势力御三家当中,蔚来ES8从蔚来 汽车 成立到正式量产下线就用了2年5个月,烧钱无数的FF 91从法拉第未来成立至今已经花了7年10个月的时间,到目前为止甚至连工厂都还没装配完成。由此可见,智己L7量产交付速度之快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智己L7又是阿里集团正式入局 汽车 领域的首款战略车型, 它既有上汽集团做 汽车 硬件实力背书,又有阿里集团在互联网 科技 方面的技术撑腰,所以它才能以这么高效的速度实现研发、量产。
智己 汽车 作为上汽集团转型冲击高端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的1号工程,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并且由总裁王晓秋担任总指挥,上汽集团对智己 汽车 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阿里集团作为智己 汽车 的股东之一,它携手阿里云计算、达摩院AI技术以及斑马智行AliOS等多项尖端技术,为智己L7的智能化进行了深度赋能。
另一方面, 智己 汽车 在线下网点的布局速度也十分迅速。 智己 汽车 官方表示,到今年年中,智己 汽车 授权的交付服务中心将会基本覆盖全国各大省会城市,今年年内,体验及交付中心将会超过110家。
作为对比,截止到2021年第三季度末,理想一共有153家线下零售中心,小鹏一共有271家线下销售门店,而蔚来NIO House和NIO Space数量分别为32家和285家。
然而,在智己 汽车 高效运作的同时,小雷无论是从产品推进速度上来看,还是从线下覆盖的情况上来看,都感受到了它在布局时深深的焦虑。小雷认为, 智己 汽车 的焦虑来源于竞争激烈的高端智能 汽车 市场。
在小雷看来,相比起蔚小理这类造车新势力先行者,智己 汽车 既是先行者,也是后来者。
小雷始终认为,即便是在软件定义 汽车 的智能电动 汽车 时代,智能电动 汽车 的本质也依然是 汽车 , 汽车 制造底蕴对于一家车企、一个 汽车 品牌,乃至是一款 汽车 产品而言都至关重要 ,而 汽车 底蕴是蔚来、小鹏、理想,乃至是特斯拉这些造车新势力所不具备的。
上汽集团最早涉足 汽车 领域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比全球目前还“幸存”着的绝大多数 汽车 品牌都要早。 显然,智己 汽车 有上汽集团做技术背书,它并不缺少 汽车 底蕴,这也是智己L7能够在短短不到3年之内就实现量产上市的主要原因。
在 汽车 底蕴方面,我们撇开 汽车 制造业最为重要的技术与经验不说,单论一款车型实现量产的基础门槛。车企在不使用代工模式的前提下想要量产一款车型,首先就需要具备 汽车 生产资质与 汽车 制造工厂,而智己 汽车 有上汽集团做靠山,这两样都是现成的。
然而,智己 汽车 定位智能新能源 汽车 高端品牌,但无论是智能,还是新能源,亦或者是高端,都是有着丰富造车底蕴的上汽集团所缺失的元素。 补齐智能、新能源、高端化等短板也正是智己 汽车 成立的意义。
为了补齐智能化短板,上汽集团在成立智己 汽车 时找来了它的老相好,互联网 科技 领域巨头阿里集团。要知道,阿里集团不仅在电商领域成绩斐然,同时也是中国车联网的鼻祖,它与上汽集团联合研发的斑马智行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开创了中国车联网技术的先河。
在转型高端化与电动化方面,相比起特斯拉、蔚来等老牌造车新势力,上汽集团的优势也并不明显。 要知道,凭借着数年的市场布局,特斯拉、蔚来等主打高端智能化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在高端电动车市场有了一席之地,而智己 汽车 则刚刚开始向这一领域发起冲击。
品牌方面,除了特斯拉、蔚来、理想这些已经在高端 汽车 市场当中立足的造车新势力以外,像智己 汽车 这类由传统车企主导,转型冲击高端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的竞争对手也不在少数。例如,国内的新能源 汽车 巨头比亚迪,它旗下就有两个用于冲击高端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电动智能电动车品牌。
车型方面,蔚来ET7、ET5、哪吒S、FF 91等高端智能电动车都会集中在2022年上市交付。在小雷看来,2022年将会是高端智能电动车云集的一年,无论是已经立足于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车企,还是积极转型该市场的车企都会在这一年里决出第一轮胜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各大车企要选择在2022年扎堆转型,冲击高端智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呢?
在小雷看来,在软件定义 汽车 的时代,车企进行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是 包括智己 汽车 在内的各大车企之所以要在2022年扎堆转型,却是被大环境所迫。 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如今新能源 汽车 ,尤其是纯电动 汽车 领域的大环境并不算好,随着补贴退坡,我国的电动 汽车 领域更是雪上加霜。
众所周知, 2022年新能源 汽车 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从2023年开始,我国将彻底取消新能源 汽车 补贴。 从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角度上来看,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占有率正在稳步提升,但是从新能源车企的角度上来看,没有了补贴扶持的新能源 汽车 却是实打实的赔本买卖。
到目前为止,能够在不依赖补贴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也就只有将成本控制发挥到了极致的特斯拉,而特斯拉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为取消补贴摇旗呐喊的新能源车企。除了特斯拉以外,即便是实力强大如比亚迪,它在取消了新能源 汽车 补贴之后也很难实现盈利。
说完了国内的情况,我们再把格局放大一点,看看全球新能源 汽车 领域这摊泥沼。众所周知, 如今全球的新能源车企正在两大泥沼中挣扎求存,其一名为“电池危机”,其二则为“芯片危机”。
电池方面,随着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量疯涨,纯电动 汽车 已经因为激进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个循环当中,发展迅猛的纯电动 汽车 直接导致了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电池原材料的价格自然也就会一路疯涨。
芯片方面, 随着全球芯片短缺问题不断加剧,到目前为止已经导致近300万辆 汽车 停产。 为了应对“芯片危机”,有些原本就定位高端的车企为了降低对芯片的需求采用了减配的策略,例如宝马;还有些车企直接停产了部分难以盈利的低端车型,例如欧拉。
补贴退坡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电池产能危机”与“芯片危机”两大难题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因此,车企也就只能往利润率更高的高端 汽车 方向转型。 相比起低端电动车,并不过于注重成本的高端智能电动车有更大的可发挥空间,可以说是智能电动 汽车 发展的绝佳舞台。
然而,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在高端智能 汽车 领域已经耕耘了近20年,蔚小理等中国造车新势力成立至今也经历了数年的发展,2020年才成立,2022年3月份首款新车才上市的智己 汽车 还有机会吗?
在小雷看来,蔚来、特斯拉起步于高端智能电动车,并且已经在该领域站稳了脚跟,所以它们目前的战略目标都是向下发展,以价格优势换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对高端市场反而会疏于防范。
特斯拉虽然是以Model S入局撬开的高端智能新能源 汽车 市场,但是它旗下的Model S和Model X在去年的销量却还不到2021年全年总交付量的3%。蔚来旗下的旗舰车型ES8虽然在销量占比上混得没有特斯拉Model S、Model X那么惨,但是从蔚来的产品布局上就能够看得出来,它也更加倾向于发展相对低端的车型。
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传统的造车思维还没发生彻底的转变,因此它们在研发产品时远没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那么灵活。以比亚迪为例,虽然比亚迪也在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但是小雷认为智能化仍然会是它最大的短板。
相比起蔚来、特斯拉这些高端智能 汽车 领域的先行者,以及其它忙于转型的传统车企, 手握上汽集团造车底蕴和阿里集团互联网 科技 基因这两张王牌的智己 汽车 ,入局的时机恰到好处。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