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投集团是河南省交通厅整合其所属企业成立的集团,其整合的主要对象就是高发公司,高发公司是中原高速的控股股东。
B. 寻找所有证券公司股票换壳上市的股票代码
定下来的只有000776广发、000728国元、600837海通、000783长江、600369西南、600109国金
C. 我国第一份都市类报纸什么时候诞生的,目前我国的都市类报纸比较著名的有哪些,
中国第一张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是我国第一张以“都市报”为报名、公开发行的综合类日报。华西都市报开都市报先河,创造了都市报品牌。
中国第一份系统提出市场化报业理论的报纸
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了一系列报业市场化的观点:报纸定位理论、报纸内容的市场化结构理论、报纸竞争理论、报业创新理论、报纸策划理论、报纸经营理论、报纸发展战略理论等,并最终形成一整套全面系统的报业市场化理论。她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原创性理论,确立了传媒市场化变革的一个方向。
中国第一份区域组合城市报纸
《华西都市报》一创办就提出了办一张四川盆地“区域组合城市报”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成都为中心,以周边城市为辐射带,建立区域组合城市的市场网络,全方位、强密度、大规模覆盖成渝经济圈。构建“区域组合城市”的营销市场,华西都市报由此揭开了中国报纸区域化生存序幕。
解读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二十强
http://www.tianshui.com.cn/news/cjzx/2006081121524378667.htm
都市报因何诞生?
中国报业经济发展轨迹
我们可以简略回顾中国报业经济的发展轨迹。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拥有报纸的国家。中国早期的封建“官报”虽然存在了很长时期,但始终无法与“经济”一词相联系。宋代以后产生的民间小报及京报,虽具有一定的商业意味,但由于受到严格控制,在社会上影响并不大,难以被称为“业”。中国虽然最早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然而,近代报刊却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近代报业在中国形成和发展不足200年的历史。200年来的中国报业如同它的国家一样,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和坎坷,报业市场的培育始终缺乏相应的生存土壤。
应该说1978年以来,中国报业才逐步走向繁荣和兴旺。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办报活动自然也不例外。那时的报纸多是党委机关报,几乎都是公费订阅。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报纸有186家,仍是公费订阅为主,几乎无广告收入,仅靠发行补贴一些日常支出,每每捉襟见肘。报社要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要改善办报条件,更新设备技术,资金却没有着落。1978年末,《人民日报》等首都数家新闻单位联合给财政部打报告,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希望通过适度的自主经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来弥补政府财政补贴之不足。无力为报社增加拨款的财政部批准了这一报告。根据当时的有关政策,报社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但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经营所得,一部分可以用来提高职工的待遇,一部分可以用于改善报社的办公条件和技术设备。这权宜之计意味着中国报业开始步入市场。
1979年1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为了弥补春节期间的版面空白,刊登了“文革”后中国大陆的第一则报纸广告。广告刊出后,社会反响极大,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主管部门一直没有明确表态。3个多月后,中宣部才发文肯定了《解放日报》恢复广告的做法。广告重返报纸版面,报业才有了进入市场的基础。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报纸种数急剧增长,平均不到两天就诞生一家报纸。单一的机关报体制得以突破,一个以党报为中心、多品种、多层次的报业体制开始形成。到八十年代末,报纸种数达1496家,行业报、专业报和晚报占了不小比例。但除晚报外,大多数报纸仍以公费订阅为主。由于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没有根本性突破,商品市场尚处于发育和培育的过程中,广告资源比较匮乏,报纸的广告收入非常有限。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与此同时,关于报纸的属性,仍然争论不休。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报纸是否是商品,报业是否是产业。
理论首先来源于实践,而后才用来指导实践,因此理论往往带着一种初期的滞后性。基于这一点,有关报业经济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报业经济发展实践,也是比较正常。可实际上,循着历史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处于一种滞后状态,我国新闻界在两个对报业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的理论研究中,也在反复争论中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这便是报纸商品性和报业属性。
大家都知道,报纸的商品性最早由复旦大学新闻学者王中先生于五十年代提出,后因多次遭到批判而不为人提。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理论界和学术界首先冲破长期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左倾思潮的影响,报纸商品性又再次成为我国新闻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1982年至1984年,1986年至1988年以及1992年以来,曾先后展开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讨论。最终,从对报纸商品性的彻底否定转变为对其的普遍认同。这一问题的解决,为报纸走向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我国新闻界对“报业属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报纸事业到报纸行业,再到报纸产业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反映了我国报纸工作者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办报这一社会活动中所蕴含的经济特性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而这种认识上的深化,本质上是同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相一致的”[1]。“产业”概念的确立,为我国媒体集团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争论归争论,实践归实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当党委机关报还在对报纸属性,报业定性议而不定,决而不断时,晚报发展却迅猛异常。1989年,全国有晚报38家,1990年44家,1992年66家,1993年增至100家,1998年发展到144家。全国晚报业呈现出“百争流”的发展态势。仅以江苏省为例,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江苏过去一直没有晚报,1986年元旦,《扬子晚报》从《新华日报》母体中诞生。《扬子晚报》在江南一枝独秀没几年,江苏就出现了晚报全省开花的局面。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江苏各省辖市都竞相创办晚报。先有《金陵晚报》,后有《江南晚报》、《姑苏晚报》、《常州晚报》、《彭城晚报》、《淮海晚报》、《盐城晚报》,再有《江海晚报》、《扬州晚报》和《京口晚报》。八十年代末,中原河南曾是晚报最多的省份,最多时达到13家晚报。全国4家发行超百万的综合性报纸中,晚报占了3家。广告收入超亿元的十几家报社中,晚报占了三分之二。《新民晚报》还率先将触角伸向国外。1994年开始在美国发行,1996年11月9日又推出了她的美国版。九十年代中期,晚报发展走向鼎盛。报界称之为“晚报现象”。
这一时期的报业市场已现雏形。那些不担负机关报性质的晚报,主要靠自费订阅和报摊零售,报纸之间的竞争在上海、南京已见端倪,但其他城市尚不明显。《成都晚报》和《四川日报》,《西安晚报》和《陕西日报》,《郑州晚报》和《河南日报》,《武汉晚报》和《湖北日报》,它们各有各的办报思路,各有各的发行渠道,大家相安无事,晚报广告好于省级机关报关系也不大,因为毕竟政府还未给机关报彻底断奶。
报业市场催生“都市报”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以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大大提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报业市场化的步伐也明显加快。1992年9月,中国报协在江西举行了全国报社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会上首次提出了“报业经济”的概念,指出:“我国报业已经进入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此后,报业经营全面铺开,绝大部分报社与政府财政彻底断奶,一些报社成为当地纳税大户。报纸是一种特殊商品,报业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报业经营必须走向市场,报纸的声誉是无形资产等观念为大多数人接受。报业之间的竞争拉开阵势。
此时的省级机关报已开始意识到市场化进程中,晚报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的经济效益、广告效益普遍不如省级城市的市级机关报和晚报。一时间,省级机关报开始用办周末版、星期刊、特刊的办法,力图保住读者市场和广告收入。为了提高与晚报的竞争力,增强市场占有率,许多省报迫切需要申办一张省级晚报。为了避免人为的分割,造成管理混乱,国家
新闻出版署规定一个城市不能出现两张晚报。《安徽日报》1993年元旦创刊的子报《新晚报》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最后一家省级晚报。后来再批准的省级机关报创办的综合类子报,虽具晚报性质,但都不再带“晚报”二字。于是都市报顺势而生。
都市报应该泛指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类或文化、经济、生活类报纸。但由于有这样的背景,所以通常指省级机关报创办的综合性子报。以这种划分,《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似不宜归入都市报系列。
可以说,都市报是报业竞争的直接产物。都市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市场的烙印,也可以说都市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报业走向市场的步伐大大加快。几年的时间里,都市报异军突起,引发了区域性报业大战全面爆发,同时,也激活了中国的报业市场。
在成都,过去只有《成都晚报》一家独占都市报业市场,随着《华西都市报》的创办和《成都商报》的公开发行,三雄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商报”率先出早报,“都市报”紧随其后改下午出报为早上出报。两相夹击,将晚报置于被动境地,为了反击,晚报也迅速跟上,不仅出早报,而且率先出了彩报。1998年9月《蜀报》经资产重组,改版扩版后以全新包装冲进报业市场,成都报业进而由“三雄鼎立”变为“四雄逐鹿”。
1996年以前,河南的报业市场一直是机关报一统天下。那时,在郑州报人的心目中,几乎没有“报业市场”这个概念。于是,兼有机关报和晚报性质的《郑州晚报》就成了中原这座交通枢纽城市市民的主要读物。尤其是巍然耸立的23层新闻大厦,更是令同仁羡慕不已,成为《郑州晚报》傲视同行的标志。1995年8月1日,标有“河南日报晚报版”字样的《大河文化报》正式创刊,并于次年元旦正式发行。就是这份发行量当时只有2.7万份的《大河文化报》,打破了省会郑州机关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掀开了河南报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河南的报刊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起了关键作用。改版后的《大河报》迅速占据竞争优势,仅在郑州市发行量就超过30万份,直接叫板《郑州晚报》。迫使《郑州晚报》不断调整办报思路,改版扩版,后又缩版。出报时间改为早上,读者提意见,认为晚报早出,丢弃了自己独特优势,于是晚报又改为下午出。尚无半月,报贩又嚷嚷,无奈,晚报又改为早出。经济效益不断滑坡,至今元气难复。与此同时,洛阳、平顶山、开封、南阳等地,由于《大河报》的进入,使得这些地市的机关报不得不面对“入侵者”纷纷创办各类周刊、专刊,报业竞争的波浪遍及整个河南报业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共振效应,为河南报业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摸索出一条道路来。其灵活的市场化管理和用人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人的创造性,灵活多变的发行促销手段,培养了广大市民读早报、买零售报的消费习惯。五年的时间,大河报发行达65万份,成为河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广告收入超亿元。
在武汉,在西安,在长沙,在南京,在杭州......但凡有都市报的城市,报业市场竞争都异常激烈,有人形容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都市报加速中国报业市场化
所谓报业市场,实质上就是报纸生存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它由两大方面组成:一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的买卖关系,我们称之为报纸市场;另一方面是报纸生产者与广告商的买卖关系,我们称之为广告市场。报纸市场和广告市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个市场。众所周知,现代报业在经济上是靠广告活着的,正因为有了广告在经济上的支援,报纸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读者。但是,报纸市场同样也左右着广告市场。如果一家报纸的读者很少,其广告效益必然有限,广告商自然不愿在这家报纸上刊登广告。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报业市场即一定区域内潜在的消费者及购买力与购买欲望,这里的消费者包括读者和广告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相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居民的文化程度高,收入多,对信息需求的欲望也较为强烈,这是报纸能占住脚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商品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越来越需要借助广告来开拓各自的市场促进生产和销售,而城市居民是各类生活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广告主们希望通过报纸将其商品信息诉诸于市民,这就为都市报纸的生存提供了经济保障[2]。
都市报自诞生之日起,就深谙此理。他们一手抓新闻,一手抓发行。抓新闻是为了促发行;抓发行是为了上广告。于是都市报在短时间里,急剧膨胀,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占领了当地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或大半壁江山。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人士极大关注。同时也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那么,都市报在报业市场化运作中有哪些成功之处呢?
培育了读者市场
都市报的成功运作,再没有人怀疑报纸的商品性。商品,就要以需要为前提。马克思100多年前就阐明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报纸是特殊商品,因为它具有政治属性。但它具有的商品属性就决定了它要进入市场销售。机关报长期以来依赖公费订阅,行政摊派,因此他们很少考虑读者需要或好销不好销。
报纸作为传播媒介,它的传播一定是对象化的。它必须要设定一个或几个社会群体作为自己的诉求对象,并针对这些受众群体采集、传播信息同时,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包括接受范围和接受程度,传播应该追求最大化的受众群。报业竞争,说到底是争夺读者的竞争。有了读者,就意味着有了影响,有了发行量和广告,有了市场份额,有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市报自诞生起,就在天天琢磨读者,研究读者。如果机关报的读者对象以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为主的话,那么,都市报必须面对最广大的都市市民。
市民是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群体。广泛指上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下至普通工人、家庭妇女,只要你生活居住在城市里,你就是市民中的一份子。同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的不同,由于年龄、性别、职业、个人爱好、文化程度的差异,在市民中形成不同层次。对报纸而言,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读者群”。都市报就精心设计栏目和专版,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不仅如此,都市报还要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要划为五个层次: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市报的版面上处处体现了广大市民共同的需求。报道内容不但注意贴近性,而且讲究实用性。报道方式上注重报道策划和连续追踪。尽可能满足多层次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实现受众群的最大化。因为他们没有“公费”、“摊派”的后路,他们必须面对市场,牢固树立以读者为本,服务读者的意识。每天都要给他的“上帝”奉献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唯此,读者才肯掏腰包买你的报。
都市报打破了几十年形成的公费订阅主战场,打开了自费市场,使得中国报业的读者市场发生了本质变化:读者自费购报意识大大增强。这为培育读者市场展现了巨大空间,而读者市场又是左右报业市场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报纸市场的关键。因为读者的多少一方面决定了报纸吸纳广告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决定了报纸的传播效能与影响力。因此读者是报业经营的基础。
开拓了广告市场
报业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一个是报纸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这两个市场都与读者市场有直接的联系。都市报开拓读者市场一方面是抓办报质量,再一方面就是重视发行服务,开拓发行市场。当然,读者市场也好,发行市场也好,最终还是落脚在广告市场上。
我们常说媒体竞争激烈,其实就是争夺广告。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广告经营都是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报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都市报诞生前,广告市场的“蛋糕”已基本平衡。没奶的都市报,一出世,就要争吃广告“蛋糕”。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的投放是按商品销售规律进行的,不论报纸的级别和类别。西方报业的铁律:“报纸的重点不仅在于读者,更在于能提供广告市场的读者。”“报纸需要读者,更需要富有的读者”[3]。商品要面向市场,最集中的市场自然在具有较大购买力的城市,因此,都市报倍受青睐。商品销售地域性很强,所以发达城市的都市报的广告好于全国大报。广告是分层次的,所以形象广告多登在机关报,商业广告多选都市报。在报纸市场上,办报人通过报纸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希望获得的回报有两样,其一是销售报纸的收入,其二是形成传播效能。如果办报人所提供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报纸的销量就会越来越大。在广告市场上,办报人通过报纸版面向广告商提供报纸的传播效能,希望获得的回报是广告收入,而传播效能的具体量化体现在报纸的销量,也就是报纸的读者拥有量。报纸拥有的读者越多,越能吸引广告商。所以说,报纸市场是广告市场的基础,但无论是报纸市场还是广告市场,其最终目标都指向读者。一张报纸在报业上的竞争力如何取决于报纸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在广告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取决于报纸是否拥有较多的读者。都市报人十分清楚这一规律,因此,很快占住商机,争得了广告市场一大块“蛋糕”。同时,也使广告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过去,“吃不愁,用不愁,人民币,当枕头”的晚报此时广告份额锐减。
完善了发行市场
当今报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大报、小报,卖不出去就是废报;日报、晚报,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广告。”一语道破发行在现代报业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各报已将发行看作报纸的生命线。过去,广告、发行的人才很不被人重视。现在许多报社都在争夺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发行人才。《羊城晚报》发行部就引进了一批研究生。在组建金羊股份合作制发行公司后,该报以150万年薪从日本聘请了发行专家出任发行总监。《广州日报》连锁店老总是一位博士,《扬子晚报》发行负责人是MBA硕士。应该说是都市报这匹黑马的横空出世,引发了报业发行的激烈竞争,使得各报老总真正意识到了发行的重要性。
文章开头描述的红马甲、黄帽子,其实就是都市报的发行一景。中国报业开始走向市场,很明显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发行大战。这一战争的诱因,离不开都市报的加盟。
报业发行竞争,首先是发行体制的竞争。先进发行体制的选择,是成功的第一步。
1985年以前,我国报纸的发行采用的是邮发合一的模式。由于多种原因,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报业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1985年,《洛阳日报》借鉴海外做法,在全国率先宣布脱离邮局,走“自办发行”道路,一举获得成功。许多报社借鉴《洛阳日报》的做法,搞自办发行。但大部分省、地党报读者分布太散,且多在偏僻的农村和山区,要建一套深入基层的发行网络难度太大,很难坚持下去。
都市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灵活机动的经营机制,在自办发行的基础上,探索发行渠道多元化:征订入户,电话订报,送报上楼,有奖订报,订报送报箱,订报连带送奶,送米,送煤气罐等等。读者需要什么服务,发行员就可提供相应服务。街头十步一个报亭,五步一个报摊,极大地拓展了发行空间,方便了读者订报、买报。《大河报》创刊时制定的“发行带动”战略,取得了辉煌成果。自办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四分之三,他们的发行网已成为河南最大的报刊自办发行网络。华西报一创刊即真正把报纸当成商品推销。在发行中创造了“敲门直销学”:强行登陆,挨家挨户劝说,地毯式轰炸,送保险、消费卡等等,他们的这些发行手段,为他们挤进市场赢得了时间,为他们占领市场拓展了空间。他们还提出了“有效发行'的理论,也为报业发行市场走向规范和减亏增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发行是报业经营的重要内容。发行地位、发行方式的变化最终归因于报业本身生存方式的转变。都市报闯出的发行之路,,将为其它报纸提供宝贵的经验。
发行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今天的报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报业发行市场的瞬息变化。只要我们按新闻规律办报,按市场规律经营,始终牢固树立读者为本的思想,都市报必将在日趋险恶的竞争环境中从容应对。
很多人在分析都市报成功的原因时,都离不开先进的管理,完善的机制,合理的分配等等。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他们成功地运用企业化经营和管理,真正将办报作为一种产业,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法则,只有竞争,报业市场才有活力;只有竞争,报业才出效益(当然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而竞争的筹码只能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
在国内报业市场竞争中,都市报成功了;入世后,面对海外媒体的竞争,都市报也决不言输,因为他们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已经受了考验!
D. 澜起科技概念股代码澜起科枝股票代码是多少
澜起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相关概念股有601811新华文轩,000936华西股份,600020中原高速,其中新华文轩全资子公司文轩投资有限公司透过基金,间接持有澜起科技约0.49%的股权。
E. "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都有哪些
首钢股份
荣安地产
本钢板材
华菱钢铁
远兴能源
顺发恒业
深康佳A
靖远煤电
大连重工
大东南
南山控股
中银绒业
嘉凯城
齐翔腾达
中化岩土
神州长城
华峰氨纶
海亮股份
华锦股份
中核钛白
天广消防
南极电商
九九久
辉丰股份
天顺风能
南国置业
红旗连锁
搜于特
江苏旷达
金磊股份
恒逸石化
富奥股份
东方电热
山推股份
中国天楹
东方市场
焦作万方
北京利尔
兴业矿业
天马股份
加加食品
普洛药业
华联控股
建新矿业
康盛股份
爱康科技
山东路桥
向日葵
陕天然气
长源电力
通裕重工
金飞达
惠博普
英唐智控
世纪星源
江粉磁材
三川智慧
亚太科技
东莞控股
西部建设
新乡化纤
神农大丰
大地传媒
万里扬
华天酒店
华媒控股
春兴精工
现代投资
深深房A
新都化工
天保基建
华控赛格
利君股份
桐君阁
创维数字
艾派克
海南高速
东方电子
澳洋顺昌
通富微电
飞马国际
通化金马
智度投资
天康生物
巨力索具
雅化集团
三湘股份
珠江钢琴
鲁泰A
北部湾港
壹桥苗业
高乐股份
华茂股份
蒙草抗旱
超华科技
中润资源
英飞拓
章源钨业
孚日股份
湖北宜化
风华高科
塔牌集团
太原刚玉
隆华节能
华西股份
晶盛机电
漳州发展
天山股份
胜利股份
景峰医药
九芝堂
新能泰山
江铃汽车
东南网架
常山药业
潮宏基
众信旅游
渝开发
永大集团
新联电子
富安娜
华孚色纺
嘉麟杰
天汽模
银邦股份
深华新
沈阳化工
新大洲A
莱美药业
世荣兆业
中材科技
三全食品
凯撒旅游
慈星股份
林州重机
天虹商场
云内动力
富春环保
当代东方
江南化工
珠海港
斯太尔
合康变频
深赛格
合肥百货
华映科技
步步高
伟星新材
黔轮胎A
天壕环境
方大集团
东凌粮油
利亚德
山河智能
西安民生
升达林业
京威股份
英威腾
天沃科技
康力电梯
众生药业
成都路桥
泰胜风能
围海股份
金安国纪
苏州固锝
银轮股份
电科院
司尔特
模塑科技
佰利联
恒泰艾普
南洋科技
友阿股份
北京文化
乾照光电
罗莱家纺
安凯客车
美利纸业
澳洋科技
秦川机床
万家乐
华东重机
聚飞光电
中捷资源
东方海洋
华谊嘉信
穗恒运A
珠江啤酒
豫金刚石
东方日升
青岛双星
正邦科技
南方泵业
中航地产
华仁药业
中洲控股
万昌科技
德尔未来
永清环保
新筑股份
中钢国际
紫鑫药业
京新药业
湖北广电
众和股份
华昌化工
小天鹅A
苏泊尔
恩华药业
升兴股份
中钨高新
粤宏远A
茂业物流
海陆重工
天威视讯
友利控股
宝莫股份
泰和新材
仙琚制药
佐力药业
粤水电
捷顺科技
秀强股份
烽火电子
金岭矿业
赛象科技
鄂武商A
四川美丰
桂林三金
中原内配
红 太 阳
麦达数字
金达威
银河电子
中利科技
天马精化
远东传动
华意压缩
天润曲轴
迈克生物
北新路桥
武汉凡谷
华力创通
蒙发利
苏交科
东方能源
天宝股份
安居宝
众业达
江苏国泰
佳电股份
久其软件
世纪瑞尔
超声电子
华英农业
山东矿机
江海股份
民生控股
厦门港务
木林森
美达股份
广聚能源
明牌珠宝
大亚科技
浙江金科
峨眉山A
中恒电气
广州浪奇
一心堂
金洲管道
兴民钢圈
龙源技术
广宇发展
南洋股份
南风股份
凯撒股份
佳士科技
中电环保
洽洽食品
天舟文化
深纺织A
联建光电
正海磁材
盛达矿业
龙力生物
金陵药业
古井贡酒
光正集团
金贵银业
新大新材
昌红科技
易事特
锦富新材
中国武夷
九强生物
湖南投资
兴森科技
齐峰新材
唐人神
威华股份
东土科技
金鸿能源
卓翼科技
泰山石油
万安科技
京山轻机
舒泰神
国星光电
山东地矿
彩虹精化
博云新材
朗源股份
黑牛食品
凯恩股份
湖南发展
天瑞仪器
江钻股份
汉鼎股份
大立科技
海鸥卫浴
东软载波
拓邦股份
海利得
康芝药业
青青稞酒
任子行
鼎龙股份
盛路通信
新朋股份
宜华地产
陕西金叶
东华科技
科士达
精诚铜业
宜通世纪
广东甘化
万顺股份
莱茵生物
中海达
烟台冰轮
华神集团
高升控股
骅威股份
华星创业
双箭股份
福晶科技
海峡股份
博腾股份
利德曼
GQY视讯
松芝股份
丽江旅游
扬杰科技
南方汇通
同有科技
精华制药
钢研高纳
飞天诚信
国光电器
佳创视讯
弘高创意
仁智油服
三维通信
启明信息
金信诺
硕贝德
厦门信达
奇正藏药
理工监测
回天新材
信质电机
朗姿股份
宝通科技
双林股份
德力股份
超图软件
安洁科技
诚志股份
隆基机械
腾信股份
青岛金王
辉煌科技
勤上光电
三丰智能
三维丝
姚记扑克
齐心集团
巴安水务
新纶科技
三五互联
保龄宝
亚威股份
丹邦科技
天奇股份
神开股份
东港股份
威海广泰
沃华医药
共达电声
华帝股份
永贵电器
奥维通信
七星电子
皖通科技
华斯股份
东信和平
力合股份
先河环保
建研集团
美康生物
烟台万润
三诺生物
银信科技
赛为智能
恒信移动
益生股份
浙江震元
开能环保
艾迪西
欧浦钢网
久联发展
长城动漫
北陆药业
天赐材料
海南瑞泽
天源迪科
云海金属
众合机电
吴通通讯
智光电气
特发信息
日海通讯
大连国际
阳普医疗
黔源电力
中海科技
新开普
中通客车
中成股份
赢时胜
汉威电子
安妮股份
长亮科技
科冕木业
葵花药业
广陆数测
戴维医疗
海欣食品
天玑科技
北方国际
福星晓程
科华恒盛
普利特
蓝英装备
博雅生物
伊 立 浦
西藏发展
福瑞股份
鼎捷软件
融捷股份
岳阳兴长
北纬通信
广济药业
海伦钢琴
嘉事堂
南天信息
海兰信
赛升药业
盛天网络
天和防务
海得控制
准油股份
金智科技
零七股份
川大智胜
奥特迅
东诚药业
江苏神通
金刚玻璃
汉王科技
创业软件
利达光电
合众思壮
新宙邦
当升科技
力生制药
山大华特
宏达高科
新开源
北京君正
迅游科技
全志科技
金利科技
光韵达
奥普光电
焦点科技
东方通
金雷风电
F. 中原高速与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很什么关系
2011年1月28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原高速的控股股东。
河南高速公路专发展有限责任公属司、河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公路港务局将各自所持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高速”)的股份共计 965,060,271股(占中原高速总股本的45.09%)无偿划转给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次划转实施完成后,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直接持有中原高速 965,060,271股,占中原高速总股本的 45.09%,为中原高速的控股股东。
G. 中国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网络、中国移动、台积电、爱奇艺、农业银行、京东等。
1、腾讯控股
腾讯控股2018年1月29日收于471.60港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收盘价,2018年4月15日收盘仅有386.80港元。不到三个月时间,腾讯控股市值蒸发了8058.71亿港元。
2、阿里巴巴
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代码为BABA,开盘价为92.7美元,大涨36.3%,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
3、爱奇艺
爱奇艺2018年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发行价定在18美元/ADS,融资金额达22.5亿美元,远超此前计划募集的15亿美元。总市值为110亿美元。
4、网络
2005年8月5日,中国头号网络搜索引擎网络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市场首次公开上市,股价当天狂涨354%,从27美元的每股发行价上涨到收盘时的每股122.54美元,盘中一度曾冲破每股150美元大关。
5、京东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D”,开盘报价为21.7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上涨14.47%,市值达到约297亿美元。
H. 昨天成交量低于2000万,量比低于0.8的股票有那些
很多
代码 名称
600387 海越股份
300072 三聚环保
600007 中国国贸
300104 乐视网
002121 科陆电子
000032 深桑达A
002016 世荣兆业
600197 伊力特
300113 顺网科技
002488 金固股份
000099 中信海直
601996 丰林集团
002639 雪人股份
000801 四川九洲
002227 奥 特 迅
002290 禾盛新材
600995 文山电力
300116 坚瑞消防
600217 秦岭水泥
300302 同有科技
300304 云意电气
600662 强生控股
002106 莱宝高科
600873 梅花生物
002202 金风科技
300322 硕贝德
300016 北陆药业
000726 鲁 泰A
600644 乐山电力
300067 安诺其
600808 马钢股份
000419 通程控股
300062 中能电气
300236 上海新阳
002570 贝因美
603169 兰石重装
600125 铁龙物流
601126 四方股份
002604 龙力生物
600475 华光股份
002340 格林美
002141 蓉胜超微
601008 连云港
002432 九安医疗
600965 福成五丰
300271 华宇软件
600885 宏发股份
600289 亿阳信通
002358 森源电气
600715 松辽汽车
600979 广安爱众
601258 庞大集团
600577 精达股份
002569 步森股份
601218 吉鑫科技
300337 银邦股份
600833 第一医药
300049 福瑞股份
300174 元力股份
002643 烟台万润
002640 百圆裤业
300396 迪瑞医疗
000889 茂业物流
000766 通化金马
002497 雅化集团
002679 福建金森
002129 中环股份
002539 新都化工
600827 百联股份
600483 福能股份
000538 云南白药
600386 北巴传媒
601116 三江购物
000733 振华科技
601800 中国交建
000882 华联股份
002249 大洋电机
002531 天顺风能
600226 升华拜克
600893 航空动力
000908 天一科技
002487 大金重工
600097 开创国际
002630 华西能源
300134 大富科技
600791 京能置业
002560 通达股份
600101 明星电力
002126 银轮股份
002163 *ST三鑫
600512 腾达建设
600818 中路股份
600614 鼎立股份
600363 联创光电
600308 华泰股份
600856 长百集团
000065 北方国际
600719 大连热电
300209 天泽信息
002624 金磊股份
002154 报 喜 鸟
002023 海特高新
002475 立讯精密
600757 长江传媒
600111 包钢稀土
002458 益生股份
600118 中国卫星
600106 重庆路桥
002204 大连重工
002327 富安娜
002670 华声股份
000516 开元投资
600796 钱江生化
601313 江南嘉捷
002654 万润科技
000068 华控赛格
600801 华新水泥
002031 巨轮股份
000878 云南铜业
002377 国创高新
000007 零七股份
002561 徐家汇
600185 格力地产
600320 振华重工
600794 保税科技
300177 中海达
002407 多氟多
002727 一心堂
000581 威孚高科
600373 中文传媒
600202 哈空调
603609 禾丰牧业
002666 德联集团
002096 南岭民爆
002317 众生药业
000778 新兴铸管
000759 中百集团
002013 中航机电
601339 百隆东方
002724 海洋王
600499 科达洁能
600167 联美控股
600352 浙江龙盛
002479 富春环保
600543 莫高股份
600337 美克家居
600821 津劝业
300109 新开源
601798 蓝科高新
002551 尚荣医疗
300162 雷曼光电
600008 首创股份
002605 姚记扑克
600582 天地科技
600283 钱江水利
000541 佛山照明
000158 常山股份
601880 大连港
300090 盛运股份
601928 凤凰传媒
300264 佳创视讯
603688 石英股份
000916 华北高速
300312 邦讯技术
002170 芭田股份
600616 金枫酒业
000400 许继电气
600331 宏达股份
002693 双成药业
002480 新筑股份
000585 东北电气
002036 宜科科技
000880 潍柴重机
002508 老板电器
300040 九洲电气
600731 湖南海利
000977 浪潮信息
000881 大连国际
300249 依米康
600993 马应龙
600389 江山股份
002483 润邦股份
000592 平潭发展
000587 金叶珠宝
002022 科华生物
002578 闽发铝业
000998 隆平高科
002139 拓邦股份
600168 武汉控股
002280 新世纪
300052 中青宝
600301 ST南化
002433 太安堂
000613 大东海A
002520 日发精机
002485 希努尔
002357 富临运业
002081 金 螳 螂
300132 青松股份
601886 江河创建
600462 石岘纸业
002179 中航光电
002646 青青稞酒
300231 银信科技
002090 金智科技
000629 攀钢钒钛
000757 浩物股份
600270 外运发展
000089 深圳机场
002344 海宁皮城
300033 同花顺
000155 川化股份
300178 腾邦国际
002049 同方国芯
002540 亚太科技
000622 恒立实业
600865 百大集团
600612 老凤祥
600131 岷江水电
000978 桂林旅游
600778 友好集团
600405 动力源
600066 宇通客车
002576 通达动力
000545 金浦钛业
002233 塔牌集团
002542 中化岩土
002435 长江润发
600035 楚天高速
600161 天坛生物
601989 中国重工
600545 新疆城建
000695 滨海能源
000151 中成股份
300021 大禹节水
000708 大冶特钢
002039 黔源电力
300408 三环集团
000570 苏常柴A
002528 英飞拓
000661 长春高新
300230 永利带业
601888 中国国旅
002623 亚玛顿
600872 中炬高新
000782 美达股份
600220 江苏阳光
000833 贵糖股份
600779 水井坊
000559 万向钱潮
002209 达 意 隆
600850 华东电脑
600829 三精制药
600004 白云机场
002637 赞宇科技
000713 丰乐种业
002374 丽鹏股份
600533 栖霞建设
000418 小天鹅A
600789 鲁抗医药
002505 大康牧业
600628 新世界
600359 新农开发
600269 赣粤高速
600634 中技控股
600676 交运股份
000404 华意压缩
600650 锦江投资
600507 方大特钢
600706 曲江文旅
300240 飞力达
002201 九鼎新材
002448 中原内配
600469 风神股份
002690 美亚光电
600797 浙大网新
600509 天富能源
300031 宝通带业
600403 大有能源
002697 红旗连锁
002366 丹甫股份
002277 友阿股份
000886 海南高速
002004 华邦颖泰
000799 酒 鬼 酒
002422 科伦药业
300085 银之杰
002307 北新路桥
002599 盛通股份
300133 华策影视
002311 海大集团
300354 东华测试
600312 平高电气
600828 成商集团
000511 烯碳新材
600641 万业企业
002466 天齐锂业
300234 开尔新材
002538 司尔特
600444 国通管业
601012 隆基股份
600449 宁夏建材
601107 四川成渝
300118 东方日升
002447 壹桥苗业
002057 中钢天源
600804 鹏博士
300164 通源石油
300217 东方电热
002495 佳隆股份
002125 湘潭电化
600866 星湖科技
002063 远光软件
600661 新南洋
600267 海正药业
600859 王府井
000921 海信科龙
002476 宝莫股份
300018 中元华电
600326 西藏天路
002440 闰土股份
300272 开能环保
002133 广宇集团
300262 巴安水务
600248 延长化建
600559 老白干酒
600393 东华实业
600724 宁波富达
字数超了
I. 都市类报纸有哪些
华西都市报是我国第一张以“都市报”为报名、公开发行的综合类日报。华西都市报开都市报先河,创造了都市报品牌。
中国第一份系统提出市场化报业理论的报纸
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了一系列报业市场化的观点:报纸定位理论、报纸内容的市场化结构理论、报纸竞争理论、报业创新理论、报纸策划理论、报纸经营理论、报纸发展战略理论等,并最终形成一整套全面系统的报业市场化理论。她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原创性理论,确立了传媒市场化变革的一个方向。
中国第一份区域组合城市报纸
《华西都市报》一创办就提出了办一张四川盆地“区域组合城市报”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成都为中心,以周边城市为辐射带,建立区域组合城市的市场网络,全方位、强密度、大规模覆盖成渝经济圈。构建“区域组合城市”的营销市场,华西都市报由此揭开了中国报纸区域化生存序幕。
解读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二十强
http://www.tianshui.com.cn/news/cjzx/2006081121524378667.htm
都市报因何诞生?
中国报业经济发展轨迹
我们可以简略回顾中国报业经济的发展轨迹。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拥有报纸的国家。中国早期的封建“官报”虽然存在了很长时期,但始终无法与“经济”一词相联系。宋代以后产生的民间小报及京报,虽具有一定的商业意味,但由于受到严格控制,在社会上影响并不大,难以被称为“业”。中国虽然最早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然而,近代报刊却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近代报业在中国形成和发展不足200年的历史。200年来的中国报业如同它的国家一样,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和坎坷,报业市场的培育始终缺乏相应的生存土壤。
应该说1978年以来,中国报业才逐步走向繁荣和兴旺。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办报活动自然也不例外。那时的报纸多是党委机关报,几乎都是公费订阅。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报纸有186家,仍是公费订阅为主,几乎无广告收入,仅靠发行补贴一些日常支出,每每捉襟见肘。报社要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要改善办报条件,更新设备技术,资金却没有着落。1978年末,《人民日报》等首都数家新闻单位联合给财政部打报告,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希望通过适度的自主经营获得一些经济收入,来弥补政府财政补贴之不足。无力为报社增加拨款的财政部批准了这一报告。根据当时的有关政策,报社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但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经营所得,一部分可以用来提高职工的待遇,一部分可以用于改善报社的办公条件和技术设备。这权宜之计意味着中国报业开始步入市场。
1979年1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为了弥补春节期间的版面空白,刊登了“文革”后中国大陆的第一则报纸广告。广告刊出后,社会反响极大,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主管部门一直没有明确表态。3个多月后,中宣部才发文肯定了《解放日报》恢复广告的做法。广告重返报纸版面,报业才有了进入市场的基础。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报纸种数急剧增长,平均不到两天就诞生一家报纸。单一的机关报体制得以突破,一个以党报为中心、多品种、多层次的报业体制开始形成。到八十年代末,报纸种数达1496家,行业报、专业报和晚报占了不小比例。但除晚报外,大多数报纸仍以公费订阅为主。由于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没有根本性突破,商品市场尚处于发育和培育的过程中,广告资源比较匮乏,报纸的广告收入非常有限。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与此同时,关于报纸的属性,仍然争论不休。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报纸是否是商品,报业是否是产业。
理论首先来源于实践,而后才用来指导实践,因此理论往往带着一种初期的滞后性。基于这一点,有关报业经济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报业经济发展实践,也是比较正常。可实际上,循着历史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处于一种滞后状态,我国新闻界在两个对报业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的理论研究中,也在反复争论中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这便是报纸商品性和报业属性。
大家都知道,报纸的商品性最早由复旦大学新闻学者王中先生于五十年代提出,后因多次遭到批判而不为人提。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理论界和学术界首先冲破长期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左倾思潮的影响,报纸商品性又再次成为我国新闻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1982年至1984年,1986年至1988年以及1992年以来,曾先后展开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讨论。最终,从对报纸商品性的彻底否定转变为对其的普遍认同。这一问题的解决,为报纸走向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我国新闻界对“报业属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报纸事业到报纸行业,再到报纸产业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反映了我国报纸工作者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办报这一社会活动中所蕴含的经济特性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而这种认识上的深化,本质上是同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相一致的”[1]。“产业”概念的确立,为我国媒体集团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争论归争论,实践归实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当党委机关报还在对报纸属性,报业定性议而不定,决而不断时,晚报发展却迅猛异常。1989年,全国有晚报38家,1990年44家,1992年66家,1993年增至100家,1998年发展到144家。全国晚报业呈现出“百争流”的发展态势。仅以江苏省为例,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江苏过去一直没有晚报,1986年元旦,《扬子晚报》从《新华日报》母体中诞生。《扬子晚报》在江南一枝独秀没几年,江苏就出现了晚报全省开花的局面。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江苏各省辖市都竞相创办晚报。先有《金陵晚报》,后有《江南晚报》、《姑苏晚报》、《常州晚报》、《彭城晚报》、《淮海晚报》、《盐城晚报》,再有《江海晚报》、《扬州晚报》和《京口晚报》。八十年代末,中原河南曾是晚报最多的省份,最多时达到13家晚报。全国4家发行超百万的综合性报纸中,晚报占了3家。广告收入超亿元的十几家报社中,晚报占了三分之二。《新民晚报》还率先将触角伸向国外。1994年开始在美国发行,1996年11月9日又推出了她的美国版。九十年代中期,晚报发展走向鼎盛。报界称之为“晚报现象”。
这一时期的报业市场已现雏形。那些不担负机关报性质的晚报,主要靠自费订阅和报摊零售,报纸之间的竞争在上海、南京已见端倪,但其他城市尚不明显。《成都晚报》和《四川日报》,《西安晚报》和《陕西日报》,《郑州晚报》和《河南日报》,《武汉晚报》和《湖北日报》,它们各有各的办报思路,各有各的发行渠道,大家相安无事,晚报广告好于省级机关报关系也不大,因为毕竟政府还未给机关报彻底断奶。
报业市场催生“都市报”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以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大大提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报业市场化的步伐也明显加快。1992年9月,中国报协在江西举行了全国报社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会上首次提出了“报业经济”的概念,指出:“我国报业已经进入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此后,报业经营全面铺开,绝大部分报社与政府财政彻底断奶,一些报社成为当地纳税大户。报纸是一种特殊商品,报业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报业经营必须走向市场,报纸的声誉是无形资产等观念为大多数人接受。报业之间的竞争拉开阵势。
此时的省级机关报已开始意识到市场化进程中,晚报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的经济效益、广告效益普遍不如省级城市的市级机关报和晚报。一时间,省级机关报开始用办周末版、星期刊、特刊的办法,力图保住读者市场和广告收入。为了提高与晚报的竞争力,增强市场占有率,许多省报迫切需要申办一张省级晚报。为了避免人为的分割,造成管理混乱,国家
新闻出版署规定一个城市不能出现两张晚报。《安徽日报》1993年元旦创刊的子报《新晚报》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最后一家省级晚报。后来再批准的省级机关报创办的综合类子报,虽具晚报性质,但都不再带“晚报”二字。于是都市报顺势而生。
都市报应该泛指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类或文化、经济、生活类报纸。但由于有这样的背景,所以通常指省级机关报创办的综合性子报。以这种划分,《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似不宜归入都市报系列。
可以说,都市报是报业竞争的直接产物。都市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市场的烙印,也可以说都市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的创刊,标志着中国报业走向市场的步伐大大加快。几年的时间里,都市报异军突起,引发了区域性报业大战全面爆发,同时,也激活了中国的报业市场。
在成都,过去只有《成都晚报》一家独占都市报业市场,随着《华西都市报》的创办和《成都商报》的公开发行,三雄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商报”率先出早报,“都市报”紧随其后改下午出报为早上出报。两相夹击,将晚报置于被动境地,为了反击,晚报也迅速跟上,不仅出早报,而且率先出了彩报。1998年9月《蜀报》经资产重组,改版扩版后以全新包装冲进报业市场,成都报业进而由“三雄鼎立”变为“四雄逐鹿”。
1996年以前,河南的报业市场一直是机关报一统天下。那时,在郑州报人的心目中,几乎没有“报业市场”这个概念。于是,兼有机关报和晚报性质的《郑州晚报》就成了中原这座交通枢纽城市市民的主要读物。尤其是巍然耸立的23层新闻大厦,更是令同仁羡慕不已,成为《郑州晚报》傲视同行的标志。1995年8月1日,标有“河南日报晚报版”字样的《大河文化报》正式创刊,并于次年元旦正式发行。就是这份发行量当时只有2.7万份的《大河文化报》,打破了省会郑州机关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掀开了河南报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河南的报刊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起了关键作用。改版后的《大河报》迅速占据竞争优势,仅在郑州市发行量就超过30万份,直接叫板《郑州晚报》。迫使《郑州晚报》不断调整办报思路,改版扩版,后又缩版。出报时间改为早上,读者提意见,认为晚报早出,丢弃了自己独特优势,于是晚报又改为下午出。尚无半月,报贩又嚷嚷,无奈,晚报又改为早出。经济效益不断滑坡,至今元气难复。与此同时,洛阳、平顶山、开封、南阳等地,由于《大河报》的进入,使得这些地市的机关报不得不面对“入侵者”纷纷创办各类周刊、专刊,报业竞争的波浪遍及整个河南报业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共振效应,为河南报业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摸索出一条道路来。其灵活的市场化管理和用人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人的创造性,灵活多变的发行促销手段,培养了广大市民读早报、买零售报的消费习惯。五年的时间,大河报发行达65万份,成为河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广告收入超亿元。
在武汉,在西安,在长沙,在南京,在杭州......但凡有都市报的城市,报业市场竞争都异常激烈,有人形容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都市报加速中国报业市场化
所谓报业市场,实质上就是报纸生存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它由两大方面组成:一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的买卖关系,我们称之为报纸市场;另一方面是报纸生产者与广告商的买卖关系,我们称之为广告市场。报纸市场和广告市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个市场。众所周知,现代报业在经济上是靠广告活着的,正因为有了广告在经济上的支援,报纸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读者。但是,报纸市场同样也左右着广告市场。如果一家报纸的读者很少,其广告效益必然有限,广告商自然不愿在这家报纸上刊登广告。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报业市场即一定区域内潜在的消费者及购买力与购买欲望,这里的消费者包括读者和广告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相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居民的文化程度高,收入多,对信息需求的欲望也较为强烈,这是报纸能占住脚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商品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越来越需要借助广告来开拓各自的市场促进生产和销售,而城市居民是各类生活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广告主们希望通过报纸将其商品信息诉诸于市民,这就为都市报纸的生存提供了经济保障[2]。
都市报自诞生之日起,就深谙此理。他们一手抓新闻,一手抓发行。抓新闻是为了促发行;抓发行是为了上广告。于是都市报在短时间里,急剧膨胀,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占领了当地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或大半壁江山。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人士极大关注。同时也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那么,都市报在报业市场化运作中有哪些成功之处呢?
培育了读者市场
都市报的成功运作,再没有人怀疑报纸的商品性。商品,就要以需要为前提。马克思100多年前就阐明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报纸是特殊商品,因为它具有政治属性。但它具有的商品属性就决定了它要进入市场销售。机关报长期以来依赖公费订阅,行政摊派,因此他们很少考虑读者需要或好销不好销。
报纸作为传播媒介,它的传播一定是对象化的。它必须要设定一个或几个社会群体作为自己的诉求对象,并针对这些受众群体采集、传播信息同时,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包括接受范围和接受程度,传播应该追求最大化的受众群。报业竞争,说到底是争夺读者的竞争。有了读者,就意味着有了影响,有了发行量和广告,有了市场份额,有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市报自诞生起,就在天天琢磨读者,研究读者。如果机关报的读者对象以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为主的话,那么,都市报必须面对最广大的都市市民。
市民是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群体。广泛指上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下至普通工人、家庭妇女,只要你生活居住在城市里,你就是市民中的一份子。同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的不同,由于年龄、性别、职业、个人爱好、文化程度的差异,在市民中形成不同层次。对报纸而言,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读者群”。都市报就精心设计栏目和专版,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不仅如此,都市报还要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要划为五个层次: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市报的版面上处处体现了广大市民共同的需求。报道内容不但注意贴近性,而且讲究实用性。报道方式上注重报道策划和连续追踪。尽可能满足多层次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实现受众群的最大化。因为他们没有“公费”、“摊派”的后路,他们必须面对市场,牢固树立以读者为本,服务读者的意识。每天都要给他的“上帝”奉献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唯此,读者才肯掏腰包买你的报。
都市报打破了几十年形成的公费订阅主战场,打开了自费市场,使得中国报业的读者市场发生了本质变化:读者自费购报意识大大增强。这为培育读者市场展现了巨大空间,而读者市场又是左右报业市场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报纸市场的关键。因为读者的多少一方面决定了报纸吸纳广告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决定了报纸的传播效能与影响力。因此读者是报业经营的基础。
开拓了广告市场
报业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一个是报纸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这两个市场都与读者市场有直接的联系。都市报开拓读者市场一方面是抓办报质量,再一方面就是重视发行服务,开拓发行市场。当然,读者市场也好,发行市场也好,最终还是落脚在广告市场上。
我们常说媒体竞争激烈,其实就是争夺广告。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广告经营都是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报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都市报诞生前,广告市场的“蛋糕”已基本平衡。没奶的都市报,一出世,就要争吃广告“蛋糕”。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的投放是按商品销售规律进行的,不论报纸的级别和类别。西方报业的铁律:“报纸的重点不仅在于读者,更在于能提供广告市场的读者。”“报纸需要读者,更需要富有的读者”[3]。商品要面向市场,最集中的市场自然在具有较大购买力的城市,因此,都市报倍受青睐。商品销售地域性很强,所以发达城市的都市报的广告好于全国大报。广告是分层次的,所以形象广告多登在机关报,商业广告多选都市报。在报纸市场上,办报人通过报纸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希望获得的回报有两样,其一是销售报纸的收入,其二是形成传播效能。如果办报人所提供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报纸的销量就会越来越大。在广告市场上,办报人通过报纸版面向广告商提供报纸的传播效能,希望获得的回报是广告收入,而传播效能的具体量化体现在报纸的销量,也就是报纸的读者拥有量。报纸拥有的读者越多,越能吸引广告商。所以说,报纸市场是广告市场的基础,但无论是报纸市场还是广告市场,其最终目标都指向读者。一张报纸在报业上的竞争力如何取决于报纸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在广告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取决于报纸是否拥有较多的读者。都市报人十分清楚这一规律,因此,很快占住商机,争得了广告市场一大块“蛋糕”。同时,也使广告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过去,“吃不愁,用不愁,人民币,当枕头”的晚报此时广告份额锐减。
完善了发行市场
当今报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大报、小报,卖不出去就是废报;日报、晚报,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广告。”一语道破发行在现代报业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各报已将发行看作报纸的生命线。过去,广告、发行的人才很不被人重视。现在许多报社都在争夺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发行人才。《羊城晚报》发行部就引进了一批研究生。在组建金羊股份合作制发行公司后,该报以150万年薪从日本聘请了发行专家出任发行总监。《广州日报》连锁店老总是一位博士,《扬子晚报》发行负责人是MBA硕士。应该说是都市报这匹黑马的横空出世,引发了报业发行的激烈竞争,使得各报老总真正意识到了发行的重要性。
文章开头描述的红马甲、黄帽子,其实就是都市报的发行一景。中国报业开始走向市场,很明显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发行大战。这一战争的诱因,离不开都市报的加盟。
报业发行竞争,首先是发行体制的竞争。先进发行体制的选择,是成功的第一步。
1985年以前,我国报纸的发行采用的是邮发合一的模式。由于多种原因,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报业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1985年,《洛阳日报》借鉴海外做法,在全国率先宣布脱离邮局,走“自办发行”道路,一举获得成功。许多报社借鉴《洛阳日报》的做法,搞自办发行。但大部分省、地党报读者分布太散,且多在偏僻的农村和山区,要建一套深入基层的发行网络难度太大,很难坚持下去。
都市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灵活机动的经营机制,在自办发行的基础上,探索发行渠道多元化:征订入户,电话订报,送报上楼,有奖订报,订报送报箱,订报连带送奶,送米,送煤气罐等等。读者需要什么服务,发行员就可提供相应服务。街头十步一个报亭,五步一个报摊,极大地拓展了发行空间,方便了读者订报、买报。《大河报》创刊时制定的“发行带动”战略,取得了辉煌成果。自办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四分之三,他们的发行网已成为河南最大的报刊自办发行网络。华西报一创刊即真正把报纸当成商品推销。在发行中创造了“敲门直销学”:强行登陆,挨家挨户劝说,地毯式轰炸,送保险、消费卡等等,他们的这些发行手段,为他们挤进市场赢得了时间,为他们占领市场拓展了空间。他们还提出了“有效发行'的理论,也为报业发行市场走向规范和减亏增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