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是医药全能选手。经过近20年的发展。集团已经形成了包括原料药及化学处方版药、OTC、中药、保健权品、医药商业的产业布局。几乎包含了现在医药产业的所有商业模式。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5855(元),每股净资产4.6500(元),净资产收益率12.5800%,营业收入8032483240.9900(元),同比增减6.388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241603.11(元),同比增减17.6664%。 公司以现金向控股93.33%的子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增资1.55亿元。增资后医药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其中公司出资占98.5%。 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5.90元(含税)。股权登记日:2009年7月24日;除息日:2009年7月27日;现金红利发放日:2009年8月3日。
⑵ 医药股有哪些
医药股有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沃华医药。
1、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港交所股票代号:02607;上交所股票代号:601607)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国有控股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
根据201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2、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股票代码为000518,简称“四环生物”,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中试、生产和销售,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最早的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之一。
3、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
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一致药业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4%,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是中国唯一一家超千亿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4、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和销售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及有机中间体的股份制医药企业,2003年3月4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A股股票2000万股,并于3月19日成功上市,股票简称:联环药业,股票代码:600513。
5、沃华医药于1959年1月在万和堂药庄中药加工部与山东省昌潍中心药材公司饮片加工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山东省潍坊中药厂。
2002年2月改制为潍坊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月24日公司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潍坊市首家上市的医药企业,2008年8月8日,沃华医药股票成功定向增发。
⑶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市场有多大
总体来看,医药行业可以分为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和医疗服务等几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可以继续细分,例如,医药制造包含药品(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和器械等,医药流通板块包含医药分销和零售药店板块等,医疗服务包含连锁医疗机构和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国内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81%。虽然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的收入增速受疫情影响放缓(减少18%),但利润总额增速较2019年上升2.7%。整体来看,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并且依然维持近2倍GDP增速(2.3%)的收入增速水平。
(二)未来发展依然可期
随着2014年后医改的深入推进,医药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成为过去,但整体来看,该行业仍具备突出的成长优势。
在“三医联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保控费成为新常态,行业和企业格局逐渐发生新变化。医保改革针对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控费及带量采购(国家针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种约定最低采购量,由报价最低的厂家供货)带来的仿制药降价,都为创新药产品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健全体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将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长期来看,医药或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一环,相关医药产业链也有望迎来更大规模的长期稳定投入和更多的建设机会。
⑷ 哈药股份的荣誉
·2011年
2011年,是哈药集团经受住前所未有严峻考验,努力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集团上下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加快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和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5%,再创历史新高。
(一)积极推进营销创新,市场拓展初见成效。
哈药集团将营销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结构调整、产品梳理、老产品二次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通过实施营销信息化项目建设和派驻市场监督员,建立了更加贴近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了市场监督考核,对渠道、流向、货款回收等关键环节的管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三精制药、哈药六厂、中药公司通过加强OTC队伍建设,强化终端市场维护,整合一级代理及二级分销商资源,不断拓宽终端渠道,突出抓好重点增量产品的销售,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1年,集团生产的61个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规模优势品种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3%的好成绩。
(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奠定全面整合科技资源基础。
为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的运作,哈药集团组建了哈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围绕抗肿瘤、心血管、生物药等领域,确定了一批重点研发产品,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攻关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哈药总厂的新产品头孢美唑钠及其制剂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集团共有猪蓝耳病活疫苗等17个新产品取得生产批准文号,其中,由药物研究院研制、哈药生物申报的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是国内首批质量标准完全符合美国药典(USP)的仿创抗肿瘤药物,这标志着集团在高质量仿制药研发上取得新进展。哈药股份、三精制药、哈药生物、哈药疫苗四家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哈药生物顺利通过新版GMP认证现场检查,成为全省首家认证企业。
(三)积极推进资产重组及管理整合,提升企业运行质量。
哈药股份通过向哈药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哈药集团所持有的哈药生物及三精制药的所有股份,推进资产重组,整合医药平台资源。目前,重组方案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批准。这标志着哈药集团全面兑现股改承诺,并使得集团公司医药资产圆满实现整体上市,大幅提高了哈药股份资本运作和行业整合能力,为哈药集团深入实施战略性资本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
“十一五”时期,是哈药集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集团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引进资本,实现产权结构的根本调整,化发展“瓶颈”为竞争优势,全力推动集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哈药人”用大思路、大气魄和大手笔,绘出了一条令人欣喜和骄傲的经济增长曲线,展现出集团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进步:
——这是集团经济再创辉煌的五年。2006年到2010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五年翻一番(年均复合增长率15%),利税五年增长1.21倍(年均复合增长率17.2%),利润五年增长2.35倍,集团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这标志着在全体“哈药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实现了“十一五”期间“再造一个新哈药”的规划发展目标,超额完成了集团董事会下达的“效益指标跑赢大盘”的战略任务。
——这是跻身世界医药强企的五年。哈药集团的行业地位显著提升,规模实力跻身世界制药50强行列,连续5年蝉联中国制药工业企业百强冠军,连续5年入围中国非处方药品生产企业前三强;连续5年跻身全省工业企业前十强行列,哈药集团的经济规模已达到全省医药产业经济总量的70%以上。哈药集团已成为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经济支撑之一。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年。通过实施大项目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集团的经济运行质量、产业能级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五年来,集团累计投资13.49亿元,实施了31个技改项目。截止目前,共有19个项目竣工投产,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新增利润3亿元。
——这是在创新中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集团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共获新产品批文60个,另外有55个品种在研,其中6个在研品种为国家一类新药。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9个;共有129个品种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目前,集团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品种数量已经达到59个,其中22个品种销售规模超亿元。
——这是塑造世界级新哈药形象的五年。“哈药”品牌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屡创新高。“哈药”品牌价值由2006年的106.35亿元提升至160.62亿元,连续5年摘得中国医药行业最具价值品牌桂冠,入围“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入选“亚洲品牌100强”,“哈药”、“三精”、“世一堂”及“盖中盖”4件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总评估价值已超过300亿元,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目前,集团已拥有“哈药”、“世一堂”等4件国际注册商标,优势品牌数量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一。5年来哈药集团支持和参与社会公益总支出达 2.5亿元,并获得了国家民政部“爱心捐助奖”,“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在社会上进一步树立了哈药集团大企业、大品牌、讲诚信、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
·2009年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哈药集团新世纪以来经受考验最为严峻的一年,是医改政策及宏观经济波动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冲击和压力最强的一年,是企业管理团队及内部结构深度调整、资源整合幅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实施战术转换,变中求进,企业“耐压耐寒”能力增强最快的一年。
面对金融危机和医药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我们以“保增长、调结构、抓项目、促升级”为主线,化“危”为“机”,不断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克服了无战略性资本扩张和内部经济存量增速趋缓的不利因素,以胆识和气魄写下绚丽篇章,集团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增长加速、质量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集团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1%;利润同比增长15.05%,其中营业收入增幅高于全国排名前25位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利润增幅领先4个百分点。自1989年哈药集团成立以来,集团综合经济效益连续20年蝉联黑龙江省医药企业之首;自2005年起,利润指标和品牌价值在全国4738家制药企业中连续五年位居首位。2009年“哈药”品牌评估价值高达1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值6.7亿元,跻身亚洲品牌500强行列。
实践证明,注重战略谋划,战术配合,宽思敏行,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危机之初,未雨绸缪;危机袭来,果断出手,把保增长和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在应对冲击的“哈药思路”中凸显整合、创新和管理三个主题词,走适应哈药集团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2009年集团经济逆势上扬,连创佳绩的关键所在。
一是瞄准一个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创出集团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一方面,我们坚持以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合作平台积极吸纳、争取跨国医药企业的产业转移,以外部增量力促集团支柱产业升级。目前,集团已与世界著名跨国制药企业签署了合作经营高端头孢菌素类品种合作意向书,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携手推进中国抗生素产业提速发展,拉开了哈药集团与国际一流同行合作的序幕。中药公司成功增资控股河南商丘百川药业,并由此去实现企业销售网络对中原地区的覆盖,百川药业的药材基地也将对中药公司主要生产原料供应发挥作用,进一步拓展了中药产业链。另一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集团内部资源禀赋,实施生产经营专业化发展战略,从集团整体利益出发,逐步理顺集团内部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在核心领域做强做精。集团内部资源整合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约化管理和低成本运作,强化了保健品及直销板块主营业务产业链。
二是抓住一条主线,强化自主创新,形成后续规模优势品种新亮点。针对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和需求,加速储备、研发市场潜力大、技术壁垒高的竞争型产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拟向社会公开招标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标准,共涉及9大领域、60多个品类,规模和数量均创集团历史之最。在国家SFDA对新药注册要求严格规范的情况下,集团全年共取得7个新药生产批文,并有70个新产品在研、16个新产品待批。哈药总厂盐酸头孢替安原料药及制剂被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三精制药“新型口服缓释制剂及工艺技术平台项目”及哈药生物公司“抗肿瘤创新药物——重组内皮抑素30肽的研制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借助国家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施的强大引擎,集团的科技创新体系、新药研发及新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是坚持一项原则,推广卓越管理,激活提速增效的新动力。 我们从机制创新入手,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不断消除“管理短板”,在内控建设、质量风险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安全生产管理、高层领导干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整合集团内部采购渠道资源,集团成立了招标采购部,进一步规范了大宗物资及媒体广告招投标采购程序,有步骤地推进集团内部原料采购的集中管理,深入实施“双优阳光采购”工程,全年节约采购成本4.51亿元。通过强化现金流、全面预算及集团财务集中管控,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哈药股份、三精制药和医药公司四个“现金池”的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企业掌控资金的能力和经营质量。
历尽惊涛骇浪的2009年已经过去,在迎战金融危机的“考场”上,哈药集团坚定沉着,在风雨中前行,在风暴中挺立,战胜严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⑸ 哈药股份股价为什么这么低
哈药股价这么低最根本的原因:公司业绩连年下滑,导致股价阴跌不止,业绩也是连年下滑,2020年更是巨亏10.87亿,是其成立30年、上市28年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亏损的情况。其次是公司管理层的失误,导致股价一直难以上涨。
作为国内的老牌药企、A股的医药行业第一股,正处于“而立之年”的哈药股份走到了十字路口。2020年亏损十亿只是表象,而内里则是哈药股份产品过于分散、缺乏研发投入等诸多问题。
受新冠疫情以及医药市场环境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工业板块部分核心品种的销售出现下滑,商业板块各类终端门店营业时间减少,部分医疗领域药品限售或禁售,医疗终端出现部分停诊、限诊,公司OTC、处方药等业务的营业收入受到影响。
不过,这个解释多少有些牵扯,毕竟不少的医药企业因为疫情业绩出现大增,哈药股份部分的产品也是疫情受益品种。
在疫情之外,产品过于分散,或许才是其业绩巨亏的主要原因。
从哈药股份的财报来看,哈药股份的主营业务非常多,按照行业可分为工业和商业两大类,按照品类则可分为保健品、抗病毒抗感染、感冒药、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抗肿瘤、其他七大类。
对于许多医药企业来说,研究好一个品类就已经是非常困难了,而哈药股份要面对这么多品类,就更加难兼顾了。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哈药股份商业板块超半数的核心品种销售下滑,其中,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以及保健品板块营收下滑幅度分别为29.67%、24.06%、58.06%;工业板块的核心品种也是如此,抗病毒抗感染产品、感冒药、心脑血管、抗肿瘤以及营养保健品的营收分别下滑31.5%、4.11%、24.49%、41.83%、25.98%。
产品多虽然能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的转型,但在经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过多的产品最终会就会面临“每样都做不好、最终全面崩盘”的情况,哈药股份就是因此被拖下了泥潭。
⑹ 哈药股份首次年亏损超10亿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公司首亏的原因等问题,哈药股份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根据2020年财报,哈药股份亏损超10亿元,为公司自1993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亏损。其中,哈药股份工业板块和商业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海外投资失利是哈药股份业绩巨亏的又一重要原因。2018年2月,哈药股份收购了国际保健品、营养品等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GNC 40.1%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然而,GNC在2020年6月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这致使哈药股份超20亿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⑺ 哈药股份是沪深300中的股票吗
是的,在沪深300成分股中,哈药股份的权重占比为0.12%
⑻ 互联网医药股票有那几只的
你好:来
1、互联网医药时一个新兴起的自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2、互联网医药,或叫:“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涵盖了:智能穿戴、医疗软件、医疗仪器、医疗大数据等等:
3、移动医疗:泰格医药、东华软件、宜华健康、九安医疗、三诺生物、理邦仪器、宝莱特、蒙发利、通策医疗、福瑞股份、东软集团、东华软件、易联众、卫宁软件、海虹控股、汤臣倍健。(移动医疗的竞争核心是大数据,建议关注有资源或潜质获取大数据的优势企业)
祝:好!
⑼ 哈药集团的历史沿革
哈药集团,辉煌篇章,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刚刚组建,到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祖国神州大地吹响;从10多年前,冲出政府机关的围墙走企业化发展道路,到实现连续8年快速增长;从实施“调整、整顿、发展”的三大战略,到企业改制引进国际战略资本,哈药人,不仅在昨天,今天,也将在明天担负起振兴祖国医药的脊梁;从七大基地的形成,到“十一五”规划发展的蓝图和梦想;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哈药人与业界共享中国医药产业崛起的智慧和力量!
2009年2009年,对哈药集团来说是企业发展历史上面临形势最严峻、发展任务最艰巨、内部结构调整最集中的一年。综合评价2009年全集团的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三点:第一、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1%;利润同比增长15.05%,利税同比增长15%,实现了连续第五年的高速发展。哈药集团在经济危机中赢得让业界同仁振聋发聩的辉煌业绩。 第二、生产经营管理亮点纷呈。一是大企业支撑能力明显提高。药总、三精、药六、医药公司四大支柱型企业,对集团整体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中药板块强强联合效应得到体现。中药公司的规模影响力以及产品信誉度显著提升。三是生物制药和生物疫苗产业迅速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为集团业绩提升做出了新贡献。四是制度创新使管理跃上新台阶。强化“现金池”管理,有效统筹了资金使用;深化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降低了运营管理成本。第三、重点企业管理层调整效应显现。2009年,我们对三精、药六、中药公司、医药公司等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调配。在一年当中进行如此大的调整,这在哈药集团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经过这样大范围的深度调整,使一些精彩的人物,晋位到精彩的岗位上,不仅使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紧凑,企业执行力显著提升,同时也标志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更趋成熟完善,管理方式更为先进科学、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2008年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哈药集团与国人一道共同经历了雪灾肆虐、汶川地震、股市大跌、奥运盛典、神七飞天、三聚氰胺毒奶粉、完达山刺五加污染、全球金融海啸等等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大事件。面对诸多悲喜交加重大事件和激烈竞争催逼下的“双重大考”,集团以变应变,使企业表现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在困境中创出了集团经济发展的新佳绩:
2007年在我国医药经济告别严冬,稳步复苏,走出行业发展低谷的形势下,哈药集团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不断扩大品牌竞争优势,集团的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集团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达111.06亿元,同比增长18.88%;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64.45%。各项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预算目标,集团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谱写出哈药集团发展史上的又一华彩乐章。2007年哈药集团经济工作取得了最显著的成就: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30亿元大关,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1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4亿元大关,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实现较大增长,增长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集团经营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各项指标均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排头兵地位;经营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跻身世界制药50强行列。这些成就,标志着哈药集团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朝着全力打造“创新型世界级新哈药”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针对集团内部产业资源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相对不高的问题,重点开展了集团公司发展布局研究,积极实施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坚持把集团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协调发展上来。通过对中药二厂、中药三厂营销业务流程合并重组,迅速增强了集团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圆满完成了哈药四厂从哈药股份到三精制药的资产转移,促进了上市公司做强做大。三精制药顺利入选“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板股”,并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入选的上市公司。一系列内部资源整合项目的实施,迅速提升了产业层次,初步形成了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效应。借助哈药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机遇,对集团各企业产品品牌进行有效聚集整合,采取培育自主品牌药、创立处方药企业品牌、建立国家行业品牌三种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层次,形成产品品牌竞争格局中的优势地位。经权威部门评定,“哈药”品牌价值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医药行业第一位,评估价值已达到136.81亿元,两年内升值30亿元。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及世一堂等4个品牌的总评估价值已超过256亿元。“三精葡萄糖酸钙”、“新盖中盖”位居中国十大补钙品牌榜前列。哈药集团凭借在医药商务领域及诚信经营方面的卓越表现,先后荣获“中国AAA级信用企业”、“2007年度全国对外贸易信用AAA企业”荣誉称号,这标志着哈药集团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筑牢了大企业诚信经营的国际信用基础。
2006年哈药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哈药集团这个刚刚组建的合资企业经受市场竞争考验的一年。在这令人难忘的365天里,哈药集团遇到了来自宏观政策调整及市场环境多变的各种严峻挑战,困难之巨,前所未有:宏观上,面对着失调、失衡、失序、失业、失续的“五失现象”;行业中,面对着药品降价、治理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药品招标模式发生新变化等多项改革政策调整带来的阵痛难消等问题,又使本就困难重重的医药市场风声鹤唳,不堪重负,整个医药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整体下滑,行业亏损面高达25.5%,亏损额同比增长28.5%,国内重点医药企业利润降幅均在13%以上的不利局面。然而,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这种“风刀霜剑严相逼,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艰险形势下,2万名哈药人卧薪尝胆,戮力同心,迎难而上,逆风飞扬,变竞争压力为发展动力,借助国际先进的“蓝海战略”理论,全面调整产品及营销结构,强化资本运作及成本管理,摆脱了“红海战略”中企业发展的“三高一低”现象,走上了一条产品良性循环、市场良性循环、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经济效益良性循环、企业自身发展良性循环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之路。2006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达100.03亿元,同比增长10.78%;实现利税14.1亿元,同比增长7.64%;实现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11.3%。上述成果的取得,不仅使集团圆满完成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开篇之作,并且实现了经营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利润指标突破6亿元大关的新跨越,在集团乃至哈市医药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一道闪光的轨迹。与此同时,哈药集团在国内医药行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日渐凸显:2006年1~10月集团公司利润和销售收入指标分别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位和第3位; 集团公司名列第88名。哈药股份被评为全球华商医药百强冠军;三精制药高居2006最佳成长性上市公司50强医药类公司首位……这标志着哈药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经济效益“逆势上行”、快速增长的成功典范。·2005年2005年6月,哈药集团增资扩股项目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批准。7月,国家商务部批准哈药集团通过增资扩股,企业性质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2004年2004年12月,哈药集团与中信资本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华平冰岛投资集团、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正式签署《重组增资协议》。三家公司以现金方式向哈药集团增资20.35亿元人民币,分别获得哈药集团22.5%、22.5%和10%的股份,成为哈药集团的新股东。原股东哈尔滨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持有45%的股权,继续保持其国有股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2003年2003年底,哈药股份与哈尔滨建筑材料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并先后两次收购其持有的哈尔滨天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简称“天鹅股份”)46.07%的股权,成功获得对天鹅股份的相对控股权,并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将哈药股份所属的三精制药有限公司96%股权置入天鹅股份。2004年9月30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天鹅股份正式更名为三精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