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牛市来了,连ST的股票都能涨得很好吗
不一定,牛市只能证明股市整体是上涨的,不能说明个股都在上涨。
多头市场总体运行趋势是向上的,虽有下跌,但一波比一波高。买入者多于卖出者、求大于供,人气不断汇集,投资人追高意愿强烈,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投资人在多头市场中应尽量避免频繁操作,持股待涨。
特征介绍
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投资技巧
在多头市场的第一段行情中,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会摆脱空头市场的过度压抑而急剧上涨,整个股市的指数升幅较大。通常占整个多头市场行情的50%左右。
对应的在第一段行情的投资策略是,迅速的将留存的观望资金投入股市,特别是投向那些高度风险股票和小型成长股。
因为高风险股由于具有很高的走向破产的可能性,因而在空头市场可能被打击得最为惨重。持有此类股票的投资者极易在此种情况下逃离股市而使股价跌到极低的、非正常的水准,而一旦多头市场出现,投资者信心恢复,这类高风险股就会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在多头市场的第二段行情中,市场指数的升幅往往超过多头市场行情的25%,但是股票选择变得更为困难,在此期间,大多数风险股已涨到接近其实际应有的价格水平。与其他股相比,已不再投资价值,因而此时选股时必须基于长期展望来考虑。
相应的第二段行情的投资策略是,将资金主要投资于成长股,特别是小额资本的成长股。因为此时人们普遍看好市况并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小额资本企业较之大型工业企业具有更大的成长性,所以,小额资本的成长股能更多地吸引买盘从而使其股价更快的攀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多头市场
❷ 可以借壳央企投资吗
价值这东西,是一个企业的底色,有没有价值还得看企业本身。如果是一个好企业采取借壳上市的方法,会被看作是有战略;如果一个只想搂钱的企业,就是在耍花腔。投资者一定要小心。
什么是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又称“买壳上市”、“后门上市”、“逆向收购”、“反向收购”,是指一个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无法达到上市要求上市,于是就借用一个已上市公司的壳,通常的方式是购买该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然后注入自己的相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是一种面对监管层的上市要求时,采取的“迂回”方式。是一种以上市为目的的资产重组。
别一听到资产重组,就认为可能存在投资机会。这种单一的判定方式在做投资决策时,万万使不得。在美国市场,很多中概股由于在信息披露方面,或者其他企业资质方面没有达到要求,才会采取借壳的方式。这其实包含着负面信息。
企业为什么急于想上市,说白点就是缺钱了。特别说明,缺钱了是一个中性词。最终还得看获得钱的企业,如何使用这些钱。
根据近些年对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全球企业大部分越来越倾向采取在股票市场融资的方式。借债需要还本付息,发股就不用了。只想割韭菜的企业,把股市融资当成一种对他们企业的慈善募捐。对于这种企业,投资者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但是,也不是所有借壳上市的企业都存在着猫腻,也存在着无奈。在中国的IPO市场,排队时间是很长的,而一些企业确实需要钱来扩大生产,改善经营,度过难过。排队等上市,不见得是最佳的选择方案,要知道,中介费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核算下来可能不少。而风口可能会一不小心就散了。
有些借壳上市的企业,跟投资者想的一样,确实存在投资机会。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中信泰富,在并购重组案例中称得上经典。当时,“中信香港”通过一系列的配股发展,将原有资金注入了“泰高发展”,成功实现买壳上市,仅1991年到1996年几年时间,股价从1.3元每股涨到了44.9元每股。
但是借壳上市割韭菜的企业也是割得活灵活现。奇虎360通过江南嘉捷,把在美国时的600亿估值一度搞到了4500亿,即使下滑60%,依然是1600亿。谁受益谁吃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说来说去,投资前还是得翻开企业的底牌看一看,借用一句广告语,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同样也不是所有的重组都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