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董明珠被挤出十大股东名单了吗
5月8日,格力电器对2017年年报作出补充更正公告,更正黄辉职务为执行总裁。而在格力电器今年“五一”前发布的2017年报中,黄辉的职务为常务副总裁。与此相对的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已有一年未加持格力股份。这种悄然变化引起了坊间的诸多猜测。
5月31日,董明珠的任期就将到期,而格力电器的股东大会也将召开。此前,曾有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格力电器还离不开董明珠,而格力电器市场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一直表示“不了解相关情况”。
『贰』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是否有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是的。关键看股权激励机制是如何分配的。格力电器股权激励采用的的股权激励方式专是限制性股票,其风险相对属较小,一般试用成熟性企业。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所需的股票来源有两种,一是定向发行,二是回购本公司股份。格力电器实行的的股权激励来源于第一股东珠海格力集团,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对象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及控股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分析,可以为其他企业在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时提供一些启示。对于这个案例,腾讯的众创空间得到一些启示,使得众创空间更好更快的发展。
『叁』 要做格力二股东 姚振华还得砸多少 继续增
2016年12月03日 02:02 【源自网络】
宝万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野蛮人”又将敲响格力电器(000651.SZ)的大门。
11月30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证实了前几日股价大涨背后,姚振华掌舵的宝能系资本确实在持续举牌,持股比例已接近5%的举牌线。12月2日,格力电器收盘价为28.76元,比前一日下滑6%。
收购新能源汽车失败,让宝能系抓住了狩猎格力电器的好时机。与此同时,大股东格力集团的一系列人事变动也让格力电器处境微妙。在这敏感时刻,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格力电器将如何应对“野蛮人”的入侵呢?
8天拿下“三股东”
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只用了短短8个交易日。
格力电器的公告显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 2016 年 11 月17日公司股票复牌至2016年11月28日期间,大量购入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从三季度末的0.99%大幅上升至4.13%,由第六大股东一跃成为第三大股东。
公告同时显示,目前前海人寿尚未达到持股5%的披露标准,公司也尚未获悉其后续投资计划和投资目的。
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前海人寿则花了约47亿元人民币。
以格力电器目前总股本为60.16亿股计,前海人寿增持的3.14%比例相当于1.89亿股的格力电器股份。而公告中的8个交易日中,格力电器的平均收盘价为24.88元。
前海人寿大举增持格力电器,发生在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遇阻、定增方案流产之后。
10月28日,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定增收购方案遭到临时股东大会否决。两天后,格力电器以调整收购方案为由申请停牌。最终格力在11月16日宣告终止收购计划,11月17日起股票复牌。
但在复牌后,格力电器的股价上涨迅速。
11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宣布,其股价在2016 年 11 月 17 日至 11 月 28日期间涨幅累计达到 27%,换手率则达到 32%。深交所于当天要求格力对相关事项进行核查。
姚振华和他执掌的宝能系则随着这番核查浮出水面。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姚振华。
在经过宝万大战的熏陶后,资本市场对姚振华以及他掌舵的宝能系资本并不陌生。
“宝能系”在增持万科至第一大股东的道路上,不仅与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数度激烈交锋,也引发了外界对其“野蛮人”身份的巨大争议。
离二股东还有多远
对于“野蛮人的入侵”,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5月19日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曾表态称,不会有“野蛮人”进入格力,格力是制造业公司,与万科有本质区别。
但在格力电器公布审核结果前,外界已有其被险资盯上的观点。长城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中余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格力电器与万科极其相似的一点就是,管理层不拥有绝对控制权,公司股权也极度分散,同时公司拥有着极好的现金流和利润能力,但市盈率却偏低。”
格力电器的2016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格力系股东的持股比例仅为27.87%。而后5位股东的持股比例都不超过1%。此外,格力电器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达到141.62亿元,流动资产的货币资金则达到972.34亿元。同期,格力的ROE为22.57%。
事实上,前海人寿在2015年第四季度已经“盯上”格力电器。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格力电器财报发现,前海人寿旗下的保险产品“海利年年”在2015年四季度末以1.14%的持股比例,首次跻身格力电器第六大股东。2016年一季度,前海人寿-海利年年继续增持格力电器股份至1.5%,成为其第四大股东,但随后发生减持。在2016年三季度末,前海人寿-海利年年的持股比例降至0.99%,重回第六大股东的位置。
目前尚不清楚前海人寿是否进一步增持格力电器,但如果其想在格力电器中更进一步成为第二大股东,花费则要比此前的增持成本更高。
据业内人士粗略计算,前海人寿至少要增持2.88亿股,才能与由格力主要经销商共同投资成立的二股东京海担保持有的8.91%的股份比例相当。以12月2日格力电器28.76元的收盘价计算,宝能系想成为二股东,至少还要掏出83亿元人民币。
尹中余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目前险资频频举牌,除了资金量比较大外,从整个配置上讲今年债券不太好,由于美国加息,回报率达不到预期。险资就要去找大盘蓝筹绩优股去投。
他认为,宝能转过来投资格力是对的,格力在制造业有价值。但也不排除它是借格力最近的事件来推波助澜,博得市场关注。
宝格之争的风险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失败,对宝能系来说是一个进入的好时机。
有观点认为,假如格力收购银隆的配套募资方案通过,宝能系举牌带来的风险就会大幅降低。
在这份被否决的融资方案中,格力电器宣布向格力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等认购对象增发不超过97亿元人民币。其中,员工持股计划的认购金额为23.74亿元,认购股份不超过15249.81万股。
中金公司此前也发布研报分析称,如果格力收购银隆的增发方案被通过,支持管理层的股份将超过43%,不适合被举牌。
而在收购银隆失败的同时,格力电器大股东格力集团也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令外界对格力电器与大股东间的关系有所猜想。11月11日晚间,董明珠在10月18日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传出。11月22日,珠海市国资委任命70后的周乐伟接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和党委书记。
在宝能系兵临城下的同时,格力电器的高管和董事也在11月17日复牌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增持。
公告显示,在2016年11月17日至2016年11月28日期间,格力电器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望靖东共买入155800股,以上文提到的24.88元的平均收盘价粗略计算,花费接近390万。此外,格力电器董事徐自发及其家人共买入784800股,耗资则接近两千万。公告显示,徐自发同时为京海担保的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前二十大股东名单中,董明珠已位列第九,比三季报中提前一位。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格力在11月24日宣布的全员加薪也是格力阻止险资进入的手段之一。据测算,格力7万员工将使格力电器每年增加至少8.4亿元的支出,在短期内能够降低公司利润、减少股东分红。
但随着前海人寿的持股接近5%,宝万大战的一幕是否将会在格力电器上演?董明珠此前曾在采访中表示,任何人接手,只会把这个企业搞垮不会搞好。
有金融业从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宝能举牌格力还是看好权益类资产。他分析称,安邦和宝能在业内人士来看风格比较激进,找的都是分红比较多、基本面比较好的企业去投。
尹中余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企业对险资的高度警惕缘于国内企业的股权比例稀释太厉害,又没有毒丸计划和打击恶意收购体系。
但他也认为,宝万大战在格力电器上演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表示国资身份的格力集团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大股东身份。假如前海人寿的增持存在威胁,格力集团也会随之增持。他同时说:“前海人寿在万科这些企业的投入已经很高了,还有没有资金投入格力电器这么大的盘子呢?”
『肆』 格力电器最大股东是
格力电器最大股东来是珠海自格力集团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量:109,625.56万股
持股比例:18.22%
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量:53,602.22万股
持股比例:8.91%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持股量:49,045.43万股
持股比例:8.15%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量:20,948.20万股
持股比例:3.48%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
持股量:17,963.90万股
持股比例:2.99%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量:8,448.30万股
持股比例:1.40%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深
持股量:5,347.42万股
持股比例:0.89%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
持股量:5,045.71万股
持股比例:0.84%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
持股量:4,898.40万股
持股比例:0.81%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
持股量:4,763.96万股
持股比例:0.79%
以上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
『伍』 格力和美的历史的不同
1、产业调整中,三大家电巨头的不同并购路径
2015年家电行业遇冷,据工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5年1-12月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4 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0.4%。而据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空调市场零售额同比下滑5%,冰箱下滑2.2%,三大白电中仅洗衣机实现微增长,零售额增幅约1.8%。
中国白电三大格力、美的、海尔的营收均出现下滑。根据三家公司2015年年报:
海尔2015年总营收为897.4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6.75亿元,同比下降15.01%。
格力2015年总营收为977.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23.14亿元,同比下降12.95%。
美的2015年总营收下降1384.41亿元,比上年同比下降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反而上升15.14%,达1091.13亿。
而在空调市场收到了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格力所收到的影响最为显著,总营收下降接近30%,但净利率上升2.37%达12.55%,明显领先其他两家公司。
市场普遍认为家电行业将会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但国内家电市场整合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未来目标将主要集中在国际整合或者产业转型和升级上。进入2016年,海尔、美的、格力相继发布并购方案,其并购标的背后隐含的未来发展战略也各有不同。
1.1 海尔收购GE家电
交易方案
预案时间:2016年1月16日;
标的公司:通用电气家电业务(GEA);
标的作价: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4.44亿元);
支付方式:全现金支付;
资金来源:上市公司自筹资金,及通过申请并购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获取的资金。本次交易所使用的并购贷款金额不超过交易对价的 60%;
上市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2013年417,401.74万元,2014年5,337,54.10万元,2015年4,300,76.05万元;
标的过去3年净利润:2015年-5,795百万美元,2014年15,345百万美元 2014年13,355百万美元;
业绩承诺:无;
交易进程:已实现并表。
1.2 美的连续收购东芝家电、库卡集团、意大利Clivet
美的集团上半年公布的跨境并购除了最受关注的收购德国库卡,还有收购日本东芝家电,和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
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交易方案
草案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标的公司:除MECCA外其他拟接受要约的股东所持有的库卡集团股份(最低意图持股比例为30%以上);
交易方式:115欧元/股的价格进行全面要约收购;
标的作价:若库卡集团除 MECCA 以外的其他股东全部接受要约,收购总价约292 亿元人民币;
支付方式:全现金支付;
资金来源:银团借款和自有资金;
上市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 2015年1,270,673万元,2014年1,050,222万元,2013年531,746 万元;
标的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2016年1-3月21.1百万欧元,2015年86.8百万欧元,2014年68.1百万欧元;
业绩承诺:无;
交易进程:尚需通过美国CFIUS和DDTC的审查,前述政府审批最迟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1.3 格力收购珠海银隆
交易方案
标的:珠海银隆100%股权;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15.57元/股的价格发行83,493.90万股,合计作价130亿元;新发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2.19%;
标的历史净利润:2014年度扣费归母净利润-2.65亿元,2015年度扭亏为盈,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33亿元,2016年1-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3.22亿元;
业绩承诺:2016年-2018年经审计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
募集配套资金:15.57元/股的价格,锁价发行不超过62,263.29万股,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6.94亿元;
募资用途:拟全部用于珠海银隆的建设投资项目;
认购方:格力集团、银通投资集团、珠海拓金、珠海融腾、中信证券、孙国华、招财鸿道、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
交易进程:股东大会募集配套融资相关等议案未能获得通过,目前正在着手修改方案。
2、不同并购选择带来的收益与其背后的驱动力
2.1 海尔和格力并购获得显著成效
海尔和美的的海外并购都给其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并表业绩:
海尔收购GE家电的交易于2016年6月6日完成,至9月底GE家电贡献收入143.5亿元,贡献归母净利润3.17亿元。
美的收购东芝家电80.1%股权的交易于2016年6月30日完成交割,第三季度因合并东芝家电增加主营业务收入38.73亿元人民币,增加归母净利润1970.2万元人民币。
美的和海尔的并购都已获得显著的成效,但格力的并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和障碍。
2.2 格力电器并购受阻,公司股权架构成为最大的诱因
2016年10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公布10月2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结果。结果显示,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中关于募集配套融资的部分全部被否。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股权摊薄问题。
小汪@并购汪在《格力百亿配融被否,董小姐VS中小股东? | 小汪天天见》一文中总结过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三大诉求,除了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外,剩余两大诉求均与格力电器的股权架构息息相关:
格力股权分散,面临“野蛮人”入侵压力,存在巩固控制权需求
格力电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仅18.22%,2015年曾面临险资入侵,中国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保险均曾大幅买进。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的控股股东关联企业持股比例一度逼近董明珠。
格力电器曾有MBO意向,管理层希望通过交易提高对公司的控制力
格力电器管理层和公司国有控股股东格力集团在公司发展上曾经产生不少分歧。以董明珠为首的格力电器管理层一直希望能够提高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力。
反观美的集团和青岛海尔,则并不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上述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如下表所示:
格力电器2016年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青岛海尔2016年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美的集团2016年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青岛海尔的创立时间相近,发展过程也多有相似,最初也均为国资背景。但最终却形成了不同的股权架构,出现如今这样迥异的并购路径。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3、复盘股权变动历史:从格力困境到美的、海尔的成功“MBO”
3.1 格力困境:公司股权架构隐含的内忧外患
格力集团创立于1985年,前身是珠海特区发展经济总公司,而目前为人所熟知的“格力”一般指的是格力电器,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珠海海利空调厂。
格力电器很快发展为国内空调销量第一的龙头企业,并于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但整个发展期间,一直伴随着公司管理层与公司国有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其中两件事将双方的矛盾逐渐透明化。
一是在格力电器成功树立品牌后,格力集团将格力品牌授权给旗下其他子公司,生产同质化产品,与格力电器争抢市场份额,引发了格力电器方面的不满。2001年时任总经理朱江洪曾提议格力电器收购格力集团旗下类似子公司,但遭拒绝。直到2004年,双方才达成交易。
二是格力集团曾经试图将格力电器出售给国际空调巨头、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开利。当时曾有媒体报道称,格力电器管理层直至开利准备前往格力电器进行尽调,才得知格力电器将被出售。当时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朱江洪接受采访时表示,“格力电器对于将企业转让给外资公司十分担忧”。
但2005-2006年适逢国企改制,按照证监会股权分置改革意见中的规定,格力集团在改制一年内不能转让格力电器的股份,一年后转让比例也被限定在5%-10%的范围以内,使得收购最终未能成功。但在控股股东的高压之下,格力电器未能如美的、海尔一样借国企改革完成MBO,留下了目前依然由国资控制公司的股权架构的基础。
同时,由于格力集团在股权分置一年后开始逐渐减持套现,最终目前作为控股股东仅持有上市公司18.22%的股权,给公司留下了股权分散的隐患。
3.2 美的、海尔:艰难MBO解决公司产权问题
美的集团:国内首家成功MBO上市公司
美的集团的前身是创始人何享健等人集资创办的塑料瓶盖生产厂,1980年开始生产风扇,此后相继注册“美的”商标和进入空调行业,并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
1997年美的进行事业部制改造,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但创始人何享健一直对公司产权问题可能对公司未来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于是在2000年推动美的管理层和工会组织共同组建了美托投资。
美托投资于2000年5月以2.95元/股的价格协议受让当地镇政府下属公司持有的美的法人股,2001年1月再次以3元/股的价格再次协议受让。两次收购共计获得美的22.19%的法人股,耗资约3.21亿元。最终美托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美的管理层完成了对美的集团的MBO,美的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MBO的上市公司,也形成了美的目前的股权架构的“初始版本”。
青岛海尔:持续数年的股权激励和“MBO”之路
青岛海尔创立于1984年,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张瑞敏作为厂长接手时,这家工厂已经亏损147万元,濒临破产。张瑞敏接手后严格进行品控,还留下了因冰箱质量不过关下令员工亲手“砸冰箱”的美谈。
此后海尔凭借出色的品控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发展成为冰箱企业龙头,1997年总营收就突破百亿,同时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也开始了长达数年的“MBO”之路。
2000年-2004年,海尔一直致力于提高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力,而所谓“MBO”也引发了著名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论战,后来被总结为“郎顾之争”。但海尔在论战中始终保持足够的低调和沉默,并表示公司的属性是“集体企业”而非“国有企业”。
但正是一系列的股权激励和“MBO”措施,将管理层对海尔的控制权提升到目前的情况。
4、从差点被世界500强收购,走到成为世界500强之一,中国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4.1 美的与海尔的发展史上,并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1998年美的通过收购东芝万家乐进入空调压缩机领域,2004年-2005年相继收购现代电器和金科电器等家电企业。同时开始就通过收购美泰克国际投资,间接控制另一家电巨头荣事达50.5%的股权,将公司业务向冰箱等领域拓展,并于2008年完成对荣事达的整体收购,同年收购另一国内冰箱龙头企业华菱集团,并购洗衣机龙头企业小天鹅。
海尔集团则从一开始就提出“激活休克鱼”的理论,并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内相继并购红星电器和菜阳家电等数十家公司。同时很早就开始进入海外市场,从2002年开始就和日本三洋电器合作,此后分三次收购了三洋在日本、东南亚等地的家电业务,进行逐步整合消化。还在2012年收购新西兰家电巨头Fisher & Paykel。
4.2 格力电器发展史少有“并购身影”,资本结构差异导致处境截然不同
相比之下,格力电器的历史上少有“并购”这一关键词的出现,此前最为著名的一次“并购”是差点被格力集团卖给美国开利。此次130亿收购珠海银隆,已是格力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
小汪@并购汪查阅三者2016年三季报发现,美的集团账面货币资金为185.84亿元,青岛海尔账面货币资金为198.67亿元,而格力电器的账面货币资金高达972.34亿元人民币。然而在并购的表现上,前二者在举债收购国际产业龙头,进行产业链的拓展和升级;格力则在发行股份收购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谋求转型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司控制权方面的“外忧内患”。
这样的情形,固然和企业家个人管理风格和发展中形成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但其中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也绝对无法忽视。美的和海尔在艰难的“MBO”过程中虽然面临了诸多争议,但确实解决了企业产权问题给公司带来的隐患。而格力电器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则难免使公司的发展受到掣肘,最终造成了如今格力电器与其他两者截然不同的处境。
然而即便在不断跟控股股东进行博弈,面临了诸多的“外忧内患”,格力电器的业绩和盈利能力都不可否认地十分出色。
格力电器从当初差点被世界500强收购,走到了今天,成为世界500强之一。而兜兜转转,当初差点收购了格力的美国开利,其旗下拉美业务则被格力电器的最有利竞争者美的集团收入囊中。
『陆』 决定公司发展方向是大股东全体股东还是小股东
理论上来说决定公司发展方向的是公司全体股东,也就是股东大会来决定,可是现实是由公司的大股东提议公司的重大发展事项,然后由股东表决
『柒』 当时选举格力董事长职位,董明珠是靠什么说服别人选她的
本次格力电器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的四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之中的三个均为格力电器现任高管,分别是现任董事长董明珠,执行总裁黄辉,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望靖东,以及格力集团常务副总裁张伟,显示出对格力电器现任高管团队的支持。
在大股东已表达对董明珠的支持,业绩又实现了董明珠的诺言,格力的员工又十分拥护董明珠的情况下,柏颖科技认为有足够的理由让中小股东最终会选择支持董明珠,毕竟在董明珠的经营管理之下格力保持了20多年的国内空调老大的位置,并持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显然选择董明珠将是更稳妥的选择。
『捌』 格力大股东为何偏偏选新能源汽车
近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此次格力集团看上的长园集团,旗下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及智能电网设备三大业务板块。2017年,长园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亿元,其中,这三大业务板块分别占比27.67%、33.02%和39.31%。
有数据显示,格力集团去年营收约为1500亿元,格力电器的营收为1482亿元。也就是说,格力电器为格力集团贡献了大部分营收。
“除去格力电器之外,目前格力集团基本就是一个控股公司,没有实质性业务,而其也需要迅速开展新业务,降低对格力电器的依赖。”一位接近格力集团人士透露。
同时,长园集团方面给出的信息,也透露出格力集团对新能源业务的兴趣。长园集团董秘倪昭华对外表示,格力集团要约收购长园集团,是因为看好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对于双方是否会共同联手涉足汽车产业链,其并未正面回应。
来源:中国经济网
『玖』 格力股东有多少个股东
000651格力电器;根据该上市公司一季报,截止2018-03-31,股东人数为435,187
『拾』 格力电器案例分析 为什么大股东的董事人选周少强落选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