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政处罚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影响还是挺大的。
尤其是融资的时候。
处罚和奖励相对,毕竟是污点。
上市公司,万人瞩目,“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上市是个双刃剑,既是有广告效应,扩大公司知名度,也是要接受社会监督和审视。还有监管部门的企业行为审核、审查。
在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时候,尤其是股权融资,公司的信誉、声誉是绕不过的一个坎,可能因为被处罚,不能在该处罚的某几年内发行新股,或者新股发行规模受限,发行价格偏低。
通过债券融资的,除了资格核准,还有规模、利率的优化空间,都是与企业声誉息息相关。
除了融资,在企业从事社会化经营的时候,也会受到负面评价的影响,损及公司利益。
所以,行政处罚,总是有害无益的。需要相当的时间冲淡其影响。
或者,后期的奖励、表彰,来扭转大众的历史印象,给公司一个正面的新面貌。
B. 多么可怕的上市公司,这算是犯罪吗《行政处罚决定书》
我可能肯定地告诉你,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够不上犯罪,最多算个违法,因此,不会有任何的犯罪记录。如果警方没有给你下达《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你连违法也算不上。
C. 上市公司被行政处罚股价会跌吗行政处罚是什么意思一般什么情况下会被处罚处罚是怎么处理
行政处罚就是行政机关发现自然人、法人组织、其他组织生产生活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违反了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被行政机关处罚的情况。
上市公司受到行政处罚多多少少都会影响股价。
D. 上市公司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需要公告吗
需要披露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专司证券及属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包括:
(十一)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
E. 近3年内受到行政处罚公司上市如何处理
若行政处罚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经过合理解释,不会构成上市的实质性障碍;如果构成重大违法违规,只能等待,直至报告期内不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发行人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最近36个月内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过证券;或者有关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36个月前,但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
(二)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
(三)最近36个月内曾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发行申请,但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或者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或者以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或者伪造、变造发行人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签字、盖章;
(四)本次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五)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六)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5)上市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扩展阅读: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且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被中国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尚在禁入期的;
(二)最近36个月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最近12 个月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三)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第十七条 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
F. 上市公司最近12个月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还满足增发的一般条件吗
不满足。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二章 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专 第九条 上市公司最近三十属六个月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且不存在下列重大违法行为:(一)违反证券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受到刑事处罚,定向增发没这个要求,但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之类的公开发行是不行的。
G. 证监会网站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罚文件在哪里找
登陆证监会网站后,点击“信息公开”,在页面左侧选择你要查看的信息。
望采纳。
H. 股票维权索赔可以获赔多少钱
维权索赔的金额数量情况如下:1. 您的对账单寄到后,由律师综合法理依据、法院判决先例等条件,来计算你的赔偿金额2. 最终赔偿额是由法院宣判决定赔偿比例的
I. 上市公司收到深交所监管函说明财务造假,但并没有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股民可以索赔吗
炒股损失,若是因上市公司违规导致的,可以依法索赔。索赔的方法:上市公司被证版监会行政处权罚,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这是索赔的前置条件。炒股亏损是由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起的,有因果关系。意思就是,在虚假陈述期间买入的股票才可索赔。索赔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有专门规定。如果读不懂,可以找律师。例:中捷股份因虚假陈述,被股民索赔。中捷股份总共赔了1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