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票已经不行了,但是下跌行情中可以找到一些投资机会,你可以看看指数基金,在大盘见底时进入,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㈡ 关于股票评论的问题
http://www.eastmoney.com 东方财富网很多新老股民都看这个网站.里面有一些不做的博客.可以找些适合自己的.
http://www.cnstock.com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主办
http://www.people.com.cn 人民网
http://chinese.wsj.com/gb/index.asp 华尔街日报
找一些自己适合的来关注吧!
㈢ 怎么评论一支股票的好坏
一只股票的好坏 不是哪个单一指标就能反映出来的 我觉得股票的好坏取决于基内本面 技术面容 政策面 市场面等等综合因素 就好比牛市行情中 绝大多数股票动能赚钱 这就是市场面决定的 还有一点就是 业绩好的股票一般都长期看好 因为股市里有一点 那就是强者恒强 大蓝筹股放长线钓大鱼 赚钱是一定的事 另外 中国股市的特色就是受宏观调控影响比较厉害 通俗地讲就是 政府的职权在股票市场中涉及的比较多 再好的股票也架不住政府的一句话
你说的指标应该是技术面范畴的 技术面不可不知 但不可全信 因为任何指标都是一种趋势概念 是一种概率问题 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㈣ 试述国家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年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为何搞宏观调控那些政策
无论采纳与否,都与楼主探讨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导向,以及国家的意图,也就是说先回答楼主第二个问题【为何搞宏观调控那些政策?】,如下:
首先我们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论述,影响一个经济体发展因素,在此,即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
这个不得不说到“三驾马车”,它们包括:
1.【投资】:这里说的是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例如投资在某某制造业,某某水利工程,而不是指诸如股票投资,债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等此类项目
2.【消费】:即是我们常说的“内需”,简单来说就是包括吃喝拉撒、享受品、服务等消费项目
3.【出口】:这里一般指“净出口总值”,它是由出口值减去入口值,所得出的
那么,房地产归属于以上三者哪一类呢?确切的说,它属于“消费”,只不过被延伸出类“投资”功能,就像之前大蒜一样,本来是消费品,因为求大于供,后来被人爆炒,变成不伦不类的“消费+投资”结合物,所以后来国家下力度打击炒风;又比如钻石,本来只是装饰品,后来变成了投资品。但说到底,房地产依然属于消费品项目。
好了,从以上我们明确了房地产的属性。其次,我们要从民生的角度来论述,房地产为什么到了“不得不调控”的地步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民的收入水平是有限的,假定他每月的收入值为100,
1.那么,当他把每月的收入的20%~40%,花费在房产上,很显然剩下的钱能够支持他非常潇洒地度日,剩余的钱能够支持购买衣服、奢侈品,吃上好饭好菜,甚至除外旅游等等,如此一来,经济项的【消费】被拉升,甚至【投资】和【出口】都被拉升,刺激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当他把每月收入的60%~80%都投入到房产中,这个时候就有点麻烦了,剩余的钱只能紧巴巴的度日,买衣服不舍得,旅游别指望,汽车更买不起,吃顿饭都得好好想想怎么省,自然就没有能力去支持经济的【消费】,更别提【投资】和【出口】了;
3.当他把每月收入的80%~90%以上都投入到房产中,这就出严重的问题了,试问,他已经完全沦落为“为房子打工”的地步,还得东凑西借的度日,如何有钱去“刺激经济发展”?这个时候是非常危险的,本来是用来为发展经济的钱,都流到房地产去了,可以说是房地产侵吞了实体经济!
4.最后,你没有想到的是,当把超过100%的收入(例如110%)投入到房地产时(此类现象可以参考香港的楼市发展史),也就是说当你的房子,变成了“负资产”的时候,这个时候经济铁定是要崩溃的!个中道理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很明显无论是整个国家,或者是地方上要发展经济,都是不能以“发展房地产”作为带动的火车头,否则就会发展成“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并且实体经济会深受其害。因此,我们国家在意识到房地产正在侵吞实体经济的时候,下手搞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
回到第一个问题【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年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其实调控政策由来已久,不过1年多以前的政策显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又或者是“中央有政策,地方有对策”(地方政府因卖地等诸多收入,对房地产调控政策阳奉阴违),只不过今年严厉起来,让人觉得政策比较到位。
房地产调控政策首当其冲影响的自然是房地产板块的股票,但因为政策的指向是先从点再到面的(从试点一线城市再到二三线城市,最后有望推广到全国),所以我们看到一线地产商率先受到冲击而苟延残存,二三线地产商死灰未灭。以往因为政策的漏洞,以及地方上的各种制度弊病,导致地产商可以极少的启动资金拿地圈地,继而向银行贷款,再到卖楼花等手段,整个从拿地到卖楼的过程,可以说是干着稳赚不赔的买卖,环环相扣,完全是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模式!
但政策一来,过去的模式现在行不通了。地产商必须付出更多的钱,同时得让资金尽快回笼,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卡壳,企业亏损乃至关门大吉都是正常现象。
如此一来,上市的房地产公司自然也就从弄潮儿,变成了市场的弃儿了(但这有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杀刀正慢慢地从大地产商到二三线地产商头上移动。
据统计,今年的行业景气度调查,地产行业的景气值跌到90左右(100为线,高于100为景气度越高;低于100为不景气)。
因此而带来的影响,还有建筑行业(包括建筑公司、建筑材料商等,像水泥,钢材),以及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例如铜)。
我们都知道房子是用什么来建造的,以钢铁行业为例,我国的钢铁制造首先是被扼住“原材料价格”的咽喉,接着是高耗能低产出的行业特性,然后还遭遇房地产调控这“破事儿”,这个行业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众多行业中比较“铁定不被看好”的行业之一。这个可以从股市上看到端倪。
当然还有水泥板块,稍好,因为建房子的少了,我还有国家大型建筑项目(例如水利,保障房)维持着,而且该板块区域性很强(也就是说广东的水泥不可能运到湖北卖,对吧),总有一点地方上垄断的味道,一息尚存,同样这个也可以从股市上看到水泥板块的股票正不上不下的走着。
还有更多的行业就不一一论述了,下面讨论下房地产调控对大市的影响。
我们都说政策正在“挤房地产的泡沫”,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只有把这个大泡沫挤掉或者挤爆,钱才可以流向国民经济所特别需要的【投资】和【消费】项目。
特别是我国正进入“十二五规划”的时间,国家的经济导向主要是以“经济转型”为纲领。说到转型,什么型呢?也就是:把过去劳动密集型经济,转向发展为知识密集型经济。说到这个,其实我们正在走过去类似韩国日本的路子(区别是日本转了20年都没转过来,韩国转的比较成功)。未来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向着新能源,新技术,高端产业发展,但发展经济需要钱,从何而来?我的看法是:一是淘汰落后支持发展新兴(出台政策压制淘汰旧产能产业,扶持新的);二是拨乱反正(就是要干掉房地产这个带头捣蛋的行业,把钱抠回来干点正事)。
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不应该因为A股是“政策市”而有偏差。挤掉房地产行业的泡沫,能够使得国民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且有利于民生(再不调控就不单是贫富悬殊的问题,而是民不聊生的问题了)。
房地产的调控政策,真正指向的是实体经济。资金(无论是正常渠道的资金,还是热钱)的流向总是有两个方向:一是安全的;二是能增值的。当楼市泡沫爆裂,资金自然会(部分或大部分)流向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只有获得资金的支持,政策的支持,才能定下心来发展(无论是发展新技术,还是发展渠道),而不是去放高利贷,做金融投资,炒房,因为做这些投资“无利可图”,而安心发展企业却是“有利可图”。
反应到股市上来,一家上市公司能持续健康的发展,持续的盈利,自然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市场总是能够发现哪些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哪些应该摒弃。那么,大的方向之下,虽然我国经济处于转型阵痛期,还有外围经济的震荡影响,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股市还是以向上为主的。
则,在股市的行业选择上,应该具备长远的战略目光,远离夕阳行业的上市公司(例如房地产,钢铁等),即是短期他们的股价会有反弹迹象;趁低吸纳新兴行业的个股(例如新能源,环保等)。
综上所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整体而言对我国股市是一个“利好因素”。干掉这个“大蛀虫”不但可以省回许多“米”,更能让实体经济沿着规划的路线健康发展。
㈤ 今年的股票还会上涨吗
不要太乐观,下跌的概率更大.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根据前几次奥运会各国股市的涨跌概率统计来说,奥运会举办当年上涨的概率为40%,下跌的概率为60%,所以用奥运会必须要涨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奥运后导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到来,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下跌的概率远远大于上涨. 之前我一直谈到的要防止出现的奥运见光死行情,还真的在8月8日出现了,非常的遗憾,虽然在心理上很不能够接受,本人也曾经对8号当天有过期待,期望这一天真的能够如大多数股友的愿望出现红盘,这样股友们的损失又可以减少一些了,虽然技术面已经很难看了,让人不相信8号会有行情,最终行情的发展情况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最遭的情况_大盘破位,股市的运行规律战胜了谣言带来的游资推动的反弹,这也是这次反弹我一直在反复提醒朋友们风险的地方,也是我一直被人质疑的地方,说我为什么每次反弹只看空不看多,我只能够说大级别反弹的条件不充足,所以我不看好,如果只根据书上写的,现在跌了这么多了该有如书上说的大级别的反弹了,那这种判断大盘的依据我不认同.股市随时在变,人要随时去适应,如果股市真的如书上写的在运行和发展,那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人亏钱.只有支持反弹的条件出现了我才会修正观点.(越是散户期待的的东西,可能就越有可能被机构利用来出货,奥运题材就是这么个东西,没实质的利好作用,只是题材,掩护机构出货而已,而在奥运后由于没有什么大的题材来掩护出货,所以,这个题材对于畏忌大小非的众多机构来说是最后的一个大规模减仓的机会了,在平时机构出货可能会遇到散户同时抛售的压力,而奥运期间由于散户对未来行情有所期盼不会轻易和机构比起出货,会给机构提供一个少有的较为轻松的出货环境,所以,谨慎相信股评的抄底评论,股评喊抄底的时候往往是机构要出货的时候,谨慎乐观奥运行情),后市大盘只有在短时间内强势放量收复了2568并站稳后市才有看高2875这个压力区域的机会(很难!).大盘12.13.14三个交易减缓了下跌的趋势,特别是13日尾盘再次出现了我之前反复说的游资尾盘短线抄底行为,但是不要忘了前期的走势,如果市场仍然是靠游资放出的谣言来做行情,那我还是不改对大盘后市的看法,一没资金,二没信心,三没政策,股市靠什么去完成书上说的中级大反弹.利好谣言如果没有兑现,看低2000点.大盘短线已经到了转折点了只有在量能快速放大的配合下并突破站稳2568点才有希望,站不稳,短线可能再次破位看低2200.顺势而为吧.没人喜欢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300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但是反弹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大盘现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30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㈥ 今年的股票还能涨吗国家开年就遭的大灾了。
政府不是已经出好消息了吗,两只股票型基金获批,有政府支持,当然不用太多担心后市啦。
㈦ 按照今年股市行情什么时候才会好转
2009年的股市会继续保持震荡整理,期间会有一定的反弹,大致在2700点附近
㈧ 为什么现在的股市变成了熊市,今年的股市就这样了吗
还有期望?没死心? 熊市不言底.超跌反弹时,逢高减仓或者出货,减少损失. 短时间内大盘有继续破位的风险,建议持币回避风险. 肯定会继续下跌,在熊市中超跌反弹结束后还会继续创新底的. 从8月12日开始的这个震荡箱体持续了18个交易日了,虽然中间经过过一次靠谣言带来的大涨不过,谣言就是谣言,随着谣言的破灭大盘继续震荡走低,中间的红盘游资的抄底力度越来越弱,而大盘继续被均线压制下去震荡走低无法突破,最终还是选择了跳空破位,把这个震荡箱体打破了创了新低,如果大盘无法放1100亿以上的巨量突破并回补这个跳空缺口,那大盘的下降通道将打开,这个缺口就将成为新的顶部压力区域,后市还会继续探底创新底的.而之前大盘在720日线曾经两次形成支撑作用不过8月8日还是大跌破位把下降通道打开,而大盘运行到960日线附近时曾经失守过,后来因为游资借谣言托高过大盘大涨178点.但是谣言就是谣言没有出来,960日线再次破位失守后下行,现在下方1440日线、1800日线和2160日线已经缠合在一起了,形成了自3300以来的最强的支撑区域(短期的最后的支撑区域2034~2150点),但是如果连这个区域都失守无法站稳,那大盘下方的下个支撑区域将下降到1400~1500点附近了。短线继续有所谓的利好在市面上谣传,机构放出来配合出货的概率很大,不要对政府出政策抱太大希望.投资是理性的活动不要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在里面.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机构净减仓近200多亿。而根据最近政监会相关会议精神透露出市场期盼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两个救市政策还在探讨阶段,要进入筹划正轨乐观估计2009年初的事.而政监会主席再次表示市场的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不要出了什么事就盼政策救市,那不符合政府要求股市变得市场化的要求,而大小非是很巨大的问题,要经过国务院的省核,而不是政监会说禁止就禁止得了的,政监会没有这个权限. 请跟随政府的政策来投资,而不要对政府善意的风险警告视而不见. 现在市面上的利好谣言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证监会“二次发售”解决大小非 (证监会相关人士已经表态,二次发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时表示,限制大小非是违背股改精神和市场的行为国家不会限制的,该消息属于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资者能够看懂?) 2、融资融券的可能在奥运后出台(没得到证实) 3、摩根大通龚方雄放言政府将出台千亿级的经济刺激方案(周二该黑嘴表态所谓的千亿级经济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认为国家应该出的,不是国家有出的计划和想法,该传言也遭到了李嘉诚的否认,劝投资者理智点面对现在的行情,他认为到09年为止股市不会太理想,投资者要谨慎介入) 4、据非常接近证监会高层人士可靠消息,将于8/2*宣布印花税即日起调整为双向征收0.05% (没得到证实) 5、暂停三个月的新股上市审批 (没得到证实) 6、国家平准基金将入市救市(相关发言人表示,平准基金现在还没组建,而且组建的资金来源暂时无法确定,所以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7、政监会组织基金经理开会,会议上的重点议题就是救市(但是有与会经理表示,会上更本没有谈到救市,主要是关于基金发行的部分议题) 在红七月行情进行过程中有过无数的众多利好传言带来了游资推动的那波小反弹,但是结果呢?都要到8月底了传言的利好都没出来.所以稳健的投资者建议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后才介入稳健获利,而不要被游资和减仓的机构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来的时候,政府都是悄悄的进村,而没有出现过提前一个多月干叫唤的情况,是机构制造谣言方便出货还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介入。 而基本面投资者现在也将面临一个坏消息878家公司半年报:虽然每股收益小幅度增长1分钱,但是增速已经大幅度减缓,净利润增长现金流下降,降幅高达64.47%,但总体现金流下降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业现金流都出现下降,如采掘业上半年现金流同比就有较大增长。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宏观调空的的双重作用,随着宏观调空的继续深入,业绩面支撑股市上行的压力更大,在遇到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将近,大盘长期趋势不乐观. 部分机构报告表示现在大盘估值低估,已经进入合理投资区域鼓励散户买入,这又是个对散户下的套,大盘大跌过后只是从超高估变为了高估而已,离新兴市场12倍市盈率标准还是高估了5倍,和俄罗斯的8倍比高估了9倍,而市净率虽然已经达到4倍,但是离上次熊市的大底时的1.71倍还有70%以上的差距,所以低估纯粹是机构掩护出货吸引场外资金入场接筹码的托词而已,请理性对待。既然机构这么看好“低估”的股市为什么在鼓励散户买的同时自己坚决卖呢?各位股友静下心来想想吧,请善待自己的资金,得来不容易,不要轻易就送给机构了。顺势而为吧.没人喜欢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300亿.8月又减了200多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所以见光死行情按照预计出现了,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㈨ 股票的业绩与涨跌有什么关系
影响股票的涨跌有多种因素,包括政策的、经济的、资金状况的、公司基本面回的、人们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答预期、市场状况甚至该股有无大资金运作等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用能挣钱来解释,交易价格与业绩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1)市场内部因素它主要是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即资金面和筹码面的相对比例,如一定阶段的股市扩 容节奏将成为该因素重要部分。
(2)基本面因素 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 要是能影响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 经济景气循环,利率,财政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 国际收支等,公司内部因素主要指公司的财务状况。
(3)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 重大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 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变化,新颁布 法令和管理条例等均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动。
以上原因最终体现在供求关系上,如要购买一支好的股票对公司的基本面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公司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主营业务是否符合政府的产业政策,管理是否规范,给投资者的回报怎样等等并结合市场状况尽量在相对低点买入。
㈩ 今年股市是涨还是跌
个人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