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机构减持分析

机构减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9 08:52:35

❶ 国有股减持为什么会造成股价下跌谢谢!

国有股减持:6大假设及后果 国有股减持方案讨论已久,至今时今日,已演变为管理层与市场的两方博弈。管理层反复强调的在市场稳定下实现国有股减持将成为博弈双方的均衡点。真正好的方案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确实比较难,但证券市场是一块能不断增大的“蛋糕”,只要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实现真正的“多赢”,短期的输家也许是未来的大赢家。

假设一:冷处理,长期化

方式轮廓:由于目前找不到令市场各方都能接受的圆满方案,管理层推出“七类”方案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引起市场的暴跌,政府只好从长计议,暂时不提国有股减持的事,但什么时候再提也不明确。

可能性分析:从最近的消息面看,冷处理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实际上表明政府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第一,中国经济发展不能没有股市;第二,稳定压倒一切;第三,减持只能在牛市中进行。因此,管理层可能会从完善市场出发以时间来换空间,在稳定发展的股市中来完成国有股减持。

市场反应:首先需要提醒的是,冷处理并非不处理,只是政府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而已。但政府又不能断然决定国有股不减持,因而只能采取这种消极的办法---“无时间表”地暂时搁置。既然如此,市场会预期至少短期内,可能是半年、也可能一年左右不会推出减持方案,因而大盘短期内会有所表现,至少为一些深套的庄家提供了一个反弹自救的时间空间。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减持的预期会越来越大,如果政府没有其它措施的辅助,大盘必将走向漫漫的熊市。

假设二:个案处理,各不相同

方式轮廓:个案处理模式实际上在本次大讨论、即国有股减持暂停之前已经采用,主要是对新上市公司以及在上市公司增发时,以各公司不同的筹资额度和不同的发行价格进行国有股减持。

可能性分析:很明显,这种方法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了。但是,2002年1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市场分析座谈会”上,又有专家提出了所谓的“在减持的基本原则指导下,予以个案处理”的建议。分析他的理由,大致有两种可能:第一,全部处理对市场的压力太大,因而从稳定的角度出发,应个案处理;第二,个案处理仅仅针对在减持过程中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采取其他解决方案的借口。很明显,前者又回到了最早的方案上,肯定不会被采纳;后者倒是有可能。

市场反应:如果“在减持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前提自然是国有股减持的开始。就目前的市场表现看,投资者对任何一种管理层倾向的方案都不会接受,市场的反应只能是连续下跌,直至崩盘。

假设三:与金融衍生产品共舞

方式轮廓: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趋势,使用“期权”等金融创新品种进行减持。将国有股乃至今后的法人股转化为相应数量的期权等衍生产品,开出一个新的衍生产品金融市场让国有股流通,待延续若干年后期权等行使完毕后,正式结束国有股、法人股的减持问题,并培育发展了衍生产品市场。

可能性分析:目前金融衍生产品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经验尚欠火候,故如此方案推出,时间将安排在股指期货试行成功之后。

市场反应:此方案符合某些专家的“开辟金融衍生市场”的呼声。在我国市场投资主体尚未明确之前,新开的市场不可避免有一波炒作,从而导致二级市场失血,并走出下跌行情。随后由于衍生品种与主板上市股票股价波动具有一定的相关度,市场有望形成二个市场互

相影响的格局,主板因此得以平稳下来。

假设四:半买半送,整体脱手

方式轮廓:将国有股折成两部分,一部分无偿送给原流通股股东,另一部分则以一定价格转售给包括原有股东在内的股东。国有股一次解决完毕,新股全流通问题也随之解决。

可能性分析:送是为了更好的卖。如果国家在送出一部分国有股后能将剩下的国有股顺利高价出售的话,此类型方案被采纳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是此方案的话,其推出时间有望加快,预计在2002年上半年左右。

市场反应:此方案关键之处在于送配的比例和价格以及送配部分的可流通时间问题。如果配售部分价格确定为净资产附近且对新增股份有个流通锁定时间,市场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扬。相反,如果是采用竞价的话,市场必然会有个急速杀跌过程,以达到事实上的低竞价区间。如果配售和新发的部分的流通时间不能有所限制的话,市场仍将会出现一个短期杀跌的动作。

假设五:“白送”给你,不用买单

方式轮廓:即采取张卫星所设计的国有股全流通方案,通过将国有股按一定的比例“缩股”或者是流通股按一定的比例“拆细”的方式,一次性解决国有股的流通问题。

可能性分析: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说,由于采取此种方案将意味着在他们不用掏钱的情况下,即能将国有股的流通问题解决,因此具有来自投资者的较广泛的认同感;然而,若采取此方案实施国有股流通问题,则国有财产存在一定程度被流失的可能性,预计管理层对此方案的实施将会十分谨慎。所以,该方案被实施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市场反应:由于市场投资者对此种方案具有较为广泛的认同感,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投资者将会获得比较显著的利益。因此,若此方案被实施,大盘展开一波较为可观的上涨行情的可能性较大。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国有股在取得流通的权利之后,指数所处点位的高低,将对国有股兑现金额的多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无疑国有股在较高的指数点位兑现,将能产生较好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用,因此这将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股指的上涨空间。

假设六:新股全流通,先增量后存量

方式轮廓:将目前市场上存量的国有股流通问题暂时搁浅,但对在某个特定时期发行上市的新股,则采取将所有股份全部流通的方式,以解决增量国有股流通的问题。

可能性分析:尽管该方案有利于解决增量国有股的流通问题,从而具有将历史遗留问题的优点,但由于它同时还有将市场所有股票的价格中枢大幅降低的显著不足之处,使得该方案被实施的可能性很小。

市场反应:若该方案被采纳并实施,市场投资者对几乎所有已经上市股票的价格的预期将会大幅调低,从而纷纷抛售现有的股票,并转而关注全流通的上市新股股票,大盘指数将难免因此产生深幅的回调,甚至不排除有崩盘的风险。

❷ 案例分析:为什么减持的股票却疯涨

你好,主要看减持股份的数量,占流通股的比例,
很多个股操控现象严重,通过大股东减持来欺骗散户,却做反向操作抢筹码。

❸ 以量化分析方法选股,要怎么算股票收益率

首先建立各个指标在相应分析期内的“增持”/“减持”组合,通过事后检验,统计并分析各指标的“增持”/“减持”组合在分析期内的信息比率与收益率。依据各个指标的“增持”组合的市场表现,判断该指标的选股能力。

“增持”与“减持”组合的构建方法如下:每次选择一个指标,依据该指标对行业内个股进行排序。根据指标代表的经济含义,选择指标排序最优的前 25%的股票设定为“增持”,后 25%的股票设定为“减持”。将“增持”与“减持”股票,按照流通股市值为权重,组成“增持”与“减持”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建立后每隔三个月,根据市场最新的指标数据,对“增持”与“减持”组合进行一次重新调整。

1. 经过众多的统计分析研究比较,一些短线投资者认为当随机指标KDJ的K线从下向上穿过D线时,可以买入股票。
2.短线买截的不足之处。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而言,短线买点都是短线行为在一定时期内,短线买点特别多,同样短线卖点也特别多,因此投资者据此操作,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考虑到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投资者根据短线指标操作股票,成功的概率又进一步降低。另外大多数散户由于交易设施的不完备,短线操作也不方便。因此我们建议散户投资者不要轻易用短线的方法买进股票。
3. 短线的交点在决定卖点时,除了前面所讨论的方法外,一些短线投资者常常用随机指标KDJ来决定股票的卖点。由随机指标KDJ的墓木原理知,当随机指标KDJ的K线从上向下穿过D线时,投资者可以卖出股票

我用的牛股宝,里面有个从炒股大赛里面选出来的牛人榜,这个牛股宝里可以跟着牛人买卖操作,这样能跟这这些牛人学习很多知识,牛股宝我觉得不错。你也可以试试。祝你成功。

❹ 股票减持是利还是坏呢.请大家帮忙分析以下这个股票的相关报道信息.

减持是利好还是利空,不好判断。你得看看,在它减持的时候有没有人增持,并且这个增持的人是有实力的大公司还是无名小辈。如果只知道减持了,却不知道谁增持了,那么还是以无名小辈论处。

❺ 减持的风险分析

由于大小非持有的股份几乎为零成本,而流通股的二级市场价格已炒到很高,一旦股市逆转,大小非们便会不择手段止盈。因此,在新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之前,中小散户应研究大小非减持的新特点,在反弹中进行如下操作。

❻ 上市公司大股东发布拟减持公告,散户该立即卖出该股票吗

这个问题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发布减持公告,散户该不该立即卖出股票?我认为散户不应该立即卖出股票,应该要学会冷静分析,分析大股东为何减持自己股份的原因,再来决定卖与不卖的操作决定。



通过以上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发布拟减持公告,遇到这事散户应该要冷静分析,不应该盲目的立即卖出股票,而且选择冷静分析以后再作出决定时候该卖出。因为大股东发布拟减持公告又不是马上减持,而是在公告之后减持,所以散户不能当一看到减持公告就盲目的卖出股票,这种情况是错误的。

❼ 大股东减持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空。

因为大股东一般在情势好的情况下是不会减持的,大股东内的减持代表着主容力的逃跑,所以是利空的。

转让的对象不同,那么所释放的多空信号也是不同的,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如是直接转让给二级市场的话,肯定是利空,建议抛出。 如果是转让给另外一家机构或者投资人的话就是利好,可以继续持用。说明股权结构有变更了,但是会提升业绩,是大利好。

(7)机构减持分析扩展阅读:

对空头有利,且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重大利空消息,导致13日沪指跌2.8%,深成指跌2.97%。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阅读全文

与机构减持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股票价格为什么高 浏览:803
适合20岁怎么理财 浏览:83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