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就是对当前的某一现象,状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
❷ 经营现状分析包括哪些
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一、首先要为分析提供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内部资料最主要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会计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外部资料是从企业外部获得的资料,包括行业数据、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等。 二、根据财务报告:按照分析的目的内容分为:财务效益分析、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偿债能力状况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按照分析的目的内容分析 1、财务效益状况。即企业资产的收益能力。资产收益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它的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分析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2、资产营运状况。是指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反映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主要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 3、偿债能力状况。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是否稳健经营、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等。 4、发展能力状况。发展能力是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投资者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等。 (二)按照分析的对象不同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从资产项目、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方面进行分析。资产主要分析项目有:现金比重、应收帐款比重、存货比重、无形资产比重等。负债结构分析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权益结构是分析:各项权益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重,说明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及所有者的权益构成。 2、利润表分析。主要从盈利能力、经营业绩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增长率等。 3、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从现金支付能力、资本支出与投资比率、现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主要有:现金比率、流动负债现金比率、债务现金比率、股利现金比率、资本购置率、销售现金率等。
❸ 研究现状分析
一、趋势预测研究工作得到重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能源组织、各国的能源机构、跨国石油公司以及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油气储产量发展趋势预测研究工作。其中,USGS及美国能源情报署多年来对全球油气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对全球油气资源评价和供需形势研究非常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等西方发达在世界油气储量、产量未来增长趋势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该领域缺乏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二、偏乐观的预测与实际更为相符
对石油资源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对石油资源量的评价结果越来越大,USGS2000年所做的评价结果从1000×108t增大到4000×108t。在20世纪中叶就有人预测石油资源即将耗尽,石油资源衰竭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然而事实证明往往最乐观的预测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悲观论者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在世界石油工业的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石油专家提出了悲观的论断。早在1919年USGS的总地质师DaveWhite认为石油生产的高峰将在3年内结束;1989年Campbell认为“石油生产将在1989年达到高峰”,1994年又认为“2000年前达到生产最高峰”,1997又认为2004是产量高峰,2000年他又提出2010年是油气生产高峰;1997年Dun-can也认为2000年是产量高峰。
2001年,Campbell估测的常规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只有2808×108t,常规天然气283×1012m3。而近10年来世界石油每年生产30×108t以上,但是石油的可采储量并没有减少,反而从1994年的1369×108t增长到2002年的1662×108t,储采比从45∶1上升到目前的50∶1以上。天然气可采储量迅猛增长,从1990年的118×1012m3到目前的156×1012m3,每年产量都在2×1012m3以上,储采比从50.6∶1上升到目前的62.4∶1。可见,随着资料的增多与勘探向新区、新领域的发展,预测结果总的趋势是在增加的。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勘探开发成本的降低,现今难以开采的油气资源将转化为可采储量。
国内对油气储量、产量的增长预测也存在这种现象。从我国对石油地质资源量的认识看,近期约765×108t的评价结果与20世纪60年代115×108t相比,增加了近7倍。油气勘探历程表明,地质家对资源量的认识常常是偏保守的,我国有很多含油气盆地的累计探明储量,已经超过或接近以前计算的资源量。例如,南襄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等。
三、天然气的趋势预测处于起步阶段
对石油储产量的预测工作做得较多,而天然气的预测处于起步阶段,认识还不够深入。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对天然气资源状况的认识上还不甚明朗,在天然气产量峰值的预测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四、缺乏国家层面的预测研究
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有关油气资源趋势预测的探讨与研究,但这种研究多以学者和公司为主,反映的是学术观点,缺乏国家层面权威的分析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模型的推导和讨论,地质分析不够深入,对全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的预测缺乏由小到大、逐级汇总的系统分析;二是预测模型都是单旋回的,而我国含油气盆地普遍具有多套勘探层系和多个构造单元,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往往呈多个阶段,油气储量增长具有“多峰”的特征,单一预测模型和单旋回的预测难以反映油气储量发现规律;三是已知的预测模型只能对未来可能发现的储量数值进行预测,对待发现的油气藏类型难以作出合理的推测,每一个盆地或地区的预测都是一个“特例”,缺乏规律性的总结和认识。
五、预测方法以统计法为主
目前,国内外油气资源趋势预测主要依靠统计法,这种以统计模型进行油气资源趋势预测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有数学模型仅能预测储量增长的宏观趋势,难以预测因勘探新领域突破而带来的储量增长突变。储量增长预测模型是一种非线性拟合器,尽管它对参与建模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吻合程度,但它对奇异样本的表现能力显然不如对规则样本的表现,所以在预测过程中,它往往仅能较好地反映近期的、趋势性的预测结果。具体到储量发现过程而言,如果某一年或某一段时间探明发现保持基本一致,则其累积探明储量保持稳定,这种样本是最平稳的,也是最容易预测的;如果某一年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大,远远偏离正常的增长水平,则在建模过程中这种样本的拟合程度就较差,往往拟合结果达不到实际的增长水平,这就造成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是一种平稳甚至保守的估计,难以测储量增长突变的准确年份,而储量突变往往代表着新的勘探领域被拓展,储量增长趋势也会随之而变。
第二,现有方法都企图以单一的模式来解决各类复杂的油气储量增长规律问题。各个油区由于地质条件和勘探方法(含认识和部署)上的不同,储量增长的规律也迥然不同,有些油区勘探一开始就发现了大油田,甚至特大油田(如大庆油区);另一些油区,勘探初期阶段没有什么重大发现,而在勘探一段时间后才找到大规模的储量(如辽河油区)。实际上各个油区的储量增长曲线类型远比这两种类型复杂。一个油气区,往往勘探工作有一个或几个高潮,年勘探工作量时高时低,甚至勘探工作几上几下,开展储量增长预测必须考虑其增长类型。
第三,由于中国含油气盆地普遍具有多套勘探层系和多个构造单元,一方面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另一方面油气分布相对不集中,认识过程和勘探过程呈阶段性发展,大多数油气田受地质条件及勘探开发水平的影响,石油地质储量的发现和产量的增长往往呈现“多峰”的特点,而单旋回预测模型难以有效地体现此类特点,须用多旋回的模型进行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预测。
第四,尚未形成统一的预测方法或模型体系,对于其应用效果也无统一的衡量标准。每种方法受其本身特点的限制,在理论思想、数学表达式、求解方法和最优预测阶段上都有一定的差别,表现为三点:一是同一种方法或模型在不同油区的应用效果不同;二是不同方法或模型在同一个油区的预测结果和效果也不相同,但每一个油区都有应用效果最好的方法或模型;三是对于同一个油气田或油区的多个预测结果,只有结合对油区的地质认识,才可确定最佳预测结果。
❹ 现状分析是什么意思
就是针对目前的真实数据等情况进行分析
❺ 分析自我现状
自我分析,是指对自我理性、深刻、全面的分析,他比自我介绍更深刻(自我介绍最基本的内容可以省略)同时又包含自我评价的内容。进行自我分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人在不断的变化、进步,自我的分析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古人有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然而“知己”应是首要任务。
1基本内容编辑
自我分析与自我剖析、自我研究相类似,都是一个人为更进一步了解自身,包括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主要是为了解缺点),而列出的相关逻辑上的分析与对比。做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我分析而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一.选择与决策,人生存的基本技能
作出明智的选择是一项与每个人的成长、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生存技能,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影响、左右了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在我们的一生中,需要花费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来选择或作出决定,小到选乘公交车,大到求学、择业,还有恋爱与婚姻……的确,成功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十字路口”上的某个决定。
由这个案例,你不难看出“我”四年以来的所有挫折与不愉快都源于不当决策,从第一份职业的选择到匆忙间的跳槽,还有网络工程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选读,等等。总之,笔者很难透过她的具体选择来辨别她的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系统思考轨迹。
二.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近79.3%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心理准备不足,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具体反映在他们选择职业时的茫然与困惑。本案例中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第一份工作还是四年间的其它选择与决定,她都没有围绕职业选择的基本思路进行。
作为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专家团讲师,笔者每年都要为应届大学生提供职业心理辅导讲座,内容包括:(1)发现与探索自我。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需要,即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气质与个性特点,分析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及其倾向,看看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最充分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认识职业世界。帮助大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世界,认清职业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相关职业的特性及其对就业者的要求。(3)寻求最佳的人职匹配。在正确估价自己和全面认识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协助大学生客观地给自己定位,明确恰当的就业期望;在充分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既能满足自己需要、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又能促进自己潜能发挥的职业。
三.促进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
除了选择、决策外,另一项生存技能就是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如何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显然,要想获得职业上的成功,首先是学会适应职业环境,就像大自然中的千年动物,能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改变自己,避免成为“娇贵”的恐龙!
一般而言,踏入职场的最初3年,是新人适应社会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弄懂、搞清职场游戏规则,接受他人有关如何最好完成工作的智慧与指导,承受对新生活想象和实际情况有落差的现实,克服某些方面比别人差的不安,等等。
❻ 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险事业日益发展完善,人们的劳动和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证,包括劳动保障、民政事业、社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初具规模。然而,由于地域间的差异,各省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特别是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对本省社会保障现状的准确把握,是进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前提。
现状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本省、本地区社会保障业务及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现有的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需要的差距,并提出弥补差距的初步设想,重点描述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以广东省为例,到2000年,全省已有700多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各市都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已有保证,再就业工程进展顺利,这都为建立全省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相适应,劳动保障、民政事业、社会保险等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省已有约30个市县200多万人养老保险业务实现计算机处理,约占投保人数的30%,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框架初步建立,救灾救济信息网已用电话网(PSTN)连接到县,及时地为各级领导部门报送各种救灾救济信息。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局限,广东省的社会保障业务系统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上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业务规范还没有统一,导致技术标准与系统接口也不统一,因而已经建立的信息系统难以相互连接,信息无法交流与共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内各分系统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这种相互分割、分散、互不连接的系统现状已无法适应全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将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省社会保障事业的现代化管理。
建立全省统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方案、统一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建设全省统一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把分布于各部门、各地市的社会保障信息分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用以支持全省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
广东省已由政府建设了全省统一的信息网络互联大平台,因此确定了全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全省统一大平台基础上建设的原则。这样既可以保证网络的统一性、完整性、安全性,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加速系统的建成。同时,还可以成为全省政府系统信息联网的基础,为政府各部门的业务应用与管理提供统一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平台,全面发挥网络增值服务优势,促进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带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❼ 现状分析与动态对比
分别以2002年ETM数据和2004年ASTER数据为信息源,时相选择在返盐最为严重的春季,按照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基于遥感动态监测子系统所建立的盐渍化信息提取模型与流程,获取了2002年和2004年干流上游盐渍化专题图形,2002年、2004年不同级别盐渍化面积及变化见表11-4所示。
表11-4 塔河干流2002~2004年盐渍化统计表
从表11-4可知,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盐渍化程度十分严重,影响植被生长的强烈的中盐渍土、重盐渍土两类面积所占比例超过64%,非盐渍土份额不足3%,该区盐渍化发育,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现象。
2002~2004年干流上游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轻盐渍土所占比例增加了1.71%,从13.37%增加到15.08%,但是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开垦后又撂荒,使得部分裸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为盐渍土。但是相对于2002年,重盐渍土面积缩小123.442万亩,比重下降5.19%,从43.34%下降为38.15%,盐渍化程度降低转换为中盐渍土,盐碱程度改善,植被状况变好。
通过以上的比较,从2002~2004年土壤盐渍化恶化比重为1.71%,改善的比重为5.17%,综合分析,塔里木河干流盐渍化动态变化是土壤恶化与土壤改良是同时并存的,但是改善速度大于恶化速度,所以塔里木河流域干流地区盐渍化的分布情况总体上在逐步改善。
❽ 什么叫现状图,现状分析图,两者区别。
一、二者含义不同。现状图就是在地形图的基础上把土地利用现状用符号和线条专表现出来的一种图纸。现属状分析图就是分析交通状、周围用地规划状况、经济指标、人口状况、绿地状况等等的一些现状的调查分析。
二、要求不同。现状图只需要做出规定的区域做出图像描绘,并标记上图注,图标,让图形数据更直观更醒目的展现给使用者。现状分析图是在现状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让图形数据更详尽易懂,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三、复杂程度不同。现状图相对现状分析图较简单,而现状分析图比较复杂,不仅囊括了现状图的内容,还需要对特定数据进行处理和补充说明,最终得出结论。
❾ 分析市场现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分析市场现状应该从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1、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包括市场需求量估计和预测未来市场容量及产品竞争能力。通常采用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预测法。
2、市场需求层次和各类地区市场需求量分析。即根据各市场特点、人口分布、经济收入、消费习惯、行政区划、畅销牌号、生产性消费等,确定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及用户的需要量以及运输和销售费用。一般可采用产销区划、市场区划、市场占有率及调查分析的方法进行。
3、估计产品生命周期及可销售时间。即预测市场需要的时间,使生产及分配等活动与市场需要量作最适当的配合。通过市场分析可确定产品的未来需求量、品种及持续时间、产品销路及竞争能力、产品规格品种变化及更新、产品需求量的地区分布等。
(9)现状分析扩展阅读:
市场分析的作用
在工业发展与布局研究中,市场分析有助于确定地区工业部门或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能力;有助于在运输和生产成本最小的原则下,合理布置工业企业。
通过市场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市场的商品供应和需求的比例关系,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才有可能对自己的营销策略做出正确的决策。
❿ 论文现状分析从哪些方面写
1、题目
学位复论文题目要简明、制确切,不罗唆,不冗长。评委或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你的主要工作。可以突出一点,但不要将不是很密切的几个内容都写在一个题目上。
2、前言
有些学位论文有一个大前言。所谓大前言,就是相对每个章节而言,每个章节内往往还有一个前言。前言要讲清楚研究背景,论文涉及到的研究内容的相关进展,主要是学说、理论等方面的发展。
3、结果
这是论文最精华的部分,是多年辛苦劳动的成果。有些同学喜欢按照不同的章节进行描述,这是可以的。每个章节可以独立成文,在每个章节内的前言就需要更加具体化,科学问题也就更直接和具体。
4、结语
建议全文有个结语部分(不见得都需要)。结语是全文的总结,再次提醒读者你所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论,重要贡献,不足,以及建议可以进一步开展的相关内容。
5、参考文献
这部分往往容易出问题,主要是由于不细心导致的。首先,在论文内引用的文献,在参考文献部分一定要列出来;反之,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每篇文献,必须都是文内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