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交通银行分析

交通银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1 21:10:19

Ⅰ 交通银行个股综合分析

“持续与逆转理论”你是否了解?大盘与个股的走势用此理论可以明晰。简单说一版哈:大盘目前处于下跌权途中的整理形态,并以跳空形式打穿箱体下边界线,下跌趋势将持续,这是所谓的技术面。基本面:世界经济积重难返,步履艰难;国内通货明显,出口下滑,内需萎缩;够了吧!
离场观望是唯一选择!!!
手痒痒非要买的话,有只票值得关注:000651格力电器。 F10 基本面无可挑剔。重点讲一哈趋势:10月31日跳空突破今年2月以来形成的箱体,现在处于旗形调整的末端。旗形的面你不会不清楚吧?假如 带量突破旗面就是跟进的最佳时机!!28元是第一目标。

Ⅱ 为什么交通银行网点那么少

随着我国上市银行2016年报次第公布,关注银行业的人们发现:大型商业银行的员工总数比上年有所下降,机构网点数量也在减少。这是大型银行股改上市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于是,少数境内外媒体惊呼:中国银行业大量关闭机构网点,各大行疯狂裁员。那么事实真如网络上说的那样吗?卡神小组今天就和朋友说说国内银行业各银行疯狂的撤点裁员是真的不行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事实真相。

2015年以来,受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需求下滑、监管约束趋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但是,2016年银行业较好地应对挑战,主要业务指标平稳增长,部分指标还好于预期。总体而言,2016年我国银行业机构网点数量略有增加,员工队伍保持稳定,不存在大量撤并机构、裁减员工等现象。

那么,对于机构和员工数量最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大型商业银行历史悠久,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业近40%,是我国银行业的第一梯队。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小兄弟”相比,五大行块头大、步履重,近年来发展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他们是否真的会采取裁撤机构和人员等措施来降成本、增效益呢?空口无凭,卡神小组以事实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先来看看2011至2016年五大行机构网点和员工数量变化的情况吧!

从表一可以看到,2016年五大行机构总数合计为70783个,比2015年的70952减少169个,减少幅度仅为0.2%。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分别比上年减少298个、77个,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比上年增加153个、40个、13个。事实上,从2011至2015年,5年来五大行的机构总数每年都在增加。2016年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高于2015年之前的所有年度,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近5%。

从表二可以看到,2016年五大行员工总数合计为1722385人,比2015年的1740121人减少17736人,减少幅度为1%。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分别比上年减少6701人、6384人、4597人、1142人,交通银行比上年增加1088人。同样地,从2011至2015年,5年来五大行的员工总数每年都在增加。2016年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高于2014年之前的所有年度,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10%。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将2011年作为比较的起点呢?要知道,2011年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巅峰之年,当年整个银行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增长近20%,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更是比上年增长29%,多家银行增速甚至超过了50%。然而,2016年五大行的机构和员工数量即便与2011年相比,仍然分别增长了5%、10%。其实,表一和表二显示的,只是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机构和员工变动情况。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型商业银行,近年来机构网点和员工数量一直在增加。中国银行业协会3月15日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也显示,2016年我国银行业营业网点达22.79万个,比上年增加3800多个。

因此,卡神小组的基本判断是:目前我国银行业机构和网点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目前并未进行大规模裁撤机构和人员,未来也不会以此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从五大行情况看,2016年机构和人员总体上略有减少,主要是结构调整和优化;未来有主动减少机构和人员的可能,物理网点和柜面人员有一定的精简空间,但幅度有限。

至于部分大型银行的机构总数(主要是物理网点)减少,主要原因有:

一是随着技术创新和需求变迁,客户与银行交互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不少原来需要到柜面办理的业务,通过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可以自助办理,柜面业务量有所下降;

二是随着集约化经营推进,银行加大系统资源整合,部分业务实现后台集中处理,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减少对物理网点的依赖。除了数量减少,不少银行对原来“大而全”的网点进行改造,网点呈现“轻型化”“智能化”趋势。如农业银行2016年完成网点“瘦身”1807 个、迁址优化网点409个。

随着网点数量减少、规模“瘦身”和业务集中,五大行的物理网点员工尤其是柜面人员数量有所减少,但主要是结构调整而不是裁员。如工商银行,2016年通过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柜面人员减少1.4万人,其中约有3000人去做新兴业务,有1.1万人去做客户经理,通过调整配置该行更好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的效率。工商银行去年的总人数只减少1%,但是内部结构调整达到6%。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变迁,我国银行业柜面业务仍然有减少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大的四大银行,机构总数和员工还将有一定的精简空间。据交通银行分析师研究,我国银行业未来柜面人员减少幅度可能在20%左右,但会在银行内部进行培训和转岗,大规模“裁员潮”不会出现。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业银行员工组合与欧美国家银行业有很大的结构性不同,欧美国家银行60-80%的营销人员,柜员占比大概是20-40%;而我国银行业的柜员占比大约为70-80%,营销人员只占20-30%。我国银行业的物理网点在过去主要是“核算交易型”,现在正在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柜面人员转岗成为营销人员的空间非常大。

其实,五大行员工数量的减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流向金融同业和非金融机构。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调查,近年来银行业人员在银行同业之间流动仍占主体,如大型银行向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流动;同时,人员流向证券、基金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类金融机构逐渐增多。这更多地反映出金融体系的深化和新兴金融业态的崛起,而不是说明大银行“不行了”。

卡神小组总结:正如文章结尾说的那样,这更多地反映出金融体系的深化和新兴金融业态的崛起。就好比军队从原先的数量部队转型到科技信息化部队是一个道理。卡神小组认为,银行在未来的发展和适应新型态的适应能力将是最强的。因为银行拥有最丰富的客户数据和市场信息报告,银行只要逐步切合市场需求,那么在将来的金融市场依然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希望这个资料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Ⅲ 2015年12月交通银行股票技术分析

超跌

Ⅳ 高分求交通银行个股分析

关于这个公司本身,我没有发言权.但该公司属于金融行业.我可以发表一点看法:

我个人觉得:研究银行,不能用小算盘,不能只看报表。如果我们只看报表,其实我们得到的也只是一个“传说”。但事物总是有办法度衡的。我发现,研究银行可以用大算盘。什么是大算盘?就是算大帐,不算小帐。下面是我个人为银行算的几笔帐:

一,地方银行风起云涌,银行竞争十分激烈,行业已经过剩:过去,老股民都记得深发展的长期牛市。但那是一个什么时代?金融行业一片空白、深圳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银行没有几家、网点没有几个。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银行的发展模式千篇一律,经营项目雷同,同质化严重:中国有一家工商银行,还有三家类似工行的国有大行,此外就是几十家想成为工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几百家想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地方银行.难道中国真的能够容纳上百家"工商银行"吗?需不需先放在一边,问题是为了实现他们的工行梦想,不停地开分行,不停地缺资金,不停地募集资金,最后的结果都是:死亡或无效率。

三,银行业绩的真实性,难以令人信服:1,赚了钱,为什么没有一家银行敢于坚持大比例现金分红?2,赚了钱,为什么全部都需要不停地配股/增发/定向增发/发转债/发H股(往往是轮番不停地发)?如果说,股份制银行是因为新开了分行,那为什么国有大行也全部需要?无法理解。

四,银行利润来源单一,本金让人担心:国外的银行的利润大多来自中间收入(包括证券/期货等手续费)和投资收入(包括股权收购和商品投资等)。中国实行的分业经营,银行不得从事这些行业。那么银行的收入只能依靠贷款,而贷款就无法不让人担心本金的安全,这个风险太大了(而且贷款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五,银行是一个高杠杆行业,随时面临灭顶之灾:银行是拿别人的钱做生意的高杠杆行业,有红火的时候,但当银行“背时”的时候,往往来的非常意外,而且大多时候是从地球上彻底消失。美国倒掉的银行就不用说了(其中有多少百年银行?)。单说中国吧:古代大商乔志庸,近代大商孟洛川、胡雪岩等,谁不是依靠实业起家,最后栽于“钱庄”,甚至丢了身家性命。

六,银行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银行的本质决定了其悲惨命运。银行的行业本质是什么?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正是因为银行是百业之母,银行其实就是政府的一个工具。需要搞活经济的时候,政府对银行是一个态度,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等。不需要的时候,又是一个态度,比如,让银行灭亡,让银行承担政府应该承担的后果。银行是一个棋子而已。

七,管理银行的人必须是投资高手,而且良心非常好,银行才有好的未来。巴菲特说过保险不是一个很容易的生意,我觉得银行也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一要会钱生钱,二要始终有如临深渊的安全意识。目前,我没有发现一家这样的银行。

八,没有一家银行给股民的现金分红大于他们IPO所获得的现金。不少金融企业,目前的净资产小于IPO所获现金的总额。

银行的报表,我没能看懂。但这八条,我看懂了。

(个人观点,仅供批评或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决策在自己,买进卖出都需要谨慎。)

Ⅳ 交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交通银行2007年的战略转型
交通银行2006年年报披露,2007年交行将继续把资源更多投入到个人金融、小企业服务、中间业务以及其他创新型业务领域,以推进战略转型的步伐。
转型零售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方向发展,交行未来的发展战略清晰而明确。
向零售银行转型
日前,交通银行在全国统一推出了针对个人客户的全新组合综合理财服务品牌——交银理财。在交行向高端客户推出“沃德财富”后,此次推出的升级版交银理财主要针对优质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理财服务。
交行显示,在零售业务方面,交通银行努力确立零售业务在全行的战略地位。交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个人消费贷款等业务在中国境内的市场占比继续提高。在中间业务方面,交通银行全年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人民币34.76亿元,同比增长36.64%。2006年交行新增了QDII、产业基金、保险资金 ABS和股权信托等托管业务品种,成为中国境内资产托管业务资格和品种最全的商业银行之一。企业年金业务签约客户数量及账户规模处于国内同业领先地位。同时,短期融资券、财务顾问与咨询等投行业务也成为交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交行表示,将积极应对零售银行业务市场变化,重点发展太平洋卡、消费者融资和个人理财三项重点业务。
汇丰、花旗、渣打、东亚等四家外资银行的本地注册法人银行已经正式开业,他们首先要争取的就是高端客户。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时刻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是交行战略转型的大背景。
交行年报表示,交行还将加快管理整合和流程银行建设,加强机构网点管理和电子银行等业务渠道的建设。特别是将致力于在全球建成24小时跨时区外汇资金业务运作系统,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外汇资金交易服务和外汇支付清算服务,这将在中国境内形成独特的优势。
编辑本段从基金公司开始
交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型两年前就已初现端倪。
2005年8月,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交行与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行、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65%、30%、5%。
1998年确立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开始向“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过渡了。交行将此概念又推进了一步。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后不久,市场又传出消息,交行征得了保监会的同意,拟以交行在香港的子公司中国交通保险公司,作为发起股东,并会邀请内地的著名企业,合组股份制的保险公司,预期成立股本约为5亿至8亿元人民币。
根据交行H股的招股文件,该行旗下的确有一家在香港注册的中国交通保险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主要承保综合保险及再保险业务。

Ⅵ 交通银行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交通银行始建1908年,总行上海,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

1928年,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交通银行条例》,交通银行成为扶助农矿工商的专责银行。交通银行成立之初,总行设在北京。

1987年4月1日,重组后正式对外营业,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2007年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全行社保基金理事会是前三大股东。

2004年6月,在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体方案,其目标是要把交通银行办成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8年,银行经过全面分析讨论,在承继交行既有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转型系列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

2008年12月15日起,交通银行各网点开始办理信达澳银基金旗下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和信达澳银精华灵活配置基金的日常转换业务。

2009年,交通银行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境内保险牌照的商业银行,由其控股的保险公司--交银康联于2010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

2018年3月29日,交通银行发布财报,2017年实现净利润702亿。

Ⅶ 交通银行总行IT类面试怎么准备岗位是系统分析,求分享经验

交通银行面试常见题目以及如下,可以结合自身所理解进行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Ⅷ 哪位知道交通银行601328最近走势会如何请帮助分析一下!

反弹啊

反弹出局吧 大盘还要跌的哦

Ⅸ 求交通银行股票近三年来的分析

近两周内缺乏资金关照;从一天盘面来看,明日可能上涨。最近几天要观察下跌能专否持续;该属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7.92元,股价位于成本下方,目前弱势反弹,谨慎操作;本周多空分水岭5.78元,股价如运行之上,中线持仓待涨;

趋势指标显示该股目前处于上涨趋势中。短期股价呈现强势。该股中期压力7.04, 短期压力6.70, 中期支撑5.98, 短期支撑6.22。建议适当买入。

阅读全文

与交通银行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
大众公用股票分红 浏览:637
宁波银行后期查贷款用途 浏览:545
好好开车融资 浏览:300
融资租赁可行性报告 浏览:2
860日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373
房奴如何理财 浏览:803
南昌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427
国盛华兴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22
工行贵金属挂单四种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