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碧桂园物业IPO案例分析

碧桂园物业IPO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1 20:53:00

『壹』 碧桂园物业是上市公司

香港上市公司

『贰』 经济管理学作业:高盛集团的案例分析(案例3000字,分析3000字)

2006年3月3日,漯河市国资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另外,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35.715%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达33.89亿元。2006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
根据挂牌信息,此次双汇集团股权转让要求受让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国外资本、财务投资者、管理团队不变、税收留在当地。另外,双汇集团规定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方在提出受让意向之前,不得在国内直接或间接经营猪、牛、鸡、羊屠宰以及相关产业,也不得是这类企业大股东。闻讯,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国际资本展开了对双汇股权的激烈争夺。从受让者条件来看,本来JP摩根是最有可能获胜的。相比早有准备的JP摩根,进入较晚的高盛赢面并不大。因为高盛在某些方面并不符合双汇受让者的要求:其一,高盛在2005年承销了双汇最大竞争对手南京雨润的IPO,并持有雨润13%的股份,而且在雨润董事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竞标条件。其二,代表高盛和鼎辉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事实上并不符合双汇要求的管理资产500亿元的条件。但最后的胜出者却是罗特克斯,实在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高盛和鼎辉能够最终胜出,其竞标之外的运作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他们的理解,以万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在此次股权转让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为此,高盛和鼎辉将目标锁定在了双汇发展的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身上。拥有双汇发展25%股权的海宇投资,其股东中有多名双汇高管。2006年4月24日,双汇发展突然刊登公告宣布海宇投资转让手上所有双汇发展股权的决定,如此一来,其他竞标方进退两难。另一方面,高盛不断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使出价在12~15亿元的JP摩根败北。2006年5月6日,双汇发展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与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海宇投资将其持有的双汇发展1.28亿股(占总股本的25%)全部转让给罗特克斯,转让价款总计5.62亿元。至此,高盛旗下的罗特克斯以25.72亿元共赢得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和上市公司双汇发展60.715%的绝对控股地位。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已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2006年6月1日,罗特克斯以每股18元的价格提出全面要约收购,双汇停牌至今。关键人物双汇董事长万隆无疑是本桩交易当中最令人瞩目的人。坊间传闻称,双汇此次产权变更的“主要动力”就是来自于双汇的高管,特别是有双汇“教父”之称的万隆。众所周知,双汇集团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是它的崛起却是以董事长万隆为首的高管一手做起来的,他们在公司里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两次股权转让过程中,我们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以万隆为首的管理层的身影。双汇在产权交易前,明确表示受让方必须是外资背景,此举将国内企业拒之门外,也引起媒体关于“国退洋进”的争论。据悉,中粮掌门人宁高宁与万隆曾就收购交换意见,但遭到后者的严词拒绝。而紧随其后的海宇投资转让双汇发展股份更是与管理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调查,海宇的16名自然人股东当中有数名是双汇集团的管理层。综上所述,双汇的此次股权转让极有可能“动机不纯”,是一次曲线MBO。因为实际收购者是一家私人基金罗特克斯,其背后的股东身份很难调查,不能排除万隆为首的管理层在其中持有股份的可能。作为财务投资者,高盛在时机成熟时必然会退出,届时,如果有心人士增持,会很容易将双汇发展揽入怀中。点 评双汇集团在国内外拥有60多家国有全资、参股、控股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还进入了世界肉食品加工行业40强。既然是国内肉食品加工行业的老大,国外同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业绩稳健,双汇集团为何还要卖掉自己?原因有二:自身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走出国门的迫切需求。在双汇的当家人万隆看来,要保证“双汇”这个品牌不被吞并,保证双汇继续发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引入知名国际投行,凭借他们卓越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实现双汇占领市场走向国际的远期发展目标。高盛入主双汇,不仅“帮助双汇理清产权体系,打通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更是大大提升了双汇的“分配制度、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员工素质、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在具体的资本运营手段上,高盛与鼎辉联手成功击退大热门,主要是由于他们认清了中国国有企业中管理团队的特殊地位,并强势出击拿下了海宇投资。这才是这场交易中的胜负手。

『叁』 求投行案例分析详解

(1)IPO前,股东权益就是净资产18000万元,由于完全折为股本,所以资本公积为0元。IPO后,股东权益为18000万+6000万*15.56元=111360万元。资本公积为(15.56元-1元)*6000万=87360万元。
(2)流通股东投入的净资产是非流通股东净资产的5.19倍,15.56*6000万/18000万=5.19.
流通股东获得的股权是发起人股权的1/3,6000万/18000万=1/3。
(3)首先企业上市,除了聘请投资银行作为保荐人和主承销人外,还需要聘请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其实律师就企业的历史沿革合规性及重大合同、商标、专利等的真实性、有效性发表书面意见,出具《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会计师主要对公司的财务情况出具《审计报告》。政府部门主要要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才能够发行上市,而在上市的过程中需要向当地证监局也就是证监会的派出机构备案,进行辅导、验收。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还会和一些政府部门打交道,比如税务部门、工商部门、环保部门、法院、发改委等等。

『肆』 一个企业ipo案例分析

不明你说的案例说明意思。可详细说明后再给你详细解答。

『伍』 房地产企业怎样筹集资金请结合案例分析。

1. 成立投资公司,其实就是高利贷类似的,以高于银行利率吸收民间资本,然后专将自有属房产项目包装成一个信托产品,为了降低投资人的风险,可以设置为股权型,当吸收资金过量后,根据自己业内经验,可以投资业内更好的,或者比自己更缺钱的房产项目,利率可更高,赚取差价。找能变现快的项目,可适当降低利率,实现资金回笼,也让投资者享受快速收益的快感,利于下次投资。
2. 找信托公司合作,包装房产项目成信托产品。
(以上其实都要注意风险,相当于是利用高收益把许多投资人都绑在了一起)

『陆』 物业第一股过审业内称年内房企IPO难有进展吗

北京12月11日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显示,截至2017年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506家,其中,已过会30家,未过会476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11家,中止审查企业65家。

其中,在房地产业企业中,南都物业服务已通过发审会,而广东碧桂园物业服务则是预先披露更新;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同策房产咨询、金辉集团、首创置业、西藏新城悦物业服务仍处于“已反馈”状态;而北京思源兴业房地产服务集团也还是处于“已受理”状态。

“现在房企IPO基本上难有进展,包括一些融资和定向增发都不会主动推进,这种情况会一直继续延续到明年甚至更远。”一位券商人士分表示,一些业绩不好的企业可能会主动申请中止审查,等到业绩好转时再恢复,但最终都要看监管部门的回复。

阅读全文

与碧桂园物业IPO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
大众公用股票分红 浏览:637
宁波银行后期查贷款用途 浏览:545
好好开车融资 浏览:300
融资租赁可行性报告 浏览:2
860日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373
房奴如何理财 浏览:803
南昌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427
国盛华兴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22
工行贵金属挂单四种 浏览:918
主力资金进出散户资金进出指标公式 浏览: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