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一份手机行业分析报告,包括三个部分:行业概述、典型品牌与企业、产品的市场分布
http://data..com/mobile/ 网络做的
http://wenku..com/view/030b1bd184254b35eefd3400.html 文库下载版
⑵ 2014年手机行业分析及市场调查报告
您的调查报告题目想好了没?调查报告准备往哪个方向写,老师对这个选题同意了没,有没有先写个大纲给老师看一下?具体有什么要求呢
调查报告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能直接帮到你,最后真心希望你能顺利通过。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一、 选题 选择与调查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
二、 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3、调查内容 可以列举一下问卷询问的内容分析。
4、调查方式 一般为问卷式。
5、调查时间6
i 调查结果 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7、调查体会 可以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结果的原因及应对办法等。编辑本段问卷调查报告撰写的意义问卷调查报告是问卷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文字、图标等形式将调查的结果表现出来,以使人们对所调查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问卷调查报告撰写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三点:1、 是调查所有活动的综合体现、是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问卷调查报告是调查与分析成果的有形产品并将调查研究的成果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2、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透过数据现象分析数据之间隐含的关系,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3、 问卷调查报告是为社会、为企业、为各部门、为各行业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一个好的调查报告,能对企业的市场活动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调查的结果为企业作决策提供依据。
⑶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三大趋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之一。围绕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的发展呈现出3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紧紧围绕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体验,趋向终端与服务一体化;二是实现终端多样化;三是代表着3G竞合时代终端融合的必然趋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终端发展的至高追求。苹果推出的iPhone(手机上网)使用户体验达到了新的水准,赢得了全球手机用户的青睐,而基于Android(Google手机操作系统)上的可开发应用程序的应用体验也达到了最佳水平。iPhone与Google手机这两款终端恰恰代表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终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手机终端发展趋势有3点非常值得关注。第一,支撑网络浏览器的手机会普及,这已经预示着未来的手机就是电脑,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用户的所有基于PC的习惯都可以衍生到手机的习惯上。第二,满足用户各类娱乐需求的手机不断诞生。以韩国和日本为例,韩国和日本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具有特定的特征,有面向游戏的、面向动漫的、面向手机阅读的、面向视频和影视的等等,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而国内未来的手机也会向着满足多种阅读需求、游戏需求以及视频和影视需求等方向发展。第三,位置服务功能会成为手机的标准配置。
从手机终端的3个新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互联网用户基于PC的各种需求已经在慢慢向手机终端转移。全功能手机浏览器的发展已经打破了技术壁垒。3G的趋势中涵盖着桌面互联网和WAP内容的整合,3G在中国的发展正在让手机不断超越PC。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搜索内容、用户体验和应用软件。
首先,在搜索内容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互联网内容和手机上网内容的融合,未来手机上网不仅可以访问到原有的WAP内容,还可以访问互联网内容。林斌表示,谷歌正在努力把这种内容的整合做到更完善。
其次,在用户体验方面,手机终端拥有较PC更为全面的用户体验,它可以同时具备通话、视频、照相、随身携带以及PC所不具有的手机定位等功能。
最后,在应用软件方面,未来的手机能安装各种搜索软件,提供语音搜索等服务,“让手机能听会搜”。2009年,谷歌新推出了一款应用程序,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条形码识别和产品搜索软件,用户使用手机可以识别有条形码的任何一款商品,并可以对条形码进行搜索,从而得知该产品在其他商场的价格等详细信息,从而“让手机能看会‘讲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多样化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业内人士认为,3G竞合时代的合作发展之路决定了3G发展的多样性,最终以满足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各类需求为目的。固定互联网的终端仅局限于计算机,而移动互联网的终端除手机之外,还正在向MID、上网本等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便携式终端扩展。
上网本是3G规模发展以来运营商和IT设备制造商追捧的焦点,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用户终端。英特尔中国区产品经理黄宁曾表示,英特尔从2009年开始推出“凌动”处理器,出发点就是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互联网服务,上网本的可随身携带性弥补了用户用手机上网时所受到的限制。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固定互联网的很多技术,并在位置信息、漫游信息以及业务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拓展。移动互联网实际是把传统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相结合,进而也带动手机终端与PC、电子消费终端的融合。电信、互联网行业的界限已经日益模糊,未来运营商提供的是集信息化、多媒体、娱乐、广告内容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
电信与互联网的融合,进一步带动了产业链的融合。移动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都希望拥有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话语权。手机制造商开始进入互联网市场,消费电子厂商开始聚焦移动终端,传统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移动业务,移动运营商开始搭建内容平台。诺基亚推出了Ovi互联网门户,苹果的iPhone在全球大获成功,Google推出了手机操作系统,中国移动继内容平台“DO”后还预计推出应用程序商店“MobileMall”。
融合终端成为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3G上网本的出现,正是巨大产业融合的体现。PC厂商和移动运营商是3G上网本共同的市场推动者。3G上网本市场又进一步推动着个人业务和家庭业务的全面融合,从而为中国的信息化带来巨大的价值。未来3G网关实现信息和通信两方面的整体性融合。3G网关把WLAN、宽带、3G接入全面融合,进而形成基于通信的网关,通信网关提供通道,信息网关提供应用,最终实现信息与通信两方面的融合。
⑷ 《中国移动终端产品白皮书及终端质量报告》是什么鬼
《中国移动2017年终端质量报告》分为整机测评和专题测评两个方面。
整机测评方面,评测体系由V2.0升级至V3.0,结合产业、用户、媒体的观点,优化终端质量评测体系。选取22各品牌、57款手机,从手机通信能力、多媒体能力、产品易用性和用户口碑四大维度进行评测,并按照不同价位段进行排名。同时,报告公布了三个智能手机新趋势,一是国内品牌持续提升,在部分领域已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品牌;二是通信性能的深度优化成为厂商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的着力点;三是厂商越来越关注个性化用户体验,开创个性化深层次功能拓展。
⑸ 百度移动统计的终端分析报告告诉我哪些信息
对用户访问页面,停留时长和页面跳转,用户使用时长分布情况,用户使用频率分布情况,错误分析等提供统计分析。从而获悉移动应用产品的优劣,并及时进行改进。
更多问题,请到移动统计帮助频道查询:http://yingxiao..com/support/mtj/index.html
了解更多网络推广产品信息,查看网络营销中心:http://pro..com/
⑹ 移动互联网流量数据分析报告
移动互联网的是在突飞猛进的情况下进行的。移动支付、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及这个4G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必将取代传统互联网~
⑺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网站有哪些我想研究一下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和有哪些商机。
科技博客,如:36氪、互联网的一些事、极客公园
专业网站,如:艾瑞
⑻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市场现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凭借其随时随地、移动与便携等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的新平台。为抢占移动用户市场,各家纸媒和大型门户网站(搜狐、网易、新浪、腾讯)等纷纷进军新闻移动客户端市场。 为拓展移动市场,纸媒普遍采取在iPhone和iPad的苹果操作系统、安卓系统上开发客户端,有的纸媒同时采取抢占智能移动终端的方式,即开发阅读器(如南都PAI)。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资源包含两类,一类是与纸版内容一致;另一类则是整合更多资源,通过一个客户端可阅读同一集团下所有报纸的内容。
纸媒与门户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竞争力比较
移动新闻客户端凭借其丰富的资讯资源、实时的信息推送和方便的社交互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3月中国新闻客户端下载量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新闻客户端市场排名前三的客户端分别为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和腾讯新闻,其所占份额分别为31.8%、18.0%和10.2%。排名前五的另两个分别为网络新闻和凤凰新闻。
搜狐于2013年4月24日,宣布该公司旗下搜狐新闻客户端成为国内首个用户数突破1亿的新闻客户端。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已然成为移动媒体竞争的焦点,互联网各大门户网站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占领尽可能多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份额。相比于互联网各大门户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市场发展和市场人气,纸媒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份额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结合前述对纸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和互联网门户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介绍可以看出,它们的新闻客户端在信息资源、特色服务、社交互动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就信息资源而言,纸媒移动新闻客户端所能呈现给用户的资源,仅仅只是某一报纸资源或集团旗下已有报纸资源的集合,而门户网站却利用其与多家媒体合作的优势,呈现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讯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有些甚至允许用户定制关注的城市新闻(如网易新闻客户端),或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刊物订阅服务(如搜狐新闻客户端)。
(2)就特色服务而言,网易新闻客户端有“跟帖”的突出特色,搜狐新闻客户端可提供多种刊物供用户订阅,腾讯新闻客户端强调其“秒”杀特点,纸媒新闻客户端则除了内容还是内容,没有明显突出的特色。
(3)就社交互动而言,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已和多个社交平台打通,提供丰富的分享渠道,纸媒新闻客户端在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
纸媒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立足策略
结合纸媒与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发展状况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国内很多纸媒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相比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纸媒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人群还微乎其微。面对门户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强势影响力,纸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应该立足于本地化,改变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突出自身的优势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首先,纸媒的移动新闻客户端需要结合自身媒体优势,内容上要凸显深度性并积极推广特色专栏。没有深度的新闻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可谓到处泛滥,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很容易在不同的网站上查阅到。纸媒经过多年的运营,培育了大批不同行业的专业分析人士,他们在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独特的视角。因此,深度新闻和特色专栏将会是纸媒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有效利器。
其次,纸媒的移动新闻客户端需要注重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实现。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强调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新闻的阅读同样会关注用户个性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时间碎片化时代,如何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帮助用户在新闻的海洋中找到他们想要阅读的内容,这可以借助个性化定制来实现。纸媒凭借其传统报纸印刷的优势,使得用户个性化定制在移动终端和传统终端都能一一实现。新闻阅读的个性化定制不仅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还可使实现个性化定制的用户成为纸媒的忠诚用户。
再次,纸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应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增强用户的移动新闻阅读体验。这就要求纸媒在做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时候,充分考虑移动终端的特点和它的局限性,在布局和设计上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增加一些“附加功能”,如离线下载、夜间模式等,通过功能的拓展给用户带来切实帮助,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纸媒需要加强对用户数据的管理和挖掘。新媒体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以用户为中心,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传媒集团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手段了解不同用户关注的新闻内容,用户新闻阅读的规律等,通过对用户动态数据的采集,构建数据模型对用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标准对用户进行分类,并按不同需求进行整合配置。对用户数据的有效挖掘,不仅能帮助广告商更好地实现精准营销,对于传媒集团内部产品推广也提供了重要的营销渠道。 作为互联网门户网站的搜狐、网易、新浪、腾讯等纷纷看好移动新闻受众的用户价值,着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开发。 各大门户网站用户覆盖量(截至2013年)网易新闻客户端破亿,活跃用户4千万(该年7月9日) 搜狐新闻客户端破亿(该年4月24日) 新浪新闻客户端破4200万(该年5月13日) 腾讯新闻客户端破4亿(该年4月6日) 网易新闻客户端覆盖iOS、Android、Symbian、Windows Phone 7等主流平台,“跟帖”功能是其突出的特色。在2012年11月份网易宣布与东方网、大河网、青岛新闻网等15家地方网站合作,进行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合作。
搜狐新闻客户端适用平台包括iPhone4s、iPhone4、iPhone 3GS、itouch、Android 1.6系统以上所有机型,Windows Phone 7、windows 8、ppc所有机型,Symbian等所有机型。该平台与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形式及企业、电商、社会组织、个人开展合作,截至2013年4月,合作媒体已达550多家,用户可免费订阅的刊物达200多种。
新浪于2013年4月26日,将新闻类客户端“掌上新浪”更名为“新浪新闻”,全面覆盖IOS、Android等主流操作平台。新浪新闻客户端加强了用户个性化推荐阅读的功能体验,并打通多个社交和自媒体平台,方便用户通过多个社交平台随时随地分享。
腾讯新闻客户端是基于IOS、Android平台的移动新闻服务,凭借“秒”杀用户,引领移动资讯的“秒”时代。 2013年4月末,中搜发布首款移动APP中搜搜悦,发力移动新闻阅读。
2013年5月初,搜狐、新浪相继公布各自新闻阅读客户端的下载量,前者已然破亿,后者也已高达4800万。
搜狐、新浪新闻客户端,都非常类似传统桌面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内容以自行制作为主,主推的新闻热点也由制作团队根据内部标准决定,用户的阅读习惯直接转化为用户粘度。而网络新闻、中搜搜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式新闻阅读器,以搜索技术在互联网端抓取新闻内容,再通过用户的自主选择、订阅决定新闻热点的推荐,用户粘度也主要来自个性化订阅内容。
从下载量看,前者门户式新闻阅读客户端占据了绝对优势,长期占据ios系统新闻阅读应用排行前列的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基本是延续了桌面互联网端几大门户网站的名字。反观搜索引擎式新闻阅读应用,排名最高的网络新闻也在五大门户式新闻阅读客户端之后,而中搜搜悦刚刚被发布,很显然短期内更加无法实现高下载量。虽然搜索式新闻阅读发力较晚,但其增长势头不容忽视。显然,这两类移动新闻阅读让移动端新闻岔路口突显,新闻阅读已经不再具备相同的模式仅仅以推广手段和内容质量进行竞争。未来,两类移动端的新闻阅读必然要发生最为直接的竞争,而且双方的优劣势也十分清晰。
门户式新闻阅读应用除内容较成体系,可依靠精细的笔触使用户形成一定粘度之外,还可依靠对新闻的深度分析、解读吸引读者,而以此形成的阅读习惯是不易被轻易替代的。然而缺点同时也随之而来:一方面,内容制作团队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用户粘度;另一方面,观点的突出表达同样会使公正性和内容的全面性受损。当然几个不同门户式新闻客户端的同时使用可能会规避这一缺陷,但单一产品的竞争力受限是必然。
与前者完全相反的是,搜索引擎式新闻阅读应用的重要优势之一便是全互联网内容抓取,对单一事件的几乎所有报道、解读、观点几乎都可以呈现给用户。单一一款产品便可以替代几款门户式新闻客户端同时使用。随之而来的缺点是反而易形成信息泛滥,各种质量、来源各自不同的新闻可能会充满整个客户端,混淆用户的视听。但从中搜搜悦的使用体验看,通过对频道、类别、新闻源、具体关键词等不同层级的个性化订阅,搜索引擎式新闻阅读器已经可以规避信息泛滥的风险。而只有内容足够丰富,信息范围足够广泛,个性化才能被充分实现,这反而成为了搜索引擎式新闻客户端的又一重要优势。此外,将搜索技术融入新闻阅读应用还可通过充分的扩展阅读功能和兼顾搜索功能为用户解决更多随机需求,这些也是门户式新闻阅读不能比拟的。
尽管移动互联网具备众多独特属性,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非常类似传统桌面互联网的初肇阶段。因此,当移动端新闻阅读的两种不同实现方式分别呈现在网民面前时,经历过的人们难免会做一联想:搜索引擎取代门户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首选的故事,或将在移动端新闻阅读上再次上演。
⑼ 国内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移动运营商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和网络覆盖,但移动终端体验不统一,例如中国移动主要依赖免费的飞信服务,但是在培养用户习惯、提升用户粘性方面建树不大;中国电信的平台化战略显得不紧不慢,而且尚未成型;中国联通则主要通过品牌手机捆绑和3G业务,发展相对其他二者较为迅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品牌的声誉和信息都高度透明,所以,社会化营销的关键不是如何运用好社会化媒体技术,而是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