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CPI和P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CPI告诉人们的是,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消费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如我国7月份CPI同比上涨6.3%,意思就是说如果去年7月我国普通家庭购买某一组商品的费用是100元,那么今年7月购买同样商品大约需要106.3元。由于CPI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物价指数,反映了生产环节价格水平,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在我国,PPI一般指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涉及调查种类186个。其中,能源原材料价格在PPI构成中占较大比重。通常情况下,PPI走高意味着企业出厂价格提高,因此会导致企业盈利增加;但如果下游价格传导不利或市场竞争激烈,走高的PPI则意味着众多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也将受到考验。
CPI和PPI并不亦步亦趋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 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 的变化;二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 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产品涨价,石化产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政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政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PPI 和CPI 的调查内容明显不同,也会导致PPI 和CPI 的不一致。比如因为消费结构的原因,食品价格在我国CPI构成中权重很大,而在PPI构成中食品权重相对较小,而能源、原材料占很大比重,这种内容差异也会导致CPI和PPI出现走势差异乃至背离。
CPI和PPI是经济“体温计”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CPI和PPI作为整体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对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整个国家经济就如同一辆飞驰的列车,普通居民是列车的乘客,各类企业则是列车的零部件,而国家经济政策就是要确保这辆列车又快又稳地行驶。如果说GDP增速反映的是速度指标,那么CPI和PPI就是表明列车运行稳定程度的核心指标。如果CPI太高,车上的乘客——广大居民会感到列车过于颠簸受不了;如果PPI不正常,那么列车的零部件——众多企业则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负荷。这两种情况一旦发生,都需要迅速对宏观经济进行“点刹”与调整,因此CPI、PPI的走势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健康程度,并可由此预判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CPI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高通胀会导致上市公司盈利前景不明,增加市场风险。广大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他们的资金成本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PI。高涨的CPI也通常导致央行采取加息、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等紧缩货币政策措施,这样造成流入股市的资金减少而资金回报要求提高,因此高通胀往往伴随股市的下跌。
当前PPI或是强弩之末
近一年PPI大幅上涨,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原油、煤炭、矿产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并且向下游加速扩散所致,特别是我国在6月20日大幅度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因此导致 7月份PPI冲上两位数。但今年7月以来,国际市场原油、煤炭、有色等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均从高位快速回落,跌幅达到20%左右。各国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事实,基础能源商品价格将进入回落整理阶段,在此大背景下,PPI上涨已是强弩之末,7月份的PPI数据极有可能就是本轮周期的顶部,到四季度更有望出现快速回落。
而CPI方面,在国家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增加投入下,整个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食品价格有望维持稳定。而在终端消费行业仍处于买方市场的背景下,非食品领域PPI向CPI的传导仍不顺畅。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的预测,下半年CPI将总体保持回落态势,预计三季度CPI为5.8%,四季度为5%。在年底左右,PPI和CPI都有望迎来一个较好的形势,这也为资本市场的运行提供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㈡ cpi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计算公式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采用的是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即K'=ΣKW/ΣW,固定权数为W,其中公式中分子的K为各种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CPI表示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
(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125-100)=25%。
㈢ 如何正确解读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CPI:
一、编制CPI主要有四个用途:
(1)CPI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的重要指标。没有CPI的编制,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就不能把握整个价格的变动水平和程度,也就无从解决物价上涨(或下降)过快的问题。
(2)CPI是度量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特征表现之一就是物价总水平持续并普遍大幅上涨(或下降)。
(3)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如CPI、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影响,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4)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指标。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在调整最低工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标准方面,都依据CPI的数据来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二、CPI最能反映物价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程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借助CPI可真实反映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知道物价上涨了,同样的货币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下降了,感到可支配的收入在减少,但到底下降多少,就需借助CPI来计算。
(2)借助CPI可反映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水平。CPI上升,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反之,CPI下降,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上升,货币增值。
在使用CPI时,一定要了解CPI及相关价格指数的内涵,正确地运用价格指数,以免发生误解。
三、要了解自己消费的商品、服务项目涨价情况,就需要看CPI的具体细项,而不能用CPI总指数与个体指数相比。比如,需关心民用自来水价格涨了多少,就要看当地公布的CPI中与之相对应的水价变动情况,而不可只看CPI总水平的变动。
㈣ 什么是cpi指数它有什么用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专庭一般所购买属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是国家对居民发放物价补贴的依据。
(4)CPI指数如何分析扩展阅读
基本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CPI指数
㈤ 什么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了解怎样通过这指数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CPI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T=(P1—P0)/ P0,式子中T为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1和P0分别表示1时期和0时期的价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绍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假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为 T=(112—100)/100×100%=12%,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价上涨12%。
当CPI大于等于1时,表明情况有利,而当CPI小于1时,表明情况不利。
㈥ 怎么样看待中国的CPI指数
现实经济生活与所公布的CPI数据为何全然相悖?我认为,国际油价、国内的工业品价格、交通运输费用、环保监管加强所造成的企业生产成本上涨的因素没有传导到消费品上来,造成了1月份CPI统计数据的回落。 中国的CPI包括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等八类,但近几年来民众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消费支出项目并没有包括在CPI中,如民众教育消费、医疗保险、住房消费等。举个例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之中,我国居住类人均年支出仅700元左右,而这些费用仅够支付每个家庭的水电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够,至于住房消费中的物业管理费、房租、购房消费等项目就更没有包括在其中了。事实上,这几年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最大的动力是个人住房消费,如果不把它包括到整个社会的总消费中,那么这个数字能反映整个社会真实的消费水平吗?如果这个比重无法反映在CPI中,那么CPI又如何反映真实的消费价格水平呢? 有研究者认为,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上涨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呈现刚性上升趋势的房地产价格并不足以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在供求对价格信号的变化并不十分敏感的经济结构中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说,CPI变化根本就不需考虑住房消费价格变化的因素。现在我要问的是,住房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如果住房是消费品,住房消费的价格指数不反映到CPI中,那么这种CPI肯定是失真的,不足以成为政府货币政策的依据;如果住房是投资品,假定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很高,那么房地产业必然会吸引许多人及资金的进入,这会推高房地产投资资金的价格(但如果利率管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容易产生泡沫。目前,不少人认为国内房地产没有泡沫,市场火爆的原因在于个人房地产需求过大而非投资过高。按照这个推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是以住房消费为主导的,这样一来,住房消费价格不计算在CPI之内也就没有道理了。 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投资过热,如钢铁价格尽管在2004年宏观调控时有所回落,但很快就回升了,近几个月来上涨势头更是迅猛。还有电力、煤炭、运输、能源等行业,价格上涨的势头也不减。这么多行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为什么没有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上去?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统计剔除了住房价格上涨的因素,从而掩盖了价格传导机制的正常性。因此,用失真的CPI来判断国内通胀率的高低,并以之为利率变化的依据,在根本上是不可取的。目前国内的利率为什么这么低、房地产投资为什么如此火热、民众的购房需求为什么如此旺盛,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失真的CPI指数来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阻碍了国内银行利率调整。 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即使CPI能够很好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它也只是央行货币利率调整中考虑的一个因素而已,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国内利率提高的条件早已水到渠成了,如美元加息、民众储蓄的变化、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等。从央行最近发布的数据来看,1月份国内储蓄存款同比少近3000亿元,银行存款的减少不仅表明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减少,银行“短存长贷”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恶化,而且说明了对利率的管制使得大量资金进入了体制外循环,市场利率大大高于政府管制利率。可以说,目前经济生活中许多扭曲的现象都与国内CPI失真有关联。 更为重要的是,在国际上,那种“逆风向而动”(即利率变化看CPI等经济数据的变化)的货币政策早已过时了,如今的美国货币政策操作早就脱离了这种过时政策而转向追求一种“中性”的货币环境。这里的中性货币政策指的是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相等的货币政策,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保证货币因素不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市场机制可以不受干扰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货币政策。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货币政策理念,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才连续多次加息,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担心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利用利率变化实现一种市场均衡的复归才是最重要的考虑。 2005年中国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已有的信息来说,这种货币政策已开始向中性货币政策靠近,开始考虑如何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好的市场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以过时的CPI权重作为市场活动及政府政策的参考,自然无法真正地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对CPI权重的修正是题中之义。目前通行的CPI所包含的信息含量是十分有限的,我们不仅需要对它进行更详细的分类与权重修正,而且还应该向社会开放统计指标的编制程序,提高统计流程透明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市场的经济活动及政府的政策分析提供更有效的参考数据与服务。
㈦ CPI应该怎么理解
cpi是同比增长是和去年这个时候比也就是2010年的物价比,物价增长是和国民收入相适应的,如果cpi就是消费指数增长过快会出现通货膨胀的,2008年cpi最高的时候8%以上主要是由于输入性通胀造成的当时油价150美元以上,这一轮物价上涨也跟原油,等大宗商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