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证券公司给予上市股票的评价有几个级别分别推荐到何种程度
证券公司将股票投资评级一般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
股票评级标准,股票评级系数:1.00~1.09强力买入;1.10~2.09买入;2.10~3.09观望;3.10~4.09适度减持;4.10~5.00卖出
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与上面不同,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依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与申银万国的“买入”相类似,同样是指优于市场指数20%以上,不过,其“谨慎推荐”则是指优于市场指数10%-20%之间,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稍有差别。
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非表示特别看好,只是“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0-20%之间”,其“强烈推荐”才是最为看好的评级层次,即“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20%以上”。从这里还可以发现,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非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优”、“优势”大致与海通证券的“买入”与“增持”相对应
⑵ 股票有几种评级
股票评级是指通过对发行公司的财务潜力和管理能力进行评价从而对有升值可能的股票回给予高的评级的行答为。股票评级系数:1.00~1.09强力买入;1.10~2.09买入;2.10~3.09观望;3.10~4.09适度减持;4.10~5.00卖出。
⑶ 用大数据怎么对分析师评级
大数据企业征信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收集企业的基本运营信息,包括政府监管信息、银行信贷信息、交易对方评价信息(含消费者评价和交易对方评价等信息)、行业评价和媒体评价信息等。通过上述信息进行清洗和加工,用处理后的数据作为依据生成企业信用报告。
相对传统征信手段,如实地调研等,大数据企业征信更加节约人力成本(打电话和实地考察都很花成本),且更加真实。
包括中诚信征信在内的几家国内征信公司巨头早已采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做企业和个人征信工作,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⑷ 各券商评级系统细分怎么看
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与上面不同,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依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与申银万国的“买入”相类似,同样是指优于市场指数20%以上,不过,其“谨慎推荐”则是指优于市场指数10%-20%之间,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稍有差别。
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非表示特别看好,只是“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0-20%之间”,其“强烈推荐”才是最为看好的评级层次,即“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20%以上”。从这里还可以发现,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非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优”、“优势”大致与海通证券的“买入”与“增持”相对应。
综合来看,不同研究机构的评级体系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阅读研究报告时须留意各家机构对评级体系的具体定义,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⑸ 证券研究员/分析师 是以什么为标准评级的:初级、中级、高级分析师
时间 就是做这个分析的时间长短 还有就是自己的分析能力 每天都要写投资报告的 你的判断越准确 越容易升级
⑹ 信用评级分析师是做什么的一般的工作职责、汇报对象是谁这种人一般在什么公司、或机构工作
对发债公司的信用评级,工作成果以写出评级报告为原则,需要具备知识:企业财务分析、宏观经济学、企业管理、行业分析、信用分析行业的现状。对于面试,以上知识不是全部都要具备,一般知道两样,精通一样就可以了。
⑺ 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前景如何做了两三年分析师后可以转行做什么
正经来说,个人感觉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思维的分析范式、行业常内识、访谈技巧、容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航空公司里程数都不能算没用。
但是分析师可替代性太强,专业能力有限。这点从国内评级公司人员流动性极大、分析师平均从业年限3年以下就可以看出来。
跳槽的话,评级公司背景不如会计师、律师、券商投行等背景吃香。常见出路是保险公司资管、担保公司内评、银行风险、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债券承销承做这些。
⑻ 信用评级分析师 待遇怎么样
看评级公司的情况。不过这个行业很有前景
⑼ 谁知道信用评估师、信用管理师、信用分析师的详细区别
信用分析师是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运用资信评级技术,对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证券及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公用事业单位和贷款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其可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以信用等级的方式揭示信用风险。“信用评估师”则是对企业的“诚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信用管理师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简单说,信用分析师主要是对金融产品评级,而信用评估师则主要是对个人、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信用管理师主要是对企业的信赊销政策、应收账款等进行管理,不过这三个职业也有很多共同点。
考三个证都需要进行培训,然后还要有几年从业经验,具体的向培训机构咨询,你上网搜索一下比如“信用管理师”,就有很多培训机构。在考这些证之前一般要考助理师,比如考信用管理师,作为新人,要先考助理信用管理师。
由于我国的信用管理建设起步较晚,现在全国信用管理师。信用评估师、信用分析师缺口很大,各行业都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关于含金量,则要看做到什么位置了,一般跟其他金融类差不多,但由于现在正处于发展时期,一句话说就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