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才能做到证券行业市场分析师
首先,你需要证券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备证书,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机构、基金销售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估机构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在取得从业资格的基础上取得证券从业资格执业证书,方能从事相应的证券活动。
Ⅱ 怎样才能成为证券分析师
国际的(CFA),还是国内的(CRFA)了?
CRFA与CFA的区别如同会计行业的CPA和ACCA一样,只是发证机构和国际认可度范围的一个区别,从含金量来说自然是国际化CFA更好些。 而一旦成为注册金融分析师,便会变得炙手可热,受到多家金融机构争抢,年薪也很高。
1 注册金融分析师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也称“特许金融分析师”
【简介】: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称号,其考试也被称作“全球金融第一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
【难度】:全英文命题,考试分初、中、高三个等级,每年只能报考一个等级。考试注重能力,包括案例研究、论文和应用,考试范围涵盖了十多个学科领域,而且都是建立在实际工作经验之上的论文和应用类考题,只有通过全部三个级别的考试,且有3年金融从业经历者才能最终获得资格证书。参加CFA考试的投入很大,报名费就要400-900美元不等,加上原版的教材资料费、培训费,平均考一次就得花掉两三万元。
【待遇】:目前,全球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平均年薪是17.8万美元。而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年收入则是19万美元,比哈佛的MBA还要高出近5成。在我国香港,CFA的年均收入也达到13.6万美元。
【前景】:目前中国的高级金融人才奇缺,金融分析师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以上海为例,未来两年,上海对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拥有的CFA只有30人。由于CFA素质要求极高,40年以来,全球至今只有不到4万人通过考试成为金融分析师。2001年,整个上海409名考生中,只有2人取得了资格证书。而一旦成为CFA,便会变得炙手可热,受到多家金融机构争抢,年薪也很高。正是在这种高薪的刺激下,国内的特许金融分析师的报考热不断升温,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证书含金量:鉴于CFA考试的正规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其资格在全球金融领域内受到广泛的认可,成为银行、投资、证券、保险、咨询行业的从业通行证。CFA证书持有者包括世界知名金融投资机构的高级工作人员,薪资也相当可观,CFA在美国年薪多在20万美元左右。
◆考试内容:CFA要求持有人建立严格而广泛的金融知识体系,掌握金融投资行业各个核心领域理论与实践知识,包括从投资组合管理到金融资产估价,从衍生证券到固定收益证券以及定量分析。考试以全英文的方式进行,须通过3个级别,每级考试时间为6小时。
◆报考条件: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相关从业人员。通过CFA高级水平考试者,还需要具备金融、投资、管理等领域至少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同时又是AIMR的成员,才有资格获得CFA证书。
◆考试时间:每年的6月、12月在全球近百个国家进行同步考试。中国考生可在上海、北京参加CFA考试。
◆报考费用:CFA考试报名费约400至900美元不等,包括原版的教材资料费、培训费,平均考一次得花费两三万元。
详情请参考:
http://www.cfainstitute.org/
http://www.cfaspace.com/
Ⅲ 券商分析师要做什么工作
券商分析师主要分为2种。(以下资料整理自中证网)
一种是行业分析师,简称行研,要成为行业分析师,最好是在某个行业干过,当然如果先去咨询公司干两年,做过某个行业的3,4个项目,也可以去券商做行业分析师。
还有一种是股票分析师,是分析企业的,比如结合宏观环境,分析企业未来的每股收益EPS,然后溯源,对现在的股价做出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评价,以及买入,增持还是卖出的建议。
Ⅳ 怎样成为券商分析师
证券分析师是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证券经营机构就业,主要就内与容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证券市场、证券价值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向投资者发布投资价值报告等,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向投资者提供上述报告及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服务的专业人员。 由于人们对于证券市场波动机理的认知还停留在经验模型上,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证券分析师,不仅要熟悉传统证券学理论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对证券投资理论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所了解,如行为金融学、演化证券学等。
《证券法》第170条规定,分析师,即投资咨询机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证券专业知识和从事证券业务或证券服务业务两年以上经验。认定其证券从业资格的标准和管理办法,由中国证监会制定。目前,在我国希望成为证券分析师的人员,首先须参加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证券市场基础理论》、《证券投资分析》等学科的从业资格考试,再由所在的证券公司或咨询机构到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执业人员,即成为证券分析师。
Ⅳ 如何成为证券分析师呢
成为证券分析师的步骤:
一、学习相关课程
无论您这边是什么专业,建议你辅修商业、会计、经济、和财务分析有关课程,为以后从事证券方面的工作提供知识储备。
二、积赞工作经验
处于求职阶段的,虽然无法从事证券分析师。但是可以找其他有关的工作。如操盘手,然后再转行,积累相关工作的经验。
三、考取资格证书
证券从业资格证是最基础的,没有它就无法从事证券方面的工作,如果想做好分析师,建议考取证券分析师、CFA等相关证书
Ⅵ 证券分析师是做什么的
金融分析师的工作内容是:培育专业的机构投资人;对开放式基金进行管理以回及答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与运作;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的管理;商业银行股份化和资产证券化运作;股票指数、期货分析以及风险资金管理等。
金融分析师的工作也包括:收集研究对象信息,对其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提供分析研究及投资价值报告;跟踪研究对象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判断所研究对象的投资价值变化情况,作出投资预期回报与风险分析,调整投资操作建议;对公开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的设计、谈判、签约发行及维护;通过各种联络方式开发新客户,与老客户保持联系;负责完成金融产品开户订单,解答客户各项问题;及时反馈客户意见,把握市场动向。
Ⅶ 如何成为证券分析师
学历方面,最好是硕来士,211/985的硕士当源然几率大一点,但也不是绝对的。专业一般以金融、经济等相关专业为主,数学等部分理工科专业也可。
资格方面,入门级别的证书最好先考掉,另外重点推荐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这张证书,投资分析人士必备。人家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的标配了,别人都有你没有,心里不瘆得慌?
具体的投资经验,那还是得在实操中学习。不过需要记住的是,大家接触到的数据来源都大同小异,还如何体现你的专业价值?对数据的挖掘深度、波动的敏感度、调研的准确度等等,都是区别于非专业人士的地方。
Ⅷ 如何能成为证券公司的分析师
特许金融分析抄师(CFA)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在投资金融界被誉为“金领阶层”在美国以及欧洲是进入金融行业的入场券,但是在我国真正拿到CFA的持有量少之又少。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助理金融分析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二、金融分析师
1、已通过助理金融分析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三、高级金融分析师
1、已通过金融分析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Ⅸ 如何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
供职于券商、基金、咨询等大型机构的证券分析师们,往往凭借各种各样的研究报告焕发出一种高端的色彩,而这一切又伴随着种种薪酬、风云、成败的故事沾染上了神秘和神奇的味道,并成为一个令许多人神往的职业。
事实上作为一个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分析师的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中的非专业投资者众多,实际上分析师专业化的分析结论和内容实际上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指导意见,也缓解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此外分析师对企业的跟踪,也对上市企业产生了外部监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这个职业意向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受到求职人群的广泛青睐。那么如何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或许通过分析国内券商的分析师是怎样的一群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
根据CNRDS(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中国券商与分析师数据库的相关内容,我们搜集到了2328名分析师的相关数据,然后做了一下简单的统计描述。
在2328名分析师中,有1587名是男性,727名是女性(有14个样本相关数据空缺,后文中只统计非空样本),男性占比68.58%,而女性占比31.42%。
而从学历情况来看,分析师绝大多数都是硕士生,在2317个有相关数据的样本里,有1792名分析师的最高学历是硕士(占比为77.34%),而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为284名和239名,此外还有两名分析师是大专学历,不过这两位的入职时间都已经是90年代。这意味着,如果你有志于从事分析师的行业的话,你需要去考个研。
而从教育经历来看,有349名分析师曾经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占总人数的14.99%。而更为突出的是,国内证券机构的分析师有接近4成有过顶尖高校经历,比如我们以“C9”高校名单进行检录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906名分析师有过在这九所院校就读的经历,占总数的38.91%,如果我们把名单扩大为985高校,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还有412名分析师曾经就读于国内的财经类院校(这里指专业财经类院校,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占总数的17.69%。从这一点来说,尽管三组人群会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很显然分析师这个职业存在一定的教育门槛,名校和相对高学历的求职者更受青睐,当然这与这个行业的专业化要求相关,不过教育背景的集中性,也使得所谓校友圈成为相关研究中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最后我们来看看从业者的年龄结构,当然由于具体的年龄数据暂未获得,我们以相关人员的工作开始时间作为替代,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不是指进入证券行业的时间,而是值职业生涯开始的时间,时间越早显然年龄越大。数据库中样本的工作时间横跨1976年至2015年,结果显示,大部分从业人员是04年之后入职的,这意味着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年龄在40岁以下(假设04年入职人员的年龄为25岁),也就是说国内分析师是一个相对偏年轻的行业,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11年之后入职人数越来越少(2015年的数据并不完整),从现状来说,这个行业是相对饱和的。
从以上统计分析来看,如果你有志于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的话,那么你恐怕要趁年轻赶紧去顶尖高校念个硕士镀下金,毕竟在这个出名要趁早的世界里,连新财富评出来的分析师,头发都越来越浓密了。
风险管理工具/ 量化投资知识/ 金融大讲堂――有金有险
(欢迎金融机构从业的朋友申请BAR系统的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