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建工为什么每股净资产这么高
上海建工(600170):机构扎堆增发 两月浮亏4800万元 6月3日,上海建工(600170)公布非公开增发股票结果,同时公布的还有发行后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 此次上海建工资产重组,公司以14.52元向其控股股东上海建工集团增发3.228亿股股份,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建工集团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发行前的56.41%上升至69.91%。 建工集团向上海建工注入了包括房地产、水泥深加工业务在内的12家公司的股权。资产主要为建工集团所拥有的与建筑承包施工、房地产、预拌混凝土及预制构件和建筑机械等核心业务相关的公司股权。按照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建筑承包施工、建筑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等三个业务板块。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李志锐认为,重组完成后,上海建工主业将覆盖建工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而建筑+地产的模式亦有利于公司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业务结构更趋合理。 但上海建工资产重组方案叫好却不叫座。截至6月7日收盘,上海建工收报10.60元,按上海建工3月31日14.16元的收盘价计算,两个月左右股价跌幅已达25%。 在节节下挫的股价面前,包括诺德价值优势在内的押注上海建工重组的一众机构最终不幸失手。截至6月7日收盘,仅最近两个月以来,其浮亏已超过4800万元。 机构浮亏逾4800万元 与上海建工2010年一季报相比,在公司资产重组的示范效应下,机构在二级市场大举进行了增持。 据非公开增发股票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6月1日,基金累计持股高达1348.77万股。在4-5月短短两个月中,基金累计增持达618.41万股。而截至6月7日收盘,仅最近两个月以来,其浮亏已超过4800万元。 此前,在上海建工一季报中,诺德价值优势还未见踪影。但此次公布的股东名单上,已经成为上海建工的第二大股东,持有308.51万股。 一季报中排名第四的南方盛元红利则加仓139.51万股,排名升至第三。华夏沪深300虽然增持32万股,但排名从第三下滑至第五。基金天元也大举买入107.73万股,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汇添富上证综指及易方达沪深300分别增持27.65万股和6.21万股排名第九和第十位。 此外,嘉实沪深300和博时裕富沪深300尽管小幅减持,但仍居流通股东第四和第七位。 不过,2010年一季报还现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五位、持股105.21万股的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却选择了全身而退。 李志锐表示,机构看好上海建工或与其未来两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大不无关系。重组前上海建工绝大部分利润均来自于建筑施工业务,本次建工集团注入的资产中包括两家生产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公司,权益净利润达1.4亿元;而房地产公司的净利润也达1.59亿,分别占上海建工重组后2009年净利润的19%和21%。 上海建工2009年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分别为44.76亿和3.59亿,重组后备考净资产和净利润将分别增加73.2%和105.8%。 李志锐称,公司2009年新签合同金额531亿元,为董事会确定的年度目标的115%,较上年增长18%,而2010年公司计划新签合同530亿元。 李志锐称,公司过去两年受世博会的拉动,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今后几年可能难以维持之前的较快增速。但考虑到目前上海建工在手订单约700亿,为2009年营业收入的1.75倍,未来两年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业绩增厚不明显 不过,在天相投顾分析师王冬看来,公司股价在重组方案公布后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或在于,与房地产业务一同进入上市公司的其他资产盈利能力不佳,且占比较大。其基础公司和机械公司等资产盈利能力均差于重组前的上海建工,因而造成重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以及对每股收益的增厚作用均不明显。 "按照收入规模测算,重组后的上海建工将拥有集团公司约96.8%的业务,已缺乏进一步整合的想象空间。"王冬认为。 此外,王冬称,当前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以及世博会召开均会影响公司2010年的营业收入。 上海建工表示,上海市政府规定在世博会期间,上海城区将分层次对于在建工程实施停止施工或限制作业,预计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较2009年下降91297万元,降幅约为6%。 其中,公司建筑施工业务2008年毛利为87206万元,2009年、2010年预计毛利为98146万元和100323万元,分别较2008年增长12.55%和15.04%。 上海建工称,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2008年毛利为64562万元,2009年、2010年预计毛利为39186万元和48187万元,分别较2008年下降39.30%和25.36%,但预测毛利率分别较2008年毛利率增长16和25个百分点。 公司表示,2010年的房产开发收入预计与2009年持平。主要原因为2009年度及2010年度,建工房产无新楼盘推出计划,均以2008年度尾盘销售为主。 至于建筑工业业务,上海建工预测2010年度建筑工业业务收入比2008年增加10325万,增幅为2.04%,较2009年度下降68476万元,降幅约为11.69%,主要是世博工程及新开工程减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建筑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同时劳务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王冬表示,公司综合毛利率自2002年以来连续走低,只是在原材料价格暴跌的2008年有短暂的小幅回升,目前公司净利润率已不足1%。 "考虑到行业竞争激烈的格局短期内难有明显的改观,公司建筑业务毛利率回升空间将非常有限。"王冬称。
2. 请问谁会2010年12月份的关于皖通高速股票的技术分析报告请求帮帮忙啦
你每天在软件上敲61和63,就看到最热门的股票啦。
至于各板块的龙头股。
1).指标股: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神华、招商银行、中国铝业、中国远洋、宝钢股份、中国国航、大秦铁路、中国联通、长江电力 中信证券。
(2).金融、证券、保险: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A、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海通证券 东北证券 陕国投A、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
(3).地产:万科A、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保利地产、泛海建设、华侨城A、金融街、中华企业
(4).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上海航空
(5).钢铁: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股份
(6).煤炭:中国神华 潞安环能、恒源煤电、国阳新能、西山煤电、 中煤能源 金牛能源 山西焦化
(7).重工机械:中国船舶、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晋西车轴、柳工、振华港机、广船国际、山推股份、
(8).电力能源:长江电力、华能国际、国电电力、漳泽电力、大唐发电、国投电力
(9).汽车:长安,中国重汽、一汽夏利、一汽轿车、上海汽车、
(10).有色金属:中国铝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驰宏锌锗、宏达股份、包头铝业、云南铜业、江西铜业、西部矿业
(11).石油化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金发科技、上海石化
(12).农林牧渔:北大荒、新希望、中粮屯河、丰乐种业、敦煌种业、新农开发、冠农股份、登海种业 隆平高科
(13).环保:龙净环保、菲达环保
(14).航天军工:中国卫星、火箭股份、西飞国际、航天信息、航天通信、哈飞股份、航天科技
(15).港口运输:中国远洋、中海海盛、中远航运、上港集团、中集集团
(16).新能源:天威保变、丰原生化
(17).中小板:苏宁电器、思源电器、华星化工、科华生物、大族激光、航天电器、华邦制药 智光电气 东方雨虹
(18).电力设备:东方电机、东方锅炉、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国电南自、华光股份、湘电股份
(19).科技类:歌华有线、东方明珠、综艺股份、中信国安、方正科技、清华同方
(20).高速类:赣粤高速、山东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粤高速、宁沪高速、皖通高速
(21).机场类:深圳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22).建筑用品:中国玻纤、长江精工、海螺型材
(23).水务:首创股份、南海发展、原水股份
(24).仓储物流运输:中化国际、铁龙物流、外运发展、中储股份
(25).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
(26).电子类:晶源电子、生益科技、广电电子、深天马A、东信和平
(27).软件:用友软件、东软股份、恒生电子、中国软件、金证股份、宝信软件
(28).超市:大商股份、华联综超、友谊股份、上海家化、武汉中百、北京城乡、大连友谊、新华传媒
(29).零售:王府井、广州友谊、新华百货、重庆百货 东百集团、百联股份、武汉中商、西单商场、上海九百
(30).材料:星新材料、中材国际
(31).酒店旅游:黄山旅游、锦江股份、桂林旅游、北京旅游、西安旅游、中青旅游、首旅股份
(32).奥运:北京城建、中体产业
(33).酒类:贵州茅台、五粮液、张裕A、古越龙山、水井坊、泸州老窖 (34).造纸:岳阳纸业、华泰股份、晨鸣纸业
(35).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36).家电:佛山照明、青岛海尔 海信电器、格力电器、美的电器、苏泊尔
(37).特种化工:烟台万华、金发科技、三爱富、华鲁恒升
(38).化肥:盐湖钾肥、柳化股份、昌九生化、鲁西化工 澄星股份 南风化工
(39).3G:中兴通讯、中卫国脉 中国联通、亿阳信通、中创信测
(40).食品加工:双汇发展、华冠科技、伊利、第一食品 安琪酵母、上海梅林、维维股份 南宁糖业
(41).医药:马应龙、吉林敖东、同仁堂、天士力、云南白药、千金药业、江中药业、康缘药业、东阿阿胶、中汇医药 新华制药 恒瑞医药 东北制药
(42).服装:雅格尔、伟星股份、七匹狼、
(43).通信光缆类:长江通信、中创信测、东方通信、夏新电子、波导股份、中电广通
(44).建筑与工程:中材国际、上海建工、中工国际、浦东建设、中色股份、隧道股份、新疆城建、路桥建设、中铁二局 中国铁建 中国中铁 葛洲坝
(45).玻璃:福耀玻璃、南玻A、山东药玻
(46).股指期货:中国中期 厦门国贸、弘业股份、美尔雅 中大股份 大连控股
47)创投: 龙头股份 复旦复华 大众公用 力合股份 紫光股份
48)上海本地股:外高桥 上海建工 中路股份 界龙实业 亚通股份 陆家嘴 浦东建设 豫园商城 锦江投资 申能股份
49)物流:国能集团、中储股份、外运发展、五矿发展、东方创业、飞马国际、新大洲A
3. 求一份建筑业发展前景调研
与传统的建筑领域相比,智能建筑行业绝对算得上是大建筑业里的“少壮派”:起步晚,发展快,而且以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著称,可谓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建筑行业研究小组指出,对中国而言,智能城市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向和谐城镇化转型。因为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从农村到城市的平稳转变成为可能,并帮助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型、出口型发生转变。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对建筑智能化日益重视,高档商业楼盘、政府办公楼、智能化家居、体育场馆等建筑对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也更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都与智能建筑联系密切。在市场自发需求和政策鼓励的推动下,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4. 关于上海建工的分析
上海建工(600170):机构扎堆增发 两月浮亏4800万元
6月3日,上海建工(600170)公布非公开增发股票结果,同时公布的还有发行后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
此次上海建工资产重组,公司以14.52元向其控股股东上海建工集团增发3.228亿股股份,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建工集团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发行前的56.41%上升至69.91%。
建工集团向上海建工注入了包括房地产、水泥深加工业务在内的12家公司的股权。资产主要为建工集团所拥有的与建筑承包施工、房地产、预拌混凝土及预制构件和建筑机械等核心业务相关的公司股权。按照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建筑承包施工、建筑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等三个业务板块。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李志锐认为,重组完成后,上海建工主业将覆盖建工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而建筑+地产的模式亦有利于公司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业务结构更趋合理。
但上海建工资产重组方案叫好却不叫座。截至6月7日收盘,上海建工收报10.60元,按上海建工3月31日14.16元的收盘价计算,两个月左右股价跌幅已达25%。
在节节下挫的股价面前,包括诺德价值优势在内的押注上海建工重组的一众机构最终不幸失手。截至6月7日收盘,仅最近两个月以来,其浮亏已超过4800万元。
机构浮亏逾4800万元
与上海建工2010年一季报相比,在公司资产重组的示范效应下,机构在二级市场大举进行了增持。
据非公开增发股票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6月1日,基金累计持股高达1348.77万股。在4-5月短短两个月中,基金累计增持达618.41万股。而截至6月7日收盘,仅最近两个月以来,其浮亏已超过4800万元。
此前,在上海建工一季报中,诺德价值优势还未见踪影。但此次公布的股东名单上,已经成为上海建工的第二大股东,持有308.51万股。
一季报中排名第四的南方盛元红利则加仓139.51万股,排名升至第三。华夏沪深300虽然增持32万股,但排名从第三下滑至第五。基金天元也大举买入107.73万股,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汇添富上证综指及易方达沪深300分别增持27.65万股和6.21万股排名第九和第十位。
此外,嘉实沪深300和博时裕富沪深300尽管小幅减持,但仍居流通股东第四和第七位。
不过,2010年一季报还现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五位、持股105.21万股的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却选择了全身而退。
李志锐表示,机构看好上海建工或与其未来两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大不无关系。重组前上海建工绝大部分利润均来自于建筑施工业务,本次建工集团注入的资产中包括两家生产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公司,权益净利润达1.4亿元;而房地产公司的净利润也达1.59亿,分别占上海建工重组后2009年净利润的19%和21%。
上海建工2009年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分别为44.76亿和3.59亿,重组后备考净资产和净利润将分别增加73.2%和105.8%。
李志锐称,公司2009年新签合同金额531亿元,为董事会确定的年度目标的115%,较上年增长18%,而2010年公司计划新签合同530亿元。
李志锐称,公司过去两年受世博会的拉动,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今后几年可能难以维持之前的较快增速。但考虑到目前上海建工在手订单约700亿,为2009年营业收入的1.75倍,未来两年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业绩增厚不明显
不过,在天相投顾分析师王冬看来,公司股价在重组方案公布后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或在于,与房地产业务一同进入上市公司的其他资产盈利能力不佳,且占比较大。其基础公司和机械公司等资产盈利能力均差于重组前的上海建工,因而造成重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以及对每股收益的增厚作用均不明显。
"按照收入规模测算,重组后的上海建工将拥有集团公司约96.8%的业务,已缺乏进一步整合的想象空间。"王冬认为。
此外,王冬称,当前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以及世博会召开均会影响公司2010年的营业收入。
上海建工表示,上海市政府规定在世博会期间,上海城区将分层次对于在建工程实施停止施工或限制作业,预计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较2009年下降91297万元,降幅约为6%。
其中,公司建筑施工业务2008年毛利为87206万元,2009年、2010年预计毛利为98146万元和100323万元,分别较2008年增长12.55%和15.04%。
上海建工称,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2008年毛利为64562万元,2009年、2010年预计毛利为39186万元和48187万元,分别较2008年下降39.30%和25.36%,但预测毛利率分别较2008年毛利率增长16和25个百分点。
公司表示,2010年的房产开发收入预计与2009年持平。主要原因为2009年度及2010年度,建工房产无新楼盘推出计划,均以2008年度尾盘销售为主。
至于建筑工业业务,上海建工预测2010年度建筑工业业务收入比2008年增加10325万,增幅为2.04%,较2009年度下降68476万元,降幅约为11.69%,主要是世博工程及新开工程减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建筑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同时劳务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王冬表示,公司综合毛利率自2002年以来连续走低,只是在原材料价格暴跌的2008年有短暂的小幅回升,目前公司净利润率已不足1%。
"考虑到行业竞争激烈的格局短期内难有明显的改观,公司建筑业务毛利率回升空间将非常有限。"王冬称。
5. 某只股票行情分析报告
朋友稍微添加一点财经网站的当日分析,再啰嗦一点应该可以搞定!~
上海建工(600170):机构扎堆增发 两月浮亏4800万元
6月3日,上海建工(600170)公布非公开增发股票结果,同时公布的还有发行后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
此次上海建工资产重组,公司以14.52元向其控股股东上海建工集团增发3.228亿股股份,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建工集团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发行前的56.41%上升至69.91%。
建工集团向上海建工注入了包括房地产、水泥深加工业务在内的12家公司的股权。资产主要为建工集团所拥有的与建筑承包施工、房地产、预拌混凝土及预制构件和建筑机械等核心业务相关的公司股权。按照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建筑承包施工、建筑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等三个业务板块。
重组完成后,上海建工主业将覆盖建工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而建筑+地产的模式亦有利于公司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业务结构更趋合理。
但上海建工资产重组方案叫好却不叫座。截至6月7日收盘,上海建工收报10.60元,按上海建工3月31日14.16元的收盘价计算,两个月左右股价跌幅已达25%。
在节节下挫的股价面前,包括诺德价值优势在内的押注上海建工重组的一众机构最终不幸失手。截至6月7日收盘,仅最近两个月以来,其浮亏已超过4800万元。
机构浮亏逾4800万元
与上海建工2010年一季报相比,在公司资产重组的示范效应下,机构在二级市场大举进行了增持。
据非公开增发股票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6月1日,基金累计持股高达1348.77万股。在4-5月短短两个月中,基金累计增持达618.41万股。而截至6月7日收盘,仅最近两个月以来,其浮亏已超过4800万元。
此前,在上海建工一季报中,诺德价值优势还未见踪影。但此次公布的股东名单上,已经成为上海建工的第二大股东,持有308.51万股。
一季报中排名第四的南方盛元红利则加仓139.51万股,排名升至第三。华夏沪深300虽然增持32万股,但排名从第三下滑至第五。基金天元也大举买入107.73万股,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汇添富上证综指及易方达沪深300分别增持27.65万股和6.21万股排名第九和第十位。
此外,嘉实沪深300和博时裕富沪深300尽管小幅减持,但仍居流通股东第四和第七位。
不过,2010年一季报还现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五位、持股105.21万股的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却选择了全身而退。
机构看好上海建工或与其未来两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大不无关系。重组前上海建工绝大部分利润均来自于建筑施工业务,本次建工集团注入的资产中包括两家生产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公司,权益净利润达1.4亿元;而房地产公司的净利润也达1.59亿,分别占上海建工重组后2009年净利润的19%和21%。
上海建工2009年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分别为44.76亿和3.59亿,重组后备考净资产和净利润将分别增加73.2%和105.8%。
公司2009年新签合同金额531亿元,为董事会确定的年度目标的115%,较上年增长18%,而2010年公司计划新签合同530亿元。
公司过去两年受世博会的拉动,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今后几年可能难以维持之前的较快增速。但考虑到目前上海建工在手订单约700亿,为2009年营业收入的1.75倍,未来两年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业绩增厚不明显
不过,在天相投顾分析师王冬看来,公司股价在重组方案公布后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或在于,与房地产业务一同进入上市公司的其他资产盈利能力不佳,且占比较大。其基础公司和机械公司等资产盈利能力均差于重组前的上海建工,因而造成重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以及对每股收益的增厚作用均不明显。
"按照收入规模测算,重组后的上海建工将拥有集团公司约96.8%的业务,已缺乏进一步整合的想象空间。"王冬认为。
此外,王冬称,当前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以及世博会召开均会影响公司2010年的营业收入。
上海建工表示,上海市政府规定在世博会期间,上海城区将分层次对于在建工程实施停止施工或限制作业,预计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较2009年下降91297万元,降幅约为6%。
其中,公司建筑施工业务2008年毛利为87206万元,2009年、2010年预计毛利为98146万元和100323万元,分别较2008年增长12.55%和15.04%。
上海建工称,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2008年毛利为64562万元,2009年、2010年预计毛利为39186万元和48187万元,分别较2008年下降39.30%和25.36%,但预测毛利率分别较2008年毛利率增长16和25个百分点。
公司表示,2010年的房产开发收入预计与2009年持平。主要原因为2009年度及2010年度,建工房产无新楼盘推出计划,均以2008年度尾盘销售为主。
至于建筑工业业务,上海建工预测2010年度建筑工业业务收入比2008年增加10325万,增幅为2.04%,较2009年度下降68476万元,降幅约为11.69%,主要是世博工程及新开工程减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建筑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同时劳务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王冬表示,公司综合毛利率自2002年以来连续走低,只是在原材料价格暴跌的2008年有短暂的小幅回升,目前公司净利润率已不足1%。
考虑到行业竞争激烈的格局短期内难有明显的改观,公司建筑业务毛利率回升空间将非常有限
6.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结构
变动日期 2011-08-02 2011-06-30 2010-12-31 2010-06-30 公告日期 2011-08-03 2011-08-30 2011-03-25 2010-08-31 股本结构图 变动原因 增发新股上市 定期报告 定期报告 定期报告 总股本 115636万股 104206万股 104206万股 104206万股 流通股 流通A股 35246万股 35246万股 35246万股 35246万股 高管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限售A股 80391万股 68960万股 68960万股 68960万股 流通B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限售B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流通H股 0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三板A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三板B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非流通股 国家股 0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国有法人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境内法人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境内发起人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募集法人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一般法人股 0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战略投资者持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基金持股 0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STAQ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NET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外资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转配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内部职工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自然人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优先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万股
7. 股票上海建工
如果明天不涨要坚决出货
8. 求上海建工内部控制手册啊
虽不是上海建工内控手册,但有借鉴意义
MOTOROLA内部控制标准
1.0一般控制要求
2.0收人周期
3.0采购周期
4.0工资周期
5.0制造周期
6.0融资周期
8.0计算机系统控制
一、序言
自1979年,摩托罗拉就已正式阐明一项公司完善经营和财务控制制度的政策。内部控制标准的产生,以文件的形式证明哈托罗拉始终不渝地遵守适用的法律和规定,实行可靠的经营和财务报告制度,以及保证本公司业务活动和记录的完整。“摩托罗拉内部控制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的概述如下。
此版标准的颁布,旨在保证控制标准符合自上一版以来由于不断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新制定的法律规定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进步使之成为必需的控制要求。此版亦加强了手册向使用者传达内部控制标准和准则的有效性。对风险和标准信息进行了修正,以保证在全公司内得以适当地解释和应用。对上一版未包括的业务活动增设了标准。对1989版的重大更改的概要见附录C。
二、目标
正如总裁和财务总监在引言中所述,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实现我们的主要创意和目标之根本。例如,要达到和超过六个西格玛质量和不断地缩短循环作业周期,不仅在我们的工厂,而且在维修中心,销售中心,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整个组织,都需要良好的程序管理。运用本文件所述的控制标准可以有助于消除瓶颈,冗余和不必要的步骤。内部可以防止资源损失,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库存,专有资讯及现金。内部控制可以有助于确保遵守适用的法律和内部规定。按照内部控制准则定期进行审计,可以确保一个控制过程始终是受到控制的。
此文件的目标旨在确保全公司具备基本的和一致的内部控制。摩托罗拉内部控制标准第三版是全公司各职能部门众多摩托罗拉同事不懈努力的成果。其中的控制标准,是以达到我们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的方式撰写的。这一制度认识到,必需符合我们的客户、股东的期望,遵循我们的法律规定,例如1977年国外反腐败法案(见附录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条例。遵循这些控制是义不容辞的。摩托罗拉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审计部,以及我们各事业总部,集团和分部的财务部门将监察我们对这些标准的遵守。
三、范围
这些标准适用于摩托罗拉在全世界各地的事业总部,集团,分部,单位,子公司及各职能部门;适用于所有业务,无论是设备或部件制造厂家,维修中心,抑或,如适当的话,合资企业经营,均为适用。此标准一般性地反映控制目标,并不试图描述各组织所需的专门控制技术。这些内部控制标准旨在就有关资源保护、经营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遵守法律和规定等事项,提供合理的、而非绝对的保证。合理保证的概念认为,控制的成本不应超出可产生的效益。这一概念还认识到,忠诚不渝,良好的业务判断以及一种良好的控制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就管理人员选择控制程序和技术而言,实施控制的程度是一个合理业务判断问题。如果其中任何控制标准都不切实际或不可行,如在小规模或偏远地区的业务经营或合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从下列备择方案中作出选择:
•通过加强监察和审计改善现行管理;
•制定替代或补偿性控制措施;和/或
•接受薄弱控制所固有的风险。
四.过程
此文件中的控制标准,正如内部控制盘所表明,不应被视为“孤立的”。内部控制标准,工作程序准则,财务和人力资源政策以及摩托罗拉行为准则均应被视为建立、维护和改进摩托罗拉内部控制制度过程的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的过程,如下文所述,必须以我们的六个西格玛质量和缩短循环作业周期的创意为推动力,发布反映我们授权于员工和不断进取的宗旨。所有各级组织必须全力支持。过程本身应包括经营分析,制定控制程序和技术,交流及监测。经营分析要求对风险作出评估和确定适当的控制目标。还必须对经营环境(例如自动化水平,就地授权和资源)予以考虑并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以确保控制成本不超过其效益。
根据经营分析,可以选择专门的控制技术或程序。这些技术或程序可以包括批准,授权,调整帐目,职责分工,审查以及文件记录。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通过培训,意识和反馈的形式达到广泛的交流。内部控制一俟就绪,应受到监测和评价。这一点可以通行自行审计,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来完成。得到的反馈可以用来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制度。
五、责任
所有摩托罗拉员工都有责任遵循内部控制标准。每一事业总部,集团,分部单位,子公司以及设施的总经理、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都要“身先士卒”,为遵守内部控制创造合适的环境。他们必须保证本手册所提出的控制准则在其组织内得以确立,适当地形成文件和贯彻执行。这些标准的执行情况,将由公司审计部的定期审查以及,如果可能的话,以自行审计来监督,并将纳入各事业总部和集团呈交公司财务管理部门的报告书。
六、舞弊
舞弊是有意的盗窃、挪用、侵吞摩托罗拉公司的财产。摩托罗拉公司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现金、产品、原料、设备、用具、废品、残品、维修服务、软件和知识财产。公司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其他人员均可能有舞弊行为。调查表明,因舞弊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已占年收入的0.05%到2%,其中大多数事件或举报的舞弊行为是业务关联单位所为。舞弊行为已发展到被认为是一种可乘之机或可以接受的合理行为。
在登记和报告公司帐目中也会发生舞弊。财务报告全国监察委员会对报告舞弊有如下定义:
财务报告舞弊属于有意或疏忽行为,无论是否有意或者疏忽:结果都是产生有重大误导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舞弊涉及许多因素,以许多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蓄意、严重地歪曲公司记录,例如盘存标签,或者是虚假的业务事项,例如虚假的销售和订单数字,可以是滥用会计原则。公司任何一级的员工,上至最高级管理人员,到中层管理人员,下至最低层员工均有可能牵涉到舞弊事件中。”
对舞弊的威摄和预防
摩托罗拉的每一位经理都有职责创造一个控制体制和环境,它能够防止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其他人员所处的地位不同时具备舞弊的方法和机会。摩托罗拉的管理当局已经建立了一种结构,通过推行内部控制,将其作为良好的商业行为,防止公司存在舞弊的机会。这一结构包括:摩托罗拉行为准则,内部控制标准的培训、工作程序准则,财务准则,电子资讯安全标准和公司的其它标准和政策。
舞弊的检查和报告
摩托罗拉每一位员工都有职责协助预防舞弊的发生。如果员工发现可能发生舞弊的情形,应向其管理部门报告。如果员工怀疑已经发生舞弊行为,必须向当地财务总监和保安经理报告。所有实际发生的舞弊行为,必须向总公司保安部部长报告。
对于怀疑的舞弊行为,员工不应试图进行个人调查。调查工作将由保安部、法律部和审计部进行
舞弊报告热线电话
如果员工怀疑有舞弊行为,应使用美国电话800-5-ETHICS报告。
七、修订
根据需要,将对内部控制标准加以修订。修改建议通过摩托罗拉内部控制委员会提出。所有有关标准的修订,均将由公司总监办公室审查和认可。
八、控制标准的例外
在极少数情况下,从成本的观点出发,或对规模较小的机构和偏远场所,内部控制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不切实际,在这类情况下,该组织应请求准许遵循不同的控制程序。
要求采用替代控制程序,应按照各事业总部/集团的政策予以审查和批准。
9. 上海建工的分析
上海建工(600170):机构扎堆增发 两月浮亏4800万元
6月3日,上海建工(600170)公布非公开增发股票结果,同时公布的还有发行后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
此次上海建工资产重组,公司以14.52元向其控股股东上海建工集团增发3.228亿股股份,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建工集团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发行前的56.41%上升至69.91%。
建工集团向上海建工注入了包括房地产、水泥深加工业务在内的12家公司的股权。资产主要为建工集团所拥有的与建筑承包施工、房地产、预拌混凝土及预制构件和建筑机械等核心业务相关的公司股权。按照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建筑承包施工、建筑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等三个业务板块。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李志锐认为,重组完成后,上海建工主业将覆盖建工业务的上下游产业链,而建筑+地产的模式亦有利于公司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业务结构更趋合理。
但上海建工资产重组方案叫好却不叫座。截至6月7日收盘,上海建工收报10.60元,按上海建工3月31日14.16元的收盘价计算,两个月左右股价跌幅已达25%。
在节节下挫的股价面前,包括诺德价值优势在内的押注上海建工重组的一众机构最终不幸失手。截至6月7日收盘,仅最近两个月以来,其浮亏已超过4800万元。
机构浮亏逾4800万元
与上海建工2010年一季报相比,在公司资产重组的示范效应下,机构在二级市场大举进行了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