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国内经验显示:货币宽松周期下的房价下跌或对股市有利,但货币紧缩周期下的房价下跌并不会使资金回流股市。
其实,股市和楼市的关系通常是同向不同步,即每一轮市场波动,股市和楼市总体朝着同一方向变化。另外房价的问题还在于国家调控,国家调控力度才是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而非股票。一般来说,都是房地产市场影响股市,而不是股市影响房地产。
B. 股市下跌会对房价造成什么影响
来股市和楼市的关系是同向不同步,源即每一轮市场波动,股市和楼市总体朝同一方向变化,比如今年上半年,股市总体上涨,房价也开始止跌反弹;但一般股市先转向,楼市后跟随。
因为股市只是影响房价的非决定性因素。短期来看,股价大跌之后,有助于房价继续上涨。但长期来看,整体而言,股价暴跌之后,房价确实也可能会下跌(滞后一段时间)
C. 股票跌掉的钱都去哪了
因为股市本来就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牛熊转换也是交替的,版在牛市存在权泡沫,在熊市会被低估,并不存在投资者的钱亏给了谁,只不过随着这种周期转变市值产生了变化而已。
股票是以钱来量化的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所谓估值就是基于预期的证券价格,其实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上涨时,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时,持股人只是浮亏。这种上涨或者下跌就是由于预期的变化,也就是估值变化。
(3)股市大跌房价跌资金去哪里扩展阅读
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散户甲认栽退出这个市场,卖出了自己手中的筹码,形成实际的亏损,而乙接手了,后面随着股价上涨,乙赚钱了,就意味着甲亏损的正好被乙赚了。
而事实上,这里的乙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股市零和博弈,其实股市不是零和博弈,是负和博弈才正确,因为只要投资者交易,就会有券商的佣金收入、印花税等成本,虽然每一笔不多,但是时间长了累计起来还是不少,这就是为什么亏损的人总比赚钱的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D. 炒股股市行情不好基本上都在跌那赔的钱去哪里了
没了`把它当做商品,类似商家赔钱甩卖。
E. 如果近期发生经济危机,比如股市崩盘,房价下跌等,我要做些什么才能发财呢
如何利用股指期货事例分析:现在沪深300价格是3710点(5月10日盘中价格)。
但是现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12月份合约价格已经涨到5900左右了,意思是假如你现在以5900点的价位卖空12月股指期货,等到12月的第三个周五沪深300指数收盘后,股指期货12月合约要按当天收盘价格进行结算,假设那天(12月第三个周五)收盘价格是5500,那么你在5月初卖的合约一手的盈亏计算是:1手*400点*300元/点=12万。
假设你现在买了100万的股票,大部分是权重股,也就是说大盘涨你的股票肯定也涨。。。。于是你现在完全可以这样操作:
目前沪深300指数价格是3710点(5月10日盘中价格),但是12月份的股指期货价格已经涨到了5860点。嘿嘿,现在空一手12月期指,投入保证金约16万(假设的),那么,你就是对你买的100万股票做了有效保值操作,完全可以防范以后股市的下跌给你带来损失!!!!!!!
为什么可以?假设两个月后,股市下跌,那么12月的股指会下跌更快更多,股指的盈利几乎可以远远超过你股票产生的缩水损失。
假设到12月的第三个周五,沪深300指数涨到5800点,股指也按5800点最终进行结算,那么你的股票肯定又赚不少,同时期指也有盈利:(5860-5800)X300=18000元。
再假如,沪深300涨到6000点,那么股票收益大概计算为:(6000-3710)/3710乘以100万,结果=61.7万。 股指亏损:(6000-5900)*300元/点=3万。 两相对冲后仍盈利大58.7万!!!!!
F. 房价下跌股票下跌以前赚钱的都赔了进去,那到底谁成了最后的大赢家
大赢家?没有多少所谓的大赢家!
首先,房价现在并没有下跌多少,前几天不还有人因为预测深圳房价会跌失败了而向大众道歉吗?
其次,股市价格的下跌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并不是简单的说什么国际热钱来抄的底逃的顶,他们要是有这么神干吗费这么大的力气把钱通过暗处倒腾进来,到中国投资,既然他们抄底逃顶的功夫这么高,在哪个有股市的国家不能投资?
政府收税是正常的,哪个国家的政府不收税?印花税在国家政府看来是调控股市价格的工具,以前偶尔使用,可最终效果并不大,我觉得以后用的会少。国家绝对不愿意因为收税而把股市一棒子打成熊市。
股价本身就是虚拟的,由于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价格的升降,在全民不顾风险狂热的涌进股市的时候,他们很少考虑过会有泡沫这个东西,而一旦疯狂抢购股票,价格自然被推高,而这都是虚拟资产增加,当股价的升高脱离了业绩的支持,变成了狂热情绪的产物,泡沫就产生了,而泡沫又是极其脆弱的,一旦被捅破了,价格跌的速度是很快的,哪有这么多神仙能这么快出手,结果就产生了被套,产生了“市值蒸发”的说法。
可能还没说清楚,要不明白,可以私下交流
G. 股市跌了,钱去哪了房价跌了,钱去哪了
股市跌了,钱去了房市,房价跌了,钱去了股市,如此循环,锁住经济。
H. 讨论上市公司股票在下跌差价属于谁这钱到哪去了
如果股价将复来不再升上来制了.跌去的部份就消失了.蒸发了.举个例子:
南车发行价2元.(假如).开盘价3.5元.拥有原始股的人挣钱了.开盘后,股价下跌.哪新的接盘人,新买入者就亏了.原始股持有人挣钱了.
但如果股价一直跌.跌到三块,二块,甚至一块.这时候都没有人挣钱了.试问.还有0和游戏吗.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吧.前几个月,招行权证从二元多一直跌到1厘钱.也就是跌没有了.明白了吗.
I. 股市下跌后钱到哪里去了
被新股发行链条所造就的亿万、百万富翁卷走了!请看
宋九成:股市的亿万富翁们究竟是怎么来的?
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虽仅微跌0.25%,但月K线已出现四连阴,这是998点以来沪指首次出现月K线四连阴。在A股历史上,沪指前8次四连阴之后,有半数情况是在其后一个月出现反弹,但另有半数情况是出现五连阴。那么,今年9月,股市是反弹还是收出五连阴呢?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产业资本增持回购增多、中报披露完毕估值修复告一段落、转融通上线转融资先行等情况出现,9月行情汇集了较多积极因素,因此沪指止于四连阴的可能性更大些。但A股若想在9月出现大反弹,有待市场最大催化剂现身,即货币政策放松。而从目前情况看,随着房价和通胀露出反弹苗头,货币放松能否出现还要打个问号。
目前的股市,反弹不反弹,反弹多少点已经不重要了,这些对于中国巨亏的股民来说已经成为次要问题,而主导股市成败的主因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问题,主因找不到,主因抓不好,再多的招数都是徒劳的。
什么是影响股市成败的主因呢?就是股市每年几百个亿万富翁问题,上千个千万富翁和百万富翁问题,要研究他们滋生的过程和根源及其合理性和对股市的影响,破解了股市的这一怪象和难题,也就解开了股市长期低迷的谜底,同时也就找到了股市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主攻方向。
股市的亿万富翁们究竟是怎么来的?从我国股市的现状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不是像广大股民那样,经过在二级市场的摸爬滚打艰辛劳动而获得亿万千万百万富翁的名号。而是通过一级市场获得的股票通过上市或者解禁抛售套现而成为亿万千万百万富翁的,是通过发行和圈钱成为富翁的,而不是通过二级市场的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这就是中国股市怪现象的根源所在。
而在股票进入二级市场之前这些持股者已经变成潜在的富翁。要使潜在变为现实,那就是股票的上市日,这一日成为这些潜在富翁们朝思暮想的变现日。保荐人、保荐公司、有关联的券商、高管、还有所有利益链条上的那些人,在这一日,一夜暴富,赚的满盆满钵。富翁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至于股价,就不想那么多了,哪怕你当日就跌破发行价,与我们就无什么关系了,哪怕你明天就公布效益滑坡、利润下降,与我们都无瓜葛了。可悲的是二级市场上的那些接盘者,那些投资人,多年的积蓄与血汗钱就这样进入了别人的腰包。
好好分析思考破解这中间的猫腻,你就会恍然大悟,你就会从噩梦中惊醒,你就会彻悟中国股市为什么利好出尽、政策百出、大呼大喊无论什么招数都不起作用的原因所在了。这届证监会可以说花费了不少精力与心血,为什么收效甚微,股指照样跌跌不休,根源就在这里。中国股市的主要矛盾在一级市场上,不在二级市场上,你就是把交易费降到零,股市还会我行我素,股民们也无能力和条件交易,因为他们深度套牢成为死账户。
找到主导股市低迷的主因,分析解决制定措施,对症下药,才可治本。不然,不管你是基金也好,机构也好,理财产品也好,中小散户也好,公司职工持股也好,进入这样的股市,只有赔多赚少。看清形势之后,机构大户们只会最后选择撤离,散户选择销户,没有赚钱效应和投资价值的股市糊弄一时糊弄不了长久。不解决这一主要问题,股市不会有彻底的改观。
三年多来股市一直跌跌不休,从三年前的6140点跌到3400点又跌到现在的2000点。不解决主要矛盾,股市还会继续跌。所有投资人亏损严重,90%以上的投资者亏损,上个月770个交易账户,不到1.3亿账户的10%。两市每天的成交量不到1000亿。营业部萧条、从业人员跳槽,营业部门可罗雀。销户者逐日增多。叫了几年的壮大机构投资队伍只是一句空话,外资加入更让人感到恐慌与不安。这一切难道还没有引起高层的高度关注吗?
股改不但要有勇气、有魄力,更要有策略、有智慧。要善于听取民众的呼声,要做好市场的调查研究,要做一个唯物主义者,要敢于面对现实,更要敢于面对事实和矛盾。认识到市场的主要矛盾在哪里,然后抓住主要矛盾不放手,一抓到底,不抓住成效绝不撒手。
目前出了那么多的政策,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考验,没有制止股指的继续下跌,说明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抓到点子上,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全心全意为中国股市和广大股民无私服务的诚心,相信总会找到问题的症结,最后攻克这一难题,使中国股市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也才能改观那些诸如90%股民巨亏,亿万富翁却层出不穷,欧美债危国股市强劲反弹,经济大国股市却跌跌不休全球最熊的怪象。
走出“道德股市”的误区
用市场的观点看问题,无论投资还是投机,都只有合法不合法合规不合规的比较,而没有道德不道德之分别。资本市场从来就不会为所谓的道德不道德所感动,而投资者却总是不得不为市场的有效率或无效率埋单。
越治越乱的中国股市,与其说是市场化不像市场化、法制化不像法制化,不如称之为充斥着形形色色之 “道德说教”的“道德股市”或者更恰如其分一些。“道德股市”是一个伪命题,是中国股市之所以越治越乱的思想根源或制度根源之一。
十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的时候,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对股票市场规范的关注,触痛的不是以行政审批和行政监管为背书的圈钱寻租体制,而是资本市场投资活动的基本运行模式。投机和监管的讨论至今犹自没完没了,而吴老先生所憧憬的建立基于规则的市场经济体制,或者称“法治的市场经济”的理想模式依然无影无踪。当初他所深不以为然的黑幕重重的中国股市,如今除了“半统制、半市场”,还是“半统制、半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赌场论”大讨论之后的中国股市,尽管强化了行政监管这种准司法的执法形式,而且在IPO审核体制的推动下,许多方面的制度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或细化了合规性方面的有关要求。换言之,从表面上看起来,大讨论以后的中国股市似乎比过去更加重视上市公司和市场中介的诚信和道德建设。但是,一个圈钱的股市有什么道德可言?在“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条件下,最大的不道德恰恰不是别的,正是IPO的这种只知道一味地为融资服务,和司法和监管体制一仍其旧的对损害投资者利益行为的无动于衷。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审核和行政监管形而上的所谓诚信建设或道德治市,无非只是方便了形式主义的“对号入座”而已,实际上不仅防止不了造假作弊行为的发生,对于企业法人和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的道德保障作用也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补丁叠补丁,骨子里并不是规范和匡正那些已经和正在从IPO市场撷取巨大利益的既得利益者的行为道德,而是为他们的不道德披伪装打掩护的。就连吴敬琏老先生最近也不得不不无遗憾地指出:“在证券市场的监管中用实质性审批取代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严格执行,滋生了种种弊端”。 “用行政命令的个案干预取代合规性监管,这也为寻租提供了方便之门”。
无可否认,中国股市眼下的市场监管,在许多的时候许多的方面也确实比过去显得更前卫更激进。不过,由于这种前卫和激进不仅超越了有些人意志挂在嘴边的市场化,反而常常一不小心就卷入了行政干预的漩涡,人们不能不问个明白的是:那些层出不穷的停牌规则,随心所欲的不对称涨跌停板限制,以及朝令夕改的退市制度,打击的究竟是谁,保护的又是谁?
事实上,每一次行政干预的伸手虽然无不打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名义,而备受打击的常常未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疑似违法违规行为的作案者或操纵者,而是被陪绑被连坐的散户弱势群体。当超募有理,造富有功,变脸无罪,退市不赔,而包括打新、炒新在内的投资活动通通等于投机,投机牟利等于犯罪的时候,市场逻辑的纠结,是非黑白的混淆,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索罗斯认为,视金融市场为 “不道德”,会妨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否认它的一个最主要性质——即它们是“超道德”的,而“超道德”会使金融市场更有效率。在笔者看来,“超道德”的说法监管有点玄,但换成“超脱道德观念”的市场规则也许就大差不离了。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说的应该也不是世俗所谓的“道德观念”,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市场规则。
“道德股市”说即使说不上阴谋,至少也是一大误区。堪称全球独一无二的以打击投机为己任的行政干预更是市场监管误区的误区。用市场的观点看问题,无论投资还是投机,都只有合法不合法合规不合规的比较,而没有道德不道德之分别。资本市场从来就不会为所谓的道德不道德所感动,而投资者却总是不得不为市场的有效率或无效率埋单。诉诸道德愿望或者行政力量来左右股市,通常只会改变短期的波动,并不能逆转长期趋势,反而将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的基础,从而常常成为一部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有可能通过另一部分人之不对称利益损失轻而易举地获取巨大不当利益的重要原因。
令人不能不遗憾的是,现在无论是主张救市还是反对救市的说法,往往还在津津乐道地拿道德说事,而忘记了对于一个正在失去效率的市场来说,离开了投资者的参与,什么都是谈不上的。低迷到了不能再低迷的中国股市,当前比什么时候都更为迫切地需要走出 “道德股市”的误区,否则,任何初始愿望再善良再美好的 “道德说教”最终也无不将沦入 “道德杀人”的历史轮回。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摆在大家面前血淋淋的现实。(金融投资报)
J. 股市大跌,那些资金都流向什么地方了啊
http://hi..com/whygyc/blog/item/c177a6002e75b60f728da58c.html
资金从某人手里到了某人手里,股市中没留下资金,只留下了交易费和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