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abb2015财报分析

abb2015财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17:43:11

❶ ABB分析仪与西门子分析仪比较谁好还有南仪与北仪的分析仪呢

具体要看哪种分析仪,比如硫化氢分析仪来看,进口品牌目前应用来看还是ABB的好,他内们都是色谱分析。南分和容北方也有个各自拿得出手的产品,南分的氢分析仪不错,北分的氧不错,但对露点仪来说,因为温度的原因,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目前还没有应用得很好的品牌。
变送器罗斯蒙特算是比较好的,算是高端产品,EJA的性价比高。国产的算是低端产品吧。

❷ 正常运行的ABB的ACS800变频器逆变模块多次损坏,故障报警为SC INV 2W,故障代码为2340,请分析原因,谢谢

可先在标量下运行逐步提高频率,观察电流波动是否较大。
1.损坏的电机电缆或损坏的电机。
[1]检查电机和电缆的绝缘。
[2]检查电机绕组。
2.内部故障。
[1]检查变频器内部没有外部物体。(粉尘)
[2]检查并更换IGBT模块。AGDR驱发板故障。
[3]更换xINT板。(供电的xPOW板也有可能有问题)
[4]更换xPBU板。(如果使用了该板)
[5]更换AGPS板。
[6]检查扁平电缆或光纤的连接是否正确(RMIO到RINT的扁平电缆和RINT到IGBT的触发线或RDCU到AINT的光纤)。
[7]APOW熔丝和分压电阻NERO
3.参数设置不对(带制动电阻,减速时报2340)
[1]20.05过压控制器应关闭
[2]27.01设为ON
[3]27.03到27.05的电阻参数要正确设置.
====================================================
环境是经常忽视的因素:
1.是否有灰尘
2.灰尘是否有导电性
3.停机冷却时是否有凝露
4.散热是否满足要求
5.电缆是否浸泡过
6.是否有输出接触器
7.是否可能有水滴或异物进入变频器
=====================================================
个别产品批次可能有问题,但多次更换不同批次的部件后还有问题则可排除。建议不仅更换IGBT,应该连POW板和INT板都更换。
======================================================
可使用Drivewindow的datalogger功能记录故障时的电流的直流母线电压等相关数据,可记录8个变量,256个采样点。

❸ ABB工业机器人心得报告怎么写

一直以来,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主要分为: 工业机器人, 专业服务机器人, 和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部分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里介绍; 这里只说工业机器人.

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 工业机器人自然没有那些花哨的服务机器人那么有趣, 然而从商业利益来看, 现在工业机器人却仍然占据了整个机器人市场的大头: 在2008年, 它的市场规模大致在190亿美元 (包括工业机器人本身, 以及相关软件, 相关附件以及配置系统等), 而同时服务机器人市场估计在110亿美元左右 (相关数据参看该网站出的报告简要).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钱说了算,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主席就来自工业机器人的一家龙头企业ABB了.

工业机器人主要用在制造行业, 能够做焊接, 磨削, 喷涂, 搬运, 分拣, 装配, 包装等等. 和人相比, 优点主要有两个: 精确和稳定. 精确在于它一般能做到零点几个毫米级的运动控制, 稳定在于它可以24*7地这么做下去. 和其他自控工具相比, 优点主要是一个: 系统柔性大, 即所谓flexibility; 一套用于给BMW7系喷涂的机器人, 换上BMW5系,只要重新编个程就可以, 生产柔性很大.

我个人更愿意把工业机器人看作是传统机械+电子自动化产品的延伸, 而不是披着神秘色彩的特高新科技领域. 大家也许都见过数控机床,能够以编程的方式, 让机器以极高的精度按指定路径运动, 从而完成各类工业加工应用. 那么绝大部分的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差不多, 只是由于机械运动的方式不用, 而工业机器人往往有更大的自由运动的空间,而较大的应用灵活性.

好吧, 如果你还从没有见过一般工业机器人长什么样, 那么请点击该链接. 你可以看到,它一般是呈手臂型的, 而且底座是固定住, 无法移动的, 因此我们也把它叫做机械臂. 当然光一个机械臂还动不起来, 它需要背后的控制系统, 一般是像一个柜子一样的东西, 里面包含了逻辑控制/运动规划的主计算机和电机驱动等等; 这个柜子一般会晾在机械臂一旁. 因此, 一套完整的可使用的机器人系统至少包括机械臂和控制柜, 另外通常还算上一些仿真和应用编程软件等. (于是相应地,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研发机构, 也自然设置成机械+电路+软件三部分小组).

下面我们捎带说点机械性的知识, 不感兴趣者可略过 :)
机械上来说, 一般机器人的关节可以有两种选择: 旋转式(rotational)和平移式(prismatic). 而一个机器人少则3个关节, 多则十多个关节, 关节的数量决定了机械臂末端能达到的三维位姿空间;
而根据这么多机械关节的不同组合, 也可以分出很多种工业机器人类型来:
支架式(笛卡尔坐标式)运动的所谓gantry robot, 这类机器人只能在支架上沿笛卡尔坐标系线性移动,一般用来工厂里搬重物, 做装备等. 这类机器人可以做的很大, 比如有做到近四十米,高八米的 (可以想象完全是一个可以内部移动的两层楼了...);
柱状/球状机器人, 这里的柱/球状是指机器人通过每个关节的运动, 使其末端点能达到的三维空间范围的形状. (这些个人倒不太常见, 可能是用在小型自动化领域内.)
SCARA机器人(也可参见Wikipedia上此文), 有两个旋转关节和末端一个平移关节. 这种类型机器人在空间Z轴上是被锁住的, 因此常用来插螺钉啊,搬搬小东西啊之类的, 很灵活小巧, 速度也快. 看着干净, 还不占地.
最万能的多关节型机器人(articulated robot), 这种机器人一般有六个旋转关节(人的手臂也全是旋转关节, 不过关节数可比这类型机器人多多了...), 覆盖工作空间大(能扭出各种姿势来), 载重相对较高(更有力). 因此也是几个工业机器人大厂商的主打产品.
并联机器人(parallel robot), 这类机器人手臂不像前面介绍的那样一段串联着一段, 最终连接到末端, 而是直接各段手臂直接连接到末端上. 好处是什么? 避免了手臂运动误差的串联叠加效应, 每一段手臂的控制都或多或少会有误差的, 如果是串联, 那么前一段手臂的误差会直接叠加在接下去一段的误差上; 这样一段串着一段, 误差也就一段积着一段了. (想象一下我们手臂的串联效应, 现在如果我要伸手去前方1米处的苹果, 于是规划好了以肩膀与上臂60度, 上臂与前臂30, 前臂和手掌20度的姿态可以拿到, 于是闭起眼睛驱动我们的手臂达到这个目标姿态, 但由于每个关节的控制总有1度左右的误差范围, 那么累加起来, 到最后手掌上, 离真正的目标姿态就有了3度的角度误差范围.(事实上, 由于几何关系, 误差不一定是简单的相加, 但这里就不细谈了); 而并联的好处便是消除了这种串联误差效应, 因而能达到很高的运动精度; 坏处呢? 那就是运动空间受限了, 有那么多支手臂一起连着末端, 还怎么伸展的出去呢? 关于这类机器人的历史可参看这里, 其常用在飞行模拟器上; 也有用在分拣上, 比如号称速度最快的工业机器人-ABB的FlexPicker, 最快能在一分钟之内做150次的物品拾起和放下, 常常用于在传输带上拣面包抓香肠等.

接下来再说点工业机器人控制的知识: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和我们人的运动的首要区别, 是它并没有视觉这样的末端运动的闭环控制.
人可以在发现手没有够到水果时, 继续前伸手, 直到观察认为可以拿到为止; 但工业机器人不可以, 它没有眼睛(没有图像检测系统)来查看它是不是伸到了目标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它是一个开环控制. (至于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定义, 大家可以参见wikipedia的定义. 大致意思是闭环控制会将系统检测到的信息反馈到控制器里去, 而控制器会利用这个反馈信息区调整自己的控制指令, 使得被控制的变量可以更快/准确/稳定地达到目标值; 而开环控制则没有或忽略了反馈信息, 即控制器充满自信地一番计算后, 直接发出控制指令, 而至于被控制的量是不是达到目标值了, 就不理睬了. 最经典的反馈控制是PID, 在化工流程, 运动控制等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所以, 工业机器人的一个基本的运动控制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 用户输入目标点(如三维空间里的XYZ,以及姿态坐标)
-> 机器人通过对自己手臂和关节的分析, 计算出每个关节应该达到的目标值(旋转关节就是指要转到哪个角度, 平移关节就是指要移动哪个距离上)
-> 计算机将这些角度值发送给电机驱动程序
-> 电机驱动程序利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比如这儿就可以用PID了)来使电机驱动到目标值;
-> 结束

大家于是看到, 机器人只管把关节电机驱动到目标值, 至于之后每个关节连起来后是不是就真的到达了目标点, 它就管不着了. 你也许会问, 要是机器人的手臂参数就有误差(e.g. 热胀冷缩而长度改变, 内部掉了灰尘而掐着关节怎么办), 那么计算得到的关节目标值就会包含这些误差, 于是加起来就更不对了, 难道也不考虑么? 是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机器人也只能"瞎"着眼睛自顾自的往不准确的目标点跑去了. 你也许会再问, 那也简单, 给机器人加双"眼睛"不就行了么, 上面装个摄像头, 实时监测机器人末端是不是真正达到了目标点, 这样要是真没达到, 就可以把这误差信息反馈给机器人,机器人就可以调整控制, 不就可以这误差消除掉了? 不行, 至少现在可不行. 第一, 现有的图像算法很难通用地判别好一般工业环境下的一般机器人的末端, 更不用说稳定地判断机器人在三维空间里的立体姿态信息了(稳定而准确地通过摄像头获得空间信息本身是视觉/机器人领域一个研究大难题, 这在以后的文章会再次提到). 第二, 现有的摄像头以及图像算法的本身又会带来误差问题. 有些工业应用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 而如果摄像头本身像素跟不上, 机器人还没到目标点就报告成功, 那便适得其反了.

可见在工程环境下应用一个技术或产品, 其顾虑是非常多的, 其中有效, 稳定, 和鲁棒(robust)往往排在最前面. 放到工业机器人的设计里, 就是得让机器人不管天冷天热还是电磁辐射, 都得能正常得以预定精度运行, 不打折扣. 一套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寿命要求十年不算长, 于是这十年就得保证能一直正常运行. 因此回到控制上, 我们就得非常小心得考虑每一个关节的特性模型. 现在市场上, 多关节运动机器人的到达精度一般能在零点几个毫米上, 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你切着目标点出拉一根头发丝, 那么机器人"闭着眼睛"的每次运动都能恰好碰到这发丝而不会冲断. 你可以继而想象, 每一个关节本身的控制精度会达到什么程度!
正是由于精度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机器人厂商来说, 自家的机器人使用什么样的机械设计, 哪种控制方式, 采用哪套控制参数, 以及怎样的驱动电路, 可都是绝不外传的看门本领了.

在基本的运动控制之上, 还有一层就是路径规划. 如果说运动控制是让机器人更好的达到一个点, 那么路径规划就是让机器人更好的走出一条(直/曲)线来.
比如我们会限定机器人以直线方式平移到第一个目标点, 然后以圆弧方式移到第二个点; 那么机器人就会按照一定的路径规划算法, 计算出整条路径要走的中间点, 然后利用运动控制, 循着中间点一直走到终点为止. 尽管理论研究上, 这方面的规划方法已经相当成熟了(基本上你已看不到高校会有老师还做工业机器人的基本路径规划...). 如果你曾了解过机器人学, 也会觉得这是最基本的小儿科知识了. 但一放到工程应用上, 就总会有更深的学问出来. 关键词只有一个: 精度. 前面提到天冷天热电磁辐射,这儿还有机器人本身的运动过程中的变化的惯性, 在这么多可变因素的影响下, 仍然要保持精度, 非得把机械物理控制原理给解剖地一清二楚不可. ABB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算是一个领头了, 其机器人控制器用来打广告的主要技术就是所谓的True-Move,. 啥意思呢? 就是不管快跑慢走, 该走直线就走出直线, 转弯时该走圆就走出个正圆, 是truely right Move. 听着简单吧? 可别人就是做不出来或做不好, 而ABB就能靠它拿着成百上千万的订单.

好, 现在有了路径规划来计算整条路径的运动点, 还有运动控制去到达每一个点, 那么一个工业机器人系统该有的功能算是完成了. 如果配上一套软件, 可以让用户进行连续地对多条运动路径进行编程, 并能把程序下载到机器人控制器上执行; 另外还有软件可以让用户进行仿真运动验证, 而不用每次都跑到真实机器人上去调试; 那么开一家机器人公司的技术储备就已经完善啦.

那么说到公司, 我们再看看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情况.
说到机器人制造商, 那么脑子里冒出来的一般就是瑞典的ABB, 美国的Comau, 日本的Denso, Epson, Fanuc, 德国的Kuka, 日本的Motoman等. 这些公司(或母公司)一般都在机械,电子, 或控制行业有至少半个世纪的经验积累, 因此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其中ABB属于技术硬, 产品范围广, 但思维较稳重保守型, 不愿冒进, 属传统强势; 德国Kuka则秉承德国人做精做强的特点, 很快跟进,而且和德国宇航局(DLR)有不少合作, 后援很强. 经常会有些业内算是大胆的动作, 比如赞助足球机器人比赛RoboCup(因为那年我正好去了Atlanta参加Robocup小型组的比赛, 而Kuka是首席赞助商,所以印象深刻); 推出轻小型工业机器人(Light weight robot, LBR), 这是一个你可以放在桌台上,或拎在手上的机械臂, 其实是DLR的研究成果的市场化; 研发移动平台的机械臂; 把机器人放到迪士尼乐园里做刺激的游戏飞椅; 第一个推出能举起一吨重物的机器人; 经常把机器人放到好莱坞电影里客串等等; 日本的Denso,Epson做的多是小型化机器人, 所以在消费电子行业用的比较多, 比抓放手机,芯片之类的; 而Fanuc和Motoman则是和ABB激烈竞争的对手(类型的例子, 大家可以想象汽车行业里日本丰田,本田对老福特通用的挑战方式么?).

国内的情况较为惨淡, 沈阳新松还有哈工大曾经自己开发过工业用机器人, 甚至曾在一汽的生产线上使用过(但据说已不再用,应该是机器人自己带来的产品"问题"比效益多), 但已经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做了, 听说是基本转做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去. 国家曾有一段时间支持过工业机器人的攻关开发, 也联合了多个工科牛校的工作者们, 但仍然没有做出能和以上这些公司竞争的市场化产品出来, 可以猜想主要地还是精度, 稳定度等工程老问题 (当然也有人将原因推在国内制造精度跟不上, 但其实在这样全球化的环境下, 基本元器件国内国外的都能购买, 并没有让国内企业一切打包制造的必要). 慢慢地, 国家也没有在这方面继续投入, 所以现在看来, 国内在自创工业机器人上基本是停滞状态(如果同学们看到还有教授博士拿这个捞钱做项目的, 就得小心看看是不是忽悠了); 如果有研究项目在做,那主要也偏向于工业机器人附件, 如视觉/力感应等检测系统等.

从全球来看, 当前工业机器人总使用量在100万台左右, 并以平均每年10万台左右的速度增加. 使用量最大应该是日本(占全球1/4~1/3), 接着是德国北美韩国中国等; 09年由于经济危机, 使用量的增长受到了很大影响, 可能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
从应用行业来看, 工业机器人一般分为汽车行业(automotive instry)和其他行业(general instry), 大致是各占一半. 汽车行业上一般有冲压, 动力总成,白车身,喷涂以及总装(都是汽车制造工业的术语)等, 每个工艺都可以有工业机器人的参与; 而其他行业则多了, 从搬运"中华"香烟到打磨"波音"飞机叶片, 只有想不到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应用.

由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相对成熟, 以及日本机器人制造商的低价策略, 整个机器人市场对一套机器人系统的出价也在逐渐下降, 所以现在利润空间并不算高; 比如Kuka集团的08年税前利润率(EBIT/Revenue)在4%, 而ABB的机器人公司也只是贡献了5~6%的税前利润率(相对ABB的电力和自动化公司几倍的销售额和利润率, 这可不算是有吸引力的), 这和IT行业Intel或Google动辄20~30%的利润率无法相提并论(当然即使IT业, 也要看公司的行业处境, 比如09年至今AMD的利润率就是负值了...). 当然, 我想这也都是和相关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密切相关的, 比如自动化行业和制造行业(如典型地, 西门子和富士康的税前利润率均在5%左右或以下), 而工业机器人行业夹在二者中间, 自然高不起来太多.

当然, 利润空间的降低往往意味着成本降低或技术进步, 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坏事. 因此, 现在机器人研发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怎样降低成本, 以开发出白菜价般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来,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极大地扩张其应用行业的范围和深度. 而另一方面, 销售工程师们也在竭尽心力, 到处搜寻能够被机器人化的具体工艺来, 推动其自动化进程.

也许有一天, 人类会对"体力劳动"这个名词开始陌生, 因为和这个名字有关的所有工作都已被工业机器人来代替; 而这些机器人创造出来的财富, 便足以支持地球上整个人类去畅游在创造性的劳动乐趣中了.

❹ 进口智能家居品牌对比分析(ABB、快思聪、施耐德、西门子、罗格朗等)

当前主流的三大灯控技术
当前主流的灯控技术:主要分为总线技术、X-10技术、无线技术等。
(1)总线技术:(以此通信介质的主要有C-BUS消费电子总线、Lon Works总线、AP Bus总线、RS-485/232总线、CC-Link总线、LCN总线、EIB电气安装总线、G-Bus)
名词解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则通过系统总线来实现家居灯光、电器及报警系统的联网以及信号传输,采用分散型现场控制技术,控制网络内各功能模块只需要就近接入总线即可,布线比较方便。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采用总线式的结构,主要由电源供应器、双绞线和功能模块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相关代表:西门子、施耐德、罗格朗、AMX、路创、GAKATO等等(技术的主流方向)
技术特点:主要是利用双绞线做为传输介质,稳定性强,容易扩展,是一种全分布式智能控制网络技术,其产品模块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互换性,其控制部件都可以编程。典型的总线技术采用双绞线总线结构,各网络节点可以从总线上获得供电(24V/DC),亦通过同一总线实现节点间无极性、无拓扑逻辑限制的互连和通信,信号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则分别为10KBPS和4G。
(2)X10技术:
名词解释:x10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智能家居电力载波协议(即一种通讯“语言”),用这种“语言”的兼容产品可以通过电力线相互“说话”,无需重新布线(故在不宣传时以“无需布线”为它的卖点),被控制的电器可多达256路。低廉的价格、上千种的产品以及简单的设置方式可以使您迅速进入智能家居时代。X-10是以50Hz或(60Hz)为载波,再以120KHz的脉冲为调变波(Molating Wave),发展出来的数位控制技术,并制定出一套控制规格,是以电力线为连接介质对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通讯协议。
相关代表:瑞朗X-10、索博S-10等
技术特点:传输介质为,原有的电力线;成本省,但较容易受到干扰(单电力线有大电流设备如空调等在工作时,对信号有一定的干扰),需加阻波、滤波等设备来保证信号的传输稳定性,不适合实际工程操作。安装施工简便,系统调试比较简单;可用于旧房子改造工程,新房子装修工程,已装修房的改装工程;系统稳定、可靠、安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具有系统扩展功能;有多种模块面板;产品价位比较低;有执行指令冲突可能。国内有些厂家和代理商已经推出了针对中国住宅情况做出改进的x10配套产品,在上海、深圳、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开始销售x10产品。目前国内也有多家生产X-10系统的公司。销售的很多产品价格较高,不易被老百姓所接受。一旦价格下来后,趋势将是便利化、超市化、diy化。
(3)无线技术:
【zigbee技术、2.4G./WIFI】当前这两种技术比较成熟、射频技术(433.9)、红外技术、802.11b,Bluetooth(蓝牙)和HomeRF技术等。
名词解释:由于多数智能家居系统的布线工程比较费事,所以在一些新的智能家居商家所研发的系统,就立足解决这个难题。目前这一问题虽然没有得到完全、彻底的解决,但是已经大大减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布线工程量,但由于它的出现属于一种新的方式,所以其价格就相对高一些,有的进口系统价位甚至高达10万元以上(人民币);还有部分系统采用的蓝牙技术,其产品更为昂贵且在国内也并不常见。在国内有代理的美国MAX产品就是一种高端产品,还有国内自主研发的产品都大大减少了布线施工量。但其成本较高、易受干扰、保密性差、同时人们长期生活在较强电磁波的环境中,究竟对人体健康有多大的影响,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科学定论。
相关代表:波创、GKB等等
技术特点:无线产品的通讯传输介质为空气;是灵活性大,抗干扰(容易受到金属屏蔽层的影响)比较差、不适合长距离传输信号,无线技术作为小区域的补充、通讯比较合适;

❺ 设计一个识别(ab|ba)*abb正则表达式的词法分析程序

C#代码如下

//识别(ab|ba)*abb正则表达式
varinput=Console.ReadLine();
if(input=="abb")
{
Console.WriteLine("yes");
}
else
{
if(string.IsNullOrEmpty(input))
{
Console.WriteLine("no");
return;
}
if(input.StartsWith("ab")||input.StartsWith("ba"))
{
vararr=input.Split(new[]{"ab","ba"},StringSplitOptions.RemoveEmptyEntries);
if(arr.Count()==1)
{
Console.WriteLine("yes");
}
else
{
Console.WriteLine("no");
}
}
else
{
Console.WriteLine("no");
}
}

Console.ReadKey();

❻ ABB的发展历史

1987年8月,瑞典Vä;sterå;s的ASEA AB公司与瑞士Baden的BBC Brown BoveriABB执行副总裁路义普宣布了将要合作成立ABB Asea Brown Boveri有限公司的消息,公司总部将设在瑞士的苏黎世,原先的两家公司各自拥有50%的股份。1988年1月5日合并后的新公司开始营业,在营业的第一年中,公司共收购了15家公司,其中包括瑞典的环保监控公司Fläkt AB公司,意大利的合作公司Sadelmi/Cogepi公司,丹麦的铁路产品制造公司Scandia-Randers A/S公司。1989年12月,ABB公司最终收购了负责全球能源传输的美国Westinghouse电力公司。同样是在12月,ABB公司宣布已经达成了购买康涅尼格洲负责热工业业务的Stamford集团公司的协议。在1989年中,ABB公司共买下了大约40多家其他公司。1990年,ABB公司开始雄心勃勃地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中欧和东欧地区,并准备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亚洲地区,而在美国和西欧地区的收购活动逐渐减慢,转而从事合并和重组的活动。1991年,在中欧和东欧地区继续进行投资,到这一年底,ABB集团执行副总裁尤柯尔ABB公司在那些地区的雇员大约有10000名。越来越广泛的重组活动是为了满足在北美和欧洲的部分地区经济衰退的需要。这一年,ABB公司在研究和发展上面的投资增加了20%。1992年,公司裁员的速度继续加快,雇员人数减少了14000名,在中欧和东欧地区的雇员人数增加到了20000名,分布在30多家分公司。在亚洲,通过联合风险投资、收购、greenfield投资的方式开设了20多家分公司和服务部门。1993年,ABB公司继续执行在欧洲(包括前苏联)、美洲和亚太地区开拓业务的策略。ABB公司开发的GT24/GT26煤气涡轮技术在全球开拓了高能低消耗的新型涡轮技术的市场。1994 年,ABB公司为了更大的产量和利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巩固阶段。在西欧和北美地区,需要开发更广阔的身材促使公司不断开设下属部门,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迅速发展服务内容和开发新型产品上面。在亚洲,ABB公司拥有30000名员工,100多家生产、工程、服务以及生产开发中心。1995 年,ABB公司继续通过国内业务的扩大、收购其他公司和风险投资来扩展在亚洲、ABB北亚区及中国总裁方秦中欧和东欧地区的业务活动。ABB公司还宣布与德国的Daimler- Benz AG公司进行联合风险投资,双方各占50%。1996年1月1日,ABB公司当选为欧洲技术和管理最先进的公司。1997年, ABB公司宣布加速发展在亚洲地区的业务以提高在西欧的业务活动,ABB公司减少了西欧和美洲的10000工作机会,在最后一个季度花费8500万美元来进行重组。ABB公司同Instri Kapital签署了一个协议,在瑞典和德国进行电线杆和电线的业务活动。1998年2月25日,ABB公司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高压发电厂。1998年6月17日,ABB公司收购了Alfa Laval自动化公司。1998年8月12日,ABB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发展潮流重组了公司的商业部门。1998年10月14日,ABB公司收购了Elsag Bailey公司的全部股份,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动化工业的发展。1999年1月21日,ABB公司收购了美国与能源产业有关的一些金融服务公司。1999年2月4日,ABB公司和ALSTOM公司联合成为世界上能源发电的具有指导地位的公司。1999年12月29日,ABB公司将负责核工业的部门出售给了BNFL公司。2000年3月16日,ABB公司举办了第一届年度会议。2000年3月27日,ABB公司与投资者及合作者开辟了B-B电子的商务活动来促进欧洲的业务发展。2000年5月2日,ABB公司出售核工业部门给BNFL公司的活动停止。2000年5月11日,ABB公司将股份出售给ALSTOM能源公司的活动结束。2000年6月8日,ABB公司意识到在可更新能源业务活动发展上可以获得十亿多美元的利润。2000年9月12日,ABB公司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投资了1亿美元。2000年10月5日,ABB公司与美国的合作者开始联合风险投资,开始从事信息技术产业。2000年10月25日,ABB公司在复合环境业务方面获得了巨大了成就。2000年10月30日,ABB公司与俄罗斯现代炼油公司签署了2亿美元的协议。2000年11月30日,ABB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研究中心。2000年12月1日,ABB公司与朝鲜签署了合作的协议。2000年12月14日,ABB公司在美国清洁燃料的业务获得了一亿六千万美元的利润。

❼ ABB的PLC有什么特点啊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是PLC最重要的特点之一。PLC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以达几十万小时,它采用了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的抗干扰措施来保证有这么高的可靠性。

2、 编程简单,使用方便;大多是PLC采用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语言,它是一种面向生产,面向用户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与电器控制线路图相似,形象、直观,无需掌握计算机知识,容易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当生产流程需要改变时,可以现场改变程序,使用方便、灵活。

3、 功能完善、通用性强;现代PLC不仅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顺序控制等功能,而且还具有A/D和D/A转换、数值运算、数据处理、PID控制、通讯联网等许多功能。同时,由于PLC产品的系列化、模块化,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可组成满足各种要求的控制系统。

4、 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方便;PLC用软件代替了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为减少。PLC的用户程序大部分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调试,缩短了应用设计和调试周期。在维修方面,由于PLC的故障率极低,维修工作量很小;且PLC具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

5、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由于PLC采用了集成电路,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能耗低,因而成为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7)abb2015财报分析扩展阅读:

PLC控制器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这是PLC控制器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2、模拟量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

3、运动控制:PLC控制器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控制器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型PLC控制器也具有此功能模块。

5、数据处理:现代PLC控制器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

6、通信及联网:PLC控制器通信含PLC控制器间的通信及PLC控制器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各PLC控制器厂商都十分重视PLC控制器的通信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新近生产的PLC控制器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❽ 请教各位过来的xdjm帮忙分析一下abb面试多谢!

是这样的,来具体abb的怎么源样,我也不太了解,但我遇到过类似的面试经历,
大老板要见面,说明对你的能力有质疑,但还是对你很感兴趣,大老板基本上都是来看人品的,基本上都不懂技术,真的有流程,很多关键岗位会对你做专业的背景调查,一般入职手续持续一星期是比较正常的。

❾ 请教ABB财务面试的笔试难不难

不难,既然招聘单位有联系你参加面试的话,根据初步投递的简历的回情况来看的话,你答是符合招聘单位这个岗位招聘要求的,只需要面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正常发挥即可。笔试方面的话,很多都是职业性格测试,可能有些单位笔试题目是行测方面以及专业知识测试方面的题目,这些题目的话只需要提前刷下题,掌握答题技巧就可以顺利通过了。

阅读全文

与abb2015财报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