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值加权平均指数如何算
加权股价平均数又称加权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加权指数与月线关系
由历史资料来看,当加权指数突破月线时,股价的走势会延续一段时间,2004年8月以后持续的时间缩短,但仍具有参考性。
加权指数低于月线天数统计表
当加权指数跌破月线时,指数连续低於月线的时间小于10个交易日的机率最高。
当加权指数跌破月线时,指数连续低於月线的时间大于20个交易日的机率约45%。
加权指数高于月线天数统计表
当加权指数超越月线时,指数连续高于月线的时间小於10个交易日的机率最高。
当加权指数超越月线时,指数连续高于月线的时间大於20个交易日的机率约52%。
加权指数每月波动幅度
加权指数波度幅度近六年来平均波动幅度为478点。
加权指数波动幅度2001-2005年逐步缩小,2006年波动幅度扩大。
结算日之间发生加权指数穿越月线统计表
加权指数在两两结算日之间发生穿越月线的机率超过50%,且比率有逐渐攀升的现象。
2. 算术平均股价和加权平均股价的区别 都怎么算的
算术平均股价公式为:
一段时间内股票每日收盘价总价格 / 一段时间内的天数 = 算术平版均股价
比如:
A日收权盘价为10.00,B日收盘价为10.40元,C日收盘价为10.2元,则公式:
(10.00 + 10.40 + 10.20) / 3 = 10.20元,此为算术平均股价。
加权平均股价公式为:
一段时间内股票每日收盘价总价格 / 一段时间内的天数 * 加权比例 = 加权平均股价
比如:
A日收盘价为10.00,B日收盘价为10.40元,C日收盘价为10.2元,送股比例为10送10,加权比例就是200%,则公式:
(10.00 + 10.40 + 10.20) / 3 * 200% = 20.40元
这个都不用自己算,软件都有复权功能,复权后就清晰明了了。
3. 加权平均法单价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具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拓展资料:
加权平均法,利用过去若干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数为权数,计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这一数字作为预测未来期间该变量预测值的一种趋势预测法。
加权平均法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 股票中什么是加权平均价
在股票里,所谓加权是指加上权重比率后的平均值。是指加权指数
某个基金投资行业用特定的取加权平衡方法来买不同企业的股票。这样做可以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也用于代表某个行业或股票市场的表现;
比如由两支股票组成的A指标,一支股票股价是5元,另一支是10元。
平均值就是(5+10)/2=7.5元
这个就是没加权的。
加权后会怎样呢?
比如股价为5元的股票总股本为100股,而10元的总股本为200股,
这样加权平均就是(5*100+10*200)/(100+200)=8.3333元。
这样权重的股票涨跌会对加权平均影响大,对没加权的平均值影响小。
加权股价平均数又称加权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历史经验分析:
由历史纪录观察,台股2006年平均每月的高低差455点接近台股的自2001年以来平均477点。加权指数高(低)于月线的天数小于20个交易日的机率约为50%。加权指数连续高於月线的时间平均比加权指数连续低于月线的时间长。加权指数于两两结算之间发生突破的机率升高,暗示台股的走势偏离月线的幅度较过去缩小。
股票交流群174019221
5. 加权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月末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材料金额+本月购进各批材料金额)/(月出库存材料数量+本月购进各批材料数量)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数量×月末平均单价
优点:计算手续简便。
缺点是:
1.采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到月末才能计算出全月的加权平均单价,这显然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
2.按照月末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库存材料价值,与现行成本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当物价呈现上升趋势时,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将低于现行成本;反之,当物价呈现下降趋时,那么,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又将高于现行。
6. 加权平均价的公式
加权平均法是指企抄业以袭库存材料的数量为权数,平均计算其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发出材料存货的计价标准的一种方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一般于月末计算,因此,又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之称。其计算公式:
①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数量 本月收入材料数量)
②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现材料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例:现库存材料明细账所列圆钢为例,计算如下: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200 12800)÷(800 3000)=4.21(元/千克) 会.计奥.网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100×4.21=4631(元) 会,计奥网
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简单,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比较合理,存货成本分摊较适中。但由于平均单位成本集中在月本一次计算,发货凭证的计价、汇总与登记等工作,也都必须因此而集中在月末进行,这既加重了月末核算的工作量,又影响核算的及时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人们又提出了另一种加权平均法,即移动加权平均法。
7. 加权平均法计算股价指数
市场股价指数=100*(5*100+16*80+24*150+35*50)/(4*100+10*80+16*150+28*50)=100*7130/5000=142.6
8. 股票价格加权平均数和市值加权平均数
一 资产组合的回报率
1: A股的买入价:A1,买入数量, 卖出价A2,A4为A股的总股份; B股买入价:B1,买入数量B3,卖入价B2,B4为B股的总股份.
回报率:
由于只买入一股,所以过户费为:1*2(一般为:手数*2*0.1%),印花税为:资金*1元(一般为:资金*0.1%),佣金也是最低点:5*2元(正常为:资金*2*0.3%)
所以,回报率为:[(A2-A1)*A3 +(B2-B1)*B3-1*2-1-5*2]/(A1*A3+B1*B3)*100%
既:[(30-25)*1 + (90-100) - 2 - 1 - 10]/(25 + 100) *100% = -14.4%
股票加权平均变化(对投资者)为:[(A2-A1)*A3 +(B2-B1)*B3]/(A1*A3+B1*B3)*100%=[(30-25)*1+(90-100)*1]/(25+100)=-4%
股票加平均变化(对大盘):[(A2-A1)*A4 +(B2-B1)*B4]/(A1*A3+B1*B3)*100%=[(30-25)*2000W +(90-100)*100W]/(25*2000W+100*100W)*100% = 15%
也就是说:大盘涨了:15%.而个人帐面上的钱却亏了:4%.如果卖出的话,算上所有的费用,亏了14.4%.
9. 在股票当中的加权平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001年1月19日证监会公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回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答规定,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S1+Si×Mi÷M0-Sj×Mj÷M0。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或缩股等减少股份数;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10. 求股票加权均价的公式
股票加权均价的公式如图:
加权股价平均数又称加权指数,是内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容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