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盘见顶了吗
在股抄市中判断大盘是否见顶可根据以下四特征去判断:
1、无量不成顶。历史上重要的顶部几乎都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只有连续放大量且连续数天保持高换手率,主力才能趁机脱逃,在量能无法继续放大时,股指才有可能再衰三竭。但多大的量才属于见顶的量,没有绝对的标准。
2、政策亮红灯。有中国特色的股市明显留下政策跳空的痕迹,历史上重要的顶部几乎都是政策顶,市场泡沫过大时上面都有明显的政策信号。真正自然形成的技术顶部并不多,不过从政策推出到真正发生作用有一定的时间差,有时政策信号强烈,有时则不太明显,投资者可参考新股发行速度来判断是否政策见顶。
3、传媒一边倒。传媒上看空看多的观点斗争较激烈,说明市场仍比较谨慎,当传媒一边倒时倒是应该警惕的
4、热点捉襟见肘。导致一轮行情终结的原因多为市场上可供炒作的品种已被轮炒一遍,主力开始大规模撤离。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经验与技巧,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新手炒股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防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去操作,这样要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② 哪位经济学家能解释一下:股市和楼市的关系
我来说说我个人浅薄的观点
如果整个经济环境都急剧转差时,不管股市还是楼市,都会出现强烈下挫的情况。因此,股市和楼市的关系相当微妙,当两者能够稳步向上时,经济环境可能是最好的时候。
个人认为,在目前中国,投资渠道是十分不完善的,可以说老百姓手里有点钱的话,只有股市和楼市可以进行投资。这就成了经济学里的一个简单模型。
资本是逐利的,所以,如果楼市大跌,对股市应该有一定的影响,投资者对楼市期望降低,会将资本从楼市中撤出,转而投向股市,那么,股市就会有一定的上扬。反之,如果楼市大涨,所谓追涨不追跌,投资者将资本投向楼市,而股市由于资金的撤出会有一定的下跌。股市和楼市就象一个跷跷板,一高一低,在这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下资料节选自参考资料,见下面网址
从两市近三年的发展状况看到推动股市走向衰落的原因是资金的极度短缺,而造就楼市繁荣的最大动力也是资金的疯狂涌入,在楼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政策扶持、概念运作、资金推动中,一线城市已经发展到资金推动阶段(投机阶段),大部分二线地区正处于概念运作的俗称炒作阶段。
从2002年到200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从2500点绵绵阴跌到1160点的过程,中间还出现过两次下探1000点的惊心动魄时刻,股市市值从60000亿跌至15000亿,缩水60%,中国的股民亏损面达到70%,在政府三番五次出台救市措施的情况下,沪深两市犹如一支离弦之箭,没有回头之路。
我们反过来看房地产市场,楼市这三年呈现高歌猛进的大好形势,成交价格、数量呈现双双走高的良好形势,全国大部地区价格上涨超过一倍,如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这样的热点地区超过了三倍。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美元汇率因为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需要,正经历一个长期的下跌过程,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政策和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世界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货币看准了中国,在中国严厉的外汇管制政策下,房地产市场成了外汇进入的最好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信贷改革正经历一个痛苦的改革阶段,银行业面临着风险-竞争的压力,存款巨增,贷款又存在风险。存贷差给业务带来巨大的压力,在开拓新业务的要求下,房地产市场的灵光闪现。给银行业找到一个出口,在银行资金的帮助与扶持下(据人民银行的调查,房地产开发的资金55%来自信贷资金),尤其在首付资金20%-30%要求比例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刺激下,炒房变得轻而易举起来。上世纪90年代在海南、广西北海曾经轰轰烈烈的房地产泡沫,适应各方需求,也是在各方的扶持下,又出现了!
由是,国内的居民闲散资金在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银行利率低、缺乏其他投资手段的资金市场状况下,本着逐利的原则,在股市年年下跌的情况下,也大规模的涌入房地产市场。导致了股市缺血,楼市疯狂的局面。
③ "政策顶"是指什么“风格转换”是指什么股市中常说的
利空政策造成股市见顶
风格转换 就是热点转换,炒作方式的转换
比如由中小板 题材 概念股 向蓝筹转换 向价值投资转换等
④ 李大霄到底有多少底和顶
李大霄作为“网红经济学家”,被大家所熟悉的是不管的底部言论,像“黄金底”、“钻石底”、“婴儿底”、“少年底”等等,不计其数的底部。要说顶部的话,李大霄很少言顶,主要还是以言论底部为主。
其中,有一个规律可以参考,李大霄往往言论底部并不是乱言的,在3000点以下如果还有着下跌,他就会有着一些底部论了。要是上证高于3000点,往往并不会有底部论。
对于李大霄的一些言论,网络中有很多的误解。怎么讲呢?你如果以估值的角度思考、指数的角度思考,以及他所提到的相关目标市场,均是能够获得客观支撑的,并不虚晃,并非乱说。但是,这个观点不能以短期来看,如果你是偏投机、偏短线的投资者对于他的言论,就消化不了了。因为,根本不在一个调上。
我们总在说“短线就是短线,中线就是中线,长线就是长线”,你如果把时间的期限弄混了,那么很多问题都是看不清楚的。李大霄所言的是中长线,并非短线。那么,你带着短线的思路去看待,当然就认为不对了,因为股市仍旧有着震荡。但是,你要是以中长线的角度思考呢?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了。
不是为李大霄说话,而是客观的评论。在股市投资的过程中,机遇很重要,但也会有着时效性。所以,要将时间区分看待。
往往李大霄言论底部的时候,均是市场的相对底部。要说李大霄能真正的预测底部,这是不对的,毕竟一波下跌能每天给你一个底部论,这一点是不可取的。但是,当他言论底部的时候,是相对底部区域却是可以参考的。
不管李大霄到底有多少底与多少顶,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辨别,如果对自己具有参考作用,不管多少底也好、多少顶也好,均是可以利用的。
国内股票分析的基本方法:
1、K线图切线分析
切线分析是指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在由股票价格的数据所绘制的图表中画出一条直线,然后根据这些直线的情况推测出证券价格的未来趋势。这些直线就称为切线。切线主要起支撑和压力的作用,支撑线和压力线向后的延伸位置对价格的波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目前,画切线的方法有很多种,著名的有趋势线、通道线、黄金分割线、速度线等。
2、通道线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是根据价格图表中过去一段时间走过的轨迹形态来预测股票价格未来趋势的方法。在技术分析假设中,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价格走过的形态是市场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券市场对各种信息感受之后的具体表现。
从价格轨迹的形态,我们可以推测出市场处于什么样的大的环境中,由此对我们今后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指导。价格轨迹的形态有M头、W底、头肩顶、头肩底等。
(5)网红经济学家解读股市政策顶扩展阅读:
前提条件
1、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技术分析者认为,能够影响某种证券价格的任何因素(不管是宏观的或是微观的)都反映在其证券的价格之中。研究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是经济学家对市场的分析也是不确定的。
因此,研究证券的价格就是间接的研究影响证券价格的经济基础。技术分析者通过研究价格图表和大量的辅助技术指标,让市场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势。
2、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技术分析者通过经验的总结,认为证券的价格运动是以趋势方式演变的。研究价格图表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在一个趋势发生发展的早期,及时准确地把它揭示出来,从而达到顺应趋势交易的目的。
正是因为有趋势的存在,技术分析者通过对图表、指标的研究,发现趋势的即将发展的方向,从而确定买入和卖出股票的时机。
⑥ 股市一定回到1800点的依据是什么
震荡探底,不一定是1800也可能是1500。没有依据的,都是事后诸葛,去年不都说黄金十年吗,结果怎么样?
⑦ 被称为财经网红一哥的李大霄,他到底有何魅力能拥有如此多的粉丝
李大霄对股市的分析和预测一次又一次的打脸,然而他却被称为“财经界的网红一哥”,他并不是凭借自己高超的专业能力,而是他博人眼球的手段,让他走上了“网红”这条路。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红”进入了大众视线,近几年,网红日益深受大众的喜爱,像带货一哥“李佳琪”、papi酱凭借变声短视频带给大家欢乐,很多人也将此当做一种发财门路,但是并不是所有“网红“都是很成功的,而且“网红”的路也是一路曲折。
对股市的分析和预测一次又一次打脸的李大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粉丝呢?我认为很多人都是抱着“吃瓜”看热闹的心态,刚才说了他就像一个小丑,博人开心,一个关注换来一份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而李大霄能成为财经界的第一网红,并不是他的专业能力有多高,分析有多准确,而是他博人眼球的手段,渴望走红的真心!
⑧ 有人说,股市3200点,A股的政策宽松到顶,政策顶来临,你怎么看
所谓抄的政策顶来临都是刻舟求剑式的宏观分析!
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政策见顶是错的。因为如果你去看一季度的数据确实非常不错!但这就代表以后会好吗?不能。为啥?那我们就说说为啥一季度数据好?因为房地产都在增长11%,这当然会对经济产生拉动了能不好吗。但可持续吗?不可持续。因为房地产为啥出现数据混乱?销售量下降,土地出让金下降,投资增速加快。这不是好现象,因为这是房地产公司不看好楼市前景而加速开发造成的。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房地产公司都不买地了,怎么持续?
所以加速开发后必然出现回落,这就决定了所谓的政策见顶肯定是不对的。分析缺乏前瞻性。
所以政策不会现在见顶。
⑨ 请高手帮忙解读大盘5.30为什么不是双头,而且还能上涨那6000点谢谢!!
那个时侯抄基金经理们都疯狂了袭,一个比一个的收益高,收益高的排名靠前,这样发行的基金就被疯狂购买了,融资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的事,所以哪管什么单头双头的,可着劲把大盘股的股价往死拉,这样冲上6000点简直没有任何阻力,轻歌曼舞的就过了6000点大关;
此时的黑嘴们大放厥词,什么亚洲第一金融中心即将诞生,黄金十年刚刚开始,年内沪指见8000点,上10000点也不是梦,似乎A股一夜之间就要排名世界股市之巅了,管理层再三阻止甚至半夜出台调高印花税的政策,但不到一周股市又一次狂热起来了,也没有实际的降温效果,A股的泡沫越来越大,为了避免日后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摧毁,政府在一再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动用其“御林军”之王牌--中国石油;
在中国经济频域危机的关头,管理层召唤中国石油“回朝救驾”,打压狂热不已的疯狂股市,中国石油不愧为金牌第一杀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沪市股指赶到1700点下方,目前的基金们血亏的结局,就是他们失去理智疯狂的代价。
要相信A股会再次上到6000点的,但不是现在而是将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有价的证券市场也会稳步上扬的,股市的发展是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才是健康成熟的股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