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东吴财务报表分析

东吴财务报表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5 15:59:34

Ⅰ 东吴为什么最后一个灭亡

(1),司马炎篡魏,政权不稳定 从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三代就一直开始谋划着篡魏的打算,一直到司马炎才成功,结束了曹魏建立西晋。虽然朝政很多敌对势力都被司马师和司马昭干掉了,但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还是有很多矛盾和冲突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司马炎解决。 (2),军事,经济基础正处于恢复期。 司马昭灭亡蜀汉之后,基本上调用大部分的军力和财力,加上西晋名将和东吴名将陆抗呈现出长期对峙的状态,并且出现过失败,没有啥优势。此外,水旱灾害、尤其是水灾不断,需要大面积的采取赈灾措施,消耗钱财。军事,经济基础正处于恢复期,当然这只是短暂的时间。 (3),西北边疆异族动乱牵制。 在西晋建国初,从泰始六年开始,秃发树机能在西北边疆起兵,很快就出现了“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的糟糕情况,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树机能军队的勇猛,加之晋军战斗力的低下,晋军“比年屡败”,树机能之乱日益成为晋武帝的心腹大患,“每虑斯难,忘寝与食”,而晋武帝更是明确表示其威胁“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事实上,除了秃发树机能之乱,北部边境还有匈奴与鲜卑的动乱。数处连年的动乱,对于晋廷的打击极大,直到并州胡奋坐镇御虏、鲜卑屡为马循所败、东北由于卫瓘的努力而取得粗安局面、匈奴拔亦虚、独雍等部先后“归化”、马隆基本平定秃发树机能,晋朝的东北、北部、西北边疆均有了一个基本安定的局面时,晋武帝才决定大举出师伐吴。 (4),西晋朝廷内部异议 从晋武帝表露出伐吴的意向,到大军灭吴,晋廷内部一直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他们以贾充、荀勖、冯紞为首,对于羊祜、张华、王濬等人的伐吴主张百般阻挠。 (5),西蜀地区尖锐的社会化矛盾。 从诸葛亮主政开始,本地就凸显尖锐的社会化矛盾,加上蜀汉灭亡之后,成都出现乱兵乱杀的动乱局面,加剧了矛盾的爆发。蜀汉灭亡之后,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蜀中状况频发,动荡不断,民变、兵变不绝于书。如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缓和社会矛盾,不要说顺流灭吴,就连巩固在蜀中的统治都十分困难。所以,晋廷一面花了很大的精力笼络蜀汉故官,令其忠诚于晋室,一面派出王濬这样的干将大力镇压反抗,在蜀中粗安之后,才有了王濬顺流而下灭吴的举动。 (6),东吴实力没有消亡 东吴占据荆州,扬州,交州等地,实力远在蜀汉之上,尽管在东吴孙权后期,出现了两宫之争,权臣互杀,孙休病死、孙皓暴虐等内乱状况,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并没有呈现出全面衰弱、不堪一击的状态。从整体的军事行动上来看,它仍在不停主动进攻北方;从武将能臣上来看,丁奉、陆抗等干将仍统领军队数年;从兵力上来看,它尚有数十万甲兵;从军资、装备上来看,即便是到吴亡时,仍有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尤其是陆抗的西陵之战,成功的打击了西晋灭吴的雄心,挽救了东吴的国祚,延缓的灭亡的时间。 直到后来,孙皓把国家折腾的不像样子,即“上流诸军,无有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西晋伐吴的时机到这时才完全成熟。所以在公元280年,万事俱备的西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从出师到灭吴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与蜀汉如出一辙。

Ⅱ 东吴证券里面的盈亏分析准不准

股票交易需要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我是买了淘宝上的一个叫做 安提阿炒股软件 的 来用,以前也是老亏损,现在有了这个软件,基本有盈利了

Ⅲ 东吴有统一天下的可能,为啥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统一天下,蜀汉和都有可能,但机会只属于曹魏。

所以,东吴没机会,蜀汉更没机会。

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你得找大概率事件,不能拼命臆测偶然事件。所以,曹魏统一天下、吴蜀没有机会,才是大概率事件。

简单说,就是把历史在多重复几次,到底是哪一个更有可能,这个最可能的,就是大概率事件,也才能允许你进行分析。


所以,东吴就不是王朝模式。王朝模式得有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皇帝,孙氏家族就出不来,只能靠力量担纲。而没有这个条件,东吴就不具备积极进攻的政治基础和人心基础。

鲁肃和周瑜这些人,才不管什么大汉正统与否,所以这两个人才是孙权的铁杆。但这两个人死得早,三分天下没多久就死了。吕蒙也可以,但吕蒙也死了。而且一个吕蒙也改变不了形势。所以,孙权才是一个孤独的皇帝。晚年各种变态,也跟东吴的这种极不稳定的基础有关。

Ⅳ 东吴的“美人计”为什么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美人计”在历史上屡试不爽,然而三国时期东吴使出的“美人计”,却最终落下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这又是为何呢?赤壁之战后,发生在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这次交锋,其实非常的精彩,而东吴的“美人计”最终落空,其实与当时的战略形势变化息息相关。

因此,当刘备于建安十六年(211年)向益州用兵时,荆州的归属问题便已经开始凸显,孙刘联盟开始因荆州归属问题产生裂痕,于是便有了孙权派人将妹妹接回东吴之举。而此后孙权和刘备围绕荆州归属,矛盾开始迅速计划,先有“湘水划界”,后有“白衣渡江”,直到“夷陵之战”后蜀汉彻底丧失荆州,才算告一段落。

如上所述,孙权嫁妹,可以看作是孙刘联盟的标志;而孙权接回妹妹,同样可以看作是孙刘联盟产生裂痕的标志。而东吴的“美人计”之所以最终落下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其实就是战略局势不断改变的结果。

Ⅳ 东吴证券2019每股现金流为负怎么回事

说明这个公司有些业务正在亏钱

Ⅵ 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东吴获胜来原因是双方强弱源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

曹操战败原因,曹军多为旱鸭子,对水战不了解,但他南下前训练了水军,还收编了荆州水军,麾下善水战的将帅也不是没有,但多半是曹操轻敌造成。

赤壁之战的战场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所以最后战败了。

(6)东吴财务报表分析扩展阅读:

赤壁之战影响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

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Ⅶ 东吴教育培训的VIP通过率为什么那么高

因为有大屁股罩着

Ⅷ 为何感觉东吴一直是三国中最弱小的

无论从领土、人口、经济、人才、国祚等各方面,都毫无疑问是蜀汉最弱。军事方面,东吴也毫不逊色于蜀汉。怎么能说东吴是最弱小的?你不能看《三国演义》哪国的篇幅多就算哪国强吧?小说毕竟是有倾向性的,就根据史料从各方面分析一下。

一、领土

汉朝把天下分为十三个州,每个州的大小不尽相同,由于当时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北方人口多,所以北方的州比较小,南方相对蛮荒一些。到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形成,曹操占北方九州,东吴占东南扬州,刘备、东吴、曹操三分荆州,刘备所占最多。后刘备入蜀得益州,东吴南下取交州。后孙刘湘水划界平分荆州除曹操占据的南阳郡外的其他六个郡,各占三个。

三国中,曹魏220年曹丕称帝,266年被晋取代,享国47年;蜀汉221年刘备称帝,263年建为魏所灭,享国43年;东吴算法有两个,如果按孙权改元黄武的222年(那时改元独立但未称帝)开始算,280年为晋所灭,为59年;如果从孙权称帝的229年开始算则是52年。无论哪种算法,东吴国祚最长,蜀汉国祚最短,并且蜀汉是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东吴则是最后一个灭亡的。从国祚这点来说,东吴甚至都能感觉是最强的。

六、军事

蜀汉和东吴的军事,他们双方仅有一次交锋也就是夷陵之战,东吴火烧连营大败蜀汉,不过那是早期,中后期的话两国一直交好,没有互相作战,但是都与曹魏有交手。蜀汉诸葛亮、姜维北伐,虽互有胜负但疆土始终无法拓展;东吴打合肥也是一直无功而返,不过东吴对曹魏有过一场辉煌的大胜就是石亭之战,陆逊大败曹休(当时曹休为曹魏大司马,是头号权臣),并致使其不久后去世,可以说相当亮眼。

而蜀汉蒋琬也曾击败曹爽和夏侯玄的伐蜀(不过此二人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因此东吴的战绩绝不比蜀汉差。如果说当年汉中之战刘备胜曹操的话,那时连曹魏和蜀汉都没有,其实根本就算不得三国的战争。而且东吴也可以将赤壁之战的胜利算在头上,毕竟当时主力都是东吴的,蜀汉只是配合。而在曹魏灭亡后,东吴名将陆抗(陆逊之子)更是多次抵挡晋军进攻,并于晋军主帅羊祜惺惺相惜二人并称三国最后的名将,而彼时蜀汉都灭亡许久了。

综上,最弱的只能是蜀汉,而非东吴。

Ⅸ 三国时东吴皇帝孙亮详细介绍

孙亮
字:子明
籍贯:吴郡富春
生卒 243 — 260(18岁)
家庭成员:父:孙权
人物传记:孙权的第七子,吴国的第二代皇帝。他是个聪明的皇帝,看到孙綝专权,图谋杀之,但最终失败。帝位被废,沦为会稽王。
历史评价:陈寿: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为吴王,立长子登为王太子。黄龙元年(229年),权称帝,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登为皇太子。太子官属有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宾客有谢景、范慎、刁玄等,“于是东宫号为多士”。登生母身份低贱,连其姓氏都末见于史册。孙权所爱王夫人生子和及霸,登常有让位于和之意。孙权赤乌四年(241年)登死。下一年,权立和为太子,不久,封霸为鲁王。权之爱霸,更甚于和,对霸的待遇,同太子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和、霸不睦,大以也分为二部,比较正派的大臣如陆逊、诸葛恪、顾谭、朱据、屈晃、滕胤、施绩、丁密等维护太子,公主鲁班(孙权宠姬步夫人所生的长女,嫁给全综)、全综子寄、杨竺、吴安、孙奇等则想依靠鲁王捞取政治上的好处,所以拥戴霸而“诋毁大子”。一次,权得疾,谴太子到长沙恒王孙策庙祈祷,太子妃叔父家离庙很近.乃把太子请到家中。公主鲁班闻知,乃向孙权进谗,言太子不去庙祷告.却往妃家计议,于是和宠益衰,两派大臣的争斗也更厉害。孙权认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乱”。乃废太子和,赐鲁王霸死。另立所爱潘夫人幼子孙亮为太子。
以上的事,不只是立谁为太子的问题,而是孙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复杂的反映。其中最突出的事例,可以拿陆逊同孙权的关系来说明。陆逊是跟随孙权时间较久、功劳很大的大臣,孙权早时把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吕蒙死后,陆逊成为抗拒魏、蜀二国的主要支柱。但孙权对陆逊的重用主要在军事方面,始终没有交给陆逊军政大权。最后权令逊代颐雍为丞相时,虽口头上说:“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但事实是:孙权不听从陆逊屡求保安太子、降昏王之谏.又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亲近陆逊的吾縻。孙权更“累谴中使责让逊”,使逊“愤而至卒”。逼死了陆逊。
孙权所以逼死陆逊,决不只是因逊维护太子的问题,主要症结在于权认为逊对其统治已构成威胁。根据当时情况,权所以疑忌和逼死逊,约有以下四个原因:
(1)逊“世江东大族”,从祖康,庐江太守,康绩,郁林太守,绩从子绸,选曹尚书。逊族子凯,建武校尉,凯弟胤,交州刺史。陆绩外甥邵为丞相顾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顾邵子谭为陆逊外甥,任左节度,加奉车都尉。谭弟承,奋威将军。逊外甥姚信,太常。可见逊家族姻亲甚为显赫,此为孙权忌逊原因之一。
(2)吕蒙死后,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吴国权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骘、诸葛谨、潘睿、朱据等将相都与逊交好,特别是逊功高震主,为权所畏忌。到孙权统治的后期,三国疆域大致己确定,权对外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即无逊,亦可划江自保,无何重大危险。所以仅只让逊做了几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孙权为身后之计,怕嗣主驾驭不了逊,所以逊等越是拥戴太子和,孙权越疑惑不安。权在逼死逊之前,先剪除其亲党。以后孙权虽然立了幼子亮为太子,但挑选的首辅,却是资望较浅、社会关系比较单薄的侨居大族诸葛恪,就可以说明孙权是不愿从陆、顾等枝叶繁茂的江东大族中选择辅政者的。从史书记载上看,孙权于武多文少的吕蒙、凌统、朱然等死后,极为哀悼伤怀。可是他不仅逼逊致死,并且还追诘逊子抗。这不是由于猜忌逊,还是什么呢?
(4)还有一个不易被人们发觉的因素,即逊为孙策之婿,权最初将策女嫁给逊时,当然是为了加强君臣间的关系,但当逊功高震主时,这门亲事便转化为双方关系的不利因素。权的江东基业本来是从兄策手中继承的,但权对策子并不与己子同样看待,陈寿即认为权对策子有亏待之处。寿在《孙策传》评曰:“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盛还为此替权辩护,认为这样作.是为了“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孙盛这种看法,是迂阔而不切合事实的。权既定孙和为太子,又给孙霸以过分的待遇,使之恕觊觎太子宝座,还谈得上什么“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呢?孙权诸子虽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却终身为侯,不是亏待是什么呢?这一点,连权本人也是不无内疚的。史言:“吴主寝疾,谴太子祷于长沙桓王庙”。权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坚祷告,却偏向兄长祷告,正说明权内心隐处也觉得对不住创业的兄长,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举。权之猜防逊,不会与逊为策婿毫无关联。陈寿拿权与勾践相比,正是他识见高超之处。非深知权之为人,固不能道此。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孙权与陆逊两人的矛盾乃是君主专制与权势大族矛盾的体现。孙吴统治集团内部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导致了吴国的衰落...
其实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
不出他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一定是他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您的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请您治他的罪,好好儿教训教训他!”
孙亮马上将库吏召来审问鼠屎的情况,问他道:“刚才黄门官是不是从你那里取的蜜呢?”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黄门官抢着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两人争执不下,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
侍中官刁玄和张?(bin)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争不出个结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们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治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说:“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他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一层蜂蜜,是湿润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干外湿,很明显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这时的黄门官早吓昏了头,跪在地上如实交待了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见,我们对于形式复杂难以判断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复杂性所吓倒,这样就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分析东吴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1,江东孙氏已历三世,根基牢固;
2,江东位置具长江天堑,地利;
3,江东将士英勇版,耿直,又多是孙氏权家臣,上下一心,人和;
4,江东的文臣谋士,甚至武将可以投降,唯独孙氏不能称臣;
5,江东孙权乃当时英雄,更有周瑜、黄盖、程普皆是心腹老臣,早已恨透曹操。

阅读全文

与东吴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