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有一支股票长达十年,是怎样的体验
那要看你持有的什么股票,如果持有的茅台你的心情将会是非常的愉悦,如果是回ST锐电,你将痛不欲答生。不要轻易尝试买入并持有策略,除非你对持有的公司有非常深厚的了解。还有,其实买入并持有并不是买入就遗忘,持有过程中不断的跟踪和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变化是你的日常工作。这算是我持有茅台十多年的体会吧
2. 从股市里我们能够有哪些人生感悟
进入股市半年,随着里面的盈亏起起落落,我的心态也有了一些磨炼。我总结了一下这段时间,我炒股等到的一些炒股体验。对于心境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我对于炒股的短期化视野过于盲目,特别是对于投机的操作,操作过于频繁。过于相信那句话,终于的故事就是投机的天下。反而把自己搁在了里面。
3. 谁帮我写篇对股票的感想啊
论股票的炒做之道
任何一项投资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是进行投资的基本要点。
作为投资股票也不例外而且最能体现这个最大化的直接收益,肯定地说股票是可以通过分红、甚至大额度地配送股份来使自己资产增值的。是不是有了这个收益就没有必要再去炒作,等着分红扩股来增加投资收益也不错哦。其实这个观念不符合人类不断进取、攀登,追求更高、更好、更快的天性;这就好像说:“既然有了桑塔纳还要奥迪干什么”一样。
从理论上讲,投资股票的收益是从二个方面获得,一是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配送股份(做长线投资),二是赚取股票差价(做短线投资)。前者有个前提必须是上市公司有较高的利润,而利润又来自于正确的经营决策和优秀的管理团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在实现之前有着许多不确定性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盈利的预期不能认定,收益的绝对保障性难以预料;而后者(炒作)则不同,由于股价的变化使投资收益,具有即刻兑现的时效性和对自己才智应用的验证性,股价涨了你马上就得到收益,不受上市公司经营好坏的影响,所以作为股民更喜欢直接见效、刺激惊险、跌宕起伏的后钟获利方式,在达到投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贪婪欲望和感官的刺激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上万成亿的股民在股票市场前仆后继,奋力博弈去赚取股票差价的原因。一句话:怎么赚钱快就怎么干,最大限度地用你的才能让你的投资收益最大化。这样你应该理解了吧。
4. 2008股市年鉴(给08年留下什么经典的股市感言(越精炼越好)
2008年1月14日,证券论坛讨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要以全球视野, 5500不攻而破,沪市进入了进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国内平安再融资,雪灾,大小非解禁和物价上涨等压力,以及美国次债进一步影响沪市直破4000点。
2008年4月16日,中国第一只以角为计价单位的股票紫金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上申购,申购价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层明确大小非减持的有关规定,上证指数高开低走,次日跌破3000点至2990点。
2008年4月24日,受证券交易印花税从0.3%降为0.1%影响,上证指数大幅收高, 当日涨幅为9.26%。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八级大地震影响,股市低开后返身走好,一度广大投资者以不抛股票来支撑指数,以实行对汶川大地震后维稳行动。
2008年8月8日,29届北京奥运会召开,大盘以“利好”出尽而大跌,次个交易日跌破2500点,收于2470.07点。
2008年9月16日,受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美国股市暴跌影响,以及央行下调银行准备金和贷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9月18日跌至1802.33点。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层允许汇金公司对工建中三大银行护盘等三大利好消息影响,大盘出现了几乎集体涨停的壮观。随着全球证券市场全面杀跌,上证指数又走入下降通道,10月28日最低到达1664 .93点。
总之:在忽悠中走熊!
5. 高手炒股心得体会
很高兴为你解答
想当年我也是一个新手过来的
找过不少书籍资料 可是没什么用
后来在电视里的广告看到培训班不错
然后就有了现在这个炒股高手的我
自己学习还不如有人带自己操作 成为高手
6. 炒股感悟人生
实话实说,只要你会以下这些东西,就能改变你现在的遭遇
通过用比较法回则选主流板块主流股。
用正确答的技术分析筹码分析知识针对不同主力类型计算合理买卖点。
有科学的止盈止损策略。
能严格按照纪律执行操作。
以此保证大概率赚钱,而遇到小概率看错做错的时候,用纪律将损失控制在最小。
从而保证大赚小赔
7. 如何真正提升自己在股市的赚钱能力
高手十年感悟:真正能在股市赚钱的 只有这两种人
在股市中,要想生存长久,首先要学会很多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不管是短线客,还是长线投资者,都要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刻苦的学习,痛苦的磨练,才能在股市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下面总结了两种成功的人的操作特点,为炒股的朋友参考。
1、中线思维短线技术操作的人的特点
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知识和看盘能力。
有一颗永远平静的心脏,任何波澜都干扰不了它的节奏。
有自己的操盘计划和纪律,并严格遵守。
从不相信任何人和消息。
习惯实时看盘,对出现的机会和危险反应迅速,处理果断。
一定要学习有中国特色的股市心理学,并能分析出庄家的操作心里和习惯!
对政策要有敏感的嗅觉和准确的判断的能力。
注:这种操作是的人需要在股市里长期磨练,经过多次的失败和心灵痛苦的折磨,能成功的太少了。对于大部分散户,不要梦想自己是那万分之一的人,还是选另一种吧!
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散户都选择了做这种人,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老天会赐予他的运气,当他们明白时,也亏得差不多了。
2、长线思维中线操作的人的特点
一般要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源,不靠股票来维持生活。最好是非常忙碌的人,没时间和精力看股票,操作股票。(这条的目的是尽量避免长期看股票对操作心理产生的影响,没有好的心态,就没有好的操作。)
只要有从不被巨大利益所诱惑,知足常乐的心就够了。他们从不去赌博,不去猜测明天的事,稳健是他们的原则,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后买入,什么时后盈利100%以上卖出。
有一定的股票知识和技术分析能力。(不用像操盘手那么多,把均线知识和中短线买点技术学会了就够了,当然,要是有股票基本面的分析能力和未来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判断能力就更好了。)
他的纪律很简单,低买高卖,高卖了再低买。(一般从买到卖再到买,要2~3年以上)
利用常人的思维来选择市场的位置是高是低。每月只要听听新闻,看看周边炒股的人盈利情况,大盘的历史位置的分析,来决定是否进入市场。
3、长线思维的操作条件就更简单了
当听到股市暴跌时,他兴奋的心花怒放,他意识到机会快来了。
当80%的人都长期亏损时。
大盘经过长期下跌(一般是9个月以上),处于历史的底部时。
所有的新闻和你周围的人不再谈论股票,大家谈股色变时。国内实体经济并没有明显变弱或已经低估严重。大多数股票已便宜的让人垂涎,股市出现多只2~3元股票。
此时重仓(50%)买入股票,大盘每下跌10%时曾仓10%直至满仓。大盘上涨不加仓,每上涨50%~100%时减仓一半,涨至150%可考虑清仓。(此时大盘已经很低了,如使用黄金分割最后一个支撑0.19位置作为买点,估计满仓的时候少。要真满仓了,那他就等着买宝马7系了。卖出时间是动态的,要根据他的计划预期和市场热度来决定。)
选择1~2只经过长期研究的股票,1只小盘,1只中大盘,要不同行业和板块。(若你买的股票在大盘上涨中期长时间弱于大盘,你就要降低你的获利预期了,最小也要30%。此时换股已来不及了。)
买入股票后,离开股市,每月只看一次自己买的股票价格和大盘点位。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计划。
当所有人都谈论股票时,尤其是从不炒股的人也想买股票了,卖掉股票,一般盈利100%~150%之间。
此时离开股市,一年内不看股票。继续忙工作或出去玩,庆祝自己的胜利。(注:股市就是他家的银行,每1~2年取一回分红罢了。)
总结
贪婪和恐惧是人天生的恶习,谁也无法完全控制。意志坚强的人,可选择做第一种人。剩下的人要想克服恶习,做第二种人是你最佳选择!而且也不累!
以上分析是大致思路,并不是模式。你要有你的思维和操作习惯。股市千变万化,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和操作模式是万能的,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8.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读后感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读后感]
终于看完了阚治东的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通过阅读这本书对我国证券业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读后感。就阚治东经历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与制度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我不知道如何评判他的经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会对他既有羡慕,又有惋惜。我国证券业起步缺乏证券人才,可能是阚成功的很重要原因,当然不可否认他确实是很优秀的人才,无论是其胆略还是才识。阚最终离开申银万国,确实很让人惋惜,但确实在政府、监管部门的问责下,无论你是否有过错都得承担责任,即使每个人都知道你没有责任。但阚进入南方证券,我觉得这个决定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证券情结,或者说对自己过去的怀念,导致其错误的或者说没有对南方证券当时的状况进行简单的了解就草率的决定同意接手它,读后感《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读后感》。不过有些事情是注定的,不同的时间考虑的问题不同,我想阚在进入南方证券时肯定没有想到以后会由于当时的决定惹上大麻烦,不管怎么说,当时的南方证券对阚来说也算是一个机会。但南方证券当时缺病的太重,即使阚尽力也没能挽救,其实阚在书中也有点责怪当时的深圳政府和监管层没有给南方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其喘息,但是我想大家当时都觉得南方证券已经没得救了,各方都希望不想牵扯到南方证券的CASE里,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埋怨的。但是为什么还要让阚进入南方证券,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其中有一点我很不明白,国企的董事长和总裁到底是怎么分工的?文章谈到阚和当时任董事长的贺云的矛盾,主要是关于经营战略和经营权的。按照一般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长一般由大股东担任,总裁是由董事长任命的,对企业拥有经营管理权,或者董事长和总裁直接是同一人担任。当时南方证券的总裁和董事长都是有深圳市政府确定的,他们理应如何分工,我到目前也没有搞清楚。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9. 十年经验老股民亲身分享:什么样的人更适合炒股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炒股
炒股与性格气质:
从性格气质上来说,应该是那种遇事头脑冷静,不慌不躁而又大胆果断的人才容易在股市上获得成功。有的人容易激动,高兴时忘乎所以,不高兴时垂头丧气,这样的人有可能一时取得好成绩,却难以持久。有的人遇事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这种人往往贻误战机,难以取胜。也有的人自己没有主见,总是喜欢随人流,听这边这么说有道理,听那边那么说也有道理,总是按别人的意见去做。这种人严格说来并不是自己在炒股,而是别人在替他炒股。这样遇到一个“好军师”还可以,如果碰到一个“赖参谋”就只有自认倒霉了。还有一种人则是刚i自用,谁的意见也不听,不撞墙不回头,这种人也难兔栽跟头。
炒股与心理状态
炒股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最好不要有大的心理负担,例如个人或家庭中有不幸事发生、工作或婚姻正处于危机中等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投入股市,或者过一段时间再说。
炒股与金钱观
对金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看到金钱毕竟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特别是有些人处于工薪阶层,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些血汗钱,希望投到股市上能得到好的回报,结果一旦失误就会造成巨大的打击。所以奉劝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到股市上来,毕竟股市风险莫测,谁也无法给你打保票。
炒股与智商
有的人说,某某人很聪明,他炒股票一定行。实际上,每个人的能力在各个方面表现并不相同。正像文艺、体育需要天才一样,炒股也需要某些灵感。有的人理论上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回事。据说美国人做过一个实验,让几位股票专家和一个黑猩猩各选几只股票,过一段时间再来看好坏。结果有的专家选的竟然还不如黑猩猩选得好。所以炒股票也需要一种“灵感”,正如同下棋时所说的“棋感”。当然这种“灵感”也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渐养成的。但要紧的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不会学习的人是不能在股市中成为行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