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股市钱蒸发了是什么意思
说是蒸发了,其实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并没有真正地蒸发。给你举例分为A、专B、C、D三人A和B在2元买入,属股票涨到10元,A10元卖给C,其他人没有交易,之后股价不能再上行了,跌到7元,这时B以7元得价格卖给了D,这时候A和B手上都没有货了,只有C和D持股,目前都是零和了。接下来股价持续下行,C知道扛不住拉了,以3元卖给了D,最后股价到1元才止跌,D最终承担了最多的风险,损失也最大。结论:你无论怎么去单独和综合计算,都是零和。只是在快速下跌中谁跑得快谁就控制住了风险,哪怕是跌倒退市,也还是零和游戏。
2. 股市蒸发掉的金钱去了哪里
股市市值是根据总股本计算的,总市值只是个虚值,并没有那么多钱流入股市,所以这些钱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就比如总股本是100股,流通股是10股,而当股票价格从1元涨到10元,总市值就是1000元,而这当中流入的钱并没有1000元,也许流入9元就能把股票价格拉到10元。当股票价格又重新回到1元时,总市值又回到100元,就并成了蒸发掉900元。真实流入的钱就是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昨日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随着股指节节下滑,两市市值亦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不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身家也急速“蒸发”。国美老总黄光裕个人的持股市值因股价的暴跌从100亿港元降至50亿港元左右;万科老总王石所获得股票市值已经损失了近1亿元,其余200余名激励对象账户内的股票,市值损失合计超过15.9亿元。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五类“人”赚走了钱
那又有投资者要问了,既然没有蒸发掉那么多钱,那实际蒸发掉的钱呢,有人赚到钱了吗?答案是有的。不过赚钱的当然不是我们散户。
那股市里的钱呢,那钱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类“人”把钱赚走了,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掌握市场信息者;四是游资;五是极个别的散户。
第一类
国家税收、券商收益
国家和券商这块不用说,不论股民赚和赔,只要股市还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每年从几亿到几百亿不等,无疑都是股民作的贡献。今年上半年证券印花税就达836亿。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实现佣金收入也达799.2亿元。当然,这天经地义,全世界都一样,只能祈求管理层能把税率再调低一点。
第二类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也是赚走钱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发、配股等种种方式从股市圈钱,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法融资达2244亿。后者依靠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炒高的价格在高位套现离场。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大小非减持股票套现达334.43亿元。
第三类
内幕消息掌握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在股市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赚钱。
有一类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内幕消息后,凭借关系从银行贷出数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快速运作,大赚一把,然后还给银行,退出股市。难怪有人说,中国最富的人群,并不是那些抛头露面的企业家,而是暗地里调动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幕后“资本家”。还有人说,中国私人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国有资产私人化的人;二是证券市场交易内幕化的人。这或许有点夸张,但却实在令人深思。
第四类
快进快出的游资
游资,也就是热钱。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
游资在股市的特点是快进快出,一般只阻击有7%涨幅左右的股票,迅速拉上涨停板后,挂巨单封死涨停板,如果其在涨停前已经吸够筹码,那么封停只不过是为了明天高开出货而已。第二天,他们会利用资金使股价高开,然后快速拉高诱多,然后迅速卖出。一般追涨的散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全身而退了。
第五类
极个别散户
当然,从我国有证券市场以来,也确实出现过从几万元到上亿资产的投资幸运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之一来计。比如著名的股神“杨百万”,其实大部分赚钱的散户都是运气好。然而,更多的股民是“下地狱”,最近有媒体报道的那个湖南娄底小股民义武从去年3月13日初涉股海,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账单显示,这位“股神”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他的两个同伴的遭遇和他一样。
散户的资金,在世界证券史中有一个典型的名称叫“笨钱”。英国《经济学人》的主编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过经典的描述说,“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投机者;它们如果迅速逃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
■记者观察
为何多数散户资金“蒸发”快?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统称为“散户”。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财政和券商那样旱涝保收,不可能拥有“大小非”的低成本优势,更没有本事从股市里“融资”,因此,要想在股市里成功,低位买入,高位逃顶是散户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自我国股市创立以来,媒体报道过从几万元炒到上亿资产的幸运投资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一来计,出现的概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况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赚了点小钱,最后又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亏掉了老本。散户为什么老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者,而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答案是,散户终究只是散户,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户恐惧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场真正跌至谷底的时候,要么被吓傻了,不敢进场,要么是因为手里已经没钱,想“抄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散户很难买在低位。
再者,散户喜欢跟风、追高。当股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后,多数普通投资者才开始关心股市,这时进场的话,已没有太大的成本优势可言。随着股市进入主升段,“赚快钱”的独特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疯狂炒作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热门股,出于“再赚一点就走”的贪欲考虑,高位进场的多数人不再愿意离场。由于舍不得离场,散户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在随后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补仓”,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3. 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蒸发了多少人民币
股市开市第一天蒸发了,60亿人民币,几乎90%的股票都跌停了
4. 今日股市蒸发了多少资金
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抄” 沪指跌逾5%失守2600点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11日遭遇“黑色星期四”,四大股指悉数大跌。其中,上证综指当天跳空低开,随后基本一路下行,最终收盘跌逾5%,失守2600点关口。
10月11日,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报2583.46点,跌5.22%,成交额1701亿元(人民币,下同);深指报7524.09点,跌6.07%,成交额1885.63亿元;创业板指数报1261.88点,跌6.30%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综指报2583点,跌幅5.22%,成交1701亿元(人民币,下同);深证成指报7524点,跌幅6.07%,成交1886亿元;中小板指报5069点,跌6.22%;创业板指报1261点,跌幅6.3%。
5. 股市蒸发了多少亿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来股市里的钱蒸发了,是指源股票贬值等同于多少钱损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笔等价的钱蒸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市值蒸发,并不是交易双方的蒸发,而是非交易方的蒸发。其实蒸发”这个词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艺术。简单举个例子:当投资者持有50万元股票,股票账面价格下跌10%,即蒸发5万元。因为钱是50万进入,如果此时割肉,就是只有45万出来,此为“蒸发”。
(5)昨日股市蒸发扩展阅读
股市蒸发的资金流向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股市上面的钱蒸发了,并不是财富蒸发了,而是股市做了一个财富的重新分配,将那些亏损人的钱转移到了那些高价抛出低价买入的人的手中。但是要知道一点,无论是赔是赚,都需要有人不断进场出场,保证流动性,否则一旦没人接盘,股票也就卖不出去了,终成纸面财富,市场也就变成了“死市”。总之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是虚拟资本,它的总价格并不完全对应真实资本,所以如果从整个股市的宏观角度来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价进行的加权计算,所以所谓的蒸发其实是成交价的下跌造成的虚拟资本总值的下降。
6. 今天股市蒸发了多少个亿
呵呵,4万亿!
7. 股票市值蒸发是什么意思
你好,股票市值是根据当前价格计算的,当一只股票只有大量卖单而没有买单的时候即版无人接权盘,股价就会一直下跌,期间损失的股价就是蒸发掉的。
股票市值蒸发过程
假如某A股票有1千万股,昨天的股票收盘价是10元,那么它的总值就是1亿元,今天只有一笔交易,一个人以11元(涨停)买入A,100股(总1100元),A股票今天的总值就是1.1亿元。实际交易增加了100元,但是股票市值增加了1千万。9999900元是纯计算上的数据,没有任何的钱参与交易。
反过来,假如上面不是以涨停价交易,而是以跌停价交易,即9块钱交易100股,A股票的市值立即降为9千万元。市值蒸发了1千万元。这个蒸发的市值,只是计算公式里面的蒸发,是100元的亏损带动的蒸发。
所以,市值蒸发只是个概念的数字,从整个市场来看,并没有钱漏出去。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8. 最近股市经常蒸发多少多少亿,那蒸发掉的钱到哪去了
这个蒸发指的是股票市值,比如一只股票原来是100元每股,经过不断的下内跌现在只有10元每容股了,那么每股就“蒸发”掉了90元,至于这90元跑哪去了,很简单,被投资者们一棒接一棒的亏掉了。
比如甲手上的股票是100元每股买进的,结果行情不好,只好90元卖给了别人,那么他每股就亏了10元;乙是90元每股从甲手上买进的,但是没想到行情还在继续下跌,那么他只好60元又卖给了别人,这样他每股就亏了30元。
如果现在这只股票亏得只剩10元了,那么亏掉的90元就是中间转手交易的那些人亏掉的钱的总和。
全球股市蒸发掉的市值也就是每个市场每只股票每个亏损投资者亏掉的钱的总和,呵呵,大伙们一共亏了六万亿,厉害吧。
9. 今日股市共蒸发了多少钱
听说是4万亿,跌的都是我们小散户的血汗钱啊
10. 股市蒸发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股市中的钱并不是真正的钱,它更大意义上是一个符号,是经济活跃度的一个指数。
我们以一支股票来代替整个股市以说明问题。比如,某支股票有10000股,昨天的收盘价是10元,那么它的总值就是100000元,而今天的所有交易中只有一个人以11元(涨停)买入这支股票100股(总1100元),那么这支股票今天的收盘价就是11元,那么这支股票今天的总值就是110000元,也就是说股票总值增加了10000元(在这里将各种对计算影响不大的费用暂且忽略),到这里我们就看出问题来了,其实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产生10000元的实际收益,但从计算角度看,这个计算也没问题,所以,所谓的股市蒸发多少钱也只是个概念的“钱”,企业并没有真正损失什么钱。
那么,为什么国家还要维护股市稳定?为什么企业还是希望自己的股票价格高一点?其实这里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经济的景气度,股市越好,大家投资的热情越市经济的景气度越高,经济发展的环境也就越理想,那么,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企业经营氛围都会好起来,创造更大价值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宏观层面上大家还是希望股市向好。
当然,上涨太快也会造成各种问题,所以,国家希望“慢牛”。
扯远了点,现在回来,股市的钱是个数字,是经济活跃度的指数,它没真正变成纸,也没彻底蒸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