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没有高人分析一下对于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原因有什么对策
西方人更信仰自由与民主,但中国人更信仰和平与民生。两种信仰虽然没有根本矛盾,但在表象层存在尖锐的矛盾。在求得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
具体一点说:
信仰自由民主的人,可能会选择船坚炮利去获取财富,他们信奉弱肉强食,并且,还会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弱者自强,最终达成竞争后适者生存的效果,通过优胜劣汰来让人类更加优秀。他们弘扬竞争,而竞争是不择手段的,最终变得越来越虚伪。
而信仰和平与民生的人,则完全不认同这种强盗逻辑,认为人人平等,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是目前看似没什么用的人,也能在特定环境中,发挥其作用。我们不可以去掠夺,不可以去伤害他人,应该在和平的气氛下相互合作,各展所长,各取所需,达成双赢,最终共同进步。
总体上,对自由民主的信仰,正在不断为历史证明其缺陷,和平与民生正在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但这一周期可能相当长,想要达成全人类共同和平发展,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
具体到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结合信仰差异。信仰自由民主的人,其实要的是实力。如果你的实力强到让他恐惧,他一定会温顺的服从,但如果你的实力只能让其嫉妒甚至蔑视,那就一定会给你找麻烦。因此,想要海外并购顺利,本质还是能否自立自强,而不是浮夸的吹嘘自己强大,也不是钱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并购本身,就是在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总结而言,我们要继续努力,在矛盾中求得对立统一,艰难地走向让自己实力足够强大的目标。
B. 南钢股份为什么要接受复星集团的收购,而股东为什么不愿意被收购
复兴集团抄作为一家袭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南钢集团和南钢股份接受它的收购,一是因为南钢集团当时的效益好在很大一部分上源于当时的钢铁价格的上涨以及南钢股份将募集资金用于还贷而降低了财务费用,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南钢集团并没有规模优势,一旦钢材价格回落,势必对公司业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南钢集团决定通过实施宽中厚板项目,尽快提高自身的规模和竞争力,为此便决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募集资金,而合资组建项目公司便成为了股权筹资的第一选择;二是强强联合的表现,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股东不愿意接受收购要约,一是复星集团提出的收购价格过低,低于当时的二级市场价格以及市场对南钢集团股价的未来预期;二是南钢集团的股权分裂。在我国,股权分裂的情况客观现实存在,这就要求要约收购必须分别实行定价,而流通股的价格必须高于非流通股,这就使得当时的要约收购变得相当复杂。
C. 近三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及其原因分析
华为,阿里巴巴等在美国并购的失败,是因为美国以安全为理由,阻止中国资本扩张到美国。
D. 海外并购的趋势分析
回顾中国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从2000年交易总额约为17.76亿美元到2011年的429亿美元,无论交易数量还是金额的迅猛增长都令人叹为观止。另外,并购主体也经历了从国企“独霸天下”到民企异军突起过程。
就行业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以自然资源为主,集中在石油,天然气、矿产等领域。根据商务部研究显示,2002年至2007年,自然资源并购占海外并购总额的比例平均达到二分之一以上。而2000年尤其是入世之后,中国海外并购的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泛,涉及到能源、汽车、电信、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在能源和采矿业为主导的同时,对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并购规模也呈现上升趋势。统计显示,2010年完成的海外并购案例中,能源行业、制造业和IT居前三位。
同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战略目标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初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看中的是“资产”本身,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海外并购都是为了获取石油等战略性资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目标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比如为了获取核心技术、开拓海外市场等。
最后,中国海外并购的重心越来越偏向发达和成熟的市场。以往,中国企业进行并购的热门区域包括非洲、港台及东南亚洲,欧洲和北美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为活跃的区域。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我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为5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对美国直接投资为13.08亿美元,同比增长44%。
E. 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海外并购的特点及其原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金额及国资、民营企业并购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前期内海外并购中,国资企业所占容比例较高,金额远超民营企业。后期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加速发展,并购金额逐步超过国资企业
原因,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上升。
B.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新优势不断培育
C.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
F. 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启发
这里是游戏行业出海的分析
2018年,国内游戏行业的经历不用再一一描述,而对于中小研发来说,这种经历更加痛彻。因此不只是大厂,中小研发也开始着眼于海外。
但熟悉国内市场的中小团队,在出海初期往往面对一些问题,最大的就是产品问题。近日,在龙虎报联合量江湖举办的出海游戏沙龙上,来自成都星罗互动的刘洁以产品的角度为我们分享了中小研发如何出海的问题。龙虎报将其分享的内容整理出来,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论上的指导。
版号问题下中小研发的窘境
2018年对于研发来说都非常辛苦,而成都的研发尤甚。我对2018年的感触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版号、寒冬、出海,且这三者表现为因果关系。
首先是版号问题,由于小研发团队在版号储备方面的意识薄弱,在版号受限之后,定位于国内市场的游戏很难上线,这使得小研发团队非常被动。这时候可能会考虑出海,但题材问题又随之浮出水面,很多产品的题材是在立项之初就确定好的,通用题材还好,但如果是一些武侠、仙侠题材的产品,出海时天然的会失去欧美市场,在亚洲范围内,日本市场也不一定适合这类题材,而韩国在去年也几乎没有仙侠、武侠题材的游戏能进入畅销榜前五十。
版号问题直接导致了国内游戏行业的寒冬,而国内的寒冬又促使业者出海,但在出海时,题材、产品等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在出海之前,就需要确定做什么样的产品能够适合出海。
事实上,去年的寒冬暴露了一些中小研发的弱势,第一便是上述提及的版号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面,首先是版号储备意识缺失;其次,即便有储备版号的意识,但中小研发缺乏储备版号的条件。
以星罗互动为例,公司成立于2015年,而在公司成立之前,团队曾做过一款产品《龙之守护》,这是2014年国内游戏出海韩国表现最好产品。不过有了成功项目的积淀,但是在团队出来成立公司以后,虽然公司也延续着魔幻类MMO游戏的开发,但并没有思考版号的储备问题,因此在去年新立项游戏时,就有些紧张,如果今年版号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公司也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中小研发第二个弱项是产品。一般来说中小研发的团队规模不会很大,我门公司在做第一款产品的时候只有三四十人,即便到今天已经扩充至七八十人,但最多时也仅仅能够开发两三款产品,这容易导致公司产品线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第三点弱势便是成本。在2014年我们开发《龙之守护》时,美术成本大概为两三百万,而到了2015年以后,我们开始做《黑暗与荣耀》时,成本已经飙升至上千万。在这种对美术品质、技术有更高要求的环境下,研发的成本只会持续增加。成本的弱势也导致了中小研发止损能力的弱势,一旦开始一个项目以后,很难再因为方向不对等问题,直接抛弃之前投入成本的内容。
面向海外市场的思维
就海外市场总体情况来看,星罗互动曾在全球发过一款MMO游戏《黑暗与荣耀》(除中东外的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发行韩国时的名称为《Glory》。这款游戏去年在韩国市场的成绩非常出色,曾做到了Google
Play畅销榜第九,在App
Store上也进入了畅销榜前五;在东南亚,这款游戏也发行了包括越南语、泰语在内的大部分当地小语种版本;在欧美,则发行了德语、英语、土耳其语、意大利语等多个语种的版本。
通过分析这款游戏,我们发现,韩国和港澳台非常适合魔幻类MMO,其中台湾市场和韩国市场有一定的相似度,包括付费数值和用户层次;东南亚可能更偏向于仙侠、武侠类游戏,不过在当地获取用户较为容易;而欧美市场由于已经有了一些竞品,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开拓一下市场。
G. 中国首例要约收购案例分析
复星巧避规则收购南钢——中国首例要约收购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2003年3月12日,南钢集团公司与复星集团公司、复星产业投资、广信科技共同成立南京钢铁联合公司(以下简称南钢联合)。复星集团与复星投资持有新公司60%的股份。4月1日,南钢集团公司以其持有的占总股本70.95%的南钢股份国有股35760万股作为增资注入新成立的南钢联合。在未获得豁免的情况下,占总股本70.95%的国有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使南钢股份(600282)不得不面对沪深股市有史以来首例要约收购案。
2003年4月9日,南钢联合向所有股东发布要约收购公告,对挂牌交易股份的要约收购价格为5.86元/股;对非挂牌交易股份的收购价格为3.81元/股。要约收购总金额约为8.5亿元,全部以现金方式支付。要约收购公告发出后至2003年7月,没任何股份进行应约,本次要约收购最终以无人应约结束。
对于收购方南钢联合或其实际控制人复星集团而言,这笔收购的收益主要体现在:
(1)二级市场的高额收益。
(2) 南钢股份控制权潜在收益,其每年近40亿的现金流是绝佳的融资窗口。
(3) 南钢股份未来增发获得的收益。
文/布尔古德
无人应约的要约收购
此次要约收购中的财技焦点就在于收购价格。
按照2002年12月开始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制定要约收购价格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 要约收购挂牌交易的同一种类股票的价格不低于下列价格中较高者:
1.在提示性公告日前6个月内,收购人买入被收购公司挂牌交易的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
2.在提示性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内,被收购公司挂牌交易的该种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的90%。
(二) 要约收购未挂牌交易股票的价格不低于下列价格中较高者:
1.在提示性公告日前6个月内,收购人取得被收购公司未挂牌交易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
2.被收购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
此次要约提出的收购价完全是按照相关法规制定的。这种计算方法本身没错,但用到南钢身上似乎就不很妥当。
按照4月9日披露的有关信息,本次收购的价格是:对240万法人股的要约价格为每股3.81元,对14400万流通股的要约价格为每股5.84元。法人股的要约价格为南钢股份公告前6个月每股市值的评估,流通股要约收购价格为公告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的90%。
H. 举例分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开拓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
跨国并购成了一个比较热的跨国模式的话题,跨国并购的动机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技术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把并购的操作方法分为直接并购、成立合资公司并购、新设控股公司并构、境外子公司并购、换股并购。也有的学者把跨国经营的类型分为跨国经营业务多元化、地区多元化战略;出口创汇导向型战略;开拓市场型战略;资源获取导向型战略;吸收引进技术导向型战略。
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2008年)
北京第一机床厂与德国科堡公司
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全球笔记本业务
弘毅投资PizzaExpress 助力后者开拓中国市场
黑马安邦保险斩获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中国人寿保险和主权基金卡塔尔控股公司联合宣布以总价7.95亿英镑(约84亿元人民币)收购伦敦地标性摩天楼
2014年1月30日,联想宣布以29.1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是联想继收购IBM PC业务后又一项重大的国际化发展举措。
2014年6月20日,中国石油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COG Acquisition Co以2.355亿加元收购Baccalieu Energy Inc.。
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荷兰知名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在荷兰正式签署协议,以12亿美元的最终价收购Nidera 51%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