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0上海化学第26题
第三题中不可以用碱石灰,因为CO2是酸性气体,会与碱石灰反应,无法达到提纯回CO2的效果,而无水CaCl2是中性答干燥剂,可以吸收水分而不和CO2反应。要测CO2的分子量,可以测装置中得到的纯CO2的质量m和标况下的体积v,就可以计算:分子量M=m÷(
v
/22.4)。因为水已经除去,所以测CO2分子量,水是不影响的。
第四问选bd,因为题中要求溶解CaCO3和石蜡,溶解CaCO3是用酸,石蜡是有机物,有机物是相溶的,所以选正己烷,至于不选硫酸,因为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效果不好。
第五题测最大容量,因为有机物密度小,浮在上面,应该先测。
一家之言,希望对你有用。若还有疑问,欢迎到高三不一班问问团队询问。
B. 2010上海高考化学难吗
难,主要是一些题目面孔新
C. 2010上海化学高考
你弄错啦。Na2S吸收更多的SO2。
答案是C
C.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0.1mol/L 的醋酸钠溶液的pH
D. 2010上海高考化学题
答案是BCD
是高考答案错了,如果你选化学,建议你买了《五年高考试题透视》,里面有近五年的上海高考试题,每道都解析,很详细(不过有些地方很啰嗦,还发牢骚)
平时做题讲究方法,也别管题目好不好了,会做才是王道,剩下就是运气了,明明对了,但批错。
下面我是我网络来的,是极值法做的。
由5mol Fe2O3、4mol Fe3O4和3mol Fe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并在高温下和Fe2O3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4:3 B.3:2 C.3:1 D.2:l
答案:BC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计算知识。分析题给混合物和高温下发生的反应,可知当Fe2O3+Fe=3FeO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6molFeO、4molFe2O3,则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当发生反应:Fe2O3+Fe+FeO=Fe3O4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2molFeO、4molFe2O3,则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当两反应均存在时,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处于两着之间,故BC可能。 知识归纳:极端假设法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把复杂问题假设为处于理想的极端状态,站在极端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使其因果关系显得十分明显、简单,从而迅速地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比如此题中我们就假设了两个极端,首先确定两个极端,然后确定范围,最后选择。
以上是由一位贡献的2010年上海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中对第22小题的解析和答案,其中有不妥之处且所给答案有误。请看红字部分中所写的方程式“Fe2O3+Fe+FeO=Fe3O4”就没有配平,所以此分析的结果“则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也就不可取了。
此题正确解析应为:当Fe2O3+Fe=3FeO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6molFeO、4molFe2O3,则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B正确;当发生反应为:4Fe2O3+Fe=3Fe3O4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3molFeO、1molFe2O3,则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C正确;当两反应均存在时,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处于两着之间,其中D选项中的2:l位于B.3:2与 C.3:1之间,故BCD均可能可能。事实上当有1/3molFe发生Fe2O3+Fe=3FeO时消耗1/3molFe2O3,生成1molFeO,另有2/3molFe发生4Fe2O3+Fe=3Fe3O4时消耗8/3molFe2O3,故总共消耗3molFe2O3,生成1molFeO和2molFe3O4。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D选项也符合题意。则正确选项应该是BCD。然而2010年上海高考化学给的标准答案也只有BC两个选项,这也不妥。
http://wenku..com/view/160acb8571fe910ef12df86f.html
E. 2010上海高考化学答案
1D 2C 3B 4A 5C 6D 7B 8A 9D 10C 11C 12A 13B 14C 15A 16C 17B 18B 19AD 20D 21BD 22BC
23、(1)2MgO·3SiO2·nH2O、1s22s1 (2)13、5 (3)大、Al(OH)3+ OH-= AlO2-+2H2O(4)ad
24、(1)I2+5Cl2+6H2O=2HIO3+10HCl (2)KI、I2 (3)红棕、>Cl2>HIO3 (4)10.58
25、(1)五氧化二钒(V2O5);大于 (2)在450℃时,2molSO2气体和1molO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190kJ (3)bd (4)0.036;向正反应方向;0.36;0.40。
26、(1)abc (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3)无水CaCl2;偏低 (4)bd (5)石蜡;CaCO3 (6)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g
27、(1)Ca(OH)2或CaO;Na2CO3 (2)溶解;过滤;蒸发;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NH4Cl;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4++ OH-=NH3↑+H2O;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
28、
(1)
(2)
(3)A属于烯烃,其通入溴水: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其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
(4)3种
29、
(1)A:CH3CH=CH2;B:CH2=CHCH2Cl(CH2=CHCH2Br) (2)反应⑥:酯化反应;反应⑦:加聚反应 (3)反应②:NaOH/H2O,加热;反应⑤NaOH/C2H5OH,加热 (4)保护碳碳双键 (5)4种 (6) 30、
(1) (2)135.5:100=271:x;x=200(g) (3)Na2SO3·7H2O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0.50, 。31、
(1)5.6 4.00 (2)Ca5(PO4)3(OH) (3)297.5或342 (4)348和464
F. 2010上海化学,关于KI的
我给你搜的答案
答案:1)I2+5Cl2+6H2O→2HIO3+10HCl;2)KI、I2;3)红棕、HBrO3>Cl2>HIO3;4)10.58。
解析:此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强弱的判断、化学计算知识。分析反应从开始滴加少许氯水时,其将KI中的I元素氧化成碘单质;等CCl4层变紫色后,再滴加氯水时,其将碘单质进一步氧化成碘酸。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分析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I元素的化合价从0→+5,升高5价,Cl元素的化合价从0→-1,降低1价,综合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
恒,可配平出:I2+5Cl2+6H2O→2HIO3+10HCl;2)分析整个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都是I元素,还原剂为:KI和I2;3)KI换成KBr时,得到的是溴单质,则其在CCl4中呈红棕色;继续滴加氯水时,颜色不变,可知氯水不能将溴单质氧化成HBrO3,故其氧化性强弱顺序为:HBrO3>Cl2>HIO3;4)综合写出反应方程式:KI+3Cl2+3H2O=KIO3+6HC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按最小值计算时,1000kg加碘食盐中含碘20g,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换算成碘酸钾的质量为:33.70g,物质的量为:0.16mol,则需要消耗Cl2的体积为:(20g/127g.mol-1)×3×22.4L/mol=10.58L。
解法点拨: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本定律,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在化学反应中,守恒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任何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应遵守电荷或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相等;原子守恒(或称质量守恒),也就是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数一定等于得电子数,即得失电子数目保持守恒。比如此题中我们就牢牢抓住了守恒,简化了计算过程,顺利解答。
G. 2010上海化学第二十二题
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
这两个式子推导
Fe2O3+Fe=3FeO (内1)容
FeO+Fe2O3=Fe3O4 (2)
可以推出几个公式
Fe2O3+Fe=3FeO (1)+(2)X0 3:2 最小
2Fe2O3+Fe=Fe3O4+2FeO (1)+(2)X1 5:3
3Fe2O3+Fe=2Fe3O4+FeO (1)+(2)X2 2:1
4Fe2O3+Fe=3Fe3O4 (1)+(2)X3 3:1
5Fe2O3+Fe+FeO=4Fe3O4 (1)+(2)X4 2:0
6Fe2O3+Fe+2FeO=5Fe3O4 (1)+(2)X5 没有那么多Fe2O3
2:1也是可以的
H. 2010年上海高考化学答案是什么
201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二、三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C B A C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B A D C C A B C A C B
题号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AD D BD BC
四、(本题共24分)
23.(本题共8分)
1)2MgO∙3SiO2∙nH2O 1S22S1
2) 13 5
3) 大 Al(OH)3+OH-→AlO2-+2H2O
4) a、d
24.(本题共8分)
1)I2 + 5Cl2 + 6H2O→2HIO3 + 10HCl
2) KI、I2
3)红棕 HBrO3>Cl2>HIO3
4) 10.58
25.(本题共8分)
1) 五氧化二钒(V2O5) 大于
2)在450℃时,2molSO2气体和1mol O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时放热190kJ。
3)b d
4)0.036 向正反应方向 0.36 0.40
五、(本题共24分)
26.(本题共12分)
1)abc 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2)无水CaCl2 偏低 4)b d
5)石蜡 CaCO3 6)两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或小于)0.001
27.(本题共12分)
1)Ca(OH)2 或CaO Na2CO3
2)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NH4Cl 取样,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4+ +OH- →NH3↑ + H2O 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
六、(本题共20分)
28.(本题共8分)
1)
2)
3)A通入溴水;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
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
4)3种
28.(本题共12分)
1)A:CH3-CH=CH2 B:CH2=CHCH2Cl(或CH2=CHCH2Br)
2)反应⑥:酯化反应 反应⑦:加聚反应
3)反应②:NaOH/H2O,加热 反应⑤:NaOH/C2H5OH,加热
4)保护碳碳双键
5)4种
6)
七、(本题共16分)
30.(本题共5分)
1)
2)135.5:100=271:x x=200(g)
3)Na2SO3∙7H2O中的Na2SO3质量分数为0.50
31.(本题共11分)
1)5.6 4.00
2)Ca5(PO4)3(OH)
3)297.5 或342
4)348和464
I. 2010上海化学中考最后一题怎么做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B 6.A 7.C 8.B 9.C 10.B 11.D 12.A 13.B 14.B 15.D 16.A 17.D 18.C 19.D 20.A 21.(1)回黄 (2)CO2 SO2 CO (3)吸附 细菌消答毒 (4)三 40% 22.(1)30 (2)15 (3)加水(或升高温度) (4)Ⅲ 23.(1)大于 稀H2SO4 (2)稀H2SO4加入滴加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是否有颜色变化 (4)放热 三 24.(1)有气泡产生,稍过一段时间玻璃管中的水减少,玻璃管上方聚集了无色气体 Ⅰ (2)无水硫酸铜变蓝;导管d处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附着小水珠海 25.98 g/mol (2)Ⅰ.0.1 mol Ⅱ.5.00% 26.(1)铁架台 外 (2)方程式略 方程式略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甲乙装置中间应该再加上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是否被吸收完全 (5)Ca(OH)2 过滤 加热(蒸发) 冷却(降温结晶
J. 2010上海中考化学
52题的操作名称吗
(13)过滤
(14)蒸发(可以填加热)
(15)冷却(或者:降温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