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发生过几次股崩
还没有发生过真正的股崩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5000是阶段性高点
B. 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崩溃
年10月29日,这个被随后的历史所铭记的“黑色星期二”,开启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危机。从那天开始,美国股市在历经了10年的大牛市后,几天内从顶巅跌入深渊。股指从363最高点跌至1932年7月的40.56点,最大跌幅超过90%。此后,美国和全球也随后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危机从纽约股市开始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就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金融不稳,被吓坏了的投资者命令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到这天结束时,已经有11个金融家自*。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胡佛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星期二,上午10时,纽约证券交易所刚一开市,猛烈的抛单就席卷而来,所有股票成了烫手山芋,只要抛掉就好。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股指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这是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以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为发端,美国乃至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11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198点,跌幅高达48%。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在1~3月大幅反弹,于4月重新登上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 楼。
C. 1929年股市崩溃的历史观点
纽约1929大崩盘: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
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
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
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
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
而那些活着的投机者,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维德在《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讲述的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一个故事,成为那一时期投机者的经典写照。
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初的财产有750万美元,最初他还保持着理智,用其中的150万购买了自由国债,然后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告诉她,那将是他们以后所需的一切花销,如果万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这些债券,一定不可以给他,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来了。他就向妻子开口了,说需要追加保证金来保护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万美元。他妻子刚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们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实际上,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逃脱噩运。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也没有预料到1929年大崩盘,而且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几乎变得两手空空。
后来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力,到1936年的时候,他靠投资股市把财富又增长到了50万英镑以上(相当于现在4500万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资金又缩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盘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阴影。
尽管股市暴跌最初影响到的只是富人,但这些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其成员掌握着大部分消费收入,构成了最大部分的个人储蓄和投资来源。因此,股市崩盘导致美国经济失去了由证券投资盈利形成的对支出的支撑。
股市崩盘以后,控股公司体系和投资信托的崩溃,大幅削弱了借贷能力和为投资筹措资金的意愿,这迅速转化为订单的减少和失业的增加。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尽管在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损失的人有限,但银行无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到1933年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还达不到1929年的1/3。实际产量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接着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更严重的是,股市崩盘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D. 29-33年金融危机与08年的有什么不同请详细点,谢谢
爆发的标志事件不同:29年的大萧条是从股市崩盘开始的,而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专从雷曼的破产标志着危机属的开始。
直接原因不同:29年的大萧条原因是美联储之前因为要维持金本位制度以及世界黄金储量分布不均造成之前几年利率非常低(更详细的信息,推荐看巴曙松翻译的《金融之王》一书);08年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
当局反应不同:29年开始的大萧条,在开始时,胡佛总统并没有拿出有力的措施;08年的金融危机,以美国财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为首的救援队伍行动果敢迅速,避免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
造成的后果不同:29年的大萧条只是局限字美国国内,向外溢出的危害并不是很大;但是08年金融危机,基本上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都不同程度的陷入了衰退。
暂时能想到这么些...楼主还有啥疑问可以继续追问。
E. 谁知道一九二九年纽约股市崩溃的前因后果,具体情况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
一、缘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不久又对协约国进行贷款。1916年,威尔逊当选连任。1917年,美国在德国潜艇击沉美国船只后,于4月6日对德宣战。大战期间由于国外移民中断,黑人大量北移,并人伍出国作战,开拓了视野。1918年11月,威尔逊签署对德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战后,美国由欠60亿美元的债务国而成为贷出100亿美元的债权国,美国成为最富有的国家。1921年共和党W.G.哈定执政,正值美国陷入全面经济萧条。他提出“工业正常化”和”抢救资本主义”政策;1923-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进人相对稳定时期。美国国内由于固定资本更新,建筑业兴起,汽车和钢铁工业等扩大以及商品和资本输出激增,1923年美国工商业出现了新高涨。再此同时,美国第二次企业“合并浪潮”(即进一步托拉斯化),遍及银行业、工业部门,特别是水、电、煤等公用事业,甚至扩展到零售商业部门。共和党人C,柯立芝执政时期是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私人垄断资本大为发展。但由于国内新兴工业畸形发展与生产过剩,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和消费脱节,农业长期陷于慢性危机,1929年10月美国首先爆发经济危机,随后资本主义各国陆续陷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二、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
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股票行情猛跌,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260亿美元,严重削弱金融制度,动摇企业界信心,阻碍工、农业发展,缩小海外购买和投资,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从1929年至1932年,银行破产101家,企业破产l09371家,全部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农业总产值从1929年的111亿美元,降到1932年的50亿美元。进口总值从1929年的近40亿美元,降到1932年的13亿美元,出口总值从53亿美元降到17亿美元。由于工、农、商业萎缩,到1933年3月,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人,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国民收人从1929年878亿美元,降到1933年的4皿亿美元,1933年的商品消费额,下降到1929年水平的67%。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商品积压,甚至销毁大量农产品和牲畜,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又缺衣少食。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无法维持生计(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200万人到处流浪。在这次大萧条中,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工业生产总产值下降36%,世界贸易缩减2∕3。
对这次大萧条,H.C。胡佛政府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放任主义的对策。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通过全国信贷公司(后改为“复兴金融公司”),拨款给工业和铁路公司,使其免于破产;采取收购农产品,举办信用贷款和实行保护关?nbsp| ,以维持农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此外,责成银行信用协会以互相调节资金的方式,防止银行破产。但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因此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危机停止后进人特种萧条阶段,未达繁荣又陷入1937年危机。
三、新政
F.D.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至1939年间为克服1929—1933年大萧条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32年7月2日,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第一次使用这个名词。内容可分为三方面的内容:
◎恢复陷人大萧条的经济;
◎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
◎ 限制垄断资本的某些弊端。
为实现这些目标,罗斯福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新政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35年以前和1935-1939年。第一阶段著重调整与恢复,第二阶段著重改革,救济则贯彻始终。
第一阶段(1932-1935)
为挽救和重建濒于崩溃的金融货币体系,罗斯福于1933年3月6日暂时关闭全国银行。三天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委托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纸币以解救货币荒,授权复兴金融公司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给全国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授权财政部整顿和资助银行,并禁止储存和输出黄金。5月27日和6月6日,国会又分别通过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政府对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实行管理。6月16日通过《格拉斯—斯蒂高尔银行法》,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防止银行用储蓄者资金投机,还规定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实行保险。1933年4月间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以提高物价、刺激生产、鼓励出口和减轻债务人负担。为恢复工、农、商诸业,1933年5月12日通过《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管理局用政府津贴鼓励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大 量农产品、屠宰大量幼畜,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头数,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结果1936年农业总收入较1932年增长50%。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振兴法》,规定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则,对各该行业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作出规定,希图实行某种程度的计划经济,但由于大企业的操纵,收效不大。该法还规定劳工有同企业主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并有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为紧急救济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33-1934年期间,先后建立平民自然资源保护队、联邦紧急救济署、房主贷款公司、联邦住房管理局、公共工程管理局、国民工程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起码的救济。1933年5月18日,通过建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法案。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从事防洪、发展航运、保护环境、生产化肥和提供廉价电力等。新政给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第二阶段(1935-1939)
罗斯福政府从1935年1月起,提出加速改革步伐,先后成立工程振兴局、全国青年管理处以解决失业问题,并制订《社会保障法》规定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帮助无力养活自己的人,此法在1939年修订后,将美国推上“福利国家”的道路。为对垄断资本进行管理和略加节制,1935年8月23日通过新银行法,建立联邦储备委员会以管理各储备银行的贴现率、利息、兑换率、储备金额以及公开市场活动。8月28日的公用事业控股司法对那些公用事业帝国判处“死刑”,对其他控股公司进行管理。8月30日的财产?nbsp| 法使财产?nbsp| 增到70%的最高限度;公司所得?nbsp| 则以累进制代替单一制。有产阶级称此?nbsp| 为“敲诈富人”?nbsp| 。为加强劳工地位,7月5日总统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宣布公司工会为非法,进一步保证工会通过自选代表与资方集体谈判的权利。
由于1936年经济形势显著好转后,罗斯福政府紧缩信贷,大力削减联邦政府开支以平衡预算。1937年秋末起,又出现来势凶猛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不得己于1938年夏初起重新放松信贷,扩大联邦政府开支。1938年秋末起,经济又开始回升。罗斯福政府在1938年6月25日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1938年2月16日通过第二个农业调整法,以代替被判违宪的第一个《农业调整法》。到1939年,国际局势紧张,国家重点转向扩军备战。罗斯福注意力日益集中于国际事务,新政告一段落。
资料来源:
http://www.chinatranslate.net/big5/world/usa-guide/History/Important/NewDeal.htm
http://www.ycrc.com.tw/txt/a5105.htm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C0133100138/12/12-24.htm
F. 美国历史上的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的始末缘由是什么
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似乎是一夜之间就起来了,但是这一年的美国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却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早有预谋的。当时的美国政府是缺乏一个可以调节经济的宏观调节机构的,而这也是导致了金融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股票大崩盘的始作俑者。
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影响的也不只是一个美国,更是波及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也是后来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大萧条的开始。其实早在两年前的秋天,佛罗里达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碎就已经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征兆了,但是华尔街的人并没有从这当中明白美国经济的衰退,反而更是在投资上疯狂了起来。再加上美国的产业并没有能够从一战的萧条中恢复,因此股票的高涨已经是和现实的经济的状况完全脱了节。而这也正如美国政府所估计的那样,果然在不久之后美国的股市开始了大崩盘。
G. 在网上听说一种说法说29年经济危机是由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这种说法靠谱吗
绝对不靠谱啊
当时苏联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工业很薄弱的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占的比重很专少,怎么可能引属起29经济危机
但是苏联确实在29年经济危机中占了不少便宜,大肆进口美国的重工业设备技术,为苏联的重工业化工业化道路做了不少贡献
不可能的,1927年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1个五年计划 (1928-1932)的指示,1928年才开始的一五计划,而且主要发展目标是重工业,农业那时候才勉强自给自足罢了,别说大规模出口了
H. 29年经济大危机是怎末回事
1929年10月29日 (农历九月廿七),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起因是华尔街大崩盘。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一段时间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
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
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
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
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
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这种状况也成为后来世人评价资本主义弊端的重要事实理由之一。
I. 29年美国股市崩盘时,很多企业在炒股吗
1929年华尔街的崩盘结束了历史上一幕最大的疯狂投机。
到1924年前,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一直在相对狭小的价格区问内窄幅波动,每当它超过110点,就会遭受强烈卖压。到了1924年底,股指终于交破这个界限。在1925年,服指跃升到150点以上。股指的上升标志着多头好日子的到来。
从股市非常萧条的1921年到1928年,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加4%,而1928—1929年.则增加了15%。通货膨胀率很低,新兴工业四处萌芽。
乐观主义越来越流行,再加上资金成本很低,大大刺激了股票投资者的投资活动,经过1926年短暂的反转下跌后,股市月月创新高,由此诞生了一代炒股致富的人。这又煽动了更多的人通过经纪人现金贷款以买进更多的股票。随着股民的增多,信托投资公司也随之增加。在1921年,大概只有40家信托公司.而到1927年初.这个数目上升到160家.同年底又达到300家。从1927年初到1929年秋,信托投资公司的总资产增加了10倍,人们基本上毫不怀疑这些公司的信用。
其中员著名的是高盛公司,它于1928年出资成立高盛贸易公司(GsTc),这个公司很快就发行了1亿美元的股票,以面值卖给母公司。母公司再以104美元的价格卖给普通投资者.由此获利400万美元。1929年2月7日.股票价格是每股222.5美元。买家中就有高盛贸易公司,它在3月14日共持有5700万美元自己公司的股票,当然可以支持这么高的股价。投资者一点也不担心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崩盘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但是.当巴布森于1929年9月5日发表股市要跌60一80点的著名预言后,市场开始对巴布森的警告有了第一次反应。当天,道琼斯指数就下跌了10点,很快就有了“巴布森突变”的说法。几天后.受到利好谈话的刺激,买家重新人市,这其中有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的著名论断:“即使以现在的价格来衡量,股币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内在实际价值。”许多报纸也刊登正面服评,以抵消负面批评。
但是,股票价格却没有回到过去的高点,到了9月底,新的大跌开始出现.这次股份跌到上一年夏天的高点。市场再次反弹.但是没有创新高,而且成交量与前次下跌比较大幅萎缩。10月15日,国家城市银行总裁查尔斯’米切尔发表谈话,指出纵观全国,股市是正常的、健康的。他的谈话很快得到费雪教授的支持,费雪教授说:“我预期股市在几个月内就会看好,并创新高。”
但是,1929年10月21日,《拜伦》的读者可以看到图学家威廉.彼得哈密尔顿的文章,他警告指数图形走势很不好,指数已经跌破密集成交区。按照哈密尔顿的说法,如果工业指数跌穿325.17点、铁路指数跌穿16826点,那将是一个“强烈的熊市信号”。就在那一天,工业指数跌穿了哈密尔顿的临界值.两天后铁路指数也步其后尘。市场垂直跳水.成交量也达到历史第三位,高达600万股,崩盘拉开序幕。
l0月24日,成交量放大到1200万服,人们聚集在大街上,流露出明显的恐慌气氛。事态已经明显失去控制,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下述谈话:“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即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建立在踏实和繁荣的基础上的。”胡佛的讲话与宇航员宣布发动机没有着火具有同样的保证作用。恐慌迅速蔓延,随后几天股价连续跳水,市场似乎永远无底。10月29日,在强烈的卖压下.恐慌达到极点,1600万股股票不惜血本逃了出来。有这么一个传说,交易所的一个送信员突然间想到一个主意,出价每股1美元购买一块无人间津的地皮,他居然做成了这笔生意。直到11月13日,指数跌到224点才稳住阵脚。那些以为股票已经很便宜而冒险买进的投资者又犯了个严重错误。罗斯福想利用他的“新政’化解这个危机.其结果只是范围更大、更严重的衰退。1930年价格进一步下跌.直到1932年7月8日跌至58点才真正见底。工业股票跌去原市值的85%,而高盛公司的投资证书不到2美元就可买到。
29年崩盘就是很多不应该用来投资股市的钱,也进入了!我们也应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