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分析
一、获利能力比率
(一)与销售有关的获利能力比率1.毛利率=毛利÷销售(营业收入)×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销售=销售量×单价毛利=销售额(营业收入)-销售成本(主营业务成本)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3.税前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4.净利润率=税后利润÷销售×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
(二)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比率1.运用资本报酬率=营业利润÷运用资本×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运用资本=总资产-流动负债2.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润÷总资产×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二、营运能力比率营运周期=收款期+存货期-付款期其中收款期和存货期越短越好,付款期越长越好!说明营运周期越短。1.存货期=存货÷销售成本×365天
期限在60—90天比较好2.收帐期=应收帐款÷主营业务收入(销售)×365天
期限在60天比较好,不能超过90天3.付款期=应付帐款÷销售成本(购货)×365天
三、偿债能力比率
(一)短期偿债能力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如果是2 :1说明偿债能力强。
如果是1.5 :1说明偿债能力一般。
如果再低偿债能力较弱或者很弱。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如果是1:1说明偿债能力强。
如果是0.5 :1说明偿债能力一般。
如果再低偿债能力较弱或者很弱。
(二)长期偿债能力
1.债务比率=总债务(总负债)÷总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西方国家的标准是65%以下中国的标准是70%以下
2.财务杠杆比率=长期债务÷(总资产-流动负债-递延税款)
财务杠杆比率没有标准,一般来说,财务杠杆比率越高风险越大,但是此时如果公司的营业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公司的回报也越高,反之,财务杠杆比率越低也就风险越小,但是可能你的回报也较低。
3.利息保障率=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3倍以上偿债能力强
低于3倍 偿债能力弱
『贰』 如何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和负债
资产:是指银行的贷款和投资。贷款包括短、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委托贷款等;投资包括公司证券投资,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等。
负债:是指银行的自有资本、存款负债、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证券等。
其中银行固定资产,经营准备金是不能参与流动的,经营准备金是维持银行最低运营的基础,是不能动的。银行赢利主要是靠能生息的那部分资产和负债,即高息的现金、有价证券投资与低息吸收储蓄的差额。因此,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就是对这部分有价的、可流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析。
§2.2效益性分析
效益性是银行最为重要的经营指标,传统上银行是通过计帐方式记录银行的收益,即使现在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只是将手工记录过程计算机化,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联带关系,并没有考虑资产负债结构对效益性的影响。
因此,效益性分析就是通过建立与资产和负债相关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将每日、每月、每季、每年银行的盈利、或亏损状况以数据的形式显示给银行经营管理者,使管理者们在决策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决策的失误。
效益性分析是通过现金折现率,确定银行投资收益现值、融资成本现值、利润现值,来反映银行的收益、成本和利润与资产总量、资产结构、负债总量和负债结构之间的数量关系。
§2.3流动性分析
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所关心的流动性就是银行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流动性的好坏可以向市场证明该银行是安全的,有能力偿还它的负债,可以避免资产售让而产生的损失,可以降低购买资金所必须承受的风险贴水等。
在这里,我们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资产的运用,用"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负债的运用,再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和"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的比来表述资产和负债的流动关系,定义为"资产负债平均流动比率",用d表示,它反应了资产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的对称关系。
d>1表明资产运用不足,银行可以延长资产的运用期限。
d<1表明资产的运用期限超过了负债的来源期限,银行应当减少长期资产或增加长期负债。
d=1表明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基本对称
§2.4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避免经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包括许多方面,这里所指出的是动态投机风险,它与银行利率密切相关。当利率变化银行可能损失,也可能收益,所引起的结果难以估计,但是这种风险是可以避免的,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实现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使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率风险面前处于主动地位。
§2.5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以上分析的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只是对当前系统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来了解银行当前经营的状态好坏,如果状态好那么好在哪里,是不是最好?如果状态不好那么坏在哪里,如何进行提高?这就需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最优化。
为了实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个目标最优,对其资产和负债重新组合配置,可以建立资产负债结构最优化模型。但是,在银行经营中考虑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三个目标,同时保证三个目标达到最优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这里通过建立一个多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在非劣解解集中找出一个近似最优解的解,给出一个资产负债的最佳配置方案,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叁』 如何分析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
- 资产负债表整体结构分析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组成。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就是通过对报表各个 组成部分占总资产的比率分析
『肆』 如何进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简答
资产负债表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报表,如何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各项指标分析,对决策者作好参考,税务管理者也可从分析中得出纳税申报的质量,摘录本人上课笔记以供税友们学习交流。
一、表内主要项目分析: 单项分析与 配比分析
1.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与存货中的“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两者余额较大,且与当期销售收入不相匹配,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的情况。理由:这种情况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民用家电,日用品)都会出现,因为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表明销售已经成立,但现款回收困难,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往往会出现产品照发,但销售滞留或发票滞开,久而久之库存商品余额也就会增加。
2.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与存货中“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企业的“预收账款”出现余额,且库存商品余额较大,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或偷税的情况。理由: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企业,一般其主导产品多为市场紧俏产品或特种产品,而且库存商品均系完工产品。
二、主要涉税指标分析
(一)主要涉税指标及其功能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分析纳税人经营活力,判断其偿债能力。如果资产负债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则企业偿债能力有问题,要考虑由此对税收收入产生的影响。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见国税发[2005]43号)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100%。(会计上表示)
表示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周转的次数,它是反映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销售收入或周转额的指标。
4、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一般情况下,存货的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就越多,表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越快,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
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5、存货变动率
存货变动率=(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初存货×100%
6、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用于反映平均资产的获利能力,表明了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另有资产净利润率(资金报酬率)。 7、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表示每百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利润的多少,用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另有销售净利润率。 8、应收(付)账款变动率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分析纳税人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和可能发生坏账情况。如应收(付)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二)配比分析
1、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
(1)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本期的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补销售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2)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2、存货变动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配比分析
比较分析本期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 若本期存货增加不大,即存货变动率≤0,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伍』 如何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
首先,游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你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项目等。例如,企业应收帐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着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对一些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时,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就房地产企业而言!
,如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基地和项目,一旦这些项目完工,将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再其次,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如净资产比率;直接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取得,如销售利润率;同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帐簿记录,如利息支付能力。
『陆』 如何分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一般人看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所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要紧事就是‘资产负债率’ 与‘不良资产率’。
『柒』 如何进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分析资产负债表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分析企业资产的来源和构成。
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数表明企业的资产规模,明细项目列示资产的构成和关系。所有者权益表明股东的投资份额和可以分配的份额,还表明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资本公积增加了说明企业整体上增值了。表中是否列示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可以看出企业财务出否规范。
2、负债内容块列示负债的规模和筹资方式和布局。
不同的举债方式给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长期举债的资金成本大,还款压力小,而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还款压力大。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财务风险。银行存款和现金以及一年内到期变现的非货币性资产总量较少,表现企业的现金流存在一定问题。一个企业的负债与资产的比例过高,表明企业有较高的财务风险,甚至会有资不抵债的可能。
(7)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结构管理扩展阅读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例如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情况不乐观。而如果银行存款的比例过小,应收账款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资金回笼有问题。长期股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表明了企业的投资活动,固定资产的增加数以及在建工程项目都可以说明企业的投资情况。
预付账款项目的数额说明企业与供货商的业务关系和规则,如果预付账款较多的话,可能存在以货易货的情况。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未充分发挥的财务杠杆作用。
『捌』 还有(3):进行资产负债表整体结构分析。 很急,谢谢大家
摘要:当短期官方名义利率降至零附近后,美联储采取了“信贷宽松”的策略应对金融危机。“信贷宽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美联储对其资产负债结构的主动性调整。本文在阐释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转换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之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储资产负债结构的转换过程,并简要评析了其作用效果。关键词:美联储;资产替代;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效果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9-0059-05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转换基本原理(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简况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对中央银行行为的综合会计记录,一国中央银行行为实质是中央银行对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鉴于一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它的资产负债表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一般商业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中央银行所承担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等功能相适应,其资产负债科目主要包括通货、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准备金存款、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等。在此表中,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被称为中央银行的货币负债,即基础货币,它是总货币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科目包括政府债券和贴现贷款,这些资产科目的变动会引起准备金变动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变化和名义利率变化,比如政府债券和贴现贷款的增加都可以提高货币供给水平,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能够引起名义利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