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两个实有

上海两个实有

发布时间:2021-02-14 20:59:59

❶ 求十句经典上海

No.10老克勒
“克勒”源自英语单词:carat
(钻石等的重量单位--克拉)、color、classic
后来引申为时髦的、衣着光鲜的,
现用于形容上海小资人士。
例:定制西装就是上海老克勒们最耀眼的时髦标志!
No.9差头
源自英文单词charter(出租、包车),
是"出租车"的常用口语说法。
例:上班要迟到了?拉差头去!
No.8洋泾浜
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即今天的延安东路。
所谓“洋泾浜英语”,
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英语,
意思可以理解为:不标准!
例:那个人英语说得好洋泾浜哦!
No.7轧山河
上海话读“噶散户”,来自英语单词“gossip”,
闲聊、聊天的意思。
例:王奶奶又在院子里和老伙伴们噶散户。
No.6香面孔
这是情侣间的小甜蜜,吻脸颊的意思啦!
例:这个电影太甜蜜,里面有好多香面孔的镜头欸!
No.5老面皮
但也是生活中很常用的一句口语。
原指长不大的孩子,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厚脸皮!
例:到别人家里吃饭,不要客气怕难为情——
面皮老老,肚皮饱饱
No.4混腔势
来源于英文单词chance,机会
混枪势就是混机会,也引申为浑水摸鱼,等等。
例:这个人一直在混腔势,其实什么本事都没有。
No.3窝色
来自英语单词worse,
意为心情很不好、很郁闷的,
跟上海话另一个词“吼嘶”一个意思。
另外,它跟大家很熟悉的"伐开心"也是同义词!
例:小编辛辛苦苦码的稿子居然没保存?!
心里老窝色额!
No.2门槛精
“门槛精”源自英语中的“monkey”,猴子。
猴子给人的感觉就是精、聪明
因此,门槛精就是形容一个人精明的意思啦!
例:这个小娃娃一点都伐肯吃亏,门槛真精啊!
No.1脑子坏脱了!
按字面理解的意思就是——智商已下线。
用于开玩笑、自嘲、或其他多种场合,
也是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句口语!

❷ 上海市区包括哪几个区

上海市包括抄16个区,分别袭是: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❸ 求鉴定手中一枚上海一两真假

上海一两银币,系1867年由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所铸,这种银币的正面分专有芒纹和无芒纹两属种,并有光边和齿边的区别,存世以枚为计,银币四大珍之一。
上海一两有芒纹银币实重一两的样币真品九十年代价格65万/枚,08年放水4万亿,16年M2达146万亿。按计算现值3250万/枚
上海一两有芒纹银币实重一两的样币(直径43毫米,重36G)
你这枚见假。尺寸,材料不对,没包桨。

❹ 为什么上海有两个电视台

你是说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吧,现在都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下属的不同频道也已,以前是分的,现在都算一家人了

东方电视台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值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之际。当时观众对沪上电视节目的满意度不甚理想,于是上海广电系统引进竞争机制,成立东方电视台,期望通过上视、东视的竞争,提高两台电视节目的质量,为上海电视荧屏带来一番新气象。之后上海电视出现了巨大的改观,上视、东视的节目质量在中国大陆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其中最让人熟知的例子是上视的《晚间新闻》和东视的《东视今夜播报》早于央视和其它地方台,是全中国大陆仅有的3家在911事件当晚(北京时间)就用很长的篇幅进行直播新闻的电视台(另一家是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即首架飞机撞击世贸中心北座大楼后约2小时、最后一架飞机在索美塞特县坠毁后约30分钟就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而当时的央视只在它的晚间《世界报道》的最后仅仅进行了30秒的播报。

在上海有线电视台撤并前,东视没有有线频道,仅拥有20频道和33频道两个地面无线模拟频道,其中20频道是主频道。因为通过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播送无线信号,除了覆盖上海全市外,江苏、浙江、安徽等部分临近省份也可收到东视的信号,受众人口达1.3亿之多。而东视较上视更为轻松活泼的风格和亲民的作风也更受市民的青睐。后上海有线电视台被撤,东视开始拥有有线电视频道。

2001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现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实际上被强行合并。在此之后,东视各频道开始逐渐独立运作,东视名存实亡。

东视曾经拥有如下频道:新闻娱乐频道(前身是20频道)、艺术人文频道(前身是33频道、文艺频道)、音乐频道(后被撤[3],改作上海外语频道[4])、东方少儿频道、戏剧频道。其中新闻娱乐频道现改为娱乐频道,是唯一继续使用东视台标的频道;东方少儿频道改名为哈哈少儿频道,从东视独立,使用自己的频道台标;戏剧频道已改作七彩戏剧频道,从东视独立,使用本频道的台标;而艺术人文频道和上海外语频道于2010年在完全没有通知观众的情况下,台标改为上海电视台的白玉兰台标。

现在使用东视台标的频道仅剩下娱乐频道一个,即原来的东视20频道。不过与同样名存实亡的上海电视台不同,上视尚且还有新闻综合频道自称“上海电视台”,但是现时东视仅存的娱乐频道的呼号却为“新娱乐”而不是“东方电视台”。因此有观点认为,东视已经基本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等同于离开了电视荧屏。

很多市民认为,东视的建立本身就是为了与上视实现竞争,结束上海电视荧屏死气沉沉的局面;而从上海文广成立将两台合并,到现在几乎完全废除了东视,是重新回到了以前“一台独大”的局面,不利于上海电视的发展。

❺ 有两个实根与有实根的区别

(1)有两个实根说明这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即p-1不等于0 即p不等于1 让△=b^2-4ac=4(5p+4)>=0 即p>=-4/5 所以第一问为版p>=-4/5且p不等于1
(2)有实根说明这个权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是二元一次方程,即当p=1时也成立,所以范围为p>=-4/5

❻ 上海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上海的二本大学有:

一、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海关学院(Shanghai Customs College)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中国海关高等教育起始于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税务学堂(后更名为税务专门学校,并迁址上海),该学堂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海关高等专业教育的学校之一;上海海关学院前身为1953年设立的上海海关学校;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96年更名为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设立上海海关学院。

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简称“立信”,上海市直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击剑专业运动队体教结合改革试点学校。

学校由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前身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始创于1928年,1992年更名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银行学校,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上海金融学院;2016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与上海金融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三、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简称“上中医”,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首批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入选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合署运行。

四、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沪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五、上海商学院

上海商学院(Shanghai Business School),简称“上商”,位于中国上海,是一所以商科专业为特色,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上海市属公办本科普通高校。前身为1950年建校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后历经华东财政学校、财政部上海财政干部学校、上海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上海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等阶段,2004年9月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上海商学院。

❼ 关于上海

你说的都是外地朋友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
上海人怎么看上海,你根本无法想象出来。
1.上海19世纪20、30年代开始已经是中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城市了。
2.上海经济是很发达,但是从综合水平来看不如巴黎和纽约,特别是文化方面!(总体来看,中国没有作为一个大国该有的文化水平!)
3.上海人是为上海骄傲,但是一部分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4.一个外乡人到你家乡那边,什么风俗习惯都不懂,闹出许多笑话,你笑不笑?再者,外乡人到你家乡表现出“不文明”的卫生习惯和语言,那你会不会鄙视、看不起、厌恶?
5.上海人尊敬部分外国人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家谈吐水平高、修养高,英国人的绅士精神、德国人的严谨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6.上海消费整体水平的确高 但是作为上海人中的一员——我家我爸妈生活节俭,两个人一个月消费低于1000元。
7.上海男人很小气,没有这种事! 我作为上海人,在南财,宿舍里4个人,我买的饮料、零食都是和室友、同学分享的,山东哥们喜欢吃香蕉,我买四个香蕉——我一个、四川哥们一个、山东哥们吃俩,另外一个哥们长期不在校!
8.上海男人不打女人,我们比较绅士。夫妻间吵架一般不动手,基本都是用语言争理。 另外,上海男人会家务、会做饭洗衣,因此被误认为像女人。
9.上海女人不喜欢上海男人,这句话很有问题。优秀的男人,哪里的女人都喜欢;优秀的黑、黄、白种男人,上海女人都喜欢,因为他们优秀! 如果一个外国异性朋友喜欢你,估计是你哪方面吸引他(她),你有优秀之处。
10.上海女人大部分嫁给了上海男人,一部分嫁给了其它省市的男人,一小部分嫁给了外国男人。你说的那些,是没有依据的,只是个别现象被放大了看而已!比如,芙蓉姐姐、杨二、凤姐都是属于“放大了看”的,不放大看,谁知道她们是谁?!
11.移民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体制问题,一分部贪官污吏把社会弄的黑暗了,因为外国法律更健全,法律健全意味着 人权更容易得到保护,因此移民多多!
12.你想更了解上海人麽,建议你看——韩寒! 新浪博客!

❽ 有谁了解 上海"四大"的吗

四大会计事务所的面试流程

六七月是毕业旺季,对于数百万应届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最为忙碌和焦虑的时刻。但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些人是例外。小田,沪上某高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正悠闲地留守在寝室,准备着毕业论文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上个月,她已经拿到了一家中国知名人力资源公司的Offer,起薪几乎是目前大多数应届生的2倍。当别人为她的求职如此成功而或羡慕或祝贺时,她却从自己之前失败的经历中道出了这半年来辗转各大招聘会最大的心得——“想要在大企业的面试中脱颖而出,参加‘四大’的面试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所谓“四大”,指的是国内最有实力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安永大华”、“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和“毕马威”。不少有着丰富面试经验的大学生们都有过这种体验,一些大公司的笔试面试题常与“四大”惊人相似。“四大”的面试题眼下正在求职者中流行,对于“面霸”来说,他们修炼的第一步就是从网上收集各种“四大”面试的模式和题型,然后根据这些套路来游刃有余地应付各大名企。许多人纷纷表示,他们从“四大”的招聘中获得了许多有效的实战经验,因为四大的面试流程在外企中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能够成功应对他们的试题,那么,其他的招聘面试也一定能够驾轻就熟。

“四大”为何“经典”?

“安永大华”、“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和“毕马威”的面试题之所以成为许多外企效仿的“样板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因为“四大”进驻校园的招聘时间几乎是所有大企业中最早的,例如德勤的宣讲会是10月底召开的,普华永道是11月初,使得他们的题型有充分的时间在业界流通。其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实际上很多大公司招聘都并非自己命题,而是把面试题交给专门的面试公司负责。因此,有一些公司往往“共享”同一家出题的企业,这使得“似曾相识”的几率大大提升。第三是因为通常一些知名企业的大学生面试都有一套严格的模式和流程,而“四大”作为它们其中的代表,每年的面试题都集中了这些企业对员工素质最为看重的部分和最有效的测试方式。这些都是促使“四大”的面试题成为“经典”的原因。

了解“四大”面试流程

“四大”面试既然有如此功效,那么,了解“四大”的面试流程,就等于拿到了一本“面试教科书”。作为最经典的面试流程,“四大”的招聘往往包含招聘中最重要的几个环节。

其一是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它能够测试出一个人的性格,面对压力和挑战的承受能力和其他一系列职业特征品质。在面试中它虽然只是作为参考因素,但往往在最后时刻对于你最终的去留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当被问及“谁一直对你的职业生涯有重要影响”时,正是试图了解你的求职动机、工作经验和能力特长,同时考察你的思维连贯性、语言表达力等等。

第二是逻辑类题型和智力类题型。这类题目多在笔试时出现,内容多种多样,如脑筋急转弯、趣味数学等等,题目主要是考察你的思维能力,有时候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关键是你在回答中体现出来的思路。从这点来说,解答的过程更加重要。

例如:一个正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各有一只蚂蚁。每只蚂蚁开始朝另一只蚂蚁做直线运动,目标角是随机选择。蚂蚁互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答案可以是:只有两种方法可以让蚂蚁避免相撞:或者它们全部顺时针运动,或者它们全部逆时针运动。选择一只蚂蚁,一旦它确定了自己是逆时针或者是顺时针运动,其他的蚂蚁就必须做相同方向的运动才能避免相撞。由于蚂蚁运动的方向是随机选择的,那么第二只蚂蚁有1/2的概率选择与第一只蚂蚁相同的运动方向。第三只蚂蚁也有1/2的概率。因此,蚂蚁避免撞到一起的概率是1/4。

第三则是小组面试。在这个过程中,面试者会被分为几个小组,互相交流介绍或讨论“案例”。这一部分通常包括阅读材料,讨论问题和解释问题。讨论以及解释问题时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最后可以几个人各自分工全部上场,每人回答问题的一个部分,或者从小组中指派一到两名作为代表上场解释问题。通过小组面试,能够考察出应聘者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展现自我实力的能力。事实上,中间互相交流的部分和最后展示的部分同样重要。

从“四大”中取得面试经

通常,每一个经典的模式背后都有相对应的解答方式,类似“四大”的面试流程同样“有迹可寻”。在了解了所有环节后,有许多方面可以事先收集材料,而其中许多技巧更可以举一反三,在其他类似的面试中加以运用。

比如在小组讨论时一定要积极发言,这是考察你的领导力和交流能力的关键时刻。争取成为Team leader或Controller,发言时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道具,如“板”、“纸”和“笔”,有时候图表比语言更加直观生动。其次,在大家一起交流时,尽量避免攻击别人的观点,“四大”风格相对平和,即使是崇尚个性张扬的企业,也同样重视它的职员有团队合作的精神。

其次,在参加宣讲会时会通常会发一些介绍公司情况和如何应聘的材料,这些非常重要,往往能够作为面试时的背景资料。在宣讲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而事实上,在最后一轮合伙人面试中,如果你能提到他曾在宣讲会上说过的关键点,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一般宣讲会到最后都有一个提问环节,如果你能事先准备,在对公司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问几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就可以让你在你未来的面试官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面试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方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应聘的经验也是来自于一次次真刀实枪的演练。在一份来源于上海某文科类重点高校的就业数据中我们发现,该高校近几年来与“四大”签约的人数每年都近七八十人,几乎占到了学生总人数的8%。“四大”提供了一个高强度、高起点的战场,从它的洗礼中走下来的毕业生们,即使没能走进“四大”,也往往能以更成熟,更自如的心态去应对其他的面试挑战。

想进四大最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进去后也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祝你成功!

❾ 上海有几所2本大学

第一档:
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经类院校总是最热门的,虽然实力一般,但只要将来就业好,其它什么都是假的了)
2.上海海事大学(有一定的实力的一所高校,而且有一部分的专业很热门,因此也成了考生们追捧的高校之一)
3.上海理工大学(二本当中最有实力的高校,在很多地方都是在一本招生的,制冷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它不够热门。可以这么说上海理工是一所拥有一本实力的二本院校)
4.上海师范大学(实力仅次于上海理工,上海的高中的教师几乎都出自此校,在师范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
5.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仅存的医学院独苗,校如其名,在中医药领域很强,不过被合并估计是迟早的事)
第二档:
1.上海电力学院(实力上真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但仅凭电力两子就能吸引大量考生)
2.上海水产大学(实力不错,但专业太冷,强势专业招不到优秀的考生)
3. 立信会计学院(虽然是刚从大专升格为本科的学校,但她在会计领域是很有名的)
第三档: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老牌二本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校)
2.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实力一般,但考虑到她已经升格为本科多年,因此将其排在第三档)
3.杉达学院(民办大学,实力一般)
第四档:
刚从大专升格为本科的学校。有上海电机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的高校众多,有相当数量的全国著名大学,其他地方的学弟学妹在报考时难免会有一些迷茫。前一段时间我发过一个指导报考的帖子,当时因为时间仓促,有一些遗漏,现在补上,并且增加一些我个人对这些高校未来10年走向的判断,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综合性大学:
第一档:
1.复旦(文理科实力很强,经济很强(理论),工科一般,医科很强)
走向:复旦总有一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味道,在上海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社会声誉复旦都与清华北大处于一个级别甚至更好。复旦再往上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因为按目前的状况来看,前两位是不能撼动的。
2.交大(工科很强,理科强,经济很强(应用),文科一般,医科很强(合并了二医大))
走向:曾经的工科第一名校,被拆分的只剩下了机械和船舶,但交大用自己不断的努力,赢得了尊重。交大总是被复旦压制,所以使得交大明白了一点,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去争取才能得到,而交大也是这么做的。
有望赶超复旦,坐上上海高校的第一把交椅。
3.同济(工科强(以建筑,土木,机械见长),理科较强,经济一般,文科一般(科技德语很好),医科一般)
走向:同济给人的印象总是建筑和土木,但经过了两位在瑞士和德国名校获得博士的校长的率领下,同济的学科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汽车学科更是成为了王牌学科,其他的学科质量也都非常的高。
难以撼动前两位,谁叫咱不叫复旦也不叫交大呢!
第二档:
1.华师大(文科很强,理科强(数学很好),经济一般)
走向:华师大给人一种风度翩翩的绅士的感觉,也许正因为这样一种感觉,她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来这里深造,但也是因为这种气质使得师大显得非常保守,有点不思进取,仿佛还沉浸在当年把同济甩在身后的快意当中。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稳居第二集团。
2.华理大(工科强(以化工,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见长)理科较强,经济一般)
走向:自从从当年上海众人皆知的华东化工学院改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后,她就好像消失了一样,华理大给人的感觉就是低调,非常的低调,但去掉浮躁后,你会发现华理却是上海各校中进步最快的一所,不但将自己原来的优势学科发挥到了及至,其他的学科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有望进入第一集团。
第三档:
1.上海大学(各科的实力很一般)说明:之所以将上大排在三档第一,是因为它受到了特殊的照顾,潜力很大,报考这样的学校可能会比较合算。
走向:投入的这么多的资金都用到那去了?上海大学给人的印象就是暴发户,本来只是一帮平民,忽然有一天变的很有钱了,却不知道该怎么用了。不过有钱总比没钱好。成为第三集团的老大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2.东华大学(各科的实力一般,但服装设计和面料研究方面很强)
走向:东华的研究有点默默无闻,到是经常看到几个穿衣特别节省的模特出现在电视上,所以给人的印象不是太好,不过据说中国宇航员的服装就是出自东华之手,看来她在本领域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第三集团老二。
以上学校专业门类一般比较全,可根据各专业的强弱报考。
专门性院校:
1.财大(经济很强,建议想学经济,分数又不够复旦交大的,可以考虑财大)
走向:在向多科性的大学发展,有望成为上海的人大。
2.二医大(医科很强,已并入交大,不过招生应该是分开的,各专业分数差距很大,考上不难,但想要进7年的就要谨慎一些了)
走向:以后和交大就是一条船上的了。
3.华政(法律很强,不过不建议报考)
走向: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学校就难以发展。很有可能被合并(华师大的可能比较大)。
4.上外(外语类的院校,很热门,不建议报考外语类的专业,可以选择一些经济或对外汉语之类的专业)
走向:随着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的地位会不断提高,语言类高校的是否应该存在成为了一个可能被讨论的问题,或许应该转型,或许被合并(和财大合并的可能性比较大)。

阅读全文

与上海两个实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