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5年上海市财政收入
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额来看,10省份中,江苏以约7233亿元居首。山内东则首次突破5000亿元容,以约5027亿元居第二位。紧随其后的是上海(约4586亿元)、浙江(约4121亿元)、北京(约4027亿元)。另外,除天津公共财政收入超2000亿元之外,其余地区均超千亿。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Ⅱ 怎么查询上海市2013-2019年财政收入统计
登陆上海统计局官网查询。
Ⅲ 上海每年交通罚款财政收入有多少
数据统计,上海在1000亿左右,一部分用于道路维修,一部分用于交警业绩工资,还有一部分领导享用
Ⅳ 上海 财政收入高的原因
山东有夸张报gdp的习惯(就像当年的大跃进),而且是有惯性的,因为gdp高低和仕途联系在一起的啊内。前任的报的容高,后任没办法,也只有跟着报高。ps:统计局的东西你也信,它还说cpi涨幅4.8%呢。而且上海是大政府(也就是计划经济的成分比较多,因为国企多嘛),税收是全国最严的(我的经验),也是最高的,不像其他有些省份,可以请税务局的人吃饭喝酒,税的事好商量。比如浙江是小政府,对私营企业没有管这么严,反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ps:经济的发展程度不是看gdp的,而是看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ps:上海财政还有证券印花税的6%
我不知道你是否懂我的意思,就是说山东的经济总量没有实际的大,上海的税收比较严,上海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容易想民营企业那样逃税,而且上海的外资企业总部多,他们在上海汇总纳税
Ⅳ 2015上海的经济总量
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下降,逐步由拼资源向拼智力转变。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更低,创新驱动力更强。2013年和2014年,上海仅以3%~5%的投资增速支撑了7%~8%的经济增长率;而全国要用15%以上的投资增速才能支撑7%~8%的经济增长率。
上海产能过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运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从产业发展瓶颈看,全国面临的是融资难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突出,而上海产业发展更多面临的是制度约束。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上海经济稳中有进,呈现出
与全国不同的“新常态”特征
(一)2014年上海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预计全年GDP增速达到7%
2014年上海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其中,“稳”主要表现在“四个平稳”: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从全年经济走势看,前三季度全市GDP累计增速分别为7.0%、7.1%、7.0%,波动幅度仅为0.1个百分点,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二是物价保持平稳态势,1-10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其中10月份上涨2.4%,明显低于3%的年度控制目标,在较低的通胀水平上实现了中速增长。三是就业形势平稳,截至10月末,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8.15万个,提前三个月完成年度就业创业目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24.29万,同比减少1.32万人,没有出现明显的就业压力。四是社会消费基本平稳。2014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其中一季度增长7.2%,上半年增长7.6%,1-10月增长8.7%,平稳回升。同时1-9月份无店铺和网上商店消费分别增长21.7%和25.1%,明显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
“进”主要体现在“六个进一步”:一是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二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和工业3.9和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2.82%,比去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稳定在60%以上,产业结构更趋服务化。二是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高端化。从服务业结构看,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12.5%和8.4%。从工业结构看,1-10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4%,也比全市工业总产值高出4.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别增长20.1%、37.0%和11.6%,同比增幅都有所上升。三是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增强。1-10月份,上海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0%,比全国高出8.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增长24.1%,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四是金融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1-10月份,全市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2.5%,其中股票成交额增长10.4%,扭转了1-8月份负增长的局面。新金融特色功能区初现雏形,如嘉定区促进产业与金融“共荣共生”,大力推进“金融硅谷”建设,着力打造新型金融产业发展集聚区、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区和为长三角地区配套的专业金融服务集聚区,目前嘉定区已经集聚了1000余家基金公司、管理资金规模近千亿元。五是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速。一方面,节能减排工作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截至10月底,上海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削减3%;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比上年削减1%;单位GDP的能耗总体减少18%,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另一方面,土地的二次开发步伐加快。如奉贤区1-9月份已腾出土地1597亩,25个腾出土地的项目中已有10个进入土地二次开发的实质性启动。六是改革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方面,各区县对接自贸区改革步伐加快,如青浦区对照市下发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已复制推广6项,并正在推进18项,特别是出口加工区创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利用”的监管制度,更加领先自贸区一步。另一方面,“营改增”政策效应进一步凸显。1-10月份,上海增值税收入增长11.7%,依然保持较快增速。部分区县增值税增幅增长更快。比如,长宁区增值税就增长46.2%,而营业税仅增长7.9%。
(二)上海经济运行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
近年来,上海经济已逐步进入“新常态”。与全国相比,上海经济“新常态”既有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保持中速。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由两位数增长下降至一位数增长。但与全国不同的是:其一,上海经济先于全国进入经济中速增长阶段。1992-2007年,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GDP平均增速达12.7%。2008年以后,上海经济增速从两位数回落到一位数(2008年9.7%、2009年8.2%、2010年10.3%、2011年8.2%、2012年7.5%、2013年7.7%),逐步进入中速增长的常态阶段。而全国经济则是从2010年开始逐步回落到中速增长阶段(2011年9.2%、2012年7.8%、2013年7.7%)。因此,上海经济先于全国向“新常态”过渡。其二,上海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在经济运行向“新常态”转变过程中,上海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2007年的15.2%下降到2013年的7.7%,由以往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转为低于全国0.5-1个百分点。其三,上海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高于全国。2011-2013年,上海经济增速从8.2%回落到7.7%,波动幅度为0.5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经济增速从8.7%下降至7.4%,波幅为1.3个百分点。特别是从季度经济增速波动看,上海明显小于全国。
二是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于制造业,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但与全国不同的是:其一,上海服务业增速大幅高于制造业。2011年以来,上海服务业增速平均快于制造业增速4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全国服务业增速仅快于制造业1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其二,全国进入“新常态”后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而上海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金融、贸易、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其三,全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而上海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突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经济动力发生转变。上海与全国一样,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下降,逐步由拼资源向拼智力转变。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更低,创新驱动力更强。2013年和2014年,上海仅以3%~5%的投资增速支撑了7%~8%的经济增长率;而全国要用15%以上的投资增速才能支撑7%~8%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更低。
四是经济效益继续提升。上海与全国一样,财政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同步,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时,上海建设用地零增长,经济增长开始摆脱对大规模占用土地的依赖,而全国建设用地仍在持续增加。
五是经济风险逐步增多。上海与全国一样,面临着政府负债压力较大、房地产泡沫较大、影子银行膨胀等众多历年累积起来的风险。但与全国不同的是,上海产能过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运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从产业发展瓶颈看,全国面临的融资难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突出,而上海产业发展更多面临的是制度约束。
因此,与全国相比,上海经济“新常态”有着不同的特征,面临着不一样的矛盾和挑战。这些特征和挑战更多体现的是上海跨入服务经济阶段后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2015年需要关注国际国内重大因素的变化
(一)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处于疲软状态。一是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受能源成本下降、消费和投资增长企稳,国际资本回流等因素支撑,2015年美国经济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增长率将达到3%左右。二是欧盟经济将降中趋稳。2014年受高失业率、低通胀和结构问题牵制,欧盟经济复苏乏力,但随着欧元区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5年欧元区经济有望启稳。三是日本经济仍将低位增长。随着消费税提升引发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效应减弱,加上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日本GDP增长将达到1.2%左右,略高于2014年。四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将小幅回升。受发达经济体需求带动,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明年将略有回升,但由于自身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以及资本外流等影响,回升势头依然脆弱。总的来看,2015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仍将呈现出分化态势。除美国外,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依然不够强劲。综合全球各主要机构的预测,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8%左右,略高于2014年3.4%的水平。
(二)2015年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是美元升值步伐加快
2014年受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美元指数一路飙升,已经实现连续22周上升,并达到14个月以来的最高点,美元对一揽子多国货币的涨幅超过了2.2%。2015年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失业率进一步走低,特别是美联储逐步启动加息进程,美元升值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历史上看,美元每次升值都会引起世界经济较大波动,给全球经济运行带来重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2015年要高度关注美元加速升值可能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三大影响:
一是国际资本流向有可能出现逆转。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全球将掀起新一轮风险资产重估,美元将成为国际货币增值投资高地,国际资本将加速向发达经济体回归,从而会对此前吸引大量国际资本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严重冲击。据联合国贸发会预测,未来两年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外资流入量中保持领先的态势可能扭转,发达国家占全球外资流量总量的比例将达到52%。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可能面临外商投资增势减弱或外资流出的冲击。据中欧商会调查,欧盟企业中计划扩大在华业务的公司数量由2013年调查的86%下降到2014年的57%。另据中美商会调查,将中国作为海外投资首选地的美资企业由先前的51%下降至2014年的20%。
二是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持续走低。美元是世界商品资产波动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与原油、黄金、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有着高度相关性。进入2014年以来,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已较2014年年初下滑了8.3%,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下滑至五年多来的新低。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破70美元/桶的大关,创四年来最低水平(图1、图2)。2015年在美元加速走强的背景下,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走低。这将有助于减轻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也会使全球面临较大的通缩压力,带动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新常态。
三是部分新兴经济体有可能出现新一轮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历史上,美元历次升值都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灾难性打击。2014年9月份以来,伴随着美元强劲升值,新兴市场货币抛售不断加剧。如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跌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土耳其里拉接近4个月来最差水平;南非兰特今年下跌1.8%;印尼卢比兑美元汇率下跌了逾1%,跌至7个月来的最低点。2015年如果美元进一步走强,有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出现竞争性贬值,并演变成新兴市场的“连锁货币危机”,其中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是俄罗斯。2014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降,俄罗斯经济出现萎缩,资金大量逃亡,导致卢布兑美元汇率大跌18%。据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测算,国际油价只有维持在104美元以上,俄罗斯才能维持收支平稳,而目前国际油价已跌破70美元,俄罗斯外汇储备仅剩4520亿美元,而外债规模高达7320亿美元。因此,2015年俄罗斯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进而冲击地区乃至全球经济。
此外,伴随着美元加速升值,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债务压力将不断攀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09-2012年间,新兴国家发行的企业国际债务不断攀升,债券总量达到3750亿美元,是2004-2008年总额的两倍多。美元走强将推升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收益率,削弱新兴经济体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进而拖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Ⅵ 上海市财政主要收入是哪一块
上海市财政局在抄《关袭于上海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表示,今年上海将积极推进预算绩效考评试点,协同相关主管部门选择社会关注的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考评试点,并逐步扩大考评范围和领域。2008年上海全市地方财政支出预算2573亿元,比2007年增长16.9%。其中上海市级财政预算将安排192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就业和廉租房等支出;安排244亿元用于教育、科技、公益性文化、医疗卫生等支出;安排243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安排支农资金469亿元。上海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上海将引入中介机构和社会专家对财政预算的绩效考评试点项目进行评价,预算主管部门也要组织开展自我考评,建立社会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式。其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投入,将积极探索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直接由人民群众对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果作出评价。上海还将探索预算绩效考评结果公开的方式和范围。对绩效差劣或未按要求完成绩效跟踪的项目,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根据考评结果,安排、调整以后年度预算安排,总结改进项目管理法,建立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
Ⅶ 上海市的 各区、县 最新财政收入、GDP排行
地区 GDP(亿元) 户籍人口(万) 人均GDP
浦东新区 3100 177 25643美元
徐汇区 1136.3 89 18692美元
黄浦区 1014 62 23940美元
杨浦区 1012.5 108 13726美元
闵行区 920 75 17960美元
虹口区 897 79 16627 美元
长宁区 735.6 61 17657美元
普陀区 689.3 85 11872美元
宝山区 568.4(1264) 85 10221(21773)美元
(括号内数据表示算上宝钢集团)
静安区 556.6 32 25467美元
卢湾区 514.4 33 22823美元
Ⅷ 2004上海的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和支出数
上海财政网站的信息公开 > 财政数据 > 财政预、决算情况 > 财政预决算报告下面有《关版于上海市2004年预权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提到:“2004年全市财政收支执行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11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完成预算109.4%,加上中央返还税收基数、其他专项收入、补助和上年结转、调入资金、部分区县动用历年结余等400亿元,减去定额上解中央120亿元,收入总计1399.7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完成预算109.7%,加上部分区县列支预算周转金2.6亿元,支出总计1398.3亿元。全市财政收支执行结余1.4亿元。”
Ⅸ 上海去年经济总产值多少,财政收入多少江阴这两项又是多少
从上海市统计局获悉,因连续十几年高速增长、基数规模扩大,上海去年财政收入增幅回落。
据统计,2005年,上海财政收入完成4095.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同比回落13.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433.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9%,比上年增长20.7%,增幅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
上海市统计局分析,连续十几年高速增长,基数规模扩大,是去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据介绍,去年上海第三产业的税收增幅高出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其中,金融、物流运输、旅游会展、商务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税收稳步攀升;房地产业税收增加,但增幅回落;证券业税收则有所下降。所得税、契税、房产税收入增幅均高于20.7%的平均增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共收入1100.12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6.7%。
2005年,上海地方财政支出1660.3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4%,比上年增长19%,增幅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支出36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财政支出的22.2%。主要用于大芦线航道整治、合流治污三期、轨道交通、崇明越江通道等工程。
江阴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在2005国家统计局最新评定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一位。2005年,江阴市实现GDP780亿元,人均收入已达8100美元;财政收入108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66.9亿美元。江阴是全国拥有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在全国形成了独特的“江阴板块”。依托黄金水道的临港产业带正在崛起。
Ⅹ 上海哪个区财政收入最高,最有钱
2016年,上海合计共有15个区一个县,划分如下:
中心城区7个包括:黄浦区(原黄浦区加原南市区加卢湾区),静安区(原黄浦区加原闸北区),徐汇区,长宁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
半中心区半郊区1个:浦东新区
郊区7个包括:宝山区,嘉定区,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金山区
郊县:崇明县
上海市区共分为三个等级:
1、黄浦区、长宁区;
2、静安区、徐汇区;
3、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
徐汇区未入第一等级,虽徐家汇以及肇嘉浜路以北堪称上海最繁华地带,但是比如田林、龙华、长桥等和郊区闵行区接壤的地方确实上海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老公房云集,而且有很多穷人。总体来说,上海最好的区如今肯定是黄浦区,静安区因为并入闸北被迅速拉低了档次。上海的城市正不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以前南市区是上海最差的地方之一,和黄浦区合并之后凤凰涅槃。而曾经被誉为上海最穷的赤膊区闸北区,也已经和上海的掌上明珠静安区合并,上海正不断提供强弱区的合并或者强强联合(强强联合的典范是黄浦区和卢湾区的合并)将上海中心城区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自发源动力,持续消除弱势地区,抬升整体区域价值。
从整体上说,浦东新区是上海最有钱的区。市区中苏州河以南的黄浦区最有钱,苏州河以北的杨浦区最有钱。上海因水而生,浦字代表着金钱、权力和人文。
上海郊区共分为三个等级:
1、宝山区、闵行区、;
2、松江区、嘉定区、青浦区;
3、奉贤区、崇明区、金山区。
而郊区里面治安最差,最为混乱的就是闵行区,因为闵行区和市区接壤的近郊城乡结合部,所以这种差距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