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拿地模式分析

上海拿地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9 02:28:34

⑴ 请问土地开发商一二级联动的拿地模式是什么意思

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指土地、房屋两级市场联动开发。即从事土地一级开发的片专区、园属区开发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甚至主导二级开发。
一级开发就是土地拆迁平整,弄成三通一平,但要转二级市场要通过国土系统。
二级开发就是通过土地招拍挂获取土地。
拓展资料:

一二级联动开发
对于企业而言:

1.节约成本。由于土地成本可控,可以节省开发建设成本,据统计,一二级联动能省开发成本近10%,甚至更多;

2.熟悉项目状况。从事一级开发的开发企业比其他企业更熟悉整个开发项目用地的状况,在人力资源、土地开发状态、拆迁遗留问题、工程进度要求等方面更有优势。

⑵ 开发商如何拿地

开发商是如何获取土地使用权的呢?当前我国的开发商获取土地的主要形式是国有土地出让,即参加招标拍卖挂牌,简称招拍挂。2007年后,地王现象频出,很多人也将批评的矛头瞄准了招拍挂制度,认为是招拍挂制度导致了房价的疯狂上涨。
房地产行业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土地市场就是一级市场,这完全控制在政府手中,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寡头垄断,所有的土地资源全部被国家独家控制。一级市场是拿地最主要的通道。
一级市场土地交易在20世纪90年代采取协议转让形式,开发商与政府签订土地出让协议,支付出让金与前期动迁费等费用,就可以把土地转让到开发企业名下。协议转让也是时代的产物,那个年代土地资源丰富,拿地企业并不踊跃,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土地财政收入,主动向各类开发商热情招商,以较为优惠的条件,吸引开发商拿地,从而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
1997年,正逢东南亚金融危机,上海整个市场极度低迷。当时上海政府就主动向香港的几大房地产巨头招商,让这些富豪们来上海投资,开给他们的条件相当优惠,其他不说,就在土地开发期限上,极为宽松,大多数土地出让合同上规定,土地开发周期长达八年之久,这样就给这些外资囤积土地的机会,通过土地的长期储备来博取土地增值。不少外资到了2000年后也没有主动开发,还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把一块块土地转让给其他内资与外资企业,通过土地增值来获取收益,钱赚得很轻松。
房地产发展史上有些开发商成长是有原罪的。不少内资小房企,限于资金窘迫,往往是与地方政府协商,先象征性地支付一些意向金,出资几百万元就够了,而房屋土地部门违规操作,收到定金后就发放土地使用权证,开发商拿到了产权证后就可以去银行融资,拿了银行的资金再来进行房地产开发。
乱世出英雄,在房地产行业还很不规范的时候,这个行业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有一个从百万富翁变成亿万富豪的故事。一位当时在机关做团干部的年轻人王为东,在常人看来,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收入稳定,但他还是愿意去商海里尝试游泳而毅然下海。当时他凭着一股积极创业的热情和社会关系资源,在上海浦东找到了一块很小的土地,先签订了一份土地转让意向书。然后他凭着这份意向书到处找合作伙伴,终于被他找到了一家乡镇企业,这家企业对房地产开发一无所知,但对王为东很信任,答应去银行融资后投入开发。王为东创业时候可以说一无所有,成立公司的钱还是这家企业在银行融资时候多借了一百万元后再借给他的,由王为东归还银行利息。在现在看来一百万元只能开家小饭店,但在那个年代,运作得好,奇迹就会出现。
在浦东小地块初试牛刀,赚了钱后,现金流就有了一些铺垫,于是接着再拿地开发第二个项目。王卫东凭着一种悟性,每步节奏踏得很准,合作伙伴是乡镇集体企业,他利用这种优势,借助他们的资金实力,实行承包开发合作制,其他股东不参与经营,由他来全程操盘。君子协定,其他股东拿投入资金30%的固定回报,项目今后的亏损与否,其他股东永远是约定的固定回报。要知道房价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势中的,约定的回报率只是一个时点的定格,房地产的增值空间在实际运行中经常是无法预测到的。两年后项目运行基本完毕,但项目的利润回报并不是当初预计的那些,这样王为东按照约定按时支付给其他股东的回报后,他的个人身价顿时从小矮人变成了小巨人,新生代富豪就此产生了。
一级市场土地出让到了2002年7月1日后由协议转让改为土地竞拍,由房地部门通过组织竞拍的形式让拿地企业参与现场竞拍。但各地在土地招拍挂的形式上又有变体,如上海实行的是土地竞标方式,开发商的出价不是唯一获取土地的因素。即每块土地的取得,并不是价高者得,而是每家开发商把欲竞标的土地,标上自己的出价,提供此地块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提供银行资金证明、开发资质等级证明等。由专家评审小组根据出价、方案、资信等综合因素,当场评出该土地的得主。
拿地的模式还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参与土地一级市场的开发后自己再保留一块土地,这样就可以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轻松获取。也可以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股权收购获取。
土地市场招拍挂制度的建立,从整体上是规范了土地市场的混乱定价行为,有利于价格发现。199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是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包括住宅用地协议出让的方式。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协议的形式占了很大的比例,这就产生了权力寻租以及低卖国土的问题,房地产界权威专家孟晓苏多次呼吁,要增加土地出让中的招标和拍卖的比重,全面进行招拍挂这样的一个阶段性措施开始落地。但是包括孟先生在内的很多人士,都认为后来的招拍挂制度推高了地价:土地出让招拍挂在不断引发新“地王”的出现。所以要想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就要完善我们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供应和出让制度,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早期的开发商拿地都是可以通过协商,分期付款来获取土地资源。到了2000年后特别是招拍挂制度形成后分期付款的形式越来越被管理层所不容许。再加上土地价格的日涨夜大,中小房地产企业拿地的能力越来越削弱了。大体量的土地只有大型国企和上市企业有能力操作。很多大型房企不是靠着市场的积累获得资本,而是靠具有国资背景容易筹钱,获得了垄断地位,并采取疯狂推高土地价格的办法,将民企逐步驱出市场。2009年一线城市房价涨了50%以上,这与土地一级市场不断冒出的新地王有很大关系。
地王与金融危机有关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受益方很多都是国企,而中小企业贷款现在依然很难。地王的出现,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这些大型房企太凶猛,吓到了一大批房企和购房者。地王的出现,断了楼市一条修正自己的活路,楼市不断蹿火冒烟,危及房地产业的根本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的招拍挂制度比以前那种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做法更为合理,而且效果也很不错。土地招拍挂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遏制国土资源的流失,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寻租等一系列人为干扰市场的行为,打击圈地和炒卖地皮的行动,较好地维护公共利益。而且,从近些年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势头来看,土地招拍挂方式确实为地方政府增加了收入,地方政府更有积极性去加速城市化进程。
土地招拍挂制度最初源于欧美,后来在我国香港广泛推广使用。我国目前的经营性土地招拍挂的形式,正是参照香港的土地拍卖规则而制定的。这个制度从理论上说可以从源头上防治土地批租领域腐败,同时也是提高城市土地运营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的根本措施,让土地可以以更公平、合理的价格出让,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从而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地方政府一味倾向于“价高者得”的做法,更加推动了地王的不断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房价近几年来不断暴涨。也就是说各地的房价高企,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土地财政收入而推高了房价,面粉比面包贵的故事也在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经常上演。因此,必须改革土地拍卖制度,将其与民生问题挂钩,避免土地拍卖对民生问题的伤害。

⑶ 房地产企业有哪些融资拿地的模式

您好,希望点点租可以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1、拿地阶段:劣后投资人通过SPV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分级资金以直接或通过SPV的形式认购有限合伙份额,有限合伙企业注资并控股开发商为目标项目成立的项目公司。这里的劣后投资人是指介入地产项目运作全阶段并以获取项目完成开发、销售后分红收益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2、拿地后(缴清土地出让金)至开发贷放款前:分级资金通过SPV认购有限合伙企业的优先份额,融资人-开发商以不限于现金、股权等形式认购有限合伙企业的劣后份额,有限合伙企业以不限于委托贷款、附加回购条件的股权投资等形式向项目公司提供资金。
3、开发贷:底层项目满足银监会规定的“四、三、二”标准时,可直接采用信托贷款、银行贷款,只是集团下属非银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与银行贷款比较并无优势,集团内只有银行具备做开发贷的条件,但是如果融资人对用款效率、资金监管等方面有强烈需要并且能够满足这些要求,非银金融机构依然有落地开发贷项目的机会。
4、其他,不限于某一特定阶段:
(1)项目公司应付账款保理;
(2)开放商以自持或者待去化物业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财产权、资产收益权信托融资;
(3)财险保单增信引入网络平台资金,通过SPV对开发商发放指定或不指定用途的贷款。
以上只是基本的交易模式,实际操作过程中因资金方的风控、合规需求或者融资人的信用水平,会对交易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⑷ 上海拿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抄****所在地:上海袭市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张松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地址:浦东新区龚丰路709号3幢6室
法定代表人:张松
成立时间:2008-01-15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500105327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浦东新区龚丰路709号3幢6室

⑸ 开发商拿地如何知道这块地的规划呢

楼主,应该不是开发商吧。
现在拿土地都是通过招投标来的,招标文件里必然注明回土答地用途和指标。 这个信息得到的早和迟并没有太多先机。

规划部门肯定是知道土地的用途和属性,不过他不可能随便告诉外人。

至于碰上国家或市府重大工程动迁,那地也就不要拿了。

⑹ 上海临港工业用地招拍挂前,拿地企业先要做哪些准备

要做好两件事

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确定自己需要的地块位置二是已经自己需要的地块的市场前景与潜在价值即升职空间



;yi

⑺ 2020中国房企拿地情况分析

根据中指研究院2020年7月1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报告看,中国房企拿地主要有以下特点

当月要点:

1. 上半年拿地规模同比基本持平,6月拿地处高位

2. 拿地销售比回升,第二阵营企业拿地更积极

3. 合作拿地权益占比上升,收并购机会仍存

4. 布局重点聚焦二线,长三角仍为热点

01 上半年拿地规模同比基本持平,6月拿地处高位

2020年1-6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5169.8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基本持平。TOP100门槛值升至40亿元,环比增长21.2%。

图:2020年1-6月50家代表房企每月拿地总额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指地主

杭州热度最高,中西部省会城市与城市群内热点城市颇受青睐。1-6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TOP10城市中,中西部省会城市占5席,其中西安拿地面积达565.4万平方米,位列第三,重庆位居第六,长沙与郑州也较受欢迎;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各有两个城市上榜,杭州位居第一,苏州、佛山均超过450万平方米,广州近400万平方米,是前十城市中唯一的一线城市。

⑻ 2020年上半年房企拿地的侧重点在哪

根据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0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来看,房企拿地布局的重点聚焦在二线,长三角仍为热点。

图:2020年1-6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积城市等级、区域分布情况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6月份入榜地块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成交金额门槛为40亿元。入榜地块中,武汉入榜3宗地块,总成交金额为211亿元,其中汉阳区滨江大道以西地块以总价78亿元占据榜首;杭州入榜2宗地块,总成交金额为112亿元;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和上海各入榜1宗地块。另外,三线城市中东莞有1宗地块入榜。

阅读全文

与上海拿地模式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
信托查询平台 浏览:80
要约价格低于提示性 浏览:202
今日中国银行汇率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312
北京富勤理财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