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格里菲斯 的 代表作
美国默片时代的导演大卫-W-格里菲斯(1875—1848)作为电影艺术奠基人的地位举世公认。让电影与戏剧分家的他一生充满戏剧色彩,这位大师品尝的酸甜苦辣、经历的荣辱沉浮连同他创造的各种电影表现手法,皆以诸多迂回的形式在影坛上时隐时现。
一般说来,格里菲斯有两部经典影片值得回顾:《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标志着一个大师的诞生,《党同伐异》(1916)宣布了电影艺术的独立。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格里菲斯风云际会、厚积薄发之作。孩提时父母膝下听读小说的美好回忆,成年后屡次转行的无奈经历,颠沛流离的演员生涯,不如人意的剧作体会,以及驰骋片场拍片400的导演经验,皆化作他弥足珍贵的创作财富。在多方奔走组建公司,并融资成功之后,他看上了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开始着手改编。于是,在票子、本子、班子都凑齐的制片环境下,格导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奔赴片场,又开始拍片子。
1915年2月8日,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首映的日子,也是格里菲斯终生难忘的日子。他没想到这是一部身前身后最毁誉参半的影片,没想到这是一部“票房春药”般让自己大红大紫大发的影片。
影片公映后,美利坚举国上下反响强烈,一片震惊,甚至在不少城镇引发骚乱。社会各界各抒己见,新闻媒体大加关注。除少数种族主义分子之外,最主流的共识可归纳为:这是一部艺术上杰出,商业上成功,政治上反动的影片。用现在的话说,这部影片违反了“政治正确性”。
从故事情节上看,该片反映出格里菲斯黑白分明的种族观念、南北对峙的地域情结。故事以美国历史上的“重建时期”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重建时期”之前的故事,描述了南方的白人庄主与黑人奴隶和谐共处、锄禾耕种的田园生活。后半部“重建时期”表现错综复杂的南北矛盾、兵刃相见的种族冲突以及三K党的貌似正义的暴力行为。
影片前后两部分的强烈反差,透露出格里菲斯反对南北战争、反对解放黑奴的真实立场。该片的政治内容遭到大多数正义人士的否定,实属情理之中。
《一个国家的诞生》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就叙事的形式结构而言,该片再度证明格里菲斯善于融合狄更斯小说精华为己所用的功力。唯其如此,影片严谨明晰的叙事结构、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和极富张力的镜头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大批观众。正如影评家埃弗森在《美国电影史话》一书中指出的,“格里菲斯的所有影片都受狄更斯写作风格的影响,整个文学性的交叉剪辑风格和相当稀奇古怪的巧合情节完全源于狄更斯”。
格里菲斯向小说借鉴叙事技巧的创作理念,在新浪潮主将弗朗索瓦·特吕弗那里得到了强化。特吕弗坦陈自己执导影片《枪击钢琴师》、《朱尔和吉姆》的灵感完全来自那些让他欣喜若狂的小说。他认为:“电影是一门讲究构造的艺术,它和文学是紧密相联的。其中的各种角色就和小说中塑造的各种人物一样,是生气勃勃和情感强烈的。而当我导演一部片子时,我的雄心就是要使它和长篇小说一样。”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诞生》是格里菲斯展现才华、创造票房的代表作,那么,《党同伐异》则是格里菲斯回应他人指责、进行自我申辩之作,当然也是他电影艺术的顶峰。
格里菲斯用河流向人形容《党同伐异》的故事,具有视听效果,符合他创立的电影语言:“四个故事在开始时是四条分别从山上流下来的河流,它们分散地缓慢而平静地流着;随后它们逐渐接近,愈流愈快;到最后它们汇合成一股惊心动魄、情感奔流的急流。”
格里菲斯曾用8个小时影像演绎这几句话。影片的主题是“人类从不容异己到宽容的进化”,共有四个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故事阐述这个主题。四个故事中的核心故事是“现代故事”《母与法》,另三个隐喻故事作为陪衬,分别是基督故事、法国故事、巴比伦故事。选择这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是为了强化主题的普遍意义。
格里菲斯独创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四个故事同时展开、交叉出现、形成对比,其中有三个故事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事模式,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张力感,这一模式仍是各类电影特别是悬疑惊悚电影的法宝之一。
20年代,《党同伐异》被苏俄“库里肖夫实验室”逐格研究,启发了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导演,经由理论与实践,创立了蒙太奇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