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楼市遭二度锁死,二度锁死是什么意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可以看作是印钞的速度,这个大家都理解。而当狭义货币M1增速上升的时候,则表示流通中的现金以及企业账户里的现金开始增多,一般来说这预示着人们即将或已经进行消费或投资。
2020年11月的狭义货币同比增速达到了10%,为2020年全年最高,也是近两年来的高点。所以,正是在此时,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在M1/M2增速的带动下,出现了房价轮动上涨的局面。
但从以上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到了2020年12月,国内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增速出现了双双掉头向下的拐点。其中,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拐”得更为明显。
其实,货币政策出现这样的拐点并不足为奇。从2020年4月20日之后,央行就再也没有降过息,也没有降低过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央行也曾多次提及,要让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以稳字当头。经过大半年的政策观察期,央行选择在12月让M1、M2的增速形成拐点,可谓是等待了许久。
懂得货币供应量与楼市走向关系的人一定会明白,如果货币供应增速出现拐点或转向,将对房价的走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值得说明的是,货币政策虽然出现了拐点,但楼市不会因为拐点而马上调头向下,所以现有一线城市楼市的热度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不过,有些聪明的资金,肯定会提前做好准备,在获利之后准备撤场了!
就在此时!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代表的上海,祭出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这要么是真心实意地在贯彻房住不炒的政策要求;要么就是想在当下的拐点,锁住上海楼市横盘3年之后,等来的上涨红利。
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要知道,政策一直是要求房住不炒,而不是一棍打死。
所以,进一步推论,只要目前的货币政策拐点趋势不变,2021年全国楼市行情大概率是在现有的向上惯性趋势之下,形成一个前高后低的走势。而这个走势,将会在一线城市、大城市核心都市圈表现得更为明显(请注意:三四线城市以及更小城市的房产,无论涨跌最好都不要去碰,除非是必须的自住需求)。
当然,2021年的货币政策也许还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调整和转向,以上的判断仅仅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做出。
㈡ 上海房地产的淡旺季是什么
大旺:金九银十,9月10月一般是一年中最旺的时候
中旺:3月,小阳春,刚性需求小井喷,自住产品旺销
小旺:5月,假期,项目开盘密集月,也算是小旺
淡季:寒冷!
㈢ 上海升级楼市调控!因拆迁户、留学生买房太狠
上海楼市抢房等现象频上热门话题后,1月21日晚,上海楼市调控新政出台,成为2021年楼市调控升级的首个一线城市,也是新年全国第二个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
上海楼市新政直指“打新热”、学区房炒作、二手房业主抱团涨价等乱象,上海楼市的虚火,熄火有望?
资料图:上海浦东一角。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为何上海要升级楼市调控?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上海2020年下半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保持扩大态势,至2020年12月,上海该指数在70个大中城市中的排名较2019年12月上升了将近28位。
此外,“从商品房销售数据看,上海2020年第四季度上海新房市场活跃度较高,为防控房价快速上涨,此时出台政策堵住炒房渠道已成为重中之重。”潘浩称。
沉寂了三年之久的上海楼市,在2020年11月、12月升温明显。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上海入市项目达44个,入市面积为135.1万平方米,而上次单月入市量超过130万平方米,则是2015年10月。当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22.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9.1%,创2020年内交易新高。
上海新房的供应与成交在增加,但是市场仍然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些市面上较稀缺的小户型,由于限价等因素,吸引力较强,认筹率居高不下。同策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上海开盘楼盘超30个,20余个项目认筹率超100%,13个项目认筹数量超1000组。
有机构统计,2020年上海“千人摇”项目达到26个,新房整体认筹率为120.4%,而2019年还不足40%。近期,上海新房抢筹火爆,让不少刚需购房人焦虑,为了买房,一人认多筹、“马甲”代摇也频频出现在市场上。
上海二手房市场的升温同样明显。2020年11-12月,月成交量接近4万套,连续创下4年新高。进入2021年1月,上海二手房市场仍延续升温态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前13天,链家二手房成交量比去年12月同期增加42%。
张波分析称,上海楼市热度提升的重要原因是需求侧增长明显,无论是符合购房资格人群增长,还是拆迁导致,抑或境外留学人群的回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购房需求增加。
“新政出台并随即落地,可以视为对近期上海楼市热度非理性上升的快速反应,也是后续调控可能持续收紧的信号,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落地后如果市场的非理性情绪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部分区域二手房房价持续被恶意炒作,预计还会有持续性政策跟进落地。”张波预计。(完)
㈣ 解读上海出台14条房地产救市政策
10月日晚财政部颁布税费减免政策及房贷优惠政策之后的几个小时,上海市政府也颁布了14条“救市”措施,这是继十余个二、三线城市公布一系列“救市”举措后,首个宣布“救市”的一线城市。 上海14条楼市新政主要集中在交易税费环节上范围更大的减免。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市场若要获得稳步的成交量上升,还有待更多政策细节的出台、整体宏观经济的好转,以及房价进一步下调后的合理回归。 昨天一大早,上海汉宇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总监孙文勤在办公室解读上海火线出台的14条房地产救市政策。 “自10月17日国务院工作会议后,政府救市虽已成为必然,但10月22日晚出台的组合救市政策,出台之迅疾、支持力度之大让市场各方的思想准备仍显不足,对上海房地产市场而言,可谓空前利好。”孙文勤称,“从汉宇地产的一线中介门店来看,门店的带看量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是,买卖客户的签约反而有所放缓。客户依然处于观望的阴影之中,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化。” 上海福美来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正华支持了孙文勤的看法。他的说法是,门店的来电来访是有所增加,但是二手房市场中买家的观望心态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较短时期内众多自住购房者可能会因为等待更多相关细则的出台,并不马上入市购房,今年年底前不会对目前市场格局和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利好。政府刮起救市风效果为何,目前仍然不明朗。但是从中长期看,利好政策累积的“组合效应”必然会对目前的市场人气和信心产生积极意义。 二手房税费减免几何? 与中央政策相比,上海最新出台的楼市政策主要体现在交易税费环节上范围更大的减免,购买自住普通住宅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下调、贷款额度上调,和收紧商品住宅土地供应三个方面,且执行的时间节点为今年11月1日至明年12月31日。 昨天,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市场研究主管黄河滔通过比对发现,中央楼市新政和上海地方税费减免政策相叠加后,在“14条”时间内的上海二手房市场上个人出售房产需要缴纳的税费仅剩营业税和所得税两项,较调整前减少三项。其中满2年的普通住宅营业税免征,满2年且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得税免征,在上述两种情况外的营业税、所得税征税时间标准、税率尚待确定。个人购买二手房时,需要缴纳的税费主要为契税、抵押登记费、配图费三项,若购买普通住宅登记费也可省去。 那么,新政出台前后,二手房交易成本到底可以降低多少呢?黄河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例如,业主将自己唯一、已购房满3年、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宅在“14条”时间段内在上海二手房市场上流转,该业主已经不需要缴纳任何交易税费;若首次购房者买入此房,仅需缴纳1%的契税及125元的配图费和抵押登记费;假设该物业交易总价为90万元,交易中双方只须买方上缴9125元的税费;仅为调整前总税费的12.3%。 美联物业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黎志贤坦言,从买家市场来说,税费降低,意味着成交成本下降,而目前的二手房交易85%以上都涉及住房贷款(包括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成数降低、利率下调,都能使首次及二次自住型置业人群的购买压力减少,刺激消费。但是由于政策一般都有滞后性,以及上海楼市中对于“普通住宅”的标准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此次救市政策的覆盖面。 或将重新界定“普通住房” 上海“14条”楼市新政主要体现在交易税费环节上范围更大的减免。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卫平表示,预计更多令人期待的相关政策会陆续出台,以及对楼市新政进行更为详尽的细则规定。诸如,上述贷款政策中对首次购买非普通住宅、购买改善型非普通住宅是否享受最新的优惠政策就有待后续政策的明确。 张卫平表示,近期的后续扶持政策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优惠房贷政策的执行时间;2.土地流转、商品房的开发建设、住房抵押贷款等房地产交易环节外的相关政策出台,其中上海市将在“14条”期限内收紧商品住宅土地供应;3.各地对普通自用住房、首次购买等问题上的划分标准认定,其中普通住宅的划分标准意义重大、最值得关注。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对9月内外环间成交的二手住宅房源以现行“非普通住宅”标准进行抽样统计,约有15%的房源处在普通住宅范围内。若将该现行判定标准中的10000元/平方米的单价标准上浮30%(容积率1.0以上、面积140㎡以下两个条件不变),将有约55%的房源可以成为普通住宅;若将该标准上升50%,将有约76%的房屋成为普通住宅。 据沪地税流〔2005〕59号文件的规定,普通住房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1.0以上;(2)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3)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坐落在内环线以内的低于17500元/平方米,内环与外环间的低于10000元/平方米,外环线以外的低于7000元/平方米。凡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为非普通住房。 而上海中原物业代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原地产”)副总经理陈宇珏也认为最为关键的将是“普通、非普通”界定标准的重新划分。上海‘14条’救市政策的第10条内容为“调整本市普通住房标准。具体规定由房屋、规土、财政、税务等部门另行公布。” 对此,陈宇珏认为:“这条或许是上海‘14条’新政当中最大的未解悬念。如果顺利的话,或许在本月底就可以出台新版的上海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宅认定新标准。它的意义在于,由于认定标准不同,就直接决定了二手房买卖交易的主力房源集中在哪些区域和哪个价格区间之内。目前,在上海主城区,买卖成交的二手房源多为非普通住宅,这就要多交纳税费。” 对此,陈宇珏称,如果上海普通住房新标准未能及时出台,无疑将在客观上推迟二手买家的成交周期。 此外,上海市政府将在“14条”新政实施期间收紧商品住宅土地供应的措施也值得关注,尽管土地从开发建设到商品住宅小后的周期在1~2年以内,这对“14条”期限内上海楼市新建商品住宅的供应影响较小,但仍传递了政府在未来1~2年将引导市场以消化已有的存量房源为主的信号:降低住宅空置率、保持市场发展。预计后续政策中对市场交易税费各类实施细则、界定标准的出台上,“宽松”这一基调仍将延续。 Case案例 案例一:商业贷款成本的变化:20年差额367727元 假设购买一套内环以内85平方米的普通住房,房屋总价为125万元。首付20%为25万元,纯商业贷款100万元,贷款年限20年。 9月15日以前,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7.83%,优惠利率(按0.9下浮)7.047%,经过9月15日和10月9日两次降息,再加上目前7折的利率下限,购房者最多可享受5.229%的年利率。与2002年利率最低点5.184%相比仅相差0.045个百分点。之前的降息周期长达6年,而此次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同样一套住房,当前购买与9月15日前购买,100万元贷款按照新政策,每年还债节省1.8386万元,20年差额高达367727元。 案例二:二手房转让税收支出打一折 假设住房所有人转让一套内环以内85平方米的普通住房,房屋总价为120万元。该房屋3年前买入。从下表中不难看出,新政出台前后,转让房屋税收总成本减少了9.72万元,相当于国家税收打了1.1折。
㈤ 2007年10月的上海房价
昨天还和上海的同学说起方家事情。局部跌,那也跌不到那里去。中国的房价我看最多像股市那样震荡震荡,想这几年大跌是不现实的
㈥ 2010上海房价走势
2010年下半年政策才起到作用,估计真正跌价会在2011年前半年,2011年后,国家什么政策还未知,还有变数。个人意见!
㈦ 上海楼市现在是什么情况
上海楼市:“成交量甚至降到腿肚子”, 价格或进一步下跌。
“不敢说全部(二手房),现在诚心卖房的基本都会给议价空间。”昨日(12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板块一位房产中介告诉记者。这和去年上半年的情形完全不同,彼时这个板块的房东面对多个买房者“抢房”的行情,大多会选择临时涨价。
资料显示,在2016年,由于一线及部分热点城市楼市火爆,开发商抢地导致地王频出,“面粉贵过面包”的地块数量大增,地价涨幅较大。2016 年下半年,部分热点城市出台相应政策控制地价增长,但从全国层面来看,总体地价涨幅并未受到抑制,2017年前11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均价为5161元/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6.4%。
“从现在的状态看,我们打算分两步走,限价和市场价之间价差不高的项目,我们会处理掉;如果价差太高,明确会亏损的则要想办法,比如把存量资产进行证券化等方式。我们要保证现金流、谨慎调仓。”一位上市房企高管强调,明年房企最重要的是“掌握现金流的平衡”。
一位浙江房企高管则表示,公司此前主要布局三四线城市,目前公司正在“抢收”:抢开盘、快去化、快回笼。据悉,受益于三四线楼市的火爆行情,该公司在这两年里每年的销售额增幅均超过100%。
㈧ 上海房价多少钱一平米
2019年1月,上海成交均价为35882元/平方米。
上海2019年1月成交均价为35882元/平方米,专环比上涨6.9%,同比上涨24.9%。照属这个涨势,能够买二套房投资的,一年至少能挣30~50万元。
(8)10月上海楼市扩展阅读:
2019年上海房价特点:
上海楼市的区域冷热不均现象较为明显,比较火热的板块如前滩,2018年底开盘的中粮前滩海景壹号、2019年开盘的中核景悦府,都卖得不错,销售当天几近日光。
除此之外,其他很多项目都卖得比较常规了,从整体来讲,开发商对于客源的需求量很大,不过,并没有出现大幅促销降价的楼盘,之前有过买房送宝马车的楼盘,顶多算是正常促销。
㈨ 上海国庆节后房价走势
10月1—7号,上海新房成交情况简述
在国庆的七天长假中,我们应该被大波城市集中出台限购、限贷政策所“砸晕”了吧!如此的密集政策是为了压制房价的过度上涨。而在这七天中,唯一缺席者上海表现如何呢?下面就来看看7天中上海新房成交状况吧!
PS: 上海在10月8号晚上出台了“沪六条”楼市政策,赶上了“末班车”哦!!!
国庆7天上海新房成交722套
据有效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国庆假期七天(10.1-10.7),上海全市累计成交722套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下降25.2%,成交均价40262元/平,同比上涨46.2%。
与往年一样,国庆前三天零成交,国庆7天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单日成交最高为217套。
从成交区域来看,长假期间的成交主要集中在外环,成交量在100套以上的是奉贤、宝山、松江和嘉定,都是传统的刚需区域,去化最高的区域是奉贤,共成交137套新房源。
刚需项目成交升温
从成交量TOP10来看,主要以单价2-3万/平的刚需项目为主。
而从入市楼盘来看,国庆期间上海仅5盘入市,均位于郊环外和外郊环,分别是浦东、松江、青浦以及奉贤。
而这个五个区域入市的5个楼盘中,有两个是别墅项目、两个刚需项目以及一个高端住宅项目。shzyqiyu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