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晓秋将接班陈志鑫出任上汽集团总裁,这会对上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7月4日,“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刊登的一则“上海市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的消息显示,现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王晓秋,拟任市管企业正职。这意味着,王晓秋将接替陈志鑫,成为上汽集团总裁。
当天,上汽集团总部二层食堂入口的公示牌张贴出了《王晓秋同志任职前公示》,详细介绍了王晓秋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过往简历。公示显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7月4日至7月11日。如对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的,可在公示期间向市委组织部反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与王晓秋一起提名的,还有现任上汽集团代理CFO卫勇、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祖似杰、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杨晓东。
7月3日,上汽集团总部公示了两份《考察预告》,分别是由中共上海市组织部企业干部处发出的对王晓秋的《考察预告》、由上海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发布的卫勇、祖似杰、杨晓东等人的《考察预告》。据了解,公示期结束后,卫勇、祖似杰、杨晓东都将提升至副总裁级别,卫勇将担任上汽集团CFO,祖似杰提拔为上汽集团总工程师,杨晓东将升任为上汽集团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上汽集团现任总裁陈志鑫于1959年5月生人,今年刚满60周岁,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一直以来,执掌自主品牌的王晓秋被业内看作是陈志鑫的接班人之一。
面对车市“寒冬”,王晓秋不止一次强调“活下去”:“这一年会淘汰很多企业,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先活下去。”在王晓秋看来,“市场越来越差也是在提醒我们的团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必须时刻要有拼命的精神。”
面对下半年车市大考,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7月1日召开的年中干部大会上强调:“上汽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把‘稳’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未来上汽该怎么走,创新工作如何落地,陈虹指出,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干部人才队伍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创新的重要支撑。
此次高层大变动,王晓秋、卫勇、祖似杰、杨晓东等人将成为陈虹的“左膀右臂”,助力上汽集团“新四化”加速落地。新团队能否给上汽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业内将拭目以待。
㈡ 上汽高管团队为什么要进行内部调整
毕竟大象转身,对于上汽集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而言,任何一个小小的改变,都意味着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也是很多国际大型公司,为什么宁愿守旧也不愿意革新的原因。
继今年3月原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离职并加入乐视后,上汽集团高管团队再次出现变动。
1972年出生的谷峰,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会计师。作为科班出身的金融男,如果看重收入,早就没必要呆在上汽集团,作为传统制造业,上汽集团高管的年薪,最高不过200万元人民币,这个级别与金融业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本可以顺理成章进入最炙手可热金融业的谷峰,却将毕业后至今近20年的职业生涯交给了上汽集团。1997年进入上汽集团的谷峰,全程参与了上海通用财务体系设立。2001年,调任上汽集团后,领导和参与了上汽集团2004年整体改制三地上市工作,2016年,领导了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整体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领导收购上柴股份),2008年参与巴士股份重组,后更名华域汽车。同时利用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开拓上汽集团融资渠道,在任期间,通过分离交易和转债,定向增发,中期票据等金融品种融资近400亿,最后又负责牵头组建上汽集团历史上第一个200亿备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的使用范围又开拓了备用银团贷款的新方向。
㈢ 如何理解上汽新总裁人王晓秋说的“我们要先活下来,活下来永远是第一条”
据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是国内少有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新能源技术路线上均积极开展技术产品开发的车企。2018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14.2万辆,同比增长120%,连续第五年翻番增长。其中,王晓秋直管的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新能源汽车销量9.7万辆,同比增长119%。
今年3月底,王晓秋在接任上汽集团总裁前最后一次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汽车市场已经非常严峻了,‘活下来’永远是第一条。”
王晓秋认为,中国车市持续走低,自主品牌份额接连下降,市场格局已经从过去的“你好我好”变成了“你死我活”。谁能在车市寒冬“站得住”,谁就能赢得继续发展的机会。
上汽乘用车是最早提出汽车产业“新四化”的企业,随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四化”,在我国汽车行业内被广泛接受。相信随着王晓秋接任上汽集团总裁,上汽在“新四化”方面会走的更远,拥有技术优势的上汽集团也必然能在车市寒冬“站得住”。
㈣ 五年百款车型 王晓秋谈上汽新能源战略
[汽车之家行业]?“上汽将坚持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产品,其中包括近60款自主新能源车型。在百款车型中,插电混动产品不少于20款,氢燃料电池产品也有10款。”9月28日,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谈到这一内容。
『别克微蓝6』
当前,上汽正在开发全新一代轻量化、模块化、平台化、高安全等级的“三电”核心技术和纯电动产品专属架构,并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加快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发。
在此过程中,上汽将进一步加强跨界技术合作,完善“三电”及智能网联产业链布局,共同分摊成本、加快创新突破,解决新能源车用户在里程、充电、安全等方面的焦虑,提升新能源产品的智能网联体验。
与此同时,针对ToB和ToC不同用户场景,上汽还将进一步开拓业务思路、创新服务模式,加快车电分离、充电体系等的业务合作模式探索。(编译/汽车之家肖莹)
㈤ 请回答2019丨谁是汽车圈最惨的人谁的离任最该被怀念
(文/张钰翊)韶华胜极,料峭冬来。不知不觉中,2019年的片尾曲已经响起。这一年,全球汽车品牌加速在中国的电气化布局,这一年,中国品牌迅速崛起,成为超越合资品牌的新力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将目光投入2019年度十大汽车人物发现,始终有一些人站在行业之巅,为车市拨开迷雾,指引行业前进的方向。当然,还有一些人和企业选择剑走偏锋,成为全年不间断的关注焦点。
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汽车行业究竟有那些人物备受关注?车友头条盘点2019年度十大行业人物,通过他们来复盘2019年汽车市场的发展脉络。
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2019年的压轴人物是李书福。这一年,吉利汽车在他的带领下,自主品牌燃油车型顺利开启全系“国六B”新时代,而且旗下高端纯电车型几何A的上市也带来了新增量。在沃尔沃持续保持逆势增长的同时,吉利持续为宝腾与路特斯注入活力,提升整体竞争力。
1997年,李书福怀揣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梦想,创造了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汽车。2019年11月,吉利汽车打败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成为排名第三的汽车品牌,李书福曾言“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就快要实现了。如今,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集团劈波斩浪,所向披靡。
自来孱弱皆湮灭,惟有强者长留名。我们期待,2020年的汽车市场,还会出现更多颠覆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杨晓东拆分荣威,上汽第三品牌或落空
随着荣威新能源汽车专属车标浮出水面,可能意味着上汽集团不会再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
荣威双标5月亮相
在近日的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上,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终于确认荣威品牌将推出双标。他表示,全新的“R标”将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商标。传统的“狮标”在设计上似乎也有所变动,在RX5PLUS的最新官方图片上,“狮标”的双狮改为灰白色,底色则改为黑色,整体样式和比例都有所变化。
“双商标并不是双品牌,而是一品牌两个商标。”上汽荣威对中车网表示:“具体信息我们会在5月10日的中囯品牌日发布。”
荣威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双标运营,是杨晓东上任后对外一个重要动作,这可能意味着荣威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相比以前更加独立的同时,上汽是否推出第三个乘用车品牌一事有了定论,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也曾在去年特别强调:“上汽没有必要再造一个高端品牌。”
近年来,中国车企通过另设高端品牌以期实现品牌向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截至目前都不成功,一些新创新能源汽车品牌更是深陷危机。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对中车网表示:“很多国内车企都希望通过打造新的自主品牌实现向上突围,但目前看来并不成功,有的甚至让原有品牌沦为廉价品牌。所以,与其把精力放在品牌向上,不如让产品向上。而上汽和大众、通用有着广泛的技术合作,这会将会帮助上汽自主品牌打造更好的产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捷新动来力电源池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4月2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研发、组装、制造、销售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用车辆牵引蓄电池系统和模块,从事货物进出口业务,模具的销售,从事蓄电池科技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王晓秋
成立时间:2010-04-29
注册资本:103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000400620526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园亭路58号6幢、7幢
㈧ 上汽、阿里打造“智己汽车”,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11月26日,上海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
上汽集团26日发公告称,为加快打造自主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公司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
公告还显示,该基金拟计划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含其指定的下属投资主体)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暂定名“智己汽车”)。
据上汽高层介绍,这个项目的创始轮融资已经达到了100亿元。
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集团正在着手推进一个代号为“L”的全新电动智能汽车项目,被上汽内部视为“一号工程”。
据悉,该项目筹备于两年前,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项目组由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副总裁兼CFO卫勇、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等高管也都为项目组成员。
此次,该项目被命名为“智己汽车”。据悉,目前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定位轿车。“预计今年年底将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我们就能在路上看见大批量跑的新车了。”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2020年传统车企的共识和主旋律。上汽集团今年3月份开始筹建软件中心,4月公开向社会招聘软件人才,7月21日宣布其软件中心命名为“零束软件分公司”。
上汽零束主要聚焦智能驾驶系统工程、软件架构、基础软件平台和数据工厂,包括SOA软件平台、新一代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云服务平台、算力芯片、汽车大数据平台、边缘人工智能应用、智能驾舱系统等。
零束的成立,可以看作是智己汽车的前奏。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始于2015年3月,双方各自出资10亿人民币成立了斑马网络。
2016年7月,上汽推出第一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但2020年5月,斑马网络完成战略重组,上汽退出。
智己汽车的成立也将重新构建上汽与阿里的合作关系。上汽与阿里都需要在智能汽车时代再次证明自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又一高端品牌,上汽新品牌定名“智己汽车”
?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集团正着手推进一个代号为“”的全新电动智能汽车品牌项目,“L”项目将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时隔一个月之后,该项目已有最新的进展。
11月26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上汽“L”项目正式命名“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上海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合资打造,该项目创始轮融资100亿元,其中上汽持股54%,浦东新区和阿里各持股18%,其他占10%。
在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下,自主车企面临更大的市场难题,受到合资车企降价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综合来看,多家传统车企相继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寄望于摆脱现今产品定位中低端的困局。不过,这些高端品牌能否活下来几家?是否会再次陷入传统自主品牌的困境?或许也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了。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中国本土车企尝试通过新建独立高端品牌实现突围太过艰难,产品、技术、设计和企业形象等都是难以逾越的困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