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交通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本人是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计算机系2016级的本科生,在校三年,上了许多课,也蹭了许多课,感觉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到这么多可爱又敬业的好老师,所以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西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史:小于老师
对于我一名非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选修课,当然老师也有开设自己的必修课,不过听同专业的同学说,也是一样的nice!老师会绘声绘色的为我们讲述整个西方园林发展的历史,在休息时间还会播放一些视频和影片,严肃的与诙谐的兼具,各种节目的节选都有,丝毫不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老师本人更是可爱极了,用零食来“勾引”我们回答问题,所谓的“期末考试”实际上是以组为单位的抢答竞赛,还为我们准备了奖项奖状和颁奖仪式,寓教于乐,令人着迷。
令人印象深刻的课程实在是太多了,欢迎更多小可爱一起蹭课!
⑵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科学研究及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旨在对接国际前沿研究、国家重大需求、临床医学发展需要和交大现有的基础,重点建设“生物医疗仪器”、“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医学影像与信息学”、“生物材料”四个学科领域,其相关的应用技术主要将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和康复。近五年,主持科技部973首席项目2项,973课题 8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30项,其中重点项目2 项;学院还有一批国家、上海市的其他重点科技项目。近四年的科研经费超过八千万元;涌现出陈亚珠院士、徐学敏教授、杨国源教授、高维强教授等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一批国内外瞩目的科研成果;在IEEE Trans. ,ASME Trans. ,Ann. Biomed. Eng. ,Biomaterials. ,Phy. Rev., Langmuir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153篇、EI论文120篇,授权发明专利82项;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共分四个研究方向:
1.医疗仪器
2.医学影像与信息学
3.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
4.生物材料
在科研方面,2003年胡钧教授领衔的“DNA单分子的纳米操纵”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徐学敏教授领衔的“中央空调系统中空气清洁灭病毒病菌装置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庄天戈教授领衔的“JHQ医学影像存取与传输系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孙福成教授领衔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肿瘤设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朱贻盛教授领衔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心脑重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6年梁培基教授领衔的“视网膜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及视网膜神经元网络中的信息处理”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5年任秋实教授获973首席项目一项。2009年徐学敏教授获973首席项目一项。在全国重点学科中仅上海交大有两位生物医学工程的973首席科学家。在近5年中,生物医学工程系有973一级子项目7个、863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上海科委重大项目3项、专项2项、重点项目1项,有授权专利26项和国家标准1项。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教师在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no letter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Biophysical Journal、ASME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Annual Review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Bio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徐学敏教授担任了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的Associate Editor,童善保研究员担任了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的Associate Editor,赵俊副教授担任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Imaging的Associate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的Editor。
在教学方面,1996年庄天戈教授获电子部工业部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一版)); 1999年庄天戈教授获上海市育才奖;2002年庄天戈教授编写的教材《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版)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4年庄天戈教授负责、赵俊副教授主讲的《生物医学图像处理》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第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同时获上海市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2000年张绪省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上海交大第一篇入围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朱贻盛教授;2004年童善保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为朱贻盛教授;2005年朱贻盛教授被授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同时获上海市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
⑶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是真的假的 现在骗子太多了
是上海交大的直属机构,在交大官网的直属机构里能查到,主要是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培训服务
⑷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哪些老师比较好
戎咏华 金学军
⑸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商界名人
茅道来林
首席执行长 CEO
在进入新浪自网之前,茅道林曾任著名的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华登国际投资集团(WALDEN)高级副总裁,分管在美国、中国及香港科技产业的投资。在华登 10多亿美元基金中,茅道林在中国的网络、科技、建材、家电、医疗器材等产业的20多家公司中投入了近一亿美元的资金。其中1997年他在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投资创造了中国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的第一案例。之后他任四通利方董事并促成了四通利方与华渊资讯的合并。
茅道林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系统硕士。
满意否?
⑹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的师资队伍
研究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4名,其他教版职工68名。 研究院现届院长为贺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名誉院长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研权究院目前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国内外资深研究者和特聘教授领导的“核心”和“卫星”研究室,以及一批优秀、富有创造性的年轻学者、讲究实效的技术支撑人员、认真严格的行政管理人员,一群年轻聪明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最终研究院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疾病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发育与生殖》、《生物安全》、《DNA计算与技术》的范畴,具体可分解为“基因定位与克隆”、“功能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精神疾病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动物模型”、“DNA计算与技术”、“生物信息学”、“全国遗传资源保护网”等内容。
⑺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学院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导师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创立于1943 年,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教育和科研的策回源地;力学学科创建答于1958 年,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07 年,均是中国高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培养了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茅以升,“水利泰斗”、两院资深院士张光斗,中国导弹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远望号”综合测量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等一大批杰出校友。[1]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整合造船与海洋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宣告成立。[2]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历经七十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扎实、底蕴深厚、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孕育创新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国家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居全国首位。
⑻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怎么样
上海交通大学全国排名6名,
国内顶尖牛校的,
啥专业都不错的,
更何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还是不错的院校!
⑼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学院领导
奚立峰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系内 教授
吴静怡 机械与动容力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教授
朱向阳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管重大项目与高端人才计划)机器人研究所 教授
刘应征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国际化及公共关系)叶轮机械研究所 教授
欧阳华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基地工作)
孟 雁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人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