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戏曲的四大梆子
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1、蒲剧
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2、晋剧
晋剧即为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3、北路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调更高亢。后来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响, 特别注重唱功,创造了很多花腔。
4、上党梆子
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
(1)崔建华上海扩展阅读:
上党梆子的文化特质:
1、唱腔
上党梆子的唱腔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具而以板腔体为主,其板式分大板、中四六、四六、大板、垛板、散板、滚腔等,以四六和大板使用最多也最具特色。演唱时男女同腔同调,男腔使用假声。
2、乐器
上党梆子的伴奏乐器主要为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
3、脚色
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
② 有关山西晋剧的详细介绍
中路梆子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了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编辑本段]历史溯源
1.起源 中路梆子的起源应在清代咸丰年间。道光初年,被当时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所谓:"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蒲梆北上,来到了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及介休县的吉庆班等。 到了咸丰初年,蒲梆开始冷落下来,致使中路地区出现了一个戏剧活动相对空缺的时期,这对酷爱着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倍感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县三庆班,参加艺人,除了滞留的蒲梆艺人、秧歌及皮影艺人外,还有吹鼓手、店员、矿工、票友。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青睐。于是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都以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谚语。戏班不属商业性质,盈亏全由班主自负。只是每到一处,将木制的、标有某某县某某财主所承戏班名称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夸耀,还要在后台粉壁墙上题笔留名。这些舞台题笔内容广泛,成为今天研究晋剧发展史的金石之证。 随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财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兴趣。他们也从蒲州请来艺人或招来儿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数州县初具规模。艺人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戏,秃红、吐丑、盖陕西。人参娃娃、大嘴丑,后边跟的一杆旗……"等戏谚流传。 2.辉煌时期 光绪十年后,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使旧日那种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开始改变。从光绪十五年后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演出活动有庙会戏、集市戏、踩台戏、开光戏、商行戏、开市戏、求神戏、还愿戏、祭祀戏、婚丧寿庆戏及官戏等。一般村庄,每年也唱戏一台;大型集镇,每年多达5-10台,中路梆子已成为中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了,而且它也随中路商人远足张家口、包头、归化等地,与当地剧种竞献技。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关系,吸收民间艺术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风格,前场经谱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辖县的上路班;汾州府辖县的下路班;平定、辽州所辖县的东四处班而区分。直到解放后上述三者的较小差异,合为一体。 中路梆子走向极盛之后,江南丝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尔还来,已势头大减。 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不安,有钱有势者大都采取回避观望态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为前清衙门、镖局遗老等人充任。同时中路籍艺人队伍也已成长壮大,蒲梆艺人中除定居者外,其余已不再来中路搭班了。民国 5-19年(1916-1930),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梆子又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 此时的中路梆子,班社林立,流派扩大。不仅扎根雁北、占领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陕西省东北部,以及省内原平阳府、潞安府所辖的北部各县,也发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横跨我国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北、绥远、察哈尔 5个省区的大型剧种,从而被人们称为山西梆子。名伶荟萃,竞争激烈。中路梆子形成了一个人才济济、实力强大、互相竞争的大好局面。剧目繁多,文武齐备。由于人才辈出,上演的剧目多是名人手戏。常见的有《六月雪》、《凤仪亭》、《金沙滩》、《上天台》、《白蛇传》、《铁弓缘》、《百子图》、《法门寺》、《双官谐》、《万佛衣》、《中梁图》、《梅降褒》、《双罗衫》、《十三妹》、《塔子沟》、《玉棋子》、《烈火旗》、《一捧雪》、《金钱豹》等,共 200余本、回、出。可谓文武皆能、行行不挡。演技精湛,百花齐放。此时,各个班社尽展新招,各门艺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领风骚。 从20年代起,山西梆子由于部分老艺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维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涌现出了太谷锦艺园等上三班好戏。民国24年(1935),以著名女艺人丁果仙为首的步云剧社,和以盖天红为首的唐风剧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扩大了山西梆子的影响,也与兄弟剧种艺人交流了经验,丰富了自己。后来山西梆子出现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转化的局面。随之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因女子演戏更能招来观众、更能挣钱的影响,各地掀起了一般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热潮。山西梆子由于演员"阴盛阳衰",所以使许多优秀的盔靠戏、硬功戏、武打戏以及花脸、丑角戏等。逐步停演或失传,也使这个北方剧种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转悠扬的曲调和绵绵缠缠的作派所代替,从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种阳刚之气和铿锵特色。 3.走向低潮 阎、冯倒蒋失败后,山西经济萧条。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误入歧途,腐败风气传入戏班,造成台风不振,艺人思想堕落、艺术水平下降,给许多艺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困难,以至少数坤角艺人,迭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迫使各地戏班全部解体,艺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国外,部分入改行种地。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抗日军民演出服务。抗战前后的10多年间,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难,造成了晋剧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给山西梆子开创了第三个辉煌时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县市以上剧团,相继建立健全起来。最优秀演员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于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为晋剧,各地县所属剧团名称,也统一改为某某晋剧团。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晋剧成为首先被冲击的目标之一,使晋剧再次走向低谷。1967年,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又统一改唱样板戏,上场艺人还要通过政审后方能登台。晋剧元气大伤,造成了发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时期。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 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三类:"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导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过去晋剧纯由男演员演唱,一般定F调;后逐步发展到以演员为主,改定G调。除二音子用假音演唱外,乱弹分七种板式:平板(亦称:四股眼)4 /4为拍;夹板为2 /4拍;二性为1/4拍;流水为1 /4拍;另外还有介板、倒板、滚白等。每种板式还有许多变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紧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还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许多花腔。 晋剧十分注意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手段发挥其唱腔的艺术特色。如《忠报国》,通过大花脸、须生正旦的轮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轮唱中多用适于叙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与青衣的对唱,来表现曹府遭祸后,老家人保姑娘仓皇逃难的故事。先以介板对唱,表现主仆脱离虎口时的狼狈状态;继以二性轮唱,追叙受迫害的经过,男声方落,女声又起,交替歌唱,别有韵味。 在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这种独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计》、《见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莲和沈后的单独唱段,无锣鼓之响,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有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在晋剧唱腔中,还有用平板、夹板、二性、流水等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于追叙、忏悔、思考问题等。 滚白是用以表现泣不成声,极度悲哀的情绪。从过门到唱腔,都有极大的感染力。如《芦花》中闵德仁的两闪滚白,往往是演员挥泪而歌,观众弹泪而听。 过去晋剧文武场编制为九人,称九手场面,即鼓板(指挥)、铙钹、马锣、小锣、梆子、吸胡、三弦、二弦、四弦。有时伴奏中需用铰子,由弹四弦者代操;需要唢呐伴奏时,则由弹三弦、拉二弦者代吹。文场乐器,呼胡是中音乐器,亦名葫芦子。椰壳,比板胡壳大,状如鸡心,口面直径约12-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档以硬木质制作,长70厘米。安有腰码,固定在档之中部。下码置于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处。马尾竹弓,音质柔和,酷似男中音声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艺人说: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头,四弦是筋。又说:呼胡立杆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补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调子。打击乐器中的马锣,既重且大,直径55厘米,厚约1厘米,声音不散不躁,现多用六字马锣,与弦乐sl音相全,故有用马锣定音的传统习惯。 晋剧弦乐牌曲很多。表现愉快情绪的有〔绣荷包〕等。表现苦恼的有〔太阳神针〕等,紧张用〔紧杀鸡〕,舒缓用〔大寄生〕。这些曲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辍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闹宫》与《春秋配》中的《拣柴》的音乐,就是用若干曲牌组成的联奏曲。唢呐曲牌也很多,如坐帐用的〔开门鼓〕、〔慢拜场〕等,能渲染元帅升帐时隆重庄严的气氛。《战宛城》中用的〔对舞〕,有千军万马奔腾攻战的气势。 打击乐的锣鼓点,约有四、五十种。如〔硬三锤〕、〔五锤子〕、〔三翻鹞〕、〔小战〕、〔战煞〕、〔海沙〕、〔披头〕、〔帽子头〕、〔回头〕等。使用时,可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来选择。如〔闷场〕(俗称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顿足、立坐不安的动作与呼喊节奏。《斩黄袍》中高怀德上场,《回荆州》中赵云上场,《长坂坡》中张飞斥责赵云之后,都是用这种鼓点来衬托人物烦躁和焦急情绪。中路梆子有时在四股眼、夹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锤子〕与弦乐接,必要时带〔撩子〕配合剧中人耍马鞭、或接门的动作。《坐楼杀惜》中宋江杀死阎婆惜,从她身上搜索梁山书信时,用〔小战〕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战战兢兢,极度紧张的状态。 晋剧中,分传统的生、旦、花脸三大行为红、黑、生、旦、丑五行。清末民初,晋剧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中、北路梆子清代时大致与蒲州梆子的脚色行当相同,后逐渐发展变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十五小行: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 胡子生行当中还有老生。红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长者,挂白三缮或苍三绺,表演以倡做为主,苍老、凝重、朴实是其主要特色。红生戴黑三绺,勾红脸,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纱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穷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纱帽生,戴纱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仪态端庄洒脱。翎子生以头插锥尾为主要标志,多扮演武将和文武双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为这类脚色绝活。巾子生,戴巾于,穿褶子,持折扇(故又称扇子生),主要演风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风流潇洒、儒雅俊秀。穷生,穿素道袍或富贵衣扮演落魄书生一类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穷困潦倒及贫而有志的神情形态,娃娃生,扮演少年儿童,戏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学员扮演。武生:分短打、长靠两种。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罗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为主,武生扎大靠,着厚底靴,表演上以开打、功架为主。 旦行:主要有正量(包括闺门旦)、小数点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正旦,又称大旦、青衣,多饰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妇女。以唱做为主,宁静端庄、晓理贤慧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戏中的未婚女子(所谓“闺门旦”)。也由正旦应工,正旦常与胡子生配戏,戏的分量一般都较重。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点。小旦多扮演正派纯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为主。以活泼伶俐、天真烂漫、举动敏捷见长。花旦则以做功和念白为主,多扮演放浪泼辣或妖艳俏丽的青年女子,以泼辣刁狠为主要特点。正旦、小旦为梆子戏中的主要行当,故有“一窝旦(正旦和小旦)吃饱饭”,“一旦挑八角”之说。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彩旦,也称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妇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一般班社由刀马旦兼任。刀马旦、多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身扎大靠,头戴七星额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并重。这类脚色大都由功底扎实的小旦演员扮演,故亦称为刀马小旦。 花脸行:也称净、黑头。分大花脸、二花脸。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质特异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脸(即在面部勾画各种颜色的脸谱)为主要标志。大花脸,偏重唱、念、做、举止稳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彦昭等。大花脸有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净脸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质及行为所定。如包拯黑脸,以示其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诈、残忍,勾白胸;关羽勾戏脸,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质和英武刚强的性格。过去,有“花脸不挑班”之说,但也有个别艺术成就高的演员仍可以挑班,如晋剧花脸学员乔国瑞(狮子黑)即曾挑班多年。 过去,梆子戏有代脚制(也称代行制),这是由于旧班社中演职人员不足所致。彩旦通常由丑行代,个别小旦演员也代之,如晋剧演员冀美莲演《拾玉镯》的刘媒婆、《风筝误》的丑姑娘,深得广大观众赞誉。建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观众的要求,剧团编制逐渐扩大,演职人员大大增加,戏校和训练班也注意培养老旦演员,除少数剧团外,多数均有专人扮演。但彩旦、娃娃生的代脚制仍延用至今。
[编辑本段]传承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团相继调整了班子,充实了演员,添置了行头,整理了旧戏,赶排了新戏,有的还晋剧表演与当前流行的轻音乐等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增强了晋剧的演出效果。同时也涌现出宋转转、史佳花、崔建华、李天喜、王晓萍、王二庆、栗桂莲、孙红丽等艺术新秀。恢复和新编了《下河东》、《十五贯》、《玉蝉泪》、《卧虎令》、《伐子都》、《吴王剑》、《三下桃园》等剧目,并多次汇集省城调演评比,甚至有的还到北京献艺。另外有少数人获得了晋剧表演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有的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有的晋升为一、二级演员。 现在,这个剧院的著名演员有王爱爱、田桂兰、冀平、马玉楼、刘汉银、郭凤英、王宝钗等。山西省晋剧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金枝》、《含嫣》、《小宴》、《杀宫》、《算粮》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献介绍 1. 许合智司鼓之道:当代晋剧鼓师泰斗/张林雨,张志永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854页 2. 晋剧名生郭凤英/李文虎著;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258页 3. 晋剧文场艺术:兼论田九云牛巧珍师徒/张林雨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433页 4. 晋剧名家唱段集萃/刘和仁等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10.--552页 5. 晋剧百年史话/王永年讲述;刘巨才,段树人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346页.--(山西戏曲史料丛书) 6. 晋剧呼胡演奏法/董文润编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91页 7. 晋剧音乐/张沛,郭少仙搜集整理.--2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540页 8.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2.--830页
③ 娱乐圈中的“天涯四美”是那些
“天涯四美”大家应该可能不知道是谁,他们不是仙女,而是下面这四位男士版:钟汉良扮权演的顾惜朝,霍建华扮演的徐长卿,乔振宇扮演的欧阳明日。还有严屹宽扮演的李建成。我最喜欢的严屹宽。
所以,今天我着重说的就是这四美之中看着不是很火的一美——严屹宽。
我觉得严屹宽属于实力派演员,现在流行的小鲜肉对他构不成威胁,他有自信去赢得大家的掌声。
你最喜欢天涯四美里的谁呢?欢迎大家来评论。
④ 上海怡园健身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上海怡园健身服务有限公司是2017-04-12在上海市长宁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版资或控股),注权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513-2号1层。
上海怡园健身服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05MA1FW6JY2Q,企业法人崔建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怡园健身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健身服务,营养健康咨询服务,化妆品、日用百货的销售,卷烟零售、雪茄烟零售;医疗器械销售,食品销售,餐饮服务。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上海怡园健身服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⑤ 陈素珍的活动年表
2005年8月24日,农历乙酉年七月二十日,晚:海口市琼剧团首演《百年苍翠》
海口市琼剧团排练演出的第一台海南本土题材大戏在海口市人大会堂首次演出。主演《百年苍翠》的琼剧名角有海口市琼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陈素珍,她在剧中扮演了女主角海若兰;国家三级演员徐月启在剧中饰演了玉石;吴叙勇出演了剧中的玉书一角;张椰云出演了剧中的阿春。此外,还有符绩红、黄耀、王绍林、李逢迅、汤成伟等出现在剧中,全剧演出阵容强大,参演演员多达40余名。全剧特邀了广东省粤剧艺术大剧院一级导演梅晓和上海京剧院国家二级导演王青联合执导。国家二级作曲家吴梅设计了音乐唱腔。
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序曲——《鼓舞中国》(史依弘、邓沐玮、杨赤、杜镇杰、倪茂才)
主持人开场:白燕升、鞠萍、董艺、韦翔东
一. 京韵流芳——名家名段联唱
1. 京剧《珠帘寨》(中国京剧院于魁智)
2. 京剧《西施》(中国京剧院李胜素)
3. 京剧《赤桑镇》(中国京剧院袁慧琴,天津青年京剧团孟广禄)
串场节目一《两个胖徒弟》
二. 高甲歌舞《花婆闹是春》福建晋江高甲戏剧团
串场节目二《李校长收徒》
三. 风俗画卷——地方风情小戏
1. 北京曲剧《摘豆角》(北京曲剧团卢雪文等)
2. 锡剧《双推磨》(江苏省锡剧院汤达、董云华)
3. 五音戏《拐磨子》(山东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吕凤琴)
4. 广东粤剧《分飞燕》(广东佛山粤剧团李淑勤)
5. 花鼓戏《刘海砍樵》(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李左、叶红)
6. 广西彩调《刘三姐》(广西省彩调剧团王予嘉等)
串场节目三《咱们得彩唱》
四. 群仙夺魁——武戏集锦(原创)
主要演员:年金鹏、李阳鸣、黄齐峰、刘魁魁、詹磊、王雪清、阎虹羽、秦占宝、吕兴、徐滢、刘宸、黄桦等
串场节目四《尹相杰“套磁”》
五. 京剧《空城计》——谭门三代组合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六. 《天女散花》组合
表演:郑佳艳(浙江京剧团)丁小君(战友京剧团)
串场节目五《范军PK尹相杰》
七. 戏曲什锦《大登殿》
演员(按出场序):王洪玲(河北梆子)饰王宝钏,齐爱云(秦腔)饰代战公主,翟墨(京剧)饰王夫人,李树建(豫剧)饰薛平贵
主持人:白燕升、鞠萍
八. 风华正茂——名家名段联唱(二)
1. 京藏《文成公主》(中国京剧院、西藏藏剧团:邓敏、马翔飞、班典旺久)
2. 京剧《二堂舍子》(中国京剧院张建国)
3. 京剧《诗文会》(北京京剧院王蓉蓉)
4. 京剧《白蛇传》(中国京剧院张火丁)
5. 京剧《洛神赋》(叶少兰、董圆圆)
串场节目六《骗上驴》
九. 时代节拍“现代戏荟萃”(含《智斗》采访)
1. 豫剧《朝阳沟》(河南省豫剧院汪荃珍、贾文龙)
2. 评剧《黛诺》(天津评剧院曾昭娟)
3. 《杜鹃山》(战友京剧团于兰)
主持人:鞠萍、韦翔东
4. 京剧《智斗》(玛丽娜[亚美尼亚]、王陶阳、赵超智)
串场节目七《半路杀出个阿宝》
十. “行云流水”,京剧联唱
1. 《锁麟囊》(天津京剧院吕洋,北京京剧院郭伟)
2. 《穆桂英挂帅》(上海京剧院李国静)
3. 《淮河营》(北京京剧院朱强)
4. 《状元媒》(北京京剧院张立媛)
5. 《双阳公主》(重庆京剧团周利、北京京剧院刘山丽)
6. 《白蛇传》(战友京剧团靳学斌)
7. 《红娘》(北京京剧院常秋月、中国京剧院唐禾香)
8. 《秦香莲》(北京京剧院陈俊杰)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十一. 家乡美——地方戏小联唱
1. 歌仔戏《三家福》(厦门市歌仔戏剧团)
2. 黄梅戏《牛郎织女》(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吴亚玲)
3. 晋剧《富贵图》(山西省晋剧院崔建华、张智)
4. 琼剧《红叶题诗》(海口市琼剧团陈素珍、张卫山)
5. 川剧《杜兰朵》(刘萍)
串场节目八《小猜谜》
十二. 湖山情梦(越剧联唱)
1. 《盘妻索妻》(上海越剧院赵志刚)
2. 《春香传》(上海越剧院王志萍、郑国凤)
3. 《何文秀》(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箫雅)
4. 《盘夫索夫》(杭州越剧院谢群英)
5. 《梅龙镇》(上海越剧院章瑞虹、华怡青)
串场节目九《阿宝过关不斩将》
十三. 戏迷一欢亲
1. 《梨园擂台》擂主表演(含阿宝主持)
2. 《霸王别姬》(李尤婉云[香港])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十四. 国韵流觞
1. 京剧《红拂传》(北京京剧院迟小秋)
2. 京剧《大登殿》(沈福存)
3. 京剧《李清照》(中国京剧院李维康、耿其昌)
主持人:白燕升
4. 京剧《谢瑶环》(杜近芳)
主持人:白燕升
5. 京剧《曹操与杨修》(上海京剧院尚长荣)
串场节目十《大献宝》
尾声——歌舞《合家欢》
主要演员:赵葆秀、李军、刘桂娟、王艳、姜亦珊)
演出单位:吉林市歌舞团、桦甸市歌舞团、总参八一幼儿艺术团、银河少儿合唱团
2007年5月26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初十日,晚:海口市琼剧团2007年赴美演出
海口市琼剧团访美首场演出在洛杉矶柔似蜜高中学校礼堂举行。当晚演出的剧目是古装琼剧《喜团圆》,海口市琼剧团团长陈素珍主演。
2007年12月3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廿四日,晚: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揭晓
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苏州举行颁奖典礼。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一、梅花大奖
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二、梅花奖二度获得者(二度梅)
曾静萍(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陈美兰(浙江婺剧团)
林为林(浙江昆剧团)
三、梅花奖获得者
方亚芬(上海越剧院)
蒋建国(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谷好好(上海昆剧团)
于兰(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张俊玲(唐山市评剧团)
王惠(河南王惠艺术工作室)
苗洁(山西省晋剧院)
沈丰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刘晓燕(河南省平顶山市豫剧团)
任小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
王新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
俞玖林(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张小琴(兰州市秦剧团)
曾菊(湖北省荆门艺术剧院)
罗慧琴(唐山市评剧团)
魏佳宁(江苏省淮海剧团)
田敏(河南省豫剧二团)
梁桂星(山西吕梁市青年晋剧团)
张晓琴(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文工团)
陈素珍(海口市琼剧团)
李敏(福建芳华越剧团)
闫慧芳(山西临漪县眉户剧团)
张怡凰(广东潮剧院一团)
邵志庆(贵州省花灯剧团)
何小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晋剧团)
贾书层(吉林长春市双阳评剧团)
周虹(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杨丽萍(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焦黎(山东省吕剧院)
刘谊(四川省川剧院)
张军强(重庆市京剧团)
⑥ 黄桦的活动年表
2000年5月13日,农历庚辰年四月初十日,19时30分:2000年5月13日长安大戏院演出
长安大戏院本晚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挡马》(黄桦,戴军)
《陈三两爬堂》(李海燕,陈国森,张威,徐立群)
2005年2月8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5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5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一. 挂红灯
1. 内蒙古二人台《挂红灯》(彭关心、张玉兰、武力平等)
2. 评剧《花为媒》(于文华、王冠丽)
3. 京剧《锁麟囊》(郭伟(北京)、江汁(江苏)、赵欢(上海)、吕洋(天津)、刘桂娟(天津)、迟小秋(辽宁)、朱世慧(武汉))
二. 大拜年
1. 京剧《贵妃醉酒》(殷秀梅、朱世慧、武力平)
2. 京剧《双喜临门》(孙晓梅、石晓亮、鞠萍、毕福剑)
3. 豫剧《花木兰》(常如玉、王惠)
4. 武戏组合《争奇斗艳》(孙亮、阎虹羽、崔欣欣、张强、潘月娇、徐孟珂)
5. 越剧《梁祝》(黄慧、王志萍)
6. 京剧《四五花洞》(梅葆玖、李世济、刘长瑜、孙明珠)
三. 阖家欢
1. 戏歌《点播时间》:主持人与各戏迷联欢夸栏目
2. 京剧《曹操与杨修》(尚长荣、言兴朋)
3. 越剧《红楼梦》(萧雅)
4. 京剧《沙桥饯别》(张克)
5. 川剧《凤冠梦》(蒋淑梅)
6. 京剧《二进宫》(杨赤(旦)、李海燕(生)、郑子如(净))
7. 黄梅戏《孔雀东南飞》(赵媛媛、董家林)
8. 评剧《凤阳情》(曾昭娟)
9. 京剧《大登殿》(李维康、张云、张笠媛、王璐、周婧)
10. 秦腔《火焰驹·表花》(齐爱云、张雅琴)
11. 广东粤剧《楚河汉界》(欧凯明、梁淑卿)
四、绽新蕾
1. 京剧《大登殿》(田磊)
2. 京剧《上天台》(严阵、贾劲松)
3. 京剧《妈祖》(王艳)
4. 京剧《岳母刺字》(康静、翟墨)
5. 京剧《诗文会》(赵群(上海)、刘铮(北京)、姜亦珊(天津))
6. 京剧《飞虎山》(安平、金喜全)
7.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俞玖林、沈丰英)
五、金鸡鸣
1. 《画鸡唱鸡》(宋宝罗(浙江))
2. 《春蕾勃发》(南空小百灵艺术团)
3. 《闻鸡起舞》(濮存昕、京胡伴奏王彩云)
4. 《金鸡颂春》(黄齐峰(天津)、李丹(北京)、黄桦(中国京剧院)、冯蕴(中国戏曲学院))
六、春来了
1. 《春来了》(李洁(江苏省京剧院))
2005年2月15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初七日:中国京剧院二团2005年春节贺岁演出第三天
中国京剧院二团2005年春节贺岁演出第三天,在长安大戏院上演。
演出剧目
《八仙过海》(李磊,黄桦)
全本《奇冤报》(于魁智,郑岩,杨燕毅[特邀]])
2005年11月5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四日,19时30分: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剧目展演第九天
为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举行剧目展演。第九天由中国京剧院一团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没有使用胸部麦克风。
演出剧目
《穆桂英挂帅》(李胜素、于魁智、赵葆秀、杨赤、李阳鸣、黄桦、甄建华、刘魁魁、舒桐、王宝利等)
2005年12月21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廿一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九次赴台演出第二天
中国京剧院第九次赴台湾演出,第二天演于国家戏剧院。
演出剧目
《穆桂英挂帅》(李胜素饰穆桂英,于魁智饰寇准,张岚,杨赤(借自大连京剧团),甄建华,王宝利,李磊,黄桦,刘魁魁,陈国森)
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序曲——《鼓舞中国》(史依弘、邓沐玮、杨赤、杜镇杰、倪茂才)
主持人开场:白燕升、鞠萍、董艺、韦翔东
一. 京韵流芳——名家名段联唱
1. 京剧《珠帘寨》(中国京剧院于魁智)
2. 京剧《西施》(中国京剧院李胜素)
3. 京剧《赤桑镇》(中国京剧院袁慧琴,天津青年京剧团孟广禄)
串场节目一《两个胖徒弟》
二. 高甲歌舞《花婆闹是春》福建晋江高甲戏剧团
串场节目二《李校长收徒》
三. 风俗画卷——地方风情小戏
1. 北京曲剧《摘豆角》(北京曲剧团卢雪文等)
2. 锡剧《双推磨》(江苏省锡剧院汤达、董云华)
3. 五音戏《拐磨子》(山东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吕凤琴)
4. 广东粤剧《分飞燕》(广东佛山粤剧团李淑勤)
5. 花鼓戏《刘海砍樵》(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李左、叶红)
6. 广西彩调《刘三姐》(广西省彩调剧团王予嘉等)
串场节目三《咱们得彩唱》
四. 群仙夺魁——武戏集锦(原创)
主要演员:年金鹏、李阳鸣、黄齐峰、刘魁魁、詹磊、王雪清、阎虹羽、秦占宝、吕兴、徐滢、刘宸、黄桦等
串场节目四《尹相杰“套磁”》
五. 京剧《空城计》——谭门三代组合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六. 《天女散花》组合
表演:郑佳艳(浙江京剧团)丁小君(战友京剧团)
串场节目五《范军PK尹相杰》
七. 戏曲什锦《大登殿》
演员(按出场序):王洪玲(河北梆子)饰王宝钏,齐爱云(秦腔)饰代战公主,翟墨(京剧)饰王夫人,李树建(豫剧)饰薛平贵
主持人:白燕升、鞠萍
八. 风华正茂——名家名段联唱(二)
1. 京藏《文成公主》(中国京剧院、西藏藏剧团:邓敏、马翔飞、班典旺久)
2. 京剧《二堂舍子》(中国京剧院张建国)
3. 京剧《诗文会》(北京京剧院王蓉蓉)
4. 京剧《白蛇传》(中国京剧院张火丁)
5. 京剧《洛神赋》(叶少兰、董圆圆)
串场节目六《骗上驴》
九. 时代节拍“现代戏荟萃”(含《智斗》采访)
1. 豫剧《朝阳沟》(河南省豫剧院汪荃珍、贾文龙)
2. 评剧《黛诺》(天津评剧院曾昭娟)
3. 《杜鹃山》(战友京剧团于兰)
主持人:鞠萍、韦翔东
4. 京剧《智斗》(玛丽娜[亚美尼亚]、王陶阳、赵超智)
串场节目七《半路杀出个阿宝》
十. “行云流水”,京剧联唱
1. 《锁麟囊》(天津京剧院吕洋,北京京剧院郭伟)
2. 《穆桂英挂帅》(上海京剧院李国静)
3. 《淮河营》(北京京剧院朱强)
4. 《状元媒》(北京京剧院张立媛)
5. 《双阳公主》(重庆京剧团周利、北京京剧院刘山丽)
6. 《白蛇传》(战友京剧团靳学斌)
7. 《红娘》(北京京剧院常秋月、中国京剧院唐禾香)
8. 《秦香莲》(北京京剧院陈俊杰)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十一. 家乡美——地方戏小联唱
1. 歌仔戏《三家福》(厦门市歌仔戏剧团)
2. 黄梅戏《牛郎织女》(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吴亚玲)
3. 晋剧《富贵图》(山西省晋剧院崔建华、张智)
4. 琼剧《红叶题诗》(海口市琼剧团陈素珍、张卫山)
5. 川剧《杜兰朵》(刘萍)
串场节目八《小猜谜》
十二. 湖山情梦(越剧联唱)
1. 《盘妻索妻》(上海越剧院赵志刚)
2. 《春香传》(上海越剧院王志萍、郑国凤)
3. 《何文秀》(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箫雅)
4. 《盘夫索夫》(杭州越剧院谢群英)
5. 《梅龙镇》(上海越剧院章瑞虹、华怡青)
串场节目九《阿宝过关不斩将》
十三. 戏迷一欢亲
1. 《梨园擂台》擂主表演(含阿宝主持)
2. 《霸王别姬》(李尤婉云[香港])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十四. 国韵流觞
1. 京剧《红拂传》(北京京剧院迟小秋)
2. 京剧《大登殿》(沈福存)
3. 京剧《李清照》(中国京剧院李维康、耿其昌)
主持人:白燕升
4. 京剧《谢瑶环》(杜近芳)
主持人:白燕升
5. 京剧《曹操与杨修》(上海京剧院尚长荣)
串场节目十《大献宝》
尾声——歌舞《合家欢》
主要演员:赵葆秀、李军、刘桂娟、王艳、姜亦珊)
演出单位:吉林市歌舞团、桦甸市歌舞团、总参八一幼儿艺术团、银河少儿合唱团
2007年1月26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八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二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二天。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演出剧目
《扈家庄》(黄桦,王好强
《目莲僧救母》(郭瑶瑶,张威,刘魁魁)
《金钱豹》(孙亮,武智)
2007年1月27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九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三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三天。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演出剧目
《八仙过海》(李阳鸣,黄桦,武智,王好强,胡滨,徐腾,王宝利,张艺,张威)
《辕门射戟》(江其虎,陈真治,王宝利,刘魁魁)
2007年1月3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十三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七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七天。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本日为武戏专场。
演出剧目
《十面埋伏》(王旭东,李岩)
《嘉兴府》(刘魁魁,李阳鸣,孙亮,黄桦)
《雁荡山》(王璐,景琏琏)
2007年4月5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十八日,19时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七场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中国京剧院演出。
演出剧目
《谢瑶环》(花园)(丁晓君,张威,宋亦萱)
《血溅万花楼》(白水滩·通天犀)(刘魁魁,李阳鸣,黄桦)
2007年7月6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二日:中国京剧院2007年赴内蒙古演出第五场
本日中国京剧院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党校演出。
演出剧目
《竹林计》(黄桦,刘魁魁)
《赤桑镇》(杨燕毅)
《锁麟囊》(春秋亭一折)(李海燕,王芳)
《大登殿》(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7月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五日:中国京剧院2007年赴内蒙古演出第七场
本日中国京剧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政府礼堂演出。
演出剧目
《竹林计》(黄桦,刘魁魁)
《赤桑镇》(杨燕毅)
《锁麟囊》(春秋亭一折)(李海燕,王芳)
《大登殿》(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7月10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六日:中国京剧院2007年赴内蒙古演出第八场
本日中国京剧院在内蒙古包头市阿尔丁会堂演出。
演出剧目
《竹林计》(黄桦,刘魁魁)
《赤桑镇》(杨燕毅)
《锁麟囊》(春秋亭一折)(李海燕,王芳)
《大登殿》(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7月11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七日:中国京剧院2007年赴内蒙古演出第九场
本日中国京剧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恰特剧场演出。
演出剧目
《竹林计》(黄桦,刘魁魁)
《赤桑镇》(杨燕毅)
《锁麟囊》(春秋亭一折)(李海燕,王芳)
《大登殿》(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7月22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初九日:中国京剧院2007年赴东北演出第二场
本日中国京剧院在辽宁锦州市演出。
演出剧目
《竹林计》(黄桦,刘魁魁)
《赤桑镇》(杨燕毅)
《锁麟囊》(春秋亭一折)(李海燕,王芳)
《大登殿》(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7月24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一日:中国京剧院2007年赴东北演出第四场
本日中国京剧院在辽宁盘锦市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工人俱乐部演出。辽河油田公司千余名员工、家属观看演出。
演出剧目
《竹林计》(黄桦,刘魁魁)
《赤桑镇》(杨燕毅)
《锁麟囊》(春秋亭一折)(李海燕,王芳)
《大登殿》(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7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五日,19时:中国京剧院2007年赴东北演出第七场
本日中国京剧院在沈阳辽宁大剧院演出。
演出剧目
《竹林计》(黄桦,刘魁魁)
《赤桑镇》(杨燕毅,张静)
《将相和》(于魁智,杨赤)
2007年11月28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十九日:梅兰芳大剧院落成开业暨中国京剧院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
2004年10月破土动工的梅兰芳大剧院于本日正式落成开业。中国京剧院举行大型庆典晚会和相关活动。
由于中国京剧院首任院长为梅兰芳先生,因此剧院以他的名字命名。梅兰芳大剧院坐落于繁华的金融街与古朴的平安西大街的交汇点上,外部采用钢架支撑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内部装饰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中国红,大墙上镶嵌着数十个金色的绘有京剧经典剧目场景的木质圆形浮雕。剧场坐席1010个,分为上中下三层。
本日举行专题晚会《我们的家园》,奏响整个庆典活动的序曲。晚会上,中国京剧院揭牌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所属梅兰芳大剧院也挂牌开台。
演出剧目
《庆贺》(赵建华)
《东方神韵》(李海燕)
《野猪林》(于魁智)
《壮别》(江其虎)
《文姬归汉》(李世济)
《白蛇传》(李胜素,张威,黄桦,郑岩)
《平原作战》(李光)
《大赐福》(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11月29日,农历丁亥年十月二十日:梅兰芳大剧院2007年11月29日演出
本日梅兰芳大剧院举行落成演出,为专题晚会《我们的家园》。
演出剧目
《庆贺》(赵建华)
《东方神韵》(李海燕)
《野猪林》(于魁智)
《壮别》(江其虎)
《文姬归汉》(李世济)
《白蛇传》(李胜素,张威,黄桦,郑岩)
《平原作战》(李光)
《大赐福》(于魁智,李胜素)
2008年1月12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初五日:中国国家京剧院2008年赴台演出第五天
中国国家京剧院2008年赴台演出,在台北国家戏剧院演出。
演出剧目
日场
《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于魁智饰鲁肃,杨赤饰曹操,江其虎饰周瑜,朱强饰诸葛亮,郑岩饰蒋干,舒桐饰黄盖,奚中路饰关羽,李阳鸣饰赵云)
晚场
《白蛇传》(李胜素饰白素贞,张威饰许仙,黄桦饰小青,杨赤饰法海,郑岩饰艄公)
⑦ 经上海市政府协作办批准的市外在沪企业有哪些
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的公告,权威(地址附后)2005年版
上海市市外在沪大企业名单(241家)
编号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001
上海哈慈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刘德胜
002
上海神华煤炭运销有限公司
杨建纲
003
上海海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徐镜人
004
上海华馨投资有限公司
高洪英
005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欧阳洁
006
徐州工程机械上海营销有限公司
杨 勇
007
上海红子鸡美食总汇有限公司
陈中良
008
上海克拉玛依天山石油大厦宾馆
陶忠华
009
上海乐凯纸业有限公司
张建恒
010
上海青岛啤酒华东控股有限公司
金志国
011
东方家园(上海)有限公司
张宏伟
012
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南 民
013
上海天正机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天乐
014
上海建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郑祥展
015
上海誉昌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赵从贵
016
上海上泵(集团)有限公司
王永林
017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
王均金
018
上海浦东一汽青岛专用车厂
孙开松
019
龙湾港集团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张 栩
020
上海中力(集团)有限公司
陈文林
021
上海来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金 彪
022
上海益忠电器有限公司
徐益忠
023
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
庄 强
024
上海龙工机械有限公司
李新炎
025
上海永旭鞋业有限公司
朱相桂
026
上海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吴国琳
027
上海聚友宽频网络投资有限公司
程 竹
028
东方控股有限公司
蒋学明
029
联想(上海)有限公司
杨元庆
030
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
刘伟宁
031
置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王海东
032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胡社新
033
上海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
卢志勇
034
明园集团有限公司
李松坚
035
上海中福企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周敏凯
036
中建三局上海有限公司
邢章宪
037
上海飞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刘 航
038
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魏 巍
039
上海万向投资有限公司
鲁伟鼎
040
上海波司登服饰有限公司
高德康
041
华通国际招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杨瑜
042
上海华东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郑荣德
043
上海丽华房地产有限公司
郁玉生
044
全华商品结算中心有限公司
黄贤芳
045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金福音
046
上海万国五金电器批发市场管理有限公司
万绍英
047
上海中土实业发展公司
丁永华
048
上海凤凰光学有限公司
任 捷
049
上海波宁实业有限公司
姜红霞
050
上海瑞康投资有限公司
王 萍
051
人民电器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郑元豹
052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王纪来
053
无锡市国有资产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公司
江瑞良
054
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责任公司
毛裕民
055
上海三九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刘晓东
056
上海宝山十三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连 华
057
上海五冶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程并强
058
上海建配龙建材配送有限公司
郑良贤
059
上海海泰钢管有限公司
丁劲松
060
上海舜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席劲松
061
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
李 勇
062
中集申发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麦伯良
063
上海中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陈庆钱
064
上海神通电信有限公司
郝志强
065
春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陶建幸
066
上海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
蒋必全
067
东方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田 地
068
上海德亚(集团)有限公司
阮希玮
069
上海朝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祝剑秋
070
远大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张 跃
071
中产经投资有限公司
倪日涛
072
大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陈永光
073
上海凯业集团有限公司
殷 海
074
上海博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李遵义
075
上海中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苏德科
076
上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朱德金
077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杜 岩
078
上海埃力生(集团)有限公司
吴国迪
079
上海庆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肖宝恒
080
上海杉杉服饰有限公司
郑永刚
081
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王大雄
082
上海联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戴小京
083
中海工业有限公司
林建清
084
中油上海销售有限公司
何瑞林
085
华企投资有限公司
陈建威
086
上海凌云幕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郑介甫
087
宝安集团 华东有限公司
陈泰泉
088
上海红塔大酒店有限公司
刘会疆
089
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
萧思阳
090
上海万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黎志强
091
上海双威通讯网络有限公司
殷建平
092
中轻物产股份有限公司
王宁远
09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梁新向
094
天元控股有限公司
刘学忠
095
上海元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张斐光
096
上海程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唐利成
097
中信国安通信有限公司
李 雄
098
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张 轰
099
中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杨 滨
100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曹祖民
101
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
唐万里
102
上海创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刘春堂
103
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胡硕凡
104
上海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曲春波
105
上海天发投资有限公司
孙田志
106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陈小津
107
北方浦东经济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费锦柏
108
资产新闻实业有限公司
姚 军
109
中化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施国梁
11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洪天峰
111
上海锡泉实业有限公司
袁楚贤
112
上海美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陈 江
113
上海北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董 燕
114
上海长甲置业有限公司
赵长甲
115
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 杰
116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刘永行
117
上海金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宝臣
118
上海淳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柳志伟
119
上海中科生命科学发展有限公司
张金福
120
上海黄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张忠泉
121
上海富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吴佳忆
122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
李继朝
123
上海亚龙工贸有限公司
张文荣
124
华通天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海遂
125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周苏华
126
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孙晓民
127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吴达审
128
上海里奥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李太成
129
通商控股有限公司
刘根山
130
朗润控股有限公司
王宏德
131
上海安徽裕安实业总公司
徐维铭
132
上海欣安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郭开铸
133
上海特环水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王国庆
134
中油龙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邱忠国
135
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
李仙玉
136
上海博大石业建设有限公司
袁国良
137
上海大西洋焊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李欣雨
138
上海宏远物流有限公司
田耀龙
139
上海福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陈克根
140
上海标准投资有限公司
陈小鲁
141
全华网络有限公司
黄贤芳
142
上海新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陈学军
143
上海正阳置业有限公司
邹建明
144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金建栋
145
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
刘桂林
146
上海汇智投资有限公司
何 飞
147
上海方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鞠洪福
148
上海月星家居广场有限公司
丁佐宏
149
上海嘉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周 建
150
上海中油天宝钢管有限公司
刘新发
151
上海裕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张 钧
152
中原油田国际石油实业有限公司
李春第
153
上海众孚实业有限公司
张剑鵾
154
上海时代航运有限公司
金浪川
155
上海华旭投资有限公司
黄 建
156
上海万丰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陈爱莲
157
上海飞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郑雷飞
158
上海东部软件园有限公司
李少青
159
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张胜飞
160
上海红湖消声器厂
王华伟
161
上海华冶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高 峰
162
上海圆通贸易有限公司
张烨冬
163
上海翔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王哲翔
164
上海三湘(集团)有限公司
黄 辉
165
上海鼎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李效伟
166
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
王 炯
167
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
刘永好
168
北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路畔生
169
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王纪年
170
上海盈睿实业有限公司
许振明
171
上海华隆产业有限公司
王冬春
172
新世纪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王春福
173
恒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艾克拉木·艾沙由夫
174
东方路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沈建新
175
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胡成中
176
上海怡达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魏 锋
177
上海银邦置业有限公司
杜岳炫
178
上海新雅印刷有限公司
郑步良
179
上海宇琛扑克实业有限公司
姚文琛
180
上海百营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崔建华
181
上海巨盈实业有限公司
高 翔
182
上海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
赵启三
183
上海后海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应树德
184
上海亚龙古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陈汉星
185
上海博威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林祥成
186
华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尤小平
187
上海实德投资有限公司
陈春国
188
上海明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郑见明
189
上海楚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严士富
190
华铝工业投资有限公司
李志经
191
上海西子房地产有限公司
周小第
192
上海银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陆惠珍
193
上海盈丰兆业投资有限公司
斯正明
194
上海中科智担保有限公司
张锴雍
195
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
谷嘉旺
196
上海宇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汤玉祥
197
上海华英国际文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袁秀梅
198
上海潞安投资有限公司
李建设
199
上海红星美凯龙装饰家具城有限公司
车建兴
200
上海真如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张红亮
201
上海东汇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陈存伍
202
上海易融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俞 捷
203
上海宝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高 华
204
上海钇利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刘铁杲
205
上海德汇集团有限公司
赵竞成
206
丰益投资有限公司
张并泳
207
上海玫瑰园商贸城有限公司
夏克春
208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上海工业园发展公司
鲍康荣
209
上海清华科睿实业有限公司
刘 青
210
中汽租赁有限公司
李金芳
211
相卫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黄武伟
212
上海中保信投资有限公司
胡 颖
213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张锡淼
214
通海建设有限公司
曹端尧
215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有限公司
周成建
216
上海荟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赵 敏
217
上海保集(集团)有限公司
裘东方
218
上海圆吉商贸有限公司
于海波
219
上海君益商贸有限公司
王 毅
220
上海银都商城发展有限公司
陈秀钦
221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景 柱
222
上海建发实业有限公司
张勇峰
223
上海绿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寿柏年
224
上海世创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潘 俊
225
上海汇仁制药有限公司
陈年代
226
上海迎奥庆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薛晋元
227
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李兆会
228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戴凤举
229
上海减速机械厂有限公司
李国亮
230
上海中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翁天波
231
上海舟基(集团)有限公司
黄善年
232
上海华电望亭发电有限公司
曹培玺
233
上海北亚松瑞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杨晓滨
234
中国杨子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
何建中
235
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南存辉
236
上海服装机械城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晓冬
237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李书福
238
上海丰原可可食品有限公司
孙灯保
239
上海非常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姚幸福
240
上海双力管业有限公司
夏瑞者
241
上海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虞文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