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析:英国脱欧对中国外贸影响有多深
英国成功脱欧,中欧合作战略将困难重重自从美国制定重返亚太战略,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压力陡增,急需寻找新的合作对象缓解美日等国联合施加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与中国相似,欧盟也苦于美国过多的干涉降低其在国际贸易中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成为了中国应对美国压力的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而英国正是中国叩开欧盟大门重要的一环。去年以来,中英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创造了越来越多经济利益共同点。为实现互利共赢,英国开始在欧盟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中国的重要支持者和伙伴,例如其大力游说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以帮助中国实现关税减免。除此之外,英国也大力推动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如果这份资金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协定成功签署,将为中国带来巨额的贸易订单,有助于全面打开欧洲市场。这份贸易协定成功实施或将会对美国支持的泛大西洋贸易投资造成巨大冲击,成为中国应对美国逐渐收紧的对华政策重要措施。然而,一旦英国脱欧成功,中国通过英国加强与欧盟合作的战略计划将会变得困难重重。英国脱离欧盟无异于间接打破中国和欧盟无形的合作纽带,使得中国不得不另外选择其他方式加紧和欧盟的合作,而前期铺垫的各种政策贸易的影响也很有可能大打折扣,成为高额的沉没成本。英国成功脱欧,将失去众多来自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中国在欧洲市场有将近5亿的潜在客户,具有强大的发展前景。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洲市场已经高度一体化,形成自己成熟的市场模型,本土品牌间合作紧密,将许多中国企业拒之门外。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中国企业选择曲线救国的战略,先打入对中国企业相对宽松的英国市场,然后以其为基础打入欧洲市场。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英国建立分支甚至是总部,希望通过英国和欧盟的联系获得其他欧盟国家的关税优待政策。此外,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将触角伸向价值制造链,期待和英国的合作可以扩大中国与英国甚至和欧盟之间技术转移的可能,打破美国等国建立的高精尖技术贸易壁垒,其中不乏大型企业。如果英国公投离开欧盟,无异于封锁了那些期待打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的战略。中国首富王健林就曾评论称如果英国脱离欧盟,将会失去不少来自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他在近期访问英国时警告称,如果英国退出欧盟,中国公司可能会考虑将其欧洲总部迁往别处。正如他所预测,许多中国企业已经暂停了和英国投资合作的谈判,等待公投结果再做下一步打算。英国成功脱欧,或打乱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如今,人民币刚刚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货币计划,迈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中国正推动和主要贸易合作国实现人民币结算的政策,从而巩固和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英国在这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大力支持——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伦敦一直是欧盟的金融服务中心,这为那些总部设在英国金融公司带来很大的便利。这些企业相当于拥有在欧盟其它国家开设分支的“申根”,不需要在对象国再次进行注册。因而,中国将伦敦作为人民币在欧洲市场中的流动的重要基地。然而一旦英国脱欧,这项货币红利就不复存在,人民币通过英国在欧洲推广的战略所带来的成本也大大增加。相较之下,英国不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战略伙伴。从整体来看,英国这次公投将会对中英和中欧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英国继续留在欧盟,中国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加紧合作。然而一旦英国脱离欧盟,英国和欧盟间将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签订各领域的“分家”合为经济运转带来极大不稳定性。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重新制定更谨慎战略以推动和欧盟的合作。
⑵ 英国脱欧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分析
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吧,英国和欧盟经济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欧盟基本就靠德国和法国撑着,英国脱离欧盟后在经济上会和中国会走的更近,就会有的合作
⑶ 最新英国脱欧英镑汇率行情分析 3月12日人民币对英镑汇率是多少
【招商银行--英镑】外汇实时汇率(含中间价、现钞买入价、现钞卖出价、现汇买入价、现汇卖出价等)请进入招行主页,点击右侧的“ 外汇实时汇率”查看,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注:100外币兑人民币;每个银行兑换汇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
⑷ 英国退出欧盟的哲学角度分析
英国早就已经加入欧盟,只是没加入欧元区。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共体,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才改称为欧盟。英国是欧盟的成员国,但是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这是英国有自身的考虑,他的金融系统跟美国的关系更紧,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
在欧盟的预算里,英国缴纳的比例大约占1/8,仅次于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两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如今,德法主导的欧盟却一下子要英国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20亿欧元对英国政府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卡梅伦拿出这笔钱,那将会大大影响选情。所以,卡梅伦这么震怒,要搞退出欧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的利益跟美元绑在了一起。欧盟要英镑换欧元,在英国人看来,一旦英国进入欧元区,相当于他们将命运主导权交给了别人。英国人和德、法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极深的隔阂,这种隔阂来源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 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的原因是,一旦欧洲大陆整合成一个国家,那么英国在欧洲将很难再有话语权,英国不过是一个小岛,被吞并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作为孤悬于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国是通过欧洲大陆的分裂来获得对欧洲的影响的,也是通过分化欧洲大陆来获得自我保全的。
⑸ 英国脱欧主导权的争议分析政府和议会之间的关系
伦敦9月13日电英国议会上议院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英国启动《里斯本条约》第内50条、正式开始与欧盟进行容“脱欧”谈判需要得到议会的批准。此举实际上明确英国“脱欧”进程的主导权在议会而非政府。
这份上议院宪法委员会发布的报告说,英国是代议制国家,按照宪法,议会应在公投后的后续行动中发挥决定作用。报告说,如果政府在类似“脱欧”这样会带来长久而深远影响的问题上未经议会许可就采取行动,这将开创一个“令人不安的先例”。
报告说,议会只有在“符合英国利益”的情况下才会决定开启与欧盟的正式谈判。
英国今年6月公投决定“脱欧”后,英国政界和法律界人士曾就“正式开始谈判进程是否需要得到议会批准”而产生争论。
根据欧盟规定,成员国如希望退出,需要向欧盟正式提出申请,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并在此后两年时间内谈妥有关“脱欧”事宜。
⑹ 英国脱欧任意主体所体现的政治常识
英国“脱欧”已经在6月24日已经尘埃落定,不过“脱欧”事件犹如那挥翅的蝴蝶在整个世界引起幡然大波。无论是出于对全球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担忧,还是出于对出国、旅游等汇率问题的计较,大人物和小人物都在讨论着英国到底该不该“脱”的问题。这样的国际性大事件,必然会在我们的考研政治中有所呈现。我们的学生下意识的认为该事件必然属于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的考试内容,这恰恰是一个误区。下面,我带领大家从多学科对该事件进行命题分析。
马原
马原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马原作为对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的重要理论工具。英国“脱欧”事件跟我们较多的哲学原理有着相关性,下面我们筛选出体现作为明显的原理。
唯物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英国“脱欧”事件是公投的结果,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社会主体并不是任意的做出社会选择,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所构成的“可能性空间”中的选择。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选择的内在根据,英国选择“脱欧”是英国人民根据英国的需要和利益做出的选择。
辩证法: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联系的“命运共同体”,英国“脱欧”事件看似是英国的行为,但是其结果却对全球的政治、经济等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恰恰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认识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英国“脱欧”结果公布之后,一些网民开始后悔并期待第二次公投。这说明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过程不是一次性,而是充满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认识的过程是具有反复性的,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的过程又具有无限性,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脱欧是英国人民公投的结果,这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中特
毛中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扎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种间接的意义上的英国脱欧事件也跟我们毛中特的一些知识点有关系。英国公投,一方面跟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相似性,我国在英国公投中所保持的友好的中立态度,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人民大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能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针对英国脱欧公投,中国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政治与经济
从形势与政策的角度来看,该部分命题主要是2016年1月到12月国内外时事。英国“脱欧”事件是符合要求的,但是由于英国脱欧并没有签署文件、发表宣言讲话之类的东西。考试可能会从“脱欧”公投的时间命制单项选择题,也可能从“脱欧”的影响出一道多选题,侧重于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命运共同体。
从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来看,该部分命题为考研政治38题分析题,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考试世界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和影响,尤其是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和中国一些行为对世界的影响。英国“脱欧”事件不可能单独出分析题,该事件跟中国交集太少。
⑺ 英国脱欧对中国好还是坏
英国脱欧对中国好。
英国若脱欧,反而更能加强和中国在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合作,这也是符合“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尤其是资金融通的理念。
更重要的是,如果英国脱离“组织”,出来“单干”,会促使英国更加倾向于和中国展开更宽领域的合作。毕竟,一个曾经当过世界“一哥”的人,更懂得今天“二哥”想要追求进步的心态,这容易让中英双方在很多理念、领域一拍即合。
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英国可以立即省下每年需缴纳给欧盟财政的80亿英镑款项。
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的人说,90%的英国经济与对欧盟的贸易无关,但仍然受欧盟规章的掣肘,摆脱欧盟将使英国许多中小企业不受欧盟规章制度的钳制,就业机会可能会因此增多。
失去欧盟成员国的资格,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