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境外企业无法决定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因此,对于系统风险只能采用规避的方法,并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
1、做好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注意借助大型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
企业应在投资前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境外企业设立后也应要求海外经理人员及时提供当地各种政策动向的情报,并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工作专业性较强,由于一般企业实力有限,要注意借助咨询公司这类中介机构的专业知识。由于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海外投资咨询公司,对于大的境外投资项目,虽然咨询费用比较昂贵,但为减少投资风险,还是有必要委托国外的大型投资咨询公司进行评估。
2、改变投资方式,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公关策略
在境外投资中贯彻“双赢”策略。在投资方式上尽量采用合资形式,以取得一定的本国企业身份,使合资方分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对资源开发等敏感领域的投资根据所在国情况可以债务形式出资,通过产品分成获得收益,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权所带来的国有化风险;如果投资主体具有品牌、技术、管理优势也可以像麦当劳那样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做到既节约资金、避免了直接投资风险,又占领了市场。在境外企业经营中采用本地化战略,一方面多雇用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尽量实现采购本地化。境外企业必须注意塑造自己在当地良好的“公众形象”,对投资所在国有明确的公关策略,并将自身的发展积极地融入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中。
3、通过保险手段减少系统风险产生的损失
企业可以通过加入保险等方法减少境外投资的风险,如世界银行于1988年成立了多边投资保险机构,它和国家之间的多边条约一起为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国有化等系统风险提供了条约保证,当跨国公司成为该公约或机构的成员之后,境外投资中的部分系统风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当损失发生时也可以申请国际赔偿,为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国际保证.
B. 投资者在投资市场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有哪些
①自我导向型。在投资市场中,投资者完全凭借个人获得的信息、具备的经验对市场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并且决策自己的行为,使个人成为潜在的受害者。
②自我和他人共同导向型。某个社会集团在投资过程中的决策和行动,使该集团(也包括个人)成为潜在的受害者。
③他人导向型。其他个人和投资集团的决策与行动,使个人的投资者成为潜在的受害者。
④环境导向型。经济环境的变化,使投资者成为潜在的受害者。
在以上四种遇险方式中,前三种可能是由于冒险行为,使投资者成为冒险的负面结果的受害者。这里,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的冒险行为,也可能是他人的冒险行为。而一旦负面结果发生,投资者将遭受重大损失。因为冒险行为是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集团投资者)自我决策和行为的结果,所以个人投资者应该避免孤注一掷地投资或操作,也应该避免成为集团投资者冒险行为的对象。
在一些投资市场上,行情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投资者往往没有很多时间对这种变化进行仔细地分析和预测,市场的变化要求你当机立断。这时,投资者不得不常常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甚至有时选择冒险行为。正是由于主观风险时常难以准确地反映实际存在的风险有多大,而整个的投资过程又是由投资者操作和控制的,所以,主观风险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的正确性,由此可见,在投资中必须注意对主观风险加以控制。
C. 投资港股会面临哪些主要风险
首先港股的投资者结构比较复杂,不像a股。基本是国内机构和股民。因此在投资回行情预答判方面不能沿用a股经验。港股60%的投资来自于机构,而A股80%来自散户。
香港小股票估值普遍偏低,投资者应该尽量避免绩差股。
炒小,炒新等投机方式在港股市场不可取。
港股机制也较A股复杂,比如港股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
D. 项目投资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项目融资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和管理措施系统性风险有国家风险和金融风险,非系统性的有信用风险、完工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环保风险等。
国家风险的管理1.贷款银行与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联合发放贷款2.形成一个国际投资和贷款者的集团3.向保险机构投保政治风险4.从主管部门获得某种许可5.把各种担保合同置于东道国管辖之外6.选择以外国法为准据法,外国法院为管辖法院7.和政府谈判,确定当发生某些不利事件时,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二、金融风险的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的合同法
1.将项目收入货币与支出货币相匹配
2.在当地筹集债务资金。
3.将产生项目收入的合同尽量以硬通货支付
4.取得东道国保证项目公司优先获得外汇的协议或由其出具外汇可获得的担保
5.投保政治风险,也可以降低一些外汇不可获得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的市场法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减少货币贬值风险
三、完工风险的管理
1.签订固定价格的总承包合同
2.提供债务承购保证(发起人)
3.发起人提供完工担保(发起人)
4.提供技术保证承诺(承包商)
5.建立完工保证基金(发起人)
6.保险
四、经营风险的管理
1.签订无条件的供应合同。
2.签订无条件的销售合同。
3.建立储备基金帐户。
4.由发起人提供资金缺额担保
5.签订有利的经营管理合同。
五、市场风险的管理
1.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减少项目上马的盲目性。
2.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长期购买协议。
3.选择适当的产品定价策略。
固定价格
浮动价格
市场浮动价格
成本加固定收益率
六、环保风险的管理
1.在项目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
2.估计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
3.投保环境风险
E. 投资港股的风险有哪些
1、汇率风险。买卖港股都是用港币,这自然就涉及到了汇率风险,特别是那些用人民币购汇进行投资的人。由于香港的港币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而人民币兑美元还有强烈的升值预期,所以人民币兑港币的升值短期也不会停止。个人投资港股的收益是港币,换成人民币是要承担贬值风险的。另外,在前后币值的两次兑换中,有换汇成本与款项汇出汇入的成本,因此,通过购汇到香港进行投资需要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
2、国际化的市场风险。与内地的自成体系、相对封闭运行不同,完全开放的香港股市国际资金可自由进出,交易十分活跃,国际关联度高,其他国家的金融、经济政策都会直接影响股市的涨跌,波动较大,可以说,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香港股市或大或小的波动,这是必不可少的港股投资风险。
3、做空机制的风险。香港市场早已推出指数期货,有做空机制的香港股市,运行特征与A股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有指数期货产品的背景下,对于趋势的把握和思维方式必须要有所改变。
4、无涨跌幅限制的风险。对投资者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香港市场不设涨跌幅限制,不像内地有10%或5%的涨跌停板,同时其交易采取T+0方式,即当日买入当日就可以卖出,有点类似于目前A股市场权证的交易方式。H股股票一天跌15%也不新鲜。资金实力雄厚的对冲基金在这块土地上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而境内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这方面是空白,很容易成为它们的“盘中餐”,这是非常重要的港股投资风险。
5、估值差异的风险。虽然H股市场相比A股市场尚存较大上涨空间,而且A+H股的两地异价也为长期的中和性套利提供了机会,但由于市场分割和外汇管制这两个制约因素的长期客观存在,以及由于在机构、制度、投资者的基本构成、产品与工具等方面的差异将在较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使得A+H公司的估值差异也会长期存在。
6、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不同于A股市场,目前内地居民获得香港市场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信息缺乏使得投资者一旦冲动投入、选股不慎,比起国内市场,可能受到更大损失。对于香港经济体系结构和经济增长趋势,香港股市内部市场交易规则,金融创新模式和金融监管风格,香港股市与世界证券市场的联动性等等,短期内内地个人投资者不太可能迅速知根知底,这是要特别注意的港股投资风险。
7、新股跌破发行价的风险。在新股认购方面,香港的券商可提供1∶9融资额度,投资者不用占用大量自有资金,而且一般中签率高,但是要付出一定的融资成本,很多股票都能做到人手一份,而内地股票的中签率比较低,券商不提供融资额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股上市并不一定保证申购到的新股必赚,也有亏损的可能,在香港市场新股跌破发行价是常有的事。
F. 港股通交易业务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港股通交易可能面临诸如下列风险:
1、首先是市场联动的风险。
与内地A股市场相比,由于在港股市场上外汇资金自由流动,海外资金的流动与港股价格之间表现出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港股市场交易时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变动导致的系统风险相对更大。
2、其次是股价波动的风险。
由于港股市场实行T+0交易机制,而且不设涨跌幅限制,加之香港市场结构性产品和衍生品种类相对丰富,因此,港股通个股的股价受到意外事件驱动的影响而表现出股价波动的幅度相对A股更为剧烈,投资者持仓的风险相对较大。
3、再次是交易成本的风险。
目前,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除因股票交易而发生的佣金、交易征费、交易费、交易系统费、印花税、过户费等税费,投资者在不进行交易时也可能要继续缴纳证券组合费等项费用。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港股交易前应当充分了解可能需要缴纳的与各项相关税费安排,避免因交易频率提高导致交易成本上升。
4、此外,还有个股的流动性风险。不同于在内地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成交较为活跃,在香港市场,部分中小市值港股成交量则相对较少,流动较为缺乏。因此,如果投资者重仓持有此类股票,则可能因缺乏交易对手方交易,进而面临小量抛盘即导致股价大幅下降的风险。
G. 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交易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具体来说,因沪港股票市场在投资环境、投资者结构以及交易标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交易可能面临诸如下列风险:
首先是市场联动的风险。
与内地A股市场相比,由于在港股市场上外汇资金自由流动,海外资金的流动与港股价格之间表现出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港股市场交易时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变动导致的系统风险相对更大。
其次是股价波动的风险。
由于港股市场实行T+0交易机制,而且不设涨跌幅限制,加之香港市场结构性产品和衍生品种类相对丰富,因此,港股通个股的股价受到意外事件驱动的影响而表现出股价波动的幅度相对A股更为剧烈,投资者持仓的风险相对较大。
再次是交易成本的风险。
目前,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需要佣金、交易征费、交易费、交易系统费、印花税、过户费、证券组合费等各项税费。投资者在参与港股交易前应当充分了解可能需要缴纳的与各项相关税费安排,避免因交易频率提高导致交易成本上升。
此外,还有个股的流动性风险。不同于在内地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成交较为活跃,在香港市场,部分中小市值港股成交量则相对较少,流动较为缺乏。因此,如果投资者重仓持有此类股票,则可能因缺乏交易对手方交易,进而面临小量抛盘即导致股价大幅下降的风险。
=======================================================
还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订单类型。
在试点初期,港股通投资者在联交所开市前时段仅可以输入竞价限价盘,在持续交易时段仅可以增强限价盘进行买卖,而无法使用市价盘申报买卖单。在这里,内地投资者应当了解港股通订单类型的含义,避免因申报价格与成交价格的差异而导致无法成交的风险。
二是额度控制。
内地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因港股通额度控制可能造成的买单交易无法及时执行的风险。上交所[微博]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对港股通的每日额度和总额度的使用进行监控并予以发布。当买卖港股通股票触及总额度或每日额度限制时,投资者的买入报单将会受到限制并可能由此造成交易推迟、失败等情况,投资者也可能因此遭受经济损失。
三是交易日。
香港与内地A股市场的交易日并不完全一致。沪港通在沪港两地均为交易日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时开通。投资者在参与港股通交易时需要充分了解具体的交易日期,做好交易安排和风险控制。
四是货币兑换。
内地投资者在参与港股通投资时,作为港股通标的的联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以港币报价,以人民币(6.2261, 0.0113, 0.18%)交收。此外,因港股通相关结算换汇处理在交易日日终而非交易日间实时进行,所以,投资者要关注由此产生的人民币兑港币在不同交易时间结算可能产生的汇率风险。
H. 港股有什么风险
1、首先是市场联动的风险。
与内地A股市场相比,由于在港股市场上外汇资金自由流动,海外资金的流动与港股价格之间表现出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港股市场交易时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变动导致的系统风险相对更大。
2、其次是股价波动的风险。
由于港股市场实行T+0交易机制,而且不设涨跌幅限制,加之香港市场结构性产品和衍生品种类相对丰富,因此,港股通个股的股价受到意外事件驱动的影响而表现出股价波动的幅度相对A股更为剧烈,投资者持仓的风险相对较大。
3、再次是交易成本的风险。
目前,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除因股票交易而发生的佣金、交易征费、交易费、交易系统费、印花税、过户费等税费,投资者在不进行交易时也可能要继续缴纳证券组合费等项费用。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港股交易前应当充分了解可能需要缴纳的与各项相关税费安排,避免因交易频率提高导致交易成本上升。
4、此外,还有个股的流动性风险。
不同于在内地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成交较为活跃,在香港市场,部分中小市值港股成交量则相对较少,流动较为缺乏。因此,如果投资者重仓持有此类股票,则可能因缺乏交易对手方交易,进而面临小量抛盘即导致股价大幅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