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作投资如何计算盈利分成以及亏损
企业抄盈利=营业收入(如销售商品收袭入)-营业成本(如生产产品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如销售人员工资、广告宣传费)-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管理部门常规费用)-财务费用(如借款利息)+投资收益(如购买股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投资性房地产涨价)+营业外收入(如国家拨款)-营业外支出(如企业罚款)-所得税费用
正的就是盈利,负的就是亏损。
⑵ 两个人合伙,投资钱不一样,如何算利润
建议提前约定或提前签订动态调整协议。
一般来说都是首先看出资额决定各自占股份多少,通过股份比例完成利润分成,前提是双方出资和出力相差不要太多,这样直接签订分成协议就可以了。
如果双方出资比例极不对等或者相差较大,再或者其中某人只出钱不出力,再或者某人出钱但是不恩么参与实际经营,那么这就要双方提前约定好分成的比例。
如果出现(2)中的情况,建议分成几个维度去评判两个合伙人对公司的影响
1.出资:比较明显的维度
2.出力:是否全职参与企业经营
3.资源:是否带来可兑现的某种资源
4.技术:是否有提供独创的技术、专利等
具体的分配方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能靠2人去协商
最后一个建议,任何利益问题都要提前想到,提前约定,不要带着心结创业
⑶ 比如说投资人投资了50万,占3%股份,一年亏损20万,该怎么算
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你们总投资亏本20W
等于你亏6000元
50W除3%约等于1666.667W(总投资)
20W除总投资*100%=1.2%(亏损比例)
50W(你的总投资)*1.2%=0.6W(你的亏损金额)
第二种是你亏了20W
你们总亏损666.6668W
20W/50W*100%=40%(你的亏损比例)
50W除3%约等于1666.667W(总投资)
1666.667W(总投资)*40%=666.6668W(总亏损)
⑷ 投资比例不同,开支和收入怎么算
投资的多,相应的手续费不同是你的开支,获取的利益不同是你的收入,开支较大多是手续费,也可能是你的本金,
⑸ 几人合资做生意,投入比例不同,收入或者亏损一般怎么计算
是的,合伙的都是共同承担风险,同样有收益时肯定投资的多收获的也多,这是公平的。
⑹ 与朋友合伙亏损怎么算,如预计投资共30W
要按实际出资比例算,如果经营到公司解散之前他也没有出资15w的话算他违约(你们规定出资的缴纳期限没有?),与他补不补齐15w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如果你们没有规定出资的缴纳期限,而提前结束合伙合同,你的合伙人补足剩余款项那是按照合同规定承担责任同利润。就是算上资产负债你们按照6、4 分
⑺ 甲乙双方出资比例不同,收益与亏损怎么算
一般都是按出资比例来分摊的。
例如甲乙双方出资比例是6:4,那么收益与亏损都按6:4来分摊。
⑻ 亏损率怎么算啊
亏损率和利润率是一个算法。亏损率系商业部门或商业介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亏损额与商品销售额或资金额的1七率。它表示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亏损的程度。
成本利润率(亏损率)=利润(亏损)÷成本×100%;
销售利润率(亏损率)=利润(亏损)÷销售×100%。
利润率(亏损率)=利润(亏损)÷总投资额×100%。
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8)如果投资比例不一样亏损怎么算扩展阅读:
按其亏损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亏产品,即销售收入低于变动成本,贡献边际亦为负数;这种产品生产越多,亏损越多,必须停止生产;但如果是国计民生的产品,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即使亏损仍应生产。
另一类是虚亏产品,即销售收入高于变动成本,能提供贡献边际,这种产品对企业还是有贡献的。总之,对亏损产品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决策。
1、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亏损产品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就不应当停产:
(1)单位变动成小于单价;
(2)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
(3)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
(4)贡献边际总额大于零;
(5)贡献边际率大于零;
(6)变动成本率小于1。
2、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只要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与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不应当停产;反之则应停产。总之,从财务决策的角度看,不能一概而论。只要亏损产品仍有销路,即使销售价格低于单位产品成本,但高于变动成本,即能提供一定的边际贡献,亏损产品则仍可继续生产。
因为,亏损产品也负担了企业的固定成本。如果亏损产品停产,那么原来由亏损产品负担的这部分固定费用就要由盈利产品来负担,这就必然增加了盈利产品的成本,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
⑼ 投资人股份不一样亏损怎么分配
应该按比例分配
⑽ 问同学一个问题,当由于投资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原投资到新投资间如果是被投资企业亏损怎么调帐
1.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
(1)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
①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②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2)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新增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两次投资形成的商誉或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应综合考虑,以确定与整体投资相关的商誉或应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
(3)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①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按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②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原投资到新投资间如果是被投资企业亏损”
是否可以理解为“②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那么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