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 ①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② 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3.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 利息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其中: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5.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6. ①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税率)]
三、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1.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2.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3.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4.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其中:长期投资平均余额=(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
5. 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其他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其他资产+期末其他资产)÷2
其他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其他资产周转率
6. ①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②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7.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其中: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四、获利能力分析
1. ① 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② 单一产品毛利额=销量×(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
单一产品毛利率=(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销售单价
③ 多种产品毛利额=∑单一产品毛利额
或=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综合毛利率
综合毛利率=∑(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毛利率)
2. 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②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其中:贡献毛益=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4.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5. ① 经营杠杆系数=营业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②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毛益÷基期营业利润
6. 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
7. 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短期利息
或=税前利润+长期资本利息
长期资本额=长期负债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期初长期负债+期末长期负债)÷2+(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五、投资报酬分析
1. ①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② 财务杠杆系数=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变动前的税前利润
2. ①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平均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②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其中: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所以:
③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④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1-资产负债率)
⑤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3. ① 简单资本结构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② 复杂资本结构的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增发的普通股股票+真正稀释的约当股数)
③ 复杂资本结构的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不可转换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普通股股票等同权益)
4.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场利得)÷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其中:每股市场利得=期末股票市价-期初股票市价
5.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6. 市净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其中: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六、现金流量分析
1.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2. 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
3. 偿还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负债×100%
4.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5.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
6.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7. 现金流量适合比率=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期资本支出+同期存货净投资额+同期现金股利)×100%
8.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利息支出)÷(固定资产原值+对外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100%
9.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额
10.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100%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七、业绩计量与评价
1. 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2. ① 净现金流量=净收益+非现金费用
②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现金流量-流动资产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非经营活动收益
③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投资支出
3. 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全部资金×资本成本率=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股权资金×股权成本率
基本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利润-报表总资产×资本成本率
4. 市场增加值=总市值-总资本
5. 经济收益=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净投资的现值
6.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㈡ 下列是衡量企业投资获现能力的指标是()A.现金流量充足率 B.现金净利率 C.总资产净现率 D现金再投资比率
下列是衡量企业投资获现能力的指标是(
C.总资产净现率)
㈢ 再投资假设:项目现金流入再投资的报酬率是资本成本。这句话怎么理解
再投资假设其实可以理解可以以相同的资本成本作为再投资的资本成本,或者说是作为再投资项目的最低报酬率。计算净现值,是使用资本成本折现的,所以说项目现金流入再投资的报酬率是资本成本。
㈣ “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周个股回报率”是什么意思
现金分红,就是派钱,派钱出来的钱再买入它,就叫现金红利再投资。假设,第一年,1元买的;第二年,股价两元,分红一元;第三年,股价10元。
1.如果现金分红不投资,则回报是股价回报(10元-1元=9元)+1元(现金红利)=10元
2.如果现金分红再投资,则回报是股价回报10-1元=9元 加上分红再投资的回报10元-2元=8元,总共17元
第一个回报率是10/1*100%=1000%
第二个回报率是17/1*100%=1700%
㈤ 财务弹性分析的现金比率
再投资现金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长期证券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
其中,长期证券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营运资金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于重量资产和维持经营的能力,体现了企业的再投资能力。国外学者认为,该指标的理想水平为7%-11%较为合理。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或称现金流量允当比率)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即:近5年平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平均资本支出+近5年存货平均增加+近5年平均现金股利)
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资金自给率越高,企业发展能力越强。如果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大于或等于1,表明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足以应付各项资本性支、存货增加和现金股利的需要,不需要对外筹资;若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不足以供应目前营运规模和支付现金股利的需要,不足的部分需要靠外部筹资补充。如果一个企业的现金满足投递比率长期小于1,则其理财政策没有可持续性。
㈥ 如何查找证券投资基金现金比例
登陆广发基金官网查询和登陆网络金融个人理财中查询。
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版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权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12次,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该次可供分配利润的10%,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若投资者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
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本基金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㈦ 在投资比率等于或者是接近于几时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满足企
再投资比率等于或者是接近于几十,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资金流量是正常的是70,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操作,而且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㈧ 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主要包括哪些
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是现金流量财务比率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统称,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一、现金流量财务比率分析
(一)现金流动性分析,主要考察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债务之间的关系,主要指标包括:
1.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2.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
(二)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每月销售现金净流入、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1.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务收入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三)财务弹性分析,是指企业自身产生的现金与现金需求之间的适合程度。反映财务弹性的财务比率主要有现金流量适合率、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1.现金流量适合比率=一定时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期资本支出+同期存货净投资额+同期现金股利)×100%
2.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原值+对外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
3.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额×100%
(四)收益质量分析
评价收益质量的财务比率是营运指数,它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与经营所得现金的比值。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经营所得现金
经营所得现金是指经营活动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
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二、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可以分为现金流入结构分析、现金支出结构分析及现金余额结构分析。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构成是反映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如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等在全部现金流入中的比重以及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中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明确企业的现金究竟来自何方,要增加现金流入主要应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等等。
2.现金支出结构分析
现金支出结构分析是指企业的各项现金支出占企业当期全部现金支出的百分比。它具体地反映企业的现金用于哪些方面。
(二)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
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通常是采用编制历年财务报表的方法,即将连续多年的报表,至少是最近二三年,甚至五年、十年的财务报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以观察变化趋势。观察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单看一个报告期的财务报表,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情况,并有利于分析变化的趋势。
运用趋势分析法通常应计算趋势百分比。趋势百分比有定比和环比两种。
。
㈨ 再投资假设:项目现金流入再投资的报酬率是内含报酬率。对以上这句话怎么理解
内含报酬率是项目本身能达到的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因此,内含报酬率的再投资假设是项目现金流入再投资的报酬率是内含报酬率。
㈩ 再投资率是什么意思
再投资率=(税后利润/股东权益)×[(股东盈利-股息支付)/股东盈利]=资本报酬率×股东盈利保版留率=[税后利润权/股东权益]×[(股东盈利-股息支付)/股东盈利]
这一比率表明公司用其盈余所得再投资,以支持公司成长的能力。公式中的股东盈利保留率即股东盈利减股息支付的差额与股东盈利的比率。股东盈利则指每股盈利与普通股发行数的乘积,实际上就是普通股的净收益。再投资率越高,公司扩大经营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金融学中,再投资率又称内部成长性比率,是指企业每年赚取的钱(是指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盈余),有百分之几用于投资支出(例如,净营运资金、固定设备新购、其他资产新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