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志东的人物简介
1984年生,天津人。200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青岛画院专职画家。作品曾发表于《美术》《美术大观》《国画家》《美术观察》《北方美术》《中国书画报》《美术报》《厦门日报》等报纸杂志。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㈡ 王志东的三次创业
从1992年至今,王志东先后经历3次创业,成功进行多次国际资本运作,领导新浪网成为全球最大中文门户网站,并于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1年12月,王志东在个人职场生涯达到巅峰时却选择离开新浪,创建了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
近20年当中,王志东做过两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两件事情是两次创业历程,也是所实现的两次创业梦想。”第一件是1990年至199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他研发RichWin、中文之星等平台后提出一个口号:让中国软件与世界同步;第二件是1993年至2000年,王志东借鉴美国硅谷创业模式,带领新浪走出中关村到美国上市。 在王志东的眼里,Skype一直是自己非常感兴趣和重点研究的互联网产品。Skype是一种网络即时语音沟通工具,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向客户提供免费的高质量通话服务,Skype正在逐渐改变电信业。“可以看到,Skype关于语音压缩技术并不是自己的专利,而且也并没有买断这个专利,换句话说,世界上有很多的公司能够掌握这个技术,但它为什么能做的如此成功,核心在于可控的P2P技术。”
可管理的P2P技术在王志东看来,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领先,更重要在于它符合了一种生存法则。“它在三个点上是做到了平衡。第一个是用户体验,用户需要速度。第二个是厂家要控制成本,控制成本不能够牺牲用户体验,因为纯粹P2P的话,有的时候体验不稳定,但是你要提供一个商业服务,服务质量必须是稳定的,质量必定要可靠,Skype正是有一个可管理的P2P的架构,它的服务才能达到高水平。第三个是跟产业链,包括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要形成一种共赢,否则你这个P2P做起来但运营商封杀的话,也推广不起来。”两年以前,点击科技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后台帮助游戏厂商、网吧运维系统商进行游戏更新和网吧分发更新内容。“目前已经有几万家网吧在用点击科技的这一技术。”王志东很愿意谈到这一点。游戏行业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网络游戏更新频繁,更新包特别大,这让游戏商、网吧运维系商以及游戏用户都非常不满意。针对这种现状,王志东和他的点击科技团队推出了增量更新技术。一方面对新的更新自动做增量对比,只把新增的内容放进来并进行分发,不重复更新,让游戏更新量最小。另一方面,通过可管理P2P技术提高游戏更新速度。这一技术得到了厂商和市场的认可,而游戏用户也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到了点击科技的技术。 模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07年王志东一篇文章回忆道:“在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重现辉煌。彷徨之际,突然悟到了一个道理:自己最擅长的是互联网而不是软件,应该调整方向,让”即时沟通“这一理念在互联网领域大展身手,而不是陷在软件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当中。2006年,我开始调整点击科技的方向,决定转身再战互联网。”
这些年来,王志东慢慢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在一开始几年,点击科技业务属于C2B,即用一些公用互联网的应用往企业应用转移,包括了协同应用、即时通信等等,形成垂直领域的企业应用。而从09年开始,点击科技业务逐渐在向B2C的概念转变,即原来在企业应用里面积攒的技术,我们逐步把它往互联网市场做转移,转向消费者娱乐的方面等方面。而桥梁,正是之前在企业应用里面的SAAS技术。
在王志东看来,这是一种类似网络操作系统的平台。传统的软件可以装在点击科技的云端,通过网络虚拟操作系统直接在前端做应用。把一些传统单机软件变为WEB软件即传统软件SAAS化。网络游戏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王志东分析,中国大大小小游戏有一万多款,除了一些小游戏和webgame外,大部分的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体积庞大。对玩家来说下载、安装、升级非常麻烦;对于游戏厂商而言,新游戏推出如何让游戏低成本而有效分发到用户手里一直是难题。而用户所付出的,仅仅是下载一个3M左右的软件。
市场是需要耐心的,王志东也碰到有耐心的投资人。点击科技先后接受富达和联想投资,“从他们的投资风格来讲,是属于比较有耐性的那种。他们的耐心给了我们很好的时间和空间,来储备和集中完成我们的技术平台。”
对于三次创业的王志东而言,耐心或许能够赢得更大的成功。
㈢ 几个大型网站的创始人是谁
网络----------李彦宏海归派 出生于山西阳泉北京大学本科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硕士公司总部:北京 主要行业:搜索引擎
行业地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1999年,李彦宏和徐勇回国创建了网络,一年后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公司。2003年第二季度,网络宣布全面盈利。目前,网络的竞价排名客户达3万余家。
GOOGLE(谷歌)-----佩奇和布林
Google创始人佩奇和布林简介 两位Google创始人,左为佩奇,右为布林 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上图右)出生于莫斯科,是马里兰大学的荣誉毕业生,拥有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理学学士学位。随后他考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他目前从计算机研究所博士班休学,全力发展Google公司。 谢尔盖-布林的父亲迈克尔-布林是一名数学家,曾经在前苏联的计划委员会就职,1979年他移民到了美国。他们一家是由于前苏联对犹太人的歧视政策移民的。迈克尔说:“我离开前苏联除了自身原因再有就是考虑到了谢尔盖的前途。当时我并没有考虑过谢尔盖会成为一名产业巨子,我只是希望他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并最终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最好是像我一样成为一名教授。”但是谢尔盖并没有按照父亲给他设定的规划发展,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期间选择了休学,并和拉里-佩奇(上图左)一起创建了家喻户晓的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佩奇毕业于密歇根州安娜堡大学,拥有理学学士学位。受担任计算机系教授的父亲启蒙,佩奇早在1979年就开始使用计算机了。目前他暂时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博士班休学与好友布林共同经营Google公司。 1998年9月,25岁的佩奇和24岁的布林决定合伙开个公司,公司提供的惟一服务就是搜索引擎。两人在对商业计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从斯坦福校友、思科公司的现任副总裁贝托尔斯海姆那里顺利地拿到了第一笔投资:10万美元。他们的搜索引擎Google脱胎于1996年1月诞生的BackRub,后者最初只是佩奇和布林的一个课题实验。有一天,他们惊异地发现: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原本只有数位导师知道的BackRub系统。两人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售BackRub,但当时各大门户网站对这项技术非常冷漠,佩奇和布林决定自己干。于是,1998年9月,Google就在一个车库中诞生了。在创立之初,公司除了佩奇和布林之外,就只有一个雇员克雷格-希尔维斯通,他现在是Google的技术总监。
雅虎----------杨致远 籍贯台湾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
公司总部:美国主要行业:互联网
行业地位:全球首家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
上市公司:雅虎(美国)
杨致远在斯坦福大学写博士论文期间,发明了最早的网站搜索软件。1995年他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建立雅虎公司,将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由于当时能够提供免费信息检索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得到市场广泛认可。1996年4月12日“雅虎”股票IPO,当日市值即高达8.48亿美元。随着网络搜索市场的升温,以搜索引擎起家的“雅虎”目前正重新建立其行业巨擘的领先形象。
搜狐----------张朝阳 出生年月:1964年 籍贯:陕西省西安市 1964年出生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198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张朝阳现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新浪----------王志东和姜丰年
王志东,四通利方总经理。1967年生,广东省东莞市人。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89年5月,特邀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制“中文多窗口图形支撑环境”。 1990年6月,转入北大方正负责产品二次开发与新产品研制工作。 1991年6月,独立研制并推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s中文环境--BDWin3.0。 1992年4月,创办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93年12月,创办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三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 人们熟知和佩服的王志东是第一个写出Windows中文平台的程序员。BDWin,中文之星,RichWin使只正经写过五年程序的王志东成为继严援朝之后中国笫二代程序员的象征。但是,在1994年Rich Win第一版写完之后,王志东就放下了往昔赖以安身立命的C语言,撑起了四通利方总经理的帅印。 在新天地摔的那个大跟头,使王志东明白,营造一个好的软件开发环境比创造一个好产品更加困难。“我曾经一厢情愿地想为自己找一个好的环境使自己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写程序,但是国内缺的就是这种环境,国内搞技术出身的人倒楣的很多,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怎么经营,怎么管理,怎么把握方向。”王志东在找了几次也没有为自己找到一个好环境后,就下决心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 作为四通利方总经理的王志东现在要考虑的不再是怎样精简程序指令,而是对外合作。“我要考虑,和谁做朋友,和谁打对手。做朋友做到什么时候,就应该改变身份,千万不能站错队” 政府关系。“RichWin现在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863计划,科技成果计划,九五技改计划。” 市场策略。“针对中国软件市场非常不成熟的现实,我们选择了捆绑和做大用户的市场策略,这个策略现在看来非常成功。” 让王志东总经理整天牵肠挂肚的远不只这些事,“程序是人和人智力上的较量,不用去考虑许多非逻辑的因素,而软件公司却要求考虑到方方面面,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整个公司都不会成功。技术好,还要产品好,产品好,市场还要好,关系还要好,内部机制更要好。”所有这些给了王志东很大的压力,但身为公司总经理的王志东“想推也推不掉”。 按照王志东的性格,他“最不喜欢跟谁聊天,夸夸其谈,练嘴皮子。最不喜欢看人打架,自己去劝架”。从程序员到总经理,“要做出很痛苦的牺牲,要摆脱原来个人英雄主义的状态。可能要摔过跤才能下决心完成这个转变,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机遇,组织管理和聪明完全是两回事” “五年多的程序员生涯,我感觉实在没过够瘾,挺遗憾才只有五年,其实直到现在,我经常还有回去写程序的冲动。我现在的情形就像老鼠踩飞轮,越踩越快,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力,我现在已经踩上去了,想停都停不住。也许三五年之后,四通利方做出来了,我聘一个总经理,自己再去写程序。”看看王志东的经历,就能明白王志东做了总经理为什么还想回去做程序员。 上街 1987年,王志东在北京大学无线电系读完大三,感觉学分挣得差不多了,就进了中关村。刚出道的王志东在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攒机器、倒机器、前台销售机器,忙里偷闲玩一些西文软件的汉化,在没有源码的情况下,他汉化了AutoCAD的一个版本,开发过IBM5550上的汉字系统。就这样一晃一年过去了。 是用户的一个需求改变了王志东发展的轨迹。这个用户买了北大方正排版系统,又买了四通4S系统,但两个排版软件对硬件配置要求不一样,不能装到同一台机器上用,商家告诉他非要买两台PC才行,用户为这事很头疼,在街上逛的时候,碰到了王志东,问王志东能不能帮他一把,王志东答应试试看。 方正排版系统和4S系统对显示卡、打印机要求都不一样,王志东的方案是以4S为原型,把北大方正系统移植到新机器上,这样就必须改动方正底层的驱动程序。方正产品是加密的,王志东先解密,然后反编译,再修改。一个月后,王志东把两个系统装到了一台PC上。 这个用户很兴奋,跑到方正说:“你们说不能做的事,我找人完成了。”方正的人不信,这个客户就把机器拿去给他们演示。方正
的人看了演示,一定要追问到底是谁做的,客户就把王志东供了出来。 从此,王选记住了王志东的名字。几个月之后,一家大报社向方正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方正就找王志东把问题解决了。发现王志东很能干,方正的人就对王志东说:“知道你上了街,收入很丰厚,不好意思叫你过来,但你可以考虑来做客座研究员。” 进方正 把上街看成“下基层”的王志东通过一年多的锻炼,觉得中关村自己大致了解得差不多了,正想到一个正规化公司修炼一下。于是,就顺着这个台阶,进了方正。 1989年,进方正的王志东像个消防队员,主要任务是解决方正系统的硬件兼容和软件特殊要求问题。方正对程序源代码控制得非常严格,王志东要在没有源码的情况下,先反编译方正的软件,然后,再为方正软件解决兼容性问题。“加密对我不起作用,我能把原来的加密方法改了,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给它加上密。” 方正的维思系统决定在Windows上开发,但当时Windows不能处理中文,找微软,微软还没做Windows中文版的计划。王选曾安排过一个学生做Windows汉化,做了半年,这个学生去了加拿大。王选想到了王志东:“你能不能把Windows汉化了?” 任务很艰巨,要在3个月内拿出东西。“Windows我从来没摸过,再说,我对C还不是特别熟,我以前多是用汇编和Debug一点点改。但我一拍脑袋,就答应下来。我说,行,我试试看。王选说,别试试看,立个军令状。我当时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又能怎么样。”就这样,王志东正式到了王选的研究所。 王志东开始躲进自己屋里,什么人都不见,专心写自己的程序。各种设计的纸铺了一地。2个多月后,王志东写出了汉化Windows1.0。 王志东活干得太快,实在不好管。于是他一口气做了几个汉化Windows版本后,就从研究所又回到方正公司。 外挂 直接在西文Windows上改,版权上有问题,工作量很大,又不能改得很完整,只能够凑合用。王志东突然想到能不能用外挂的方法解决Windows处理中文的问题。王志东用了一个多星期的业余时间,把外挂的方法验证了。此时,王志东兴奋了,“这是全球第一个Win
㈣ 王志东的领袖人物
王志东,中国IT界的名人。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王志东曾让新浪风靡全球却是一个活脱脱的事实,当年的“中文之星”遍地开花,畅销世界五大洲。
新浪结束,“点击”开始。王志东重整旗鼓,再度出发。
从北大方正到新浪,再到点击科技有限公司,王志东一路走来,有过辉煌,到过低谷。趟过互联网的急流后,对其中的深深浅浅、沟沟坎坎他已了然于心。
王志东的人生,就像那个自然界里最神奇的数字“π”一样,完美、自由、循环、而又永无止境。
硝烟尚未散尽,解甲而去的王志东已披甲上阵,携着“点击”,再度叱咤互联网风云。
重振双翅的王志东,不是要向谁讨伐,也不是为证明给谁看。他只想做回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资本的纷扰,也没有董事会的压力,他的内心不再焦灼,也不再恐慌,而是充满了平和、宁静和踏实。
时过境迁,挥别了新浪的王志东,携Lava-Lava重出江湖,他的巅峰在明天!
㈤ 王志东为什么离开了新浪
现在还有人关注王志东很让人惊奇,要知道王志东早在2001年便已经脱离了新浪,又再次开办自己的事业,而且相对于新浪来说,王志东早已是个过去了。也许王志东继续呆在新浪,新浪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至于他为什么离开新浪,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王志东经历过辉煌,这却也是他难以再次辉煌的原因。一是时代变了,想要像以前那样创业,首先没有那个社会基础了。其次作为一个程序员,他的心态或许过于平缓,没有了当初的斗志了,从他一次次的创业来看,都是和原来有一定关系的工作,范围却越来越小。也许有了孩子家人,心态已经平和,没有当初的创业的霸气了。
其实王志东离开也没什么不好,新浪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很难超越。也许在别人看来王志东没有另外几个人成功,但他也许是家庭最幸福的一个。
㈥ 网易,盛大,搜弧的创始人都成了超级富豪为什么王志东却被扫地出门
王志东却被扫地出门的一些事情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内容
http://tech.china.com/zh_cn/it2001/wangzd/
http://tech.china.com/zh_cn/it2001/wangzd/168056/20010628/195901.html
王志东-为人低调。属于搞技术的那种,为人也比较憨厚,丁磊当年倍受王志东启发。
楼上不知道王志东是谁太不应该了。
王志东,原新浪网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王志东1993年创办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997年成功地为四通利方公司引入650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成为国内IT产业引进风险投资的首家企业。1998年12月,他又成功地完成了与美国华渊资讯网公司的合并,创建新浪网公司。
四通利方于1993年年底在北京中关村创办,很快便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软件公司之一。王志东曾亲自领导四通利方的研究小组数次承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等重点研究课题,主持开发的RichWin中文平台是全球唯一的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并全面支持Internet应用的多内码语言支持系统,迅速在全球中文用户中得到推广,累计装机量达500万以上,为国产软件之最。
王志东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次年进入北大方正集团从事专业开发工作。6月,独立研制并推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3.0,成为北大方正当年七大成果之一。离开北大方正后,独立研制成功"中文之星"中文平台软件,1992年4月创办"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产品研究与开发工作。大学期间,王志东曾获第一、二届"北京大学五四科学奖",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三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
王志东的管理经验不仅在于中国特殊环境下的软件企业的产品、市场的判断、组织能�湍诓抗芾砟芰Γ��股朴诮岷瞎�氏冉�墓芾砭�椋�吖�驶�牡缆贰?997年成功地为公司引入650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成为国内IT产业引进风险投资的首家企业。1998年12月,又成功地策划并完成与华渊公司的合并成立新浪网,成为全球华人IT界的美谈。到目前,新浪网包括北京新浪、香港新浪、台北新浪、北美新浪等许多覆盖全球华人社区的中文网站,已成为全球目前最大的中文网站。
㈦ 马化腾 王志东 丁磊 张朝阳 这四个人创办网站的共同之处
首先是兴趣吧,富于挑战的的进取精神,白手起家,还有视野前卫
㈧ 王志东的介绍
王志东,广东省东莞人,新浪网创始人。现任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台的一手缔造者;先后创办了新天地信息技术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领导新浪成为全球最大中文门户并在NASDAQ成功上市。2001年底创建点击科技,在国内首创协同应用理念,带领点击团队,融合软件、互联网和通讯三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出新一代网络通讯平台“竞开即时通讯平台”。
㈨ 新浪创始人王志东认为成功应具的素质
vgdxhy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