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紫光金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紫光金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03月2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等。
法定代表人:张援肃
成立时间:2007-03-26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1007539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苑一亩园21号海淀海苑旅馆103平房
Ⅱ 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创投,UNISVC”)由紫光股份(000938)、路桥建设(600263)、中海海盛(600896)、中钨高新(000657)、燕京啤酒(000729)、凌钢股份(600231)、常山股份(000158)、天茂集团(000627)、沈阳公用(0747-HK)等沪深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联合四川省投资集团和内蒙古饭店等于2000年4月19日共同发起设立。
Ⅲ 北京新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1100001278929税务登记号码:****000股东介绍:赵涛,以货币出资1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回的80%;赵超答,以货币出资3000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20%。2007年5月,公司名称由“北京步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新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景峰
成立时间:2001-06-29
注册资本:1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00000278929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雅园5号楼4层408
Ⅳ 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的风险投资
2008年是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大幅增长的业绩,无疑会稳定投资者、债权人等诸多利益方对行业下滑预期的担忧情绪。与2007年的“保守”经营相比,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积极进取,进军包头、大连等地,使异地扩张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在实施地区突围的扩张过程中,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也必然突出,销售和融资成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至于近期市场人士对其子公司巨额利润的质疑,系由于持股项目及合并报表的原因,不足为虑。
业绩增长 回报股东
尽管2008年遭遇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年报显示,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4.7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实现营业利润总额7.6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51亿元,比上年增长79%;每股收益0.88元。
利润分配方面,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计划采用实质上的派发现金股利,而非送股等拆细方式。据介绍,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8986万元(含税)。
考查近年来的情况,不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比例,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现金分红预案都达到最高水平,现金分红数额占当年净利润比率为23%。2005年与2007年的现金分红数额分别为2600万元和3130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比率分别为19%与8.7%。
客观上,大幅度增长的业绩无疑稳定了投资者、债权人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对行业预期下滑的担忧情绪。2008年5月,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完成配股运作,共募集资金26亿元,认购比例98%;同时,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40亿元。在房地产企业普遍因银根紧缩面临筹资难、资金面紧张的状况下,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的融资,不仅缓解了资金紧张局面,更增强了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为自身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借行业危机 并购发力
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获得巨额资金 的情况下,通过并购等方式,于2008年开始了外省市的拿地扩张之旅。这与2007年的“保守”经营形成了鲜明对照。
据年报介绍,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2007年房地产市场“过热”、高价拿地、住宅成交量价齐升的疯狂状态下,没有参加一宗高价土地的竞拍,坚持协议收购,以合理的价格,相对宽松、灵活的付款方式取得土地储备。而在2008年市场陷入低迷时,公司化“危”为“机”,抓住土地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机遇,根据公司资金结余情况,稳健地增加土地储备,并一举走出珠海、中山市场,进军包头、大连,异地扩张取得突破性进展。
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共新增约66.8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截至2008年末,拥有在建工程项目及土地储备项目的规划建筑面积合计超过500万平方米,为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持续稳健发展和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房地产行业开始深度调整的阶段,正是企业扩张的良机。这时,一些区域出现房价下跌、销售量下滑,购房者持币观望态度等现象。房地产公司面临业绩与资金的双重压力,尤其是融资渠道不通畅且近年来高价购地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就项目公司并购而言,资金充裕的大型公司与压力沉重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往往能够达成一致,各取所需,从而利于各自的发展。
考查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并购扩张的个案,透出的双赢安排也颇值得借鉴。2009年1月6日,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发布 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关于收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80%股权的议案》,收购标的是森垒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垒公司”)拥有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的股权及大股东孙继升拥有的大连华藤10%的股权。大连华藤的主要资产是两块房地产项目用地,规划用途为居住、商业。 据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介绍,本次投资是落实公司面向全国、适当开拓异地市场的战略,抓住市场机会收购异地土地储备和开发项目,为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应该强调的是,这次收购对原股东公司同样意义非凡。
首先,获得了巨额现金,或解决了自身的流动性问题,或变现了自身的收益。这表现在640万元股权转让款及向提供股东借款2.89亿元方面。其次,解除了原大股东及经营管理层开发项目的业绩与资金压力。就房地产项目而言,获取土地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资金筹措与实际开发更为重要。资产评估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高达96%,资金压力可想而知。第三,原大股东依然可以分享部分未来项目开发的成果。经过股权转让及相应股东借款偿付后,公司仍持20%股权;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8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