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产业政策有哪些
一是积极应对危机、全力保增长。指导地方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完成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实施细则的研究制订工作,协调各方面推动实施。配合有关部门制订实施部分工业品下乡政策,拉动内需、促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关注和支持工业设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行业。
二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研究制订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制定完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水平低下的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着力解决一些工业行业产能过剩、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是丰富完善促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了工业和通信业领域鼓励发展的方向。根据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变化,修订汽车、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制订农药、乳制品、工业设计发展等行业和领域的产业政策。
四是促进产业布局优化。认真分析当前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制定规范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产业集聚、集约使用土地、节约利用资源和集中治理污染。组织开展产业转移方面的政策研究工作,引导和推动东部地区工业向中西部地区合理转移。
五是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建立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机制,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安排原则、项目管理程序。研究编制了技术改造项目和产品目录,明确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引导社会投资。配合有关单位组织实施了技术改造项目。
六是健全行业准入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车辆生产准入管理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内容,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组织实施行业准入条件,加强对电石、铁合金、焦化、纯碱、轮胎等行业准入工作的“后管理”,积极开展电解金属锰、黄磷行业准入管理。严格规范农药生产准入管理。
❷ 投资中兴通讯的钱国侦能追回来吗
中兴通讯股价让投资者大失所望,主要有以下原因所致:
1.大盘低迷,通讯类股票表现普遍不佳,市场资金流动性匮缺,中兴这类大盘股遭游资忽视,乏人问津。
2.中兴这些年主要开拓海外市场,欧美是其主打方向,和华为已在海外立足开疆,但被当地的贸易壁垒阻挡,加上欧债危机和美国尚在低谷的经济表现,加剧了当地民族保护和保守势力攻击,海外市场遭受打击。
3.中兴受累海外市场表现,盈利下滑,增长缓慢,机构投资者纷纷撤离,股东人数和人均持股都是其业绩滑坡和负面消息的直接体现。
4.近期中兴坏消息不断,美国一些以国家安全、国民安全为名义的调查,往往是因为有外国企业威胁到了美国的领导地位,所以施展的遏制手段。中兴被控侵犯Vringo专利,及思科的发言进一步打压市场情绪。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下称“情报委”)发布最新报告称,华为与中兴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并建议政府禁止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参与美国的所有电信设备业务。在此之前,情报委已经对华为和中兴进行了近一年的所谓调查,并于今年9月13日就该问题召开听证会。今年7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就中兴向伊朗出口禁运计算机系统展开刑事调查。如果中国政府不出台有力的“反击”举措,将无法杜绝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击,情况甚至会进一步升级。
个人建议:中兴股票被打压是“黑天鹅”事件,不影响其长期竞争力和发展战略,从长期投资角度看,被屈杀的蓝筹股必然有价值回归的合理诉求,但现在并不是补仓和建仓机会,短期风险仍需回避,可择机反弹减仓,如果和美国的争端一直发酵,中兴在美国大选年的表现堪忧。除非大盘有可观表现或者中兴有政府担保支持,在政策面和消息面给予强烈支持,否则其股价可能让投资者的预期落空。
❸ 系统集成费按什么标准计取有什么依据例如概预算或者是通信企业发布的文件。
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总承包单位用于系统集成等信息工程的费用(如内网络租赁、BIM、系统运行容维护等)。
依据工程保险费是指在建设期内对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机械设备和人身安全进行投保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工程质量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不包括已列入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施工企业的财产、车辆保险费。
依据建设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完成后,按照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需求、投资限额、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等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其发包(招标)、承包(投标)、价款结算应符合现行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2013年通信业投资扩展阅读:
新建或新增生产能力的工程项目,在交付生产前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对整个生产线或装置进行负荷联合试运转所发生的费用净支出。包括试运转所需材料、联合试运转人员工资、施工单位参加试运转人工费、专家指导费,以及必要的工业炉烘炉费。
日工资单价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通过市场调查、根据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参考实物工程量人工单价综合分析确定。
❹ 急求ATM管理系统 的论文
全年完成增加值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通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8亿元,比上年下降14.5%。通信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1%。
——固定电话发展再创佳绩。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139万户,与去年新增1704万户相比,继续刷新历史最好水平,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亿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新增1780万户,达到8834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比重达到80.3%,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203万户,达到7463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68.6%。
——农村通信需求日益增加。农村电话用户新增936万户,达到3418万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31.4%,超过去年近3个百分点。在地方政府和邮电部门的努力下,村村通电话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占到全国行政村总数的79.8%。
——国内长途电话平稳发展。国内长途电话累计完成194亿次、585亿分钟,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1%和14.3%。
——“一线通”(N—ISDN)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步普及,“一线通”业务作为高速接入手段,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截至年底,“一线通”业务已经实现在北京、上海等25个省会城市的长途业务联网。东部部分省市,已经实现了向地市的覆盖,用户总数达到16.8万户。
——智能网等新业务快速发展。中国电信智能网自1995年以来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目前在全国范围开放的业务有300电话卡业务、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等,其中300电话卡业务具备国际漫游功能,800被叫付费业务、600虚拟专用网业务具备国内、国际业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电话服务。
——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加。全年净增用户1796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324万户,相当于固定电话的40%。其中: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净增用户1961万户,达到3829万户,已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89%。其中,中国移动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1582万户,用户达到3308万户;中国联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全年净增用户379万户,用户达到521万户,移动电话市场占有率达到12%。
——无线寻呼业务平稳发展。中国联通全年新增用户678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71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8%。全社会无线寻呼年末用户总数超过7500万户。
——数据通信用户快速增加。我国数据通信已经逐步从最初低速、单一的业务发展到目前高速、多样化的业务,主要包括:数据专线业务、国际互联网业务、分组交换业务、帧中继业务和IP电话业务。年末中国电信各类数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379万户,其中:分组交换用户达到11万户,数字数据用户达到27万户。全国性的集团公司用户已经接近100家。
——国际互联网络用户发展迅猛。截至年底,国际互联网络使用人数达到89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人数为109万人,拨号上网人数666万人,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上网的人数为115万。其中:中国电信国际互联网络(CHINANET)用户达到336万户,吉通公司国际互联网业务专线用户960个,拨号用户近20万个。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他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人数为20万。
“政府上网工程”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响应,截至年底,已注册的各级政府网站达到2300多个。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远程教育进展顺利。
我国上网计算机数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309万台。国内网上中文站点超过1.5万个。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AC下500个,COM下38776个,EDU下731个,GOV下2479个,NET下3753个,ORG下940个,行政区域名1516个。
——IP电话业务试验受到社会欢迎。
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于1999年4月开通,一期网络覆盖全国25个城市。中国联通、吉通公司IP电话试验项目在全国12个城市开通运营,开通了130多个国家的国际来去话业务。中国联通于年底在12个城市开通130网17911一次拨号业务。中国网通在国内14个城市以及29个国家地区开通运营IP电话业务。
——电信服务遍及全国各地,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通信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96%的县市。中国联通GSM数字移动电话在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5个城市开通运营。
中国联通国信寻呼公司无线寻呼拥护覆盖全国335个地市2022个县市。其中280兆198、199已经覆盖全国287个城市,容量达到1700万户。
国信公司开通“国信网源”网站。截至1999年底,网上寻呼开通了198、199全国寻呼网、27个省网及部分本地网,电子邮件到达呼开通22个省网。此外,公司还与有关单位合作建成了覆盖全国六十多个城市的货运信息发布网络。
2000年通信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我国的邮电通信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成完整、统一、先进的通信网;到2010年,邮电通信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信网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2000年通信发展目标
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总量在1999年的基础上增长20%以上。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4%,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0%以上,装电话时限不超过一个月;大力发展公用信息业务,满足各部门对数据通信的需要。
2、2000年通信发展主要指标
到2000年,通信业务总量(各个通信运营公司总和)将达到3000亿元,年增长25%;通信业务收入达2800亿元,年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可完成1500亿元。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增10万路端,达到480万路端;长话业务电路新增20在万路,达到220万路;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1800万门,达到1.73亿门,实装率提高到70%,电话网总容量达1.8亿门;数据通信网新增容量15万端口,达到90到万端口;移动通信新增信道85万个,达到270万个;发展电话用户2000万户,达到1.3亿户;发展移动电话用户2200万户,达到6500万户。
3、2000年通信发展主要任务
要调整网络结构和布局,加强基础网、业务网和支撑网建设,进下扩大覆盖面,提高全网的技术层次和运行效益。加快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长途干线网,新建省际、省内光缆20万公里,并对“八五”已建光缆进行扩容改造,在全国形成“八纵八横”格状光缆骨干网的同时,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大多数地市。新建和改造扩容的光缆干线采用大容量的SDH和DWDM传输系统,以提高传输速度,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同时,对省际微波干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扩大卫星通信网覆盖面。推进本地电话网建设,全国大部分地区建成以地市为中心的扩大本地电话网,积极发展城乡电话。重点抓好移动网建设,尽早地实现国际联网漫游,到2000年数字移动通信比重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数据通信网建设,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到2000年覆盖县以上城市和有需求的乡镇,分组交换网容量达到25万端口,数字数据(DDN)容量达到56万端,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大力发展数据通信业务和各类信息服务业务。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7号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功能齐全的电信网路管理系统。加快智能网建设,积极发展各类智能业务。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窄带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扩大ATM的试验范围,向社会提供多媒体业务。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中国的本地电话、移动电话、数据和多媒体及信息和服务业市场仍将有较大增长。
预计200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3亿左右,2001—2005年之间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2%,其中城市地区为8%左右,农村地区接近20%。住宅电话仍是最大的用户群体;农村电话用户将逐渐成为本地电话市场的主角;中、西部地区差距将逐步缩小。
预计到2005年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1.6亿左右,平均增长速度为26.2%,其中东部地区为24.55,中部地区为26.7%,西部地区为31.6%。未来几年移动电话将更加普及;移动电话需求业务将逐渐向简单消息业务、数据交换业务、中高速多媒体业务、高速交互式多媒体业务渐次转移。
2001—2005年间,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市场平均年增长率为49%。其需求内容将从窄带业务向宽带业务转移,从分类点播式业务向高速互动业务多媒体用户将达到6300万左右。未来几年内,我国通信业将继续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05年末市场总规模介于6500亿-7200亿元之间。固定电话用户居于绝对优势的格局被打破,移动电话用户比例将显著上升;中酉部边远地区的用户将显著增加,中小城镇用户的比例上升速度最快。在业务需求内容上,业务增长的重点从话音业务需求转向多媒体业务需求,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从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
❺ 中国电信是国企吗
中国电信是国企。
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大力开发和推广信息化应用,以全新的多业务、多网络、多终端融合及价值链延伸,努力使信息化成果惠及社会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
先后为20多个行业和广大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江苏无锡成立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认真履行电信普遍服务义务,积极服务“三农”,持续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和“千乡万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5)2013年通信业投资扩展阅读:
企业标识
中国电信企业标志于2008年设计,中国电信的企业标识整体造型质朴简约、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以中国电信的英文首个字母C的趋势线进行变化组合,似张开的双臂,又似充满活力的牛头和振翅飞翔的和平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传递出我们的自信和热情,象征着四通八达,畅通、高效的电信网络连接着每一个角落,服务更多的用户;表达了我们“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体现了与用户手拉手、心连心的美好情感。
同时,也蕴含着企业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不断超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企业与时俱进、奋发向上、蓬勃发展,致力于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景。经纬度的两个C,象征着中国电信国际业务的布局,而且通过黄金分割方法的运用使得整个标志在动感中又具有沉稳属性。
❻ 中国历年GDP走势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的GDP每年增长7.2%。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符合预期的6%-6.5%的目标。
从2013年到2016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2%,高于同期世界的2.6%和发展中经济体的4%的平均年增长率,年均444.130万亿美元 元(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平稳。 其GDP同比增长6.9%,并且连续八个季度保持稳定在6.7%-6.9%的增长率。
2019年全年的GDP按季度划分,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2%,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0%,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0%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 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 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6)2013年通信业投资扩展阅读: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8%;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私营企业增长7.7%。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0%,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8.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1和2.7个百分点。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8%。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为53.2%,51.2%和51.1%,均高于临界点。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4%,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01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 月份收窄 0.8 个百分点;其中11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10 月份为下降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