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机制上来看,90年上交所正式成立,到92年正式向境外发行股票,再到2005年的股权分置回改革,至今也就是答短短的20年,而05年股改后才使得A股贴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资本市场“的标签。
在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和15年股灾后,到现在IPO重启,A股可以说是经历了比较大的成长。但是策略管理人和投资人还是面对着一些非常重要的机制性问题:
1. 市场上全流动股票还是较少
2. 做空成本过高
3. 退市机制不足
4. 国有控股股票占比高
5. 无法方便的进行T+0交易
纸面上跑的好的策略,实际操作中都会有较大的代价。比如短期市场反转这种多空年化收益22%,听起来又高大上的策略。
❷ A股到底能不能做股票量化投资
A股到底不能做股票量化投资
只能做投机
抓住买卖点操作
❸ “固收+”策略到底加了什么
“固收+”中的固收,指的是确定性的,几乎不承担风险的债券资产。对于公募基版金来说,应该包括利率债权(主要指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和中高等级信用债,按照目前的市场水平,这部分的年化收益大概在3%左右。
而“+”,既是+收益,也是+风险,根据风险度量的不同,可以有两个层面:
首先是债券投资层面,固收策略三板斧,通过信用挖掘和适当下沉找到信用债中的宝藏;通过久期调节做做波段;通过杠杆套一点票息利差。虽然这都属于债券投资策略,但也都“+”了风险,所以也算“+”的部分。
跳出债券投资,可以增厚组合投资收益的风险资产或策略有,股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打新、定增、可转债等等。
除了传统的“固收+”,还有一些泛绝对收益策略,比如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量化对冲及CTA等。
总结下来,“固收+”的“固收”好比“安全盾”,为组合取得固定收益的“打底基本盘”,而“+”则更像“冲锋刀”,用优质的风险资产及配置策略“提鲜加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保持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前提下,“+”到什么程度,就完全看基金管理团队的实力了。
❹ 量化基金大面积亏损 量化策略在A股失效了吗 投资理财
暂时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