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母基金的选择方法
对于有收益补偿措施的FOFs产品来说,补偿方式并不相同,有的承诺以管理者自有份额资专产进行补偿,如招商基金宝;有的承诺以自有份额收益进行补偿,如光大阳光2号。还有的则承诺以管理费进行补偿,如广发增强型基金优选4号。一般来说,以自有份额资产进行补偿的,券商承担的责任最大,因此投资也更为稳妥更为抗跌,但与此同时,风险与收益并存,该类产品的投资收益也不及其他产品。
从投资风格来说,承诺了保障收益的产属品相对激进些,一般来说,此类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相对较高,如华泰紫金1号、国信金理财稳得收益。而只承诺保本的产品投资风格相对保守,因为只要投资本金不受损失,券商就可坐收管理费。 和基金类似,FOFs产品要收取一定的参与费、退出费、管理费、托管费。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每日计提,已在净值中扣除。此外,投资者需要支付参与费和退出费。有的理财产品不收取参与费,而退出费的高低一般与持有时间成反比,持有时间越短,退出费用越高。
与基金不同的是,大部分FOFs产品还设置了业绩提成条款,当投资业绩超过一定标准时,券商将提取部分超额收益作为报酬。业绩提成比例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获得的收益。
⑵ 基金信息披露的禁止行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有哪些
基金是存在一定投资风险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收益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基金品种,即所谓“买者自慎”。如果基金信息披露中违规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则将被视为对投资者的诱骗及进行不当竞争。
⑶ 为什么私募基金不得承诺最低收益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来《私募源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私募基金募资规则:
不得向投资者承诺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要求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并由投资者书面承诺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
⑷ 有没有承诺年5%纯收益以上的基金呢
没有人敢保证你买的基金一定能赚钱,他们只能告诉你最高的收益能到多少,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没有告诉你,基金和股票一样是有风险的,如果遇到熊市,你不仅得不到收益,而且你还会赔本金
⑸ 私募基金管理人承诺最低收益的合同是否有效
你看看是不是他们的兜底回购,你是做的哪里,我也在做
⑹ 基金投资的陷阱有哪些
陷阱1:“明星经理”挂帅成噱头
基金发行时的拟任基金经理,大多都是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但此后的业绩却让人失望,这是咋回事呢? 2月25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上柜发行,该基金最大的卖点是,将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冠军领衔操盘。在此之前,沪上一家公司也刚刚推出的偏股型指数基金,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大黑马担任基金经理。
陷阱2:历史业绩成“金字招牌”
历史业绩真的代表一切吗?就在今年发行新基金的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网站上,该公司对今年的投资情况避而不谈,一味地称旗下部分股票型基金2012年业绩表现不俗,取得了多个业绩第一。同样,一家上海公司也有类似手法,炫耀着去年全年的业绩排名。
陷阱3:“承诺收益”多是忽悠
前不久,有投资者收到短信称:“某债券基金5.5%为稳定年化收益率,以基金管理费收入作保障。”我国现行《基金法》明确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这意味着,无论是产品说明书还是销售宣传材料,甚至与投资人口头沟通,都不能承诺收益率。
对此,相关基金公司紧急辟谣,公司要求销售人员按照法规和公司统一审定的基金宣传口径进行基金销售,不得有承诺收益率的言行,也不存在具体的约定收益率。相关报道中的内容可能是个别代销渠道的个别区域、分支机构的销售人员错误理解和认识所发的短信内容。
陷阱4: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超10%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按照七日年化收益率 (以下简称“收益率”)计算,74只短债基金“收益率”大幅上涨,目前最新平均“收益率”达到3.96%。就在上述统计中,有21只短债基金最新收益率超过4%,最高甚至超过10%。其中,大成月添利理财B以12.41%的收益率,在上述所有基金中名列第一位,而其“孪生兄弟”大成月添利理财A,同期收益率也达到12.12%。紧随其后的是南方理财60天B、南方理财60天A、南方理财14天B、民生加银家盈7天B、南方理财14天A,这五只基金的同期收益率分别为7.45%、7.15%、5.45%、5.26%、5.16%,同期收益率均在5%以上。
陷阱5:货币基金稳赚不赔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货币基金根本没风险,怎么会出现亏钱呢?日前,有投资者发现,用股票账户上的闲置资金通过券商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某只交易型货币基金19万元,持有了三天,居然账面上还亏损了130元,觉得实在纳闷。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是首只上市交易型货币基金,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场内申购、赎回基金份额,又可如同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卖出基金份额。而货币基金并不投资股票,全部都是用来投资现金、通知存款、短期融资融券等,相当于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几乎没有亏损的可能。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上述亏损?
陷阱6:短债基金好于货币基金
一段沉寂之后,短债基金风声再起。日前,融通基金发布公告,旗下融通7天理财基金正式发行,而交银60天理财也面世发售。就在去年,短债基金的风头几乎无人能敌。其中,工银7天理财债基的首发规模接近400亿元,汇添富理财30天债券A则以215.37亿元的首发规模,排名紧随其后。
陷阱7:基金分红越多越好
以“持续分红”著称的沪上一家基金再次发布分红公告,旗下混合基金继去年分红三次之后,这只2011年底成立一年多来的偏股基金已迎来第4次分红,分红速度刷新近年来成立的同类产品。年前另一只基金成立5个月即首次分红。
诚然,“有红可分”证明了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有红愿分”则体现了持有人利益优先及对基金契约的尊重。但是,基金真的分红越多越好吗?其实,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市场比较多见,很多投资者愿意落袋为安,这与国内市场波动大也有关系。其实,基金业绩好坏与分红没有直接关系,就以A股基金来看,华夏大盘、华夏复兴、基金兴华等坚持封闭式操作的基金,长期业绩表现优异。
陷阱8:买净值低的基金划算
买股票看估值,买基金看啥呢?基金净值越便宜越好?实际上,恐高心理是典型的基金投资错误理念之一,这在当前市场中普遍存在。基金的单位净值代表的是基金所持有的一篮子股票的单位价值。不过,基金净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该基金投资收益能力的强弱。
陷阱9:分级基金看上去很美
分级基金不错,尤其是A类没有风险,还能每年拿到很高的约定收益。事实上,分级基金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就在去年,由于股市连续下挫,有的分级基金就触发了“份额折算”条款。
当时,根据合同约定,北京一家基金于8月31日办理不定期份额折算业务。这样的结果就是,你账户中可能多出部分高风险基金份额,而市场如果还在下挫,那你的损失就会很大。
陷阱10:QDII基金都需要配置
“为了分散单一市场风险,你肯定需要配置QDII基金。”对于销售人员的这句话,很多投资者几乎耳熟能详。但是,你真的需要配置QDII基金吗?QDII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去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相比把钱只投放在A股一个市场里而论,QDII基金的分散定位就很有吸引力。
对此,投资者需要考虑两点:首先,QDII大多也是偏股基金,投资风险并不低,尤其很多是投资贵金属、房地产、油气的主题基金,其单边上涨下跌的特点更明确,业绩波动性更大;其次,是很多投资者要量力而行,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配置QDII才能分散风险,其实偏股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的搭配,已经有效分散了你的风险。
⑺ 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第三方承诺收益合法吗
私募抄,既然称之为袭私募,就不能公开进行募资活动。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加强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严格规范创业投资企业募资行为的通知》,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时如果承诺最低回报或者发布广告等公开募资是不允许的。
⑻ 为什么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
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这看起来是保障了回持有人利益,其实不然。答因为如果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最终肯定不是个人承担,而是公司承担。公司承担,以现在基金公司现状,一家中等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大约在100-300亿之间,普遍的注册资本也不过2亿左右。如果说承诺收益了,按100亿计算,承担亏损2%这家公司就得关门了。如果说这家公司规模300亿,100亿的那只亏了,公司要关门了,那对另外200亿的管理人是不是很不公平?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从历史沿革来看,违规承诺收益,存在变成公司变相向持有人进行融资的风险。你这么理解,我发了100亿产品,给你4%的收益,我把这钱通过其他方式套出来,给我自己用,那是不是变成了我向你借钱给我自己用么?
目前,对于保护持有人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的问题,证监会允许的是采用变通的方法,比如允许基金公司拿自有资金作为产品的安全垫(或说劣后)。也就是如果产品亏了,先亏基金公司那部分自有资金,直到亏完。
⑼ 证券公司销售私募基金,中途承诺保本保息,到期亏损证券公司要管吗
证券公司销售的基金没有承诺保本保息的,如果你有证据证明证券公司承诺了,那么亏损应该要证券公司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