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0岁之后能干什么
四十岁之后能做的有财务,医生,高管,写书,老师,销售,卖车,卖楼,卖保险,自己做生意等等不少可以干的工作。
『贰』 外企40岁以后的人去哪儿了
您好
外企40岁以后的人出路有三:
1、当公司技术大牛,无可替代,不可或缺,能干到退休,专前提是身属体要健康哦!这种创业也可以。
2、走公司管理路线,这条有点难,就和武师一样,文戏不行,武戏打不动了,走导演、制片路线?
3、另谋生路,那就看你还有啥能耐了?艺不压身,趁着年轻,您了多学点别的技能吧。
『叁』 做基金经理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希望你是一个正直的人,如果当四下无人时你自己评价自己,还很难做到,那建议你慎重考虑你的这个职业方向。
其次,希望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该你负责的不推诿,同时能鼓励团队,激励团队,成为受人尊重的人,基金经理应该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因为你在帮助别人让他们有更多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再次,希望你是一个坚定的人,就是认定这个目标,一往无前的去努力实现达到。
接下来说的,都是技术层面的,大前提是到达罗马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
但有几点在圈内是大概率性的公认条件:
1、学位总归是门槛,也是展示。如果你是本科,那还很远很远,就要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力),现在搞股票研究的门槛基本都是名校硕士博士。
2、经验,经验,经验!你不能偏离航道,一般,基金经理都有6-10年的证券或投资从业经验。所以,耐心点,真的,耐心点。
3、始终要业绩支撑。就是你不能有重大失误,污点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务必需要被杜绝的,就像银行信贷如果有坏账那就把这个人的声誉破坏了。要有持续的业绩来证明你的能力,这样才会被基金公司看中。
4、知识要丰富,要丰富,要丰富。换句话说,最好啥都懂,哈哈哈,还有分析能力要强,人脉资源也不能差(哈哈哈,其实符合这些条件做什么都行了吧)
其他:证书方面:证券从业——基金从业——期货资格——CFA、FRM(CPA和律师可作为补充)
你基础不错啊,在正道上啊,可行路径:行研——转换为产品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未来在中国成为基金经理的机会当然多于在其他国家,认准就去努力。
『肆』 40岁以后除了创业,一般的人都在从事什么工作
我感觉抄40岁以后除了创业你一般都是从事一些比较平稳的工作,就比如说在一个企业去当白领或者就是在一个国企去当一个职员,或者就是在政府去当一个公务员,这些都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因为40岁之后你要为你自己负责,要为你的家庭负责。
『伍』 职场上40岁很容易有中年危机,做到哪些点,40岁后依然可以大有作为
人到中年,毫无激情,没有一天想着工作,怎么办?同是中年的很多人无不是在拒绝工作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工作,比这更苦逼的是人到中年还要从头再来。不止一次听朋友抱怨:人都40多了,去公司面试,老板经常会提及能不能从业务员开始。最近,身边总有人抱怨:不行了,不行了。头发掉得快谢顶了,中年危机是不是要来了。
在这个过程发现年龄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能力与岗位不符。10多家的offer只有少数企业是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大多数企业有点趁火打劫的意图,你能力我们认同,就是工资只能给你业务员的待遇。还好那时有很多时间可以学习,用了7天参加新媒体课程,又参加了写作训练,恰巧我在培训师沙龙多年等等综合因素,使我收获今天——社群运营。你的生命是让步,还是继续前行,只有你才能决定,打败、淘汰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放任自己随波逐流。
『陆』 4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
确实,人事工作不像一些技术工作,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所以目前的工作回要做好,但不丢了自己答原先的专业,并保持对专业的钻研,丢了很可惜,当然会有后面的忧患。如果没有专业的一技之长,那就在公司里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专业,利用工作之便,留心、学习、熟悉,逐渐让自己成为熟手、能手、创新手。考公务员是一条路,做其他技术工作有很多路,就看你想走那条路了,现在你还有选择的时间。建议你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规划,分析自己性格特点、长处短处,能和可能,观察周围“我的人脉”“我的条件”“我的圈子”。不要杞人忧天。有了人生目标,就有兴趣和动力了。一般来说喜欢的事是最好的工作,但人长大了,不能仅凭兴趣行事,能成事的适自己各个方面情况的,才是好的。患得患失挑来减去,时间错过去了,你最后会知道,没有那一项工作是能保障一个人一辈子的。
『柒』 那些将近40岁都没有成为管理层的人,后来过得怎么样呢
大学刚毕业时新入职了一家公司,基层员工有一位近40的老员工,叫阿伊,阿伊大学毕业以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10几年了。
我们的岗位是基层财务人员,她跟我们做同样的事情,主要与客人对账,整理资料等简单的工作。我们的上司是个30多岁的女人,比阿伊少一点,但是脾气十分火爆,动不动就喜欢批评下属。
有一次,阿伊与客人对错了一笔数,上司丝毫不顾是否老员工,开会时对阿尹当众批评。我们以为阿伊会自持是老员工当众顶撞,谁知阿伊完全没有,她赔笑地点点头,向上司道歉。
会议结束后,阿伊躲到洗手间失声痛哭。
年轻的我不谙世道,安慰她的同时,忍不住为她抱不平:“要我是你,我就反驳她了,人又不是神,是人都有错的。”
阿伊只是心酸地回答一句:“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上有老下有少,而且年龄到了,我又只会做基层性工作,出去找工作也难的。”
职场是残酷和现实的,最好奋斗的年龄段应该是2,30岁的年龄。这个年龄琐事比较少,有用不完的精力,很适合奋斗。如果到40岁还是基层,可能身心上就懈怠,要奋起直追实在有难度,只能做被管理层受气了。
1.认清自己
表姐是做HR的,当她听到我说起3.40岁还做不了管理层的恐慌后,她觉得很幼稚。
“并不一定要成为管理层,你还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一样会受人敬重。”她说道。
表姐说,其实当管理层是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当,你要认清自己有没有具有管理才能。
管理才能包括:
沟通能力。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互动的状况,倾听职员心声,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倾听”最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成功。
协调能力。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建立疏通、宣泄的管道,切勿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急于着手处理与排解。此外,管理者对于情节严重的冲突,或者可能会扩大对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决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状况不明、是非不清的时候,也应即时采取降温、冷却的手段,并且在了解情况后,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冲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发权和主动权,任何形式的对立都能迎刃而解。
规划与统整能力。管理者的规划能力,并非着眼于短期的策略规划,而是长期计划的制定。换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深谋远虑、有远见,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而且要适时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才不会让员工迷失方向。特别是进行决策规划时,更要能妥善运用统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属的智慧与既有的资源,避免人力浪费。
决策与执行能力。在民主时代,虽然有许多事情以集体决策为宜,但是管理者仍经常须独立决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协调、化解员工纷争等等,这都往往考验着管理者的决断能力。
培训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拥有一个实力坚强的工作团队,因此,培养优秀人才,也就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统驭能力。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领袖不会去建立一个企业,但是他会建立一个组织来建立企业。”根据这种说法,当一个管理者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团队,才能进一步建构企业。但无论管理者的角色再怎么复杂多变,赢得员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条件。
2.专业技术人员不比管理者差
表姐说,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不比管理人员差的。
一部分人对学术是真心热爱,觉得一辈子做技术是个很快乐的事。待遇方面,管理者和优秀的技术人员差不多。
公司地位谁轻谁重都说不定。每次看我们领导去找专家时看到人家在看报纸,一句也不敢说,且不说人家专家也没耽误工作,关键是离开人家确实就没办法了,咋整。
我恍然大悟,表姐笑笑说:“不过,认清自己以后,最重要是努力在当下,与时俱进改进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不然就是像阿伊一样,既不是专家,也不是管理者,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
『捌』 我今年刚过40岁,想问下是不是正好可以买中欧预见养老2035目标基金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养老目标基金的典型特征,具体如下:
l 基金名称中的年份即对应退休年份,并上下兼容5年
l 随着年龄变化,自动调整资产配置比例
l 年纪轻,股票比例高,年纪大,股票比例低
我们根据特征来逐一匹配下,这只基金对应的退休年份2035年,倒推下来就是今年43岁的人,上下兼容5年,正好覆盖你40岁。
另外,从另外两个特征可以看到,这只基金最大特色就是省心,它是贯穿个人一生的资产配置方案,会随着你的年龄增加而不断动态调整组合的配置,降低偏股资产,来匹配当前年龄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我建议你以定投的方式买入,之后就不用管了,基金经理会自动帮你打理,到退休的时候再取出来吧。
除了养老目标基金,中欧基金去年还在其官方app中欧钱滚滚上线了一站式养老投资服务——水滴养老。该功能与中欧预见养老2035共用算法模型和基金筛选池,是中欧布局养老投资的先行者,在上线不到1年便获得了由证券时报颁发的“智能投顾新锐榜”奖项。
“水滴养老”突破了养老目标基金对年龄的限制,你可以在功能界面输入自己的关键信息(年龄、地区、薪资收入等),就能测算你未来退休收入的一个领取情况,与此同时还会生成属于你的养老投资组合,仓位配置直观透明,推荐自己去体验,很实用。
『玖』 做基金经理要什么条件
基金经理也会分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
像公募基金经理来回讲,一般都会是名校的研答究生起步(比如北大、清华、交大等),背景来讲一般都会是复合背景,纯金融背景当基金经理一般比较难,也会有一些纯理工背景的基金经理存在。
工作经验方面,一般会是研究员出身的比较多,而且是要那种非常优秀的研究员才可以,他们也会组织竞聘去选择基金经理。
私募基金经理一般都是着重看实战经验,私募牌照放开后,很多自认为炒股水平比较高的人都自立门户当私募基金经理了,但从整体的门槛来比较,还是公募基金经理的门槛高,而私募基金相对一般。
第一,要有金融知识做底子,也是专业性的工作要求;
第二,相当出众的情商和沟通技巧,快速识人察言观色。
第三,增长性的人脉圈。
第四,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豁的出去的身体,干销售靠业绩吃饭的人,一定是要用身体换钱的,一定要舍得,但还不是说舍得就一定能换的来。
『拾』 最优秀基金经理前30名
最优秀基金经理前30名分别是:
王崇、林鹏、丘栋荣、刘彦春、张坤、雷鸣、谢治宇、萧楠、周蔚文、赵晓东、史博、刘苏、冯波、曹名长、杨明、傅友兴、饶晓鹏、桂跃强、伍旋、王克玉、王君正、杨鑫鑫、程洲、蔡目荣、董承非、朱少醒、蔡向阳、张慧、杨锐文。
这是通过对过去5年(2014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2日)的偏股型基金业绩的统计,筛选出了业绩最优秀的前30名基金经理。
(10)40岁后基金经理扩展阅读
据悉,此次评选最赚钱基金经理标准颇多:专业的教育背景、深厚的研究功底和良好的道德水准是现代优秀基金经理必备的基本条件,而过往可资考鉴的管理经验是对其从优秀到卓越的预判。
从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看,50强基金经理的人均任职为6.8年。其中5-8年从业经验的有41名,少壮派占据多数。10年以上从业者仅有王亚伟、石波、尚志民、肖华四人。其中最年轻者为榜单第37位管理南方成份精选和封闭式基金天元的基金经理陈键,以34岁入围;年龄最大者为阳光私募尚诚的掌门人肖华,今年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