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已核销的投资损失,经税务局批准可以税前列支,在填年度申报表的时候,填在哪一行
32行,“投资转让净损失”。
『贰』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核销的问题!
03年我公司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则直接转销即可:
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叁』 浅论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的区别与联系
资产处置,是指资产占用单位转移、变更和核销其占有、使用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改变资产性质或用途的行为。
资产损失,是指企业清产核资清查出的在基准日之前,已经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和以前年度的经营潜亏及资金挂账等。企业清产核资中清查出各项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依据有关会计科目,按照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待摊费用挂账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其他资产损失等分类分项进行。
企业在清查核实的基础上,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应当作为坏账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作为本期损益;属于清算期间的,应当作为清算损益。坏账损失处理后,应当依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核算。
根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378号)等文件的规定,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的定义:是指企业将其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通过转让、出租等形式转让给他人的交易行为。这里所指的资产包括应收款及预付款、存货、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根据《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2号文)等文件的规定,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财务核销的定义:是指按照我国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国家和各级地方国资委(局)相关财务监督规定,对预计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经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的工作。
根据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处理的方式,但二者的监控侧重点明显不同,资产处置的关注的重点是将所有权或使用权转交他人的交易,而资产损失核销的关注重点是对预计发生损失的资产,要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损失,这种损失实际上是指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且不可恢复的灭失,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对这类资产该如何处理。
国有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在处理流程上的联系与区别
(一)二者处置流程上的联系
1.审批。两者都要求进行内部审批,企业资产处置要求按照一定的审批权限进行交易底价、处置方式及其他事项的审批;企业资产损失核销要求企业内部提出报告,说明成因,提供符合规定的证据,设立董事会的企业由董事会核准同意;未设立董事会 的企业由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核准同意,并形成会议纪要,并且要按照企业内部核准权限,需报上级集团(单位)核准 确认的,应当报上级集团(单位)核准确认。
2.财务处理。企业资产处置要求按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和税务处理,企业资产损失核销一般要求根据企业会议纪要、上级集团(单位)批复文件及相关证据,由企业负责人、主管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进行相关资产的账务处理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
3.处置权限。无论是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和企业财务损失核销均需要在规定的权限内报企业(集团)审批或备案。其中企业普通资产处置一般针对处置资产设定了净损失比例和损失绝对金额的权限限制。
4.责任追究。企业资产处置是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但企业的资产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将 按有关法规、制度追究企业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犯罪嫌疑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样,企业资产损失核销要求对各类核销资产,必须查清责任,出具资产损失责任处理意见;对属于违法、违纪行为造成的资产损失,按 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党纪、政纪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对负有 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5.与正常产品销售的关系:两者均不适用正常营运企业的产品销售的处理。
(二)二者在处置流程上的区别
二者在处置流程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见以下几方面:
1.评估程序。企业普通资产处置强调必须要经过评估的流程,而企业资产损失核销一般不需要进行评估;
2.经济事项鉴定。企业资产处置一般不需要进行经济鉴定,而企业资产损失核销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如有关技术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出具品质鉴定报告,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鉴证或公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等;
其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司法 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 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1)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3)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5)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6)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7)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 等;(8)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3.交易方式。投资企业一般意义上的资产处置要按照出资企业批准或规定的方式进行资产交易,原则上国有产权(股权)交易应全部在产权交易所进行;而企业损失核销仅要求在经过必要的流程后如公示、审批后进行,并没有指定交易场所和方式。
4.登记程序。企业资产处置如需要办理产权转移、国有产权变更或注销登记、工商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的要及时办理;企业损失核销一般不涉及以上程序。
5.所得税税前扣除:资产损失核销如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应遵循《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准则(试行)》(国税 发[2007]9 号)的相关规定,而企业资产处置一般不涉及,但要按照国家税收征管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或缴纳税收。
『肆』 公司对外投资发生损失可否税前扣除
1、投资损失的账务处理:在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投资收益核算内容中都有规定。(我今年做过一个核销投资损失的报告,他们的核算在营业外支出中)。
2、关于投资损失的税前扣除:税法允许。请查看《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05年9月1日实施,国家税务总局令2005年第13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等相关文件规定。
3、第三个问题我没有理解什么意思,既然可以税前扣除,与抵销当年度的盈利有什么分别呢?
回答完毕。
小妹妹,看来你是个新手,那我就放心了。也许我的回答并不准确,还是多看些书或者向税务机关直接咨询比较好 。如果对我的回答满意别忘了给我加分。欢迎经常联系!
『伍』 资产报废核销是利好吗
资产报废核销说不上是利好,只是把企业原来隐藏的损失暴露出来而已,说利好利空,应从两方面理解:
1、资产在报废前列账上是资产项目,不报废自然损益表上利润不受影响,对于重视经营成果的经营者而言,是努力追求的结果;
2、资产报废核销后,资产从账面消失,计入损益表,影响到企业经营成果,短期看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和预期,也可以视为利空;
3、但从长远看,资产核销后,资产资产更加优良,长远发展后劲更足,所以可以看作利好。
『陆』 权益法下如何确认投资损失
这个做法错误比较多
首先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候,是初始确认,不存在权益法的问题,也就没有投资成本这个明细
借:长期投资投资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另外,不应该在后边有单位,而且最好是用1000000这个最好,为了简便我就不写了
然后还要比较取得投资当日的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后续调整,这里没有相关数据就不说这个问题
倒闭的公司又分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这里没有说清楚,暂且也不管
亏损的时候做相反分录
借:投资收益 (100*0.2)2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
成本科目是取得时候的,后续的就只有先冲减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然后再冲减成本科目,减记至零为限,无限义务的还要冲减和该公司有关的长期应收项目,还不足冲减的再备查簿中登记预计负债.
『柒』 请问事业单位转让核销长期股权投资时,怎样进行账务处理谢谢
事业单位转让核销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如下:
事业单位因被投资单位破产清算等原因,有确凿证据表明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核销。
将待核销长期股权投资转入待处置资产时,按照待核销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贷记“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处置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核销,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通过“待处置资产损益”科目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的核算,作为两笔会计处理,不直接确认,进一步体现了核算的准确性。
『捌』 事业单位核销长期股权投资啥意思
事业单位因被投资单位破产清算等原因,有确凿证据表明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核销。将待核销长期股权投资转入待处置资产时,按照待核销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贷记“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处置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核销,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通过“待处置资产损益”科目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的核算,作为两笔会计处理,不直接确认,进一步体现了核算的准确性。
『玖』 关于投资损失的坏账会计处理
一、坏账准备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等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坏账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企业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投资损失:
企业因下列原因发生的财产损失,须经税务机关审批才能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1)因自然灾害、战争等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或者人为管理责任,导致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损失;(2)应收、预付账款发生的坏账损失;(3)金融企业的呆账损失;(4)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因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而确认的财产损失;(5)因被投资方解散、清算等发生的投资损失;(6)按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各项资产评估损失;(7)因政府规划搬迁、征用等发生的财产损失;(8)国家规定允许从事信贷业务之外的企业间的直接借款损失。
注意:你在处理这类经济事项中要把握的原则,税务这里的财产损失扣除管理办法中是指长期投资因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的损失,什么是这类永久或实质性的损害呢?会计人员就应当在处理具体经济事项时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你单位在向一些公司作出的长期投资中,如果是由于被投资单位因经营不善引起亏损导致长期投资减值的损失(有的企业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只能在企业的投资损益——长期投资收益帐户进行处理,税务对这些损失一般不予税前扣除。而对于发生的永久性和实质性损害的投资损失(如被投资单位在四川汶川发生自然灾害的损失,而导致投资的损失),则按照以上的规定,经税务机关核准,作出投资收益——投资损失的处理。
『拾』 什么叫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
就是现金、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的损失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