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有色金属期货2018年产量

有色金属期货2018年产量

发布时间:2025-04-07 08:59:18

A. 2018什么金属涨价

答案:在2018年,多种金属价格出现上涨,特别是铜、铝、镍、锌等有色金属表现尤为突出。


解释


1. 全球经济影响:2018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推动下,对金属的需求持续增加。这一需求增长刺激了金属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对铜、铝等金属的需求尤为旺盛。


2. 供应状况变化:某些金属的供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矿山生产中断、劳工问题以及开发新矿山的难度和成本上升等。这些因素限制了金属的供应量,从而导致价格上涨。特别是在镍市场,一些大型生产商的产量波动以及政治和经济风险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推动了价格上涨。


3. 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对金属价格产生影响。例如,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追求或避险资金的流入,都可能影响金属期货价格。此外,汇率变动也会对金属价格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美元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2018年铜、铝、镍等金属价格上涨。这一现象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供应状况变化和金融市场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的动态变化,金属价格也会有所波动。

B. 中国金银市场开放历程

1949-1999年,我国的金银一直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行统购统配。2000年,开放白银市场,2002年,开放黄金市场。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严禁金银民间买卖,严厉打击银元投机倒把走私活动,有效地增加了国家的金银储备,巩固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
1949-1957年,金价被长期固定在每小两(31.25克)95元人民币的水平。国家对黄金工业投入很少,平均每年只有100多万元。低价格,少投入,是黄金工业只能简单维持,低产量徘徊。1957年国内黄金产量5.541吨,白银产量122吨。其中有色副产品2.948吨,占全国黄金总产量的53.20%。
1957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黄金生产,解决外汇急需”。国家在政策、人力、物力、财政等方面支持黄金工业,全国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采金热潮。
1958年时任冶金部部长的王鹤寿在向毛主席,党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争取有色金属产量的飞跃,占领有色金属全部领域”的方针,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
1958年以后,各冶炼企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在扩大金银原料来源、提高技术和改进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1958年的黄金产量达到6.89吨,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年产记录。
1960年,组织了著名的“白银大会战”。当年,我国白银产量达到创记录的2048吨,比1959年同期增长了11.38倍。1961年白银产量为1858吨,到1962年下降为611吨,1963年才恢复至正常水平的237吨。
1964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说,“董老(董必武)提倡挖金子,银子是对的,要多挖金子,银子”。
1965年1月,中国黄金矿产公司成立,集中统一管理全国采金业,国家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大型金矿。例如山东招远玲珑金矿、河北省金厂峪等。这些金矿的建设为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全国黄金产量7.824吨,白银产量为265吨。其中有色副产金3.603吨,占46.05%。
1969年6月16日,冶金部军代表签发了《关于撤销中国黄金矿产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被迫撤销了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原中国黄金矿产公司直属金矿一律下放给各省、区、市管理(秦岭金矿除外)。
1975年开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主抓黄金工业,加强了管理机构。
1975年10月,王震又主持起草了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黄金、白银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黄金工作的领导,增加必要的力量。冶金部拟成立黄金管理局,产金的重点省、市、自治区要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
1976年冶金部黄金管理局。
1977年,黄金年产量首超1911年15吨历史最高水平。
1978年,全国黄金产量19.673吨,其中有色副产金12.286吨,占62.45%,全国白银产量419吨,都是有色副产。
1979年,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中国黄金总公司相继成立。
1981年,冶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党委联合下发《关于中国黄金总公司、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管理体制的通知》,将冶金部黄金管理局,中国黄金总公司和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统一领导,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
1982年9月,在国内恢复出售黄金饰品,迈出中国开放金银市场的第一步。
198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后,设立了金银工业领导小组,下设金银工作办公室,加强对有色金银生产建设的领导。
1983年之后,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和办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白银地质勘探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人民银行配售白银征税问题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白银经济政策问题的通知》,《白银进口管理暂行办法》等。
198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后,对全国白银和伴生金的生产实行归口管理,成立了金银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国有色金银生产建设的领导。同时,向国家争取到了有色系统伴生金银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金银开发基金、外汇分成、专项贷款、地勘基金以及免缴部分税种等,使有色的金银生产和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利用白银地勘基金勘探了36个主要银矿床、利用金银专项资金建设了20多个以银为主的矿山、利用金银开发基金和专项贷款进行了417个新建和技改项目,到1997年底独立银矿年生产能力为380吨/年,满足了国内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不需再进口白银。同时白银生产也从过去主要靠铅锌铜锡金等副产变成副产,矿产共存的局面。
1983年,国内白银年产量591吨。
1988年,国家黄金管理局成立,对全国黄金实行勘探、生产一体化管理。
1994年国家取消开发黄金、白银地勘基金,并实行有偿使用。
1994年10月,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了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将过去投放给企业的金银开发基金、白银地勘基金、金银外汇分成及有关债权,转由鑫达金银开发中心经营管理。
1995年,黄金年产量突破100吨大关,居世界第六位。
1998年,国内白银年产量达到1299吨。
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白银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解除白银管制,开放白银市场。
1999年11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了外经贸管第702号《白银出口管理暂行办法》,对白银出口实行出口配额管理制。
1999年12月28日,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我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1月1日,放开白银市场。允许白银生产企业与用银单位产销直接见面,征收17%增值税;取消对白银制品加工、批发、零售业务的许可证管理制度(银币除外),对白银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般商品的有关规定管理;国家对白银出口实行配额管理。
2000年,我国白银年产量为1569吨;黄金年产量达到175吨,跃居世界第四。
2000年4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立。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中央银行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兑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放开。
200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黄金集团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黄金交易所模拟试运行,黄金走过了一条从管制到开放的漫长历程。
2001年11月,中国黄金协会成立。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至此国家废除了持续50年的金银统购统配制度。
200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有关黄金行业的26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包括取消黄金收购许可,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业务审批,黄金供应,黄金制品零售业务核准等4个项目。这些审批项目取消后,世界各地的公司只需在中国当地市场购买黄金,就可以自由在中国投资黄金珠宝生产、批发和零售,而无需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但进出口黄金仍需要申请。
2004年6月,高赛尔金条推出,国内首次出现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售与回购的投资型金条;7月中金黄金与其他公司合作分别成立郑州黄金交易中心、大连黄金交易中心。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AU(T+D)现货延迟交收业务。
2004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B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该从以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转变。有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转变,由国内市场向融入国际市场转变。三个转变成为引导近几年我国金银市场发展的主导思想。
2004年10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湖南永兴“中国银都”称号,
2005年1月8日,山东黄金集团宣布出资5000万元成立山东黄金交易中心。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与工行上海分行联合推出"金行家"业务,这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个人的黄金投资产品。
2005年8月,山东招金黄金集团投资设立的山东招金黄金交易中心正式开业。
2007年9月,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中国黄金市场开放进入新阶段。
2008年,黄金年产量达282吨,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色黄金产量为53.456吨,占全国黄金总产量比重为18.95%。
2008年,全国白银年总产量猛增至9587吨
2008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股份公司、山东招金集团公司、灵宝黄金股份等10家大型企业产金109吨,占黄金行业矿产金产量的46.8%,实现利润85亿元,占全行业的68.5%,保有黄金资源储量3200吨左右,占全国的60%以上。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注册成立。

C. 有色金属行业周期

有色金属产业一般以8年为一个周期,呈现产销旺盛与低迷交替的特点。当前正是8年周期末段。未来矿业复苏步伐将加快,矿业企业应早做应对。
从统计数据看,今年以来有色金属表现抢眼,9月末,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铝、铅、锌、镍、锡6种有色金属三月期货收盘价与去年末收盘价比,除锡有所回落外,其余5种金属均上涨,其中铝、铅、锌3种金属涨幅均超过20%。
有色金属是典型的强周期行业,十四五规划显示中国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需求国仍将保持较好的需求增速,为有色金属整体表现打入强心针。
从有色金属行业子行业的估值情况来看,铜、铝、黄金、锂行业的市盈率都处于历史的较低位。从子行业间的横向比较来看,由于黄金资源的稀缺性较高,这使黄金板块的市盈率估值在行业都有利润的情况下要高于铜、铝板块。而锂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前景,市场在锂行业还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市场给予其较高估值。
根据SW行业分类标准,有色金属行业属于28个SW一级行业之一,共有127家上市公司,其中2017年有色金属行业迎来上市高峰期,共有13家企业进行上市。目前有色金属行业流通市值占全部A股总流通市值的2.52%,有色金属行业总市值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2.27%。
由于有色金属处于产业链上游资源端,众多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建筑、汽车、家电、电力设备等)是其下游,这使有色金属行业的运行与整个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呈现出极强的周期性。
此外,有色金属与石油一样属于大宗商品,在国际上被广泛贸易用并以美元定价,这又赋予了有色金属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供给集中度大,且供应地往往不是需求地,因此有色行业供给呈明显的供需分离特征。另外污染、战略资源管控、微观垄断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供给风险。

阅读全文

与有色金属期货2018年产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华新兴战略基金净值 浏览:359
有色金属期货2018年产量 浏览:785
新浪财经股票博客 浏览:229
人人都理财 浏览:583
谢克尔兑换人民币下载 浏览:201
英镑到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899
外汇平台导航 浏览:959
中金新医药股票基金封闭多久 浏览:168
脉氧科技融资 浏览:178
判断融资过度 浏览:722
睿远价值的基金号是多少钱 浏览:937
人民币和港元的计算器 浏览:447
理财加油站 浏览:936
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 浏览:65
活期乐理财 浏览:3
手机贷款app哪个好 浏览:830
贵州场外交易机构 浏览:133
融资套牢盘 浏览:672
澳元兑澳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中国银行 浏览:660
新华传媒股票为什么停牌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