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在开展投资并购时,在并购主体的选择上至少有种可能方案:(1)以上市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展开投资并购;(2)由大股东成立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配套资产注入行动;(3)由大股东出资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4)由上市公司出资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未来配套资产注入等行动。
这四种并购主体选择各有优劣,现总结如下:
一、以上市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展开投资并购
优势:可以直接由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并购,无需使用现金作为支付对价;利润可以直接在上市公司报表中反映。
劣势:在企业市值低时,对股权稀释比例较高;上市公司作为主体直接展开并购,牵扯上市公司的决策流程、公司治理、保密性、风险承受、财务损益等因素,比较麻烦;并购后业务利润未按预期释放,影响上市公司利润。
案例:蓝色光标的并购整合成长之路
以上市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展开投资并购是最传统的并购模式,也是最直接有效驱动业绩增长的方式,如2012-2013年资本市场表现抢眼的蓝色光标,自 2010年上市以来,其净利润从6200万元增长至13年的4.83亿元,4年时间利润增长约7倍,而在将近5亿元的盈利中,有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并购。
蓝色光标能够长期通过并购模式展开扩张,形成利润增长与市值增长双轮驱动的良性循环,主要原因如下:
(一)营销传播行业的行业属性适合以并购方式实现成长,并购后易产生协同,实现利润增长。
与 技术型行业不同,营销传播行业是轻资产行业,核心资源是客户,并购时的主要并购目的有两项:一是拓展不同行业领域的公司和客户,二是整合不同的营销传播产 品。通过并购不断扩大客户群体,再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将不同公司的不同业务和产品嫁接到同一客户上,从而可以有效扩大公司的收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因 此,这样的行业属性使得蓝色光标并购后,因投后管理或并购后整合能力不足导致并购失败,被收购公司业绩无法得到释放的可能性较小。
(二)由于我国并购市场和二级市场存在较大估值差异,蓝色光标的快速并购扩张带来资本市场对其未来业绩增长的高预期,从而带动股价的上涨,市值的跃升。市值的增长使蓝色光标在并购时更具主动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市值意味着上市公司拥有资本市场发钞权。
(三)利用上市超募资金迅速且密集展开行业内并购,将募集资金“转化为”高市值,再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继续展开后续并购与配套融资。
从蓝色光标上市后的并购支付方式可以看出,上市时,蓝色光标共募集资金6.2亿元,公司账面现金充裕,因此,公司上市后的并购几乎都是以募集资金直接作为对 价支付,2012年末至2013年初,超募资金基本使用完毕,而此时,公司市值已近百亿,百亿市值为蓝色光标在后续并购中带来了更多主动权,从2013年 起,蓝色光标的并购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公司凭借其高估值溢价多采用定增方式进行收购。
❷ 做并购重组有哪些模式呢
模式一:由上市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展开投资并购。
模式二:由大股东成立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待子业务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
模式三:由大股东出资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待子业务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
模式四:由上市公司出资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待子业务成长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
❸ 若一个契约型基金成为某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该基金可以控制该上市公司吗
控股复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制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
(1)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
(2)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
所以基金公司无法成为某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按其份额可以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有相应的投票权和表决权,事实上已有多家基金可以联合推举董事和集体行使股东权利,例如在格力电器的董事会上由基金和QFII推举的董事当选。股东结构是上市公司治理的基础,随着大批上市公司的股权越来越分散,已形成了一批基金持股量超过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未来如能出现更多基金公司推举的董事当选,将有助改善A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❹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和优缺点
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和优缺点
一些企业在频繁的市场竞争中无法保持正常运营。为了不让公司破产,保护员工利益,这些公司会选择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来解决这一危机。
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兼并和股权转让时,一些企业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继续正常经营,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达到企业重组的目的。目前来说主要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模式一:上市公司是直接投资并购的主要投资者。
优点:股权并购可以由上市公司直接进行,无需使用现金作为支付对价;利润可以直接反映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
缺点:企业市值低,股权稀释率高;上市公司以主体身份直接发起并购是比较麻烦的,涉及到上市公司的决策过程、公司治理、保密性、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盈亏等因素;合并后业务利润没有按预期释放,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利润。
模式二:大股东设立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并购,在子业务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
优点:不直接稀释股份公司层面的股权;未来如果子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可以向股份公司注入资产;通过这种结构,在控股股东下设立一个项目“蓄水池”,公司可以根据资本市场周期、股份公司业绩、分业务运营情况,有选择地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更具主动性;股权可以在子公司一级开设。对于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团队来说,如果未来经营良好,可以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从而增加股权价值或直接在上市公司层面持股,从而实现上市,具有很高的激励效果。
缺点:规模有限。比如设立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需要大股东大量出资。不控股的,大股东失去控制权;子公司或项目的业绩无法纳入股份公司合并报表,使得并购后无法对上市公司报表产生积极影响;公司需要成立专门的并购团队进行项目扫描、并购谈判、交易结构设计等。这就需要并购更高的投资能力和人才储备。
模式三:由大股东出资的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并购,在子业务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除了模式2中列出的优点之外,它还具有以下优点:
优势:大股东只需出资一部分,即可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或政府资本发起产业投资并购;与专业投资管理公司合作,解决并购能力和投资后管理问题;通过基金结构的设计,可以和基金经理一起做决策,或者有更多的决策权。
缺点:大股东品牌力以及影响较弱的情况融资能力有限,在前期的时候需要大股东出资。
模式四:产业投资基金由上市公司设立,作为投资主体,在子业务发展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除了模式2和模式3的优点之外,它还具有以下优点:
优势: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力量、影响力和声誉来煽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治理。
缺点: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环境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很少是基金投资人,所以很少有公司可以依靠大股东的力量与上市公司形成模式。三中描述的产业-金融互动模型很少。随着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和并购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与私募股权基金合作成立并购基金进行对外投资和收购。并购基金对上市公司起到产业孵化器的作用,提前锁定战略优质资源,待培育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
不同的企业并购重组模式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运营,还会对原公司的参与模式和最终的利益分配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并购重组,企业时,我们也应该因地制宜,选择更适合公司的模式。
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实行优势互补、劣势整改。理论上讲对于被收购或被合并的公司,并购会让人对被收购或被合并的公司产生积极的预期,从而使这些公司的股价上涨。虽然理论上可能不会对收购方产生正面影响,但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大部分并购对上市公司是有利的,因为对于收购方来说,注入这些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都是优秀资产,未来盈利前景良好。而很多的投资者研究股票重组停牌前的明显特征来寻找这样子的股票。
从目前的并购重组概念股市场来看,并购重组对相关公司股票的影响确实是积极有益的。近年来,并购重组概念股一直是市场的宠儿。只要有并购重组,公司的股价就会一直上涨。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因重组股价大幅上涨的背后,始终存在注入高估值、低利润资产的陷阱。
看到这边大家应该知道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和优缺点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投资知识,欢迎关注我们!